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与古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心中的古龙与金庸
古龙和金庸是武侠世界的两座高峰。这两座高峰的风景并不相同,好比华山与黄山。为什么这么说呢?古龙与金庸相比,是特点突出,完整性或者说完美性不足,就象华山,以险峻闻名;而金庸更全面,更完美,更平衡,就象黄山,优势很多,风景很多。
从作品的内容上看,古龙武侠更单纯很少涉及历史、政治,他笔下的江湖就是剑客、刀客的,世界。古龙在自己的江湖里制造着悬念,制造着恩仇,制造着爱情。在叙述故事的时候,古龙不会四平八稳,而是笔走险绝,每一步都力求悬念,而文字更如诗行般错落、譬如华山之阶。他的作品中诗和散文的特点更浓烈一些,也有相当多心理学方面的东西。你看过他的武侠,会把他想成一个剑客,一个刀客,一个酒鬼,一个诗人,一个至情至性的朋友,一个肝胆皆冰雪的兄弟。
而金庸则大相径庭。他很复杂,作品多涉及历史、政治、种族。他笔下的江湖更庞大,不仅仅是剑客、刀客的世界,而如《清明上河图》一般,世间万象与三教九流尽收其中。与古龙相比,金庸的底蕴更深厚一些,他涉猎的东西很多,尤其是古典的六艺。至于做武侠所必须的知识就更不必多说了。他在说故事的时候,走的是四平八稳渐人佳境的路子,悬念不会很多,但每个悬念都很大,悬起来不轻易落下。看过金庸的作品,你不会对他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他太杂了,象个博览群书的学者。武术、中医、气功、佛学、玄学古典诗词、围棋.酒道、古典音乐、中国古代史、政治、军事等方面,金庸在他的作品中都会用到,而且让你觉得他还很内行。拿黄山比金庸并不为过,黄山有四绝,其实比之五岳岂止四绝?金庸在古龙擅长的方面并不处于下风,比如写情,神雕侠侣中就能看出金庸也是情场老手。
在作品的人物塑造方面,古龙的人物虽然个性鲜明,但不够丰富多彩,人物性格中揉入了太多作者的个性因素;而金庸塑造的人物形象不仅鲜活.而且多样,更重要的是,金庸在捏这些面人儿的时候,很超脱,绝少掺杂个人的性格,所以笔下的人物显得亲切可信。古龙笔下的人物以少年剑客为主,千人一面,身世凄惨,心理残缺,使一手名动天下的快刀、快剑,但话绝对不能多,笑容绝对不能多,酒量一定要惊人,言简意赅一个字—酷。敷红雪是一个典型。这种形象颇受年轻人喜爱,年轻人是古龙最主要的喜爱者。其实,在这个很酷的形象设计中,有许多古龙自己的性格痕迹,比如话不多,好酒等等。古龙也许也知道自己这点不足,于是又想塑造一些成熟男主人公的形象,比如楚留香与李探花,但并不成功,总是有一股少年剑客的味道。我不太了解古龙的身世,但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他心理似乎受过伤,这使得他作品中的人物也具有这样的特质,有些阴暗,至少是不阳光。

而金庸与古龙在这方面截然相反。金庸对人物的包容性更大,他一般很少让自己的个性去影响作品中的人物,这样一来就可以塑造出个性迥异的群侠形象。拿男主人公来说,郭靖、杨过、乔峰、令狐冲、张无忌这几个人物,他们有共性,但更有个性,你绝对能区分开来,这一点古龙就做不到。金庸因为岁数和人生阅历的因素,描写少年侠客与中老年侠客都是举重若轻,驾轻就熟,老中青各有千秋,同样动人。
古龙的作品给人的感觉不知其事发生何地,似乎只是华山一偏僻冷幽的隔绝人世之地发生的事;而金庸则不同,不论江湖多么险恶,阳光始终照耀祖国大好河山,总带着大家到各地旅游观光,欣赏名胜古迹。
古龙如果不是英年早逝,随着人生阅历的积淀,一定会走出少年剑客的圈子,塑造出更多的剑客形象,走出残缺、阴暗,走向阳光地带。不过,也许残缺本身就是美,并不需要去刻意弥补。
站在金庸的黄山上看古龙的华山,想起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我想,五岳归来可以不看山,但黄山归来,还是要看岳的,至少要看西岳,因为风景那边最全。
想起已经作古的古龙,老迈的金庸,两位大师的那段峥嵘岁月已一去不复返,恍如隔世,心中不胜感慨,借用一首哥的歌词来结束这篇文章吧。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事几多骄
清风笑
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了
一襟晚照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事几多骄
苍生笑
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