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选定目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
虽然有了上前百姓充当替死鬼,可孙殿英并没有觉得十分稳妥,他一早就派人来了马家峪,找了六处彼此分隔,却又有近路相通的宅院,分别安置下了此次前来盗陵的六路人马,借此掩人耳目,自己则把以前的镇衙门当成了指挥部,以此起到连接沟通的作用。
因为韩四和正衡比起别人足足晚到了几个时辰,并未知晓之前所有人在一起商定的具体行动计划。此时韩四刚被大帅数落,自然不敢上前去问明天到底该如何行动,只好撺掇着正衡代他去问,正衡对此置之不理,只道大家都是小鱼小虾,到时候只要受大帅指使冲锋陷阵就可,至于行动的具体计划,那是上头的决定,旁人何必cāo那份子闲心……
听正衡这样说,韩四越发不安起来,绕着院子当中的花坛转来转去,绊在一块突起的地砖上,险些摔个大跟头。
正南眼见着父亲的分化政策起了作用,心想他这招真是高明,先不管孙殿英的想法如何,为自己多多拉拢几个盟友的确是有利无害的举动,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盗掘皇陵的行动本就凶险异常,再加上是跟孙殿英这样心狠手辣的魔头同行,正南私底下不禁为父亲捏了一把冷汗,虽然明知道他肯定会平安无事的度过此关,但邪魔口中所说的需要他来帮助父亲纠正的所谓的“错误”,却仍让他感到不小的隐忧。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大帅的手下走马灯式的前来报告,外面那些村民的动态。看样子他们已经等不到天明,三五一群,手执火把,肩扛铁锹,从各个方向涌进了皇陵之中,东挖挖,西铲铲,一派热火朝天的架势。其实不消别人报告,正衡从所在的镇衙后院西望,可以依稀看到皇陵的轮廓都被火光勾勒的出来,可他们的行动显然不出所料的毫无章法,妄想凭人力从地面一直挖到地宫,要知道即便对十万人来说也是个不小的工程,几瓶这几百上千人注定要一无所获。
然而孙殿英显然有些坐不住了,虽然这些百姓是在他的暗中指使下聚集起来的,可一见对方阵势吓人,他的心中难免泛着嘀咕,担心起自己的猎物被别人抢了先手。一整夜都在院中踱来踱去,终于等到东方露出一撇朝阳,赶紧下令全体都在院中集合起来接受他的训话。
孙殿英穿了一身没有军衔的军装,手中一直拎着一根马鞭,不时地用它敲打几下及至膝盖的长靴,发出“啪啪”的脆响。待到韩四对着他行了个礼,报告说队伍集结完毕后,他的目光依次扫过每个人,然后故作沉痛地说:
“今天这里没有军长和士兵之分,有的只是共同出生入死患难与共的兄弟。早些年我的先祖就是被满清鞑子害死的,相信各位兄弟差不多都有类似的经历,如今,皇帝老儿是被赶下台了,却还能在这风水宝地里受人供奉,哪***有这样的道理?今天咱们就把他的老巢掀个底朝天,出出这口恶气,所得珍宝按人头均分,若有见利弃义者,其下场有如此櫈——”
孙殿英说着掏出枪来,对着花园里的石凳开了一枪,直把石块打出个裂缝,“咔嚓”一声碎成了两半。正南见状心中不禁暗笑一声,心想孙殿英这个土匪头子还真是没什么新意,据史上记载,他在第一次盗掘清东陵的时候,对手下的士兵就是这番慷慨激昂的鼓动,这次又想故伎重演,只要不是傻瓜,倒要看看谁还会买他的账……
果然,包括韩四在内的十几个人有气无力的道了声“好”,算是应付了事。孙殿英沉浸在自己制造的氛围中,并未发现大家的异样,只忙不迭的一挥手,领着众人走出府院,穿过镇子,经由小路一路下山走到了皇陵的围墙边上。
清东陵是以昌瑞山做后靠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揖,中间有影壁山做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环绕夹流似两条玉带。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
然而世易时移,自从皇陵失去了统治阶级的庇佑和修缮,再经过大大小小数次盗掘后,如今的地面建筑早就破败不堪,到处都是断壁残垣,正因如此,孙殿英带着众人轻而易举的翻过围墙,还不到rì上三竿的时候,已经脚踩在皇陵的土地上了,继而又一路向西,依次从同治皇帝的惠陵和惠妃陵以及双妃陵和景妃陵钱穿过,最终在景陵前停了下来。

正南心想原来如此,孙殿英打的是康熙皇帝的景陵的主意,上说二八年那次他盗掘的是裕陵和慈禧陵,原本当时还想一并盗了景陵,可在挖掘