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秦淮十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应天定国公府。
杜义来到应天也已经有半个多月了,马上就要是乡试了,这个时候来应试的士子远远不如清朝时候那么多,所以乡试是在应天举办的,每逢大举之年,天下的学子们都开始往这应天云集而来,这也就是所谓的“进京赶考”了。
杜义现在所住的地方就是当今的天子朱棣赐给姚广孝的宅子,虽然说姚广孝自持僧人的身份很少回去居住,可是这次杜义来到应天却被安排在了这里。
这天杜义一如往常的早起锻炼,随后在书房中温习功课,这可是姚广孝留下的任务,而且关系到虔诚,他是不敢懈怠的。
过了不久却听到外面一个尖锐的声音说道:
“孙少爷,外面有一个自称是徐军的人来找。”
听到那种阴阳不分的声音,杜义就知道外面的人就是这大宅子中的老管家姚福,他和院子中的大多数仆人异样,都是朱棣赐给姚广孝的,不过现在享受这种服务的是杜义。
每次见到姚福,杜义总是感觉怪怪的,不过好在要姚福这个人十分的负责人,而且也颇有些才能,偌大的一个院子竟然管理的井井有条,家中的所有用度全都支应的面面俱到。
“快请他进来。”
很快徐军就来到了书房中,而杜义也连忙放下了手中地书本。招呼说道:
“真是没有想到徐兄竟然大驾光临,真是有失远迎,失礼,失礼了啊!”
听到杜义这样说,徐军也是不由的一笑。随后说道:
“无妨,无妨,反倒是我不请自来有些唐突啊。”
“坐!坐!福叔,上茶!”杜义招呼说道。
“是,请孙少爷稍等。”随后姚福弯腰退了出去。
房间里面只剩下两个人了,徐军这才放松了一下,四下打量了一下书房的摆设,笑着说道:
“不愧是王府,看里面这些摆设哪一个能够下得了百两银子的。”
听到徐军说这些。杜义笑了笑说道:
“你来找我不会就是来王府观光的吧,你要是想看地话,等下我带你在这院子里面好好的转转。”
杜义当然不会相信徐军方才所说的话,再怎么说徐军也是锦衣卫的千户,就是王公大臣的府邸也是有可能出入的,绝对不可能为这小小书房的摆设吃惊的。
“好啊,你不知道。京城里面的大宅子,王公大臣地也好,富商巨贾的也算,我大多都去过,这里却还是第一次来。”
徐军不可能只是为了这些来王府找自己,要真是为了这个原因,为何在他在王府中呆了十多天了才来呢,这其中肯定是有事情,他看着徐军一脸戏谑笑容说道:
“当今?那等下只谈风景建筑,不准说到其他。也好让你尽兴,你看如何?”
果然,听到杜义这样说,徐军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尴尬的笑容,随后他看着杜义说道:
“我就知道瞒不过你,这次来我还真是有些事情要找你帮忙。”
听到徐军终于肯开口说正事了,杜义也不打算在为难他,问道:
“说吧,什么事情?”
徐军看着杜义笑了笑,说道:
“我来是想邀请育德你一起去参加今天晚上的百花宴。”
“百花宴?”杜义有些奇怪的问道。来到应天以后他很少外出,而且在这里也不像在苏州那样,有自己的耳目,所以这个百花宴他从来没有听到过。
不过徐军接下来一解释,他就明白了。原来这个所谓的百花宴并不是真正地宴会。而是应天秦淮河一带那些***姑娘们争芳斗艳的一个聚会。
百花宴每月都有一次,每次都是在秦淮河上。到了这一天,无论是岸边的楼子里面的,亦或者是水面上做营生的画舫散莺,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将自己的画舫打扮的花枝招展,明亮的花灯都是不可少的。
听徐军说完这些,杜义大概也明白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了,无非就是徐军想要带着自己一起去壮壮门面,这种举手之劳地事情,他并不打算拒绝,不过在感觉徐军对这件事情似乎是有点过分热情了,随口问了一句:
“难不成那其中还有徐兄的相好不成?”
