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蒙古短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年汉子煞是可爱,直惹得正南窃笑不已,不过看在他怀里估计有些价值的东西的份上,他还是耐着xìng子解释道:
“首先,大哥您cāo着一口别扭的普通话,略带东北口音,但又不完全不像东北人讲的普通话,不管是普通话还是东北话应该都不是你最常用的语言,所以说应该是来自临近东北的地界,内蒙东部的呼伦贝尔盟我去过几次,那边的人除了东北移民之外绝大多数是蒙古族的原住民,说起话来差不多都是您这个味道……
“其次,我注意到您裤腿膝盖以下似乎有些棱角,猜测你或许是把长筒靴子卷进了裤腿里面,靴底两端各有条磨损的白线,应该是经常骑马的人在马镫上摩擦所致——蒙古族的牧民们常年生活在马背之上,一双长筒马靴可是必不可少的装备,不过既然来了běi jīng,现在天气又rì渐炎热起来了,您还依旧穿得这么厚实,实在有够为难的了……
“一个您这样在牧区生活的蒙古族原住民竟然在接羔的季节里不愿千里来到běi jīng,而且是一脑袋扎进了古玩交易市场里,说话间不时下意识地摸一下胸前的衣服,这些细节别说是我,任凭外面地摊上的同行都能一眼看出些门道来了,难得的是你竟然没被他们主动套磁,在这店铺林立当中的只选中了我这一家,你说咱们这是不是缘分呢?小弟我姓正,大哥您贵姓?”
中年汉子听正南这样说,放松下来:
“俺叫包伊尔,正老弟你说的头头是道,真是一点也不差啊,要说还是你们城里人聪明,俺刚下火车就一路打听到了这里,刚进大门就有不少人上来套近乎,称兄道弟的,俺个牧民,也没见过大世面,揣着这么个东西就更不敢胡乱相信旁的人了,左躲右闪的这不就不知怎的挤进这间店里来了,要说起来还真是挺有缘分,正老弟你帮我看看,这个东西值个多少钱啊?”
说话间包伊尔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了个用了块白纱布小心的包裹的东西,他慢慢展开白布,显露出一把略带铁锈的短匕首,随即将其递到了正南的手上。
正南满心期待,却不想这个包伊尔竟然只是带来这么个东西,要说起来蒙古族可是马背上打下过天下,各式各样的短刀的制作最是拿手,不过既是常见之物,却又失去了奇货可居的价值,即便是个前朝的古董,应该也很难卖上太大的价钱。
他把短刀接过来,细细打量了一遍刀鞘,只见上面刻着几个不认识的蒙文,反面则是一个简化的猎人刻图,整体做工实在称不上细致,而且刀鞘上布满了绿sè的铜锈,一时之间还真看不出是有意做旧的假货呢,还是有些年代的古物。
正南试着拔了拔,刀身和刀鞘却是严丝合缝地绣死了,根本就拔不出来。他又把短刀凑到鼻子前细细的闻了闻,只觉得金属锈气之下似乎还有股异样的腐臭,只不过气味很淡,不仔细的话根本无法察觉。
依着正南的判断,这柄短刀应该是件古器,只不过上面的蒙文自己并不认得,无法判断出它的具体年代,反而是那股味道着实可疑,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被从古墓里翻腾出来的骨董所特有的味道。
包伊尔见正南鉴定得仔细,不禁满怀期待,不停地追问值多少钱。正南又看了一会儿才把短刀放回到桌上的白布之上,抬起头对包伊尔说:
“这古玩讲究的无非在于两点,其一是自身的价值,第二则是年代及相关典故,说到包大哥这个东西么,短刀本身实在没什么特别的价值,只不过是古代一件寻常的兵器罢了;至于在年代典故上是否别有说道,如果它是从古墓里被倒腾出来的话,倒也符合这腐锈的外表,价值反而会水涨船高,至于究竟值得多少,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你倒是先说说怎么找到的这个东西吧……”
包伊尔对正南的话不是太懂,只是当听到对方谈及价格的时候直咽口水,似乎满是期待,连忙答道:
“这个东西是我捡的,去年俺们那发大水,草原上多了很多水泡子,后来水退了,地上就有不少金银铜铁的破烂东西,谁家没捡个三五样啊,只当是给娃子们玩具罢了,哪知道后来草场上来了几个陌生人,都是做买卖马匹生意的汉人,看到了说这些都是古董,要送到běi jīng去卖肯定值很多钱。旁人都把他们的话当成笑话,只有俺有些动心,要说起来祖辈一直有个传说,说是我们所在的草场附近有个古代皇帝的大墓,里面金山银海的没数儿,可惜大水冲上来的最好的就是这把小刀了,什么金银珠宝可没见过……”
正南听得仔细,不觉心下一动,在呼伦贝尔竟然有古代皇帝的大墓?难不成是成吉思汗或者忽必烈的不成?不过转念一想,民间传闻自是玄而又玄的,这种级别的古墓恐怕是发丘摸金的前辈们也难以找到,哪里就会让这些牧民们凑巧碰上呢。再说这把短刀怎么看都不像是元朝皇帝的陪葬之物,或许这个包伊尔并不如外表看来那样忠厚老实,净挑一些大话来说,只是希望借此坐地起价呢!

