第81章 论倭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nbspnbspnbsp;“胡说,老夫对于大唐的忠心,日月可表,你可不要胡乱污蔑~”魏徵如同被踩到尾巴一般对着长孙涣怒目而视的说道,根本就没有认识到他跟一个后辈去计较这些有什么不妥,不过魏徵如此焦急也是自有他的道理,魏徵自出道以来,先是投身瓦岗,后来又任李建成的太子洗马,魏徵自然很清楚在自己并不是秦王府的嫡系出身,跟长孙无忌、房玄龄这等根正苗红的秦王系官员待遇天差地别,而且李世民对于他这些人的重新选拔,大部分只是为了安抚众官员,同时也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大度而已,其实并不见得有多么的信任他们,而多年来坎坷的仕途也让魏徵看清楚了这一切,他清楚如果想要博得李世民的重视,那么必须要有自己的性格,所以他就选择了谏官的道路
 nbspnbspnbsp;长孙一系的人可不比旁人,单单是贞观五年时李世民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四人每人一子封为郡公一事就可见一斑,所以长孙涣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说话来的话,魏徵也是得掂一掂在李世民心中的分量,而长孙涣刚刚的话,又如何不让生怕给李世民心中留下阴影的魏徵恼怒。
 nbspnbspnbsp;其实长孙涣这番话倒是冤枉了魏徵,贞观四年唐大破突厥,其属下的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者向西投奔西域,投降唐朝的还有十万户,太宗遂下诏让郡臣商议如何处置,当时魏徵曾云:“突厥世为寇盗,百姓之雠也;今幸而破亡,陛下以其降附,不忍尽杀,宜纵之使还故土,不可留之中国。夫戎狄人面兽心,弱则请服,强则叛乱,固其常性。今降者众近十万,数年之后,蕃息倍多,必为腹心之疾,不可悔也。晋初诸胡与民杂居中国,郭钦、江统,皆劝武帝驱出塞外以绝乱阶,武帝不从。后二十余年,伊、洛之间,遂为毡裘之域,此前事之明鉴也!”可见对于这些时常出尔反尔的番邦之人,魏徵还是有着清醒认识的,今天之所以如此袒护倭人,一方面是出于对房玄龄的援护,另一方面则是魏徵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到倭人对于中原地区的威胁,其实不仅仅是魏徵,就算是长孙无忌、房玄龄之流他们无法得知后来历史当中所发生的事情,对于倭国,在他们的印象当中不过只是隔海相望的弹丸之地而已,况且倭国曾是中原的属国,与北方游牧民族的部落不同,对待一个国家,魏徵等人所想的,还是如何彰显大唐的风度。
 nbspnbspnbsp;“可是我大唐目前国贫民瘠,虽然经过数年生养休息,不过目前也不过刚刚有所起色而已,而北海郡公所言又甚为繁琐,攻占一个国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光是这建造水军一事,就花费无数,不宜妄动刀兵啊~”房玄龄沉默片刻,反驳起长孙涣的话来。
 nbspnbspnbsp;“这个问题开始的时候我也已经说过了,这件事不是那么简单就完成的,不管怎么说,对方也是一个小国家,要想占领,需要徐而图之才是,就算是我们现在大唐有了足够的实力,我们也得耐心的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倭国的情况,指定详细的计划等等,更不用说我们大唐刚刚恢复元气,现在就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来准备,臣以为,一方面,我们应当大量的向倭国派遣奸细来刺探倭国的各种情况,另一方面,所谓军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就得从现在开始准备建造大型海船,以保证到时候渡海对倭国的进攻,做好这些后,臣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将倭国占领~”长孙涣眼睛看着李世民,一脸诚恳的说道。
 nbspnbspnbsp;“不知道北海郡公的这个计划,需要多久才能够实现呢~”这个时候,站在旁边一直都不曾言语的李绩突然睁开眼睛开口问道,长孙涣循声望去,刚才他一直都忽略了这个站在旁边的军神,虽然李绩脸上仍旧是一副古井不波的样子,不过细心的长孙涣还是能够从他的眼神当中读出一丝兴奋的神色,开疆裂土,这等不世之功对于每个武将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荣耀,而且有着异常敏感嗅觉的李绩也是从刚刚长孙涣的话当中嗅出一丝不寻常的意味,这让他心中不由得有些意动。

 nbspnbspnbsp;听到李绩的问话之后,长孙涣稍微沉吟片刻,这才轻声说道:“短则五年,长则十数年,我大唐铁骑一定可以踏遍倭国的土地~”
 nbspnbspnbsp;听到了长孙涣的回答,李绩的脸上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但是却没有再开口,只是片刻之后,又闭上眼睛站在一边,不再理会这里所发生的一切,重新变成一个局外人。
 nbspnbspnbsp;“那依二郎之间,具体该如何去做呢?”李世民显然也是来了兴致,他不是圣人,有这么大的一个诱惑,他自然不可能抵挡,对着长孙涣问道。
 nbspnbspnbsp;“回陛下,就如同刚刚臣所言,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准备,这造船一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同时还要开始派遣奸细来收集倭国的各种情况,眼下正好是个契机,我们正好借着这个理由打发掉他们,只是我们的态度要强硬一些,但是在强硬的同时还要做出给他们留下一些余地的感觉,可以暂时麻痹他们,让他们察觉不到我们的意图,同时派遣数人带着奸细跟随这帮倭人到倭国去,一来一回毕竟需要大量的时间,同样,倭国在处理这件事上也一定需要一些时间,而这段时间也足够我们的奸细留下或者寻找到些什么了~”长孙涣对着李世民说道。
 nbspnbspnbsp;“陛下,万万不可啊,一旦我们这么做了,劳民伤财不说,更是让周围属国寒心啊,这样一来,将来谁还敢归顺我大唐啊~”魏徵对着李世民大声的说道。
 nbspnbspnbsp;“不归顺?那就打到他们归顺为止~”长孙涣则是紧接着魏徵的话说道,魏徵对于长孙涣看不顺眼,而长孙涣又何尝不是对这个茅坑里的石头般又臭又硬的老头没有半分好感,毫不退让的样子。
 nbspnbspnbsp;“好了都别争了,容朕想想~”魏徵还想要说什么,一直没有开口的李世民突然插嘴说道,硬生生的止住了魏徵的话,魏徵张张嘴,还是没有做声,只是狠狠的瞪了长孙涣一眼,长孙涣毫不示弱的回瞪回去,一直以来,长孙涣给人的印象都是儒雅淡然,这还是他第一次表现的如此强势,而且还是在朝中重臣的面前。
 nbspnbspnbsp;制止争吵之后,李世民没有说话,只是坐在那里,一只手拖着腮,一只手轻轻叩动着书案,低头沉思着刚刚长孙涣说的这些,而李世民不说话,下面的众人也是不敢吭声,房间当中顿时变得安静下来。
 nbspnbspnbsp;长孙无忌朝着长孙涣看了一眼,长孙涣顿时会意,轻轻的回到长孙无忌的身边,静静的等待着李世民的决断。
 nbspnbspnbsp;好一会儿,李世民才抬起头来,重重的呼出一口气,然后转过脸去看着长孙涣,脸上带着一丝温和,对着他说道:“二郎,回去之后,好好写下来给朕看看~”
 nbspnbspnbsp;“是,臣明白~”长孙涣愣了一下,然后脸上露出一丝喜色,对着李世民轻声应道,而房玄龄与魏徵等人则是脸色一僵,他们都清楚,李世民这是准备采纳长孙涣的想法了,看起来,扩大大唐版图对于雄心勃勃的李世民来说实在是太诱人了。而李绩,则是终于睁开了眼睛,目光落在长孙涣的身上,只有长孙无忌,在听到李世民的决断时,依旧面无表情,在他的心里,根本就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只是他心里很清楚,今天长孙涣的表现,已经事毕让李世民开始真正重视起自己这个儿子的价值了……
 nbspnbspnbspnbspnbsp;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