听到杜义说这个,徐军却有些不好意思的嬉笑一下,也算是默认了,原来百花宴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斗文。
斗文,不是说简单的比拼才艺,秦淮***不是那种脱光光大开双腿等男人来上就行的,想要在这里混生活,琴棋书画最起码都要知晓,而且还要精通一两门,人漂亮反倒是不太重要了,毕竟这里是贡院的所在!

徐军本来就是一个风流人物,否则在苏州也不会差点和杜义起冲突了,他有一个想好的姑娘这次也要参加百花宴,所以徐军才想要叫上杜义去充门面,也希望能够博得佳人的欢喜。
听徐军说完这些,杜义微微一皱眉头,而徐军也是不由的有些紧张,虽然说他风流,可却并不是寡情之人,所以才会来求杜义,现在看到杜义有些犹豫不决,难免有些紧张。
“好吧,既然徐兄你开口了,我就答应了,正好出去透透气。”
听到这个,徐军脸上不由地露出了笑容,双手作揖对杜义说道:
“杜义这份情,兄弟我记在心里面了,以后定有回报!”
不过杜义却并没有放在心上,之所以跟徐军交好,无非是看他有前途,现在这种小恩小惠的事情自然是乐得作了,而且这也经过了老舅爷默许的,更何况还能够借机去那秦淮河看看。
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只是可惜的并没有浆声灯影,这就是杜义第一对秦淮的印象。
十里秦淮,人间欢场在这里发生地才子佳人地故事数不胜数,可以说这里是天下诸多男人向往的地方了,这里有最美地酒,这里有最风华绝代的佳人,这里也有放荡不羁的风流才子。
太阳也已经落山了,不过热气却还残存,好在江南水乡并不算是难以忍受,而且偶尔还有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一阵阵的凉爽。
夜色下的秦淮河,杜义根本就看不出来什么个模样,只不过上面那高挑灯笼的画舫却已经成功的吸引了他目光。作为一个北方人,就算是那种最简单的乌篷船都很少见到,更不要说这种画舫了,那挂着灯笼的柱子大概有四五米高。
秦淮河的两岸青楼林立,这让站在街头的杜义难免有些恍惚,以前上大学的时候,学校外面都是网吧一条街,日租一条街,没有先到自己来到了古代,却有这青楼一条街,而且也是在贡院的周围,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点巧合。科考重地的周围,必然会同时兴起与其配套的服务行业。而妓院,也是其中的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如果说在后世**合法的话,估计大学外面肯定有这样的红灯区一条街。
那些学子们一考完,就会扑向大大小小的红粉青楼。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去秦淮青楼狎妓的客人以文人骚客、风流才子为主。服务业,以客人的需求为天职,用比较流行的话来说,那就是“顾客就是上帝”。
古代的文人、骚客,由其是在大明朝以来就喜欢谈书论画、品诗鉴词,并以琴棋相伴。当市场有了需求,必然就会涌现出来供应者。
那些秦淮河畔的精明的“妈妈们”,(也就是妈妈桑!又叫老鸨子)注意到这种需求之后,不惜血本的大力培养其“旗下”的“女儿们”琴棋书画诗词曲赋方面的能力,以招徕江南的士子和来贡院考试的学子们。
而这些秦淮名妓通过与名士、文人的交往,受到熏陶,也提高了她们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也了解了大明朝的政治、社会状况,懂得了大是大非,也就有了崇高的民族气节。所以严格的说起来杜义对于这些苦命的女人并没有多大的成见,对于顾盼儿也只是气其算计自己罢了。
不过杜义也有些叹息,说到了秦淮,难免就要说起秦淮八艳,可惜现在才是永乐年间,不要说秦淮八艳,估计她们的祖辈都还没有出生呢。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读着杜牧的《泊秦淮》,加上眼前这幅烟笼雾罩,水波荡漾,画舫穿梭,艳歌曼舞,一派奢靡放浪景象,杜义心中不由的感叹,难怪那么多的文人骚客都能够记住这里呢,水流清幽旖旎,船只来往繁盛,又是男人最爱的一片烟花柳巷地,再加上后来的有气节的女子,难免会让人念念不忘。
“育德,这边走。”徐军忽然间出声打断了杜义的思绪。
徐军一边说,一边挤开了了挡在前面的人,那些被挤开的人本来还心中有些不忿,不过看到徐军那强壮的身躯后,都选择了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