想到这里,正南把纱布的一角卷起,盖在了短刀之上,然后将其推还到包伊尔的一边:
“小弟跟包大哥交个实底,恕我眼拙,实在看不出您这个东西是何来路,正所谓有价无市,您还是带着他去别家问问,也免得在我这里耽误了生意……”
听正南这样说,包伊尔立刻就急了,本来满心欢心地认为会大发上一笔,却不想会被人拒之门外,赔了来这一趟的路费事小,回去难免会被同组的牧民们笑话一番,实在是干了件得不偿失的买卖,倒不如不管多少钱都把东西倒换给他,也免得再在这里转悠几天耽误了家里接羔的正事。
“俺也看出正老板是个实在人,反正东西也看到了,你看值多少钱就是多少吧,俺绝对不还价就是了……”
正南并不是要把包伊尔当成一般的凯子来戏耍,这件古董在他看来实在有些摸不到门路,一时之间难以确定其价值,不过既然对方这样说了,他也索xìng不再计较,反正不过一点点钱而已,如果真的看走了眼,也算是发扬jīng神支援一次边区牧民们的困苦生活了。
正南伸出了四根指头。
包伊尔一见立时大摇其头:“四百?四百还不够俺来回路费的啊,正老版你看……”
“不是四百——是四千……”
“四千?”包伊尔见正南点了点头,满是褶皱的脸立刻笑成了朵花,“四千,那可要比俺想的要多的多了——那什么,这样吧,今天俺请您去吃烤鸭,俺早就听说běi jīng烤鸭贼好吃,俺们蒙古族人可是也有这个口福了……”
正南连忙推辞,只说自己已经吃过了午饭,又与包伊尔闲谈了一阵,问清楚了他所在的旗县和大队,告诉他以后再有什么稀罕的东西都尽量收着,等待哪天再去草原的时候一定去他家做客。
包伊尔得了便宜,自然是满口答应,欢喜地离开了。
正南又将这柄蒙古短刀细细打量了几遍,始终不得要领,索xìng跟小妹打了个招呼,拿着短刀出门了。
三拐两转之下终于在地摊区找到了大金牙,这小子在潘家园混迹多年,虽然宰起生客来手狠刀快,但对于同行还算友善,最重要的是据他自己说他祖辈就干过点灯摸金的买卖,名人字画未必研究的透彻,但对地下来的的骨董却是极为在行,可谓是个中高手了。
大金牙最近在潘家园可谓是风光无限,不知在哪里结交了两个朋友,一个叫胡八一的瘦高个,另一个叫的王凯旋胖子,三个人共同经营着一个生意,虽然只是个地摊,却凭着不知什么渠道找来的几件价值不菲的骨董和青头实招引来不少大客户。
看到正南来了,大金牙连忙把一沓美金揣在腰包里,用半生不熟的英文跟刚买了他号称是前朝皇帝尿壶的老外说了句“seeyou,byebye!”后转过身来:
“正爷,您可真是稀客啊,今儿怎么有空来我这摊儿上了?”
正南哈哈一笑:“没想到金爷也会外语啊!”
大金牙打趣道:“眼瞅着新世纪了,倒腾古玩也要走向国际,不学两句外国话怎么行,咱可不像正爷,自小没念过书,翻肠倒肚的就那么两句还都让您碰巧给赶上了,你要早来十分钟就会看到我正跟那老美讲‘阿里嘎多’呢!”
正南打了个哈哈,把短刀掏了出来递到大金牙的手上。
大金牙不明所以,打开来细细查看起来。一看之下,脸sè骤变,忙把正南拉到了摊位后面的僻静处,问他哪里得来这么个宝贝。
正南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大金牙,并说自己实在是看不出这东西有何特别之处,所以只给了物主四千块钱,难道一不小心占了大大的便宜,白捡了个宝贝?
大金牙连忙摇了摇头:“这东西要说起来不值一文,给他四千绝对不少了……”
见正南有些没听明白,大金牙补充道:
“东西是不值钱,但是上面记录得线索却是千金难换,正老弟你也算是时来运转了,等到大发特发了可千万不能忘了哥哥我哦——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找个饭馆我再详细的告诉你。对了,你可知道北海是什么地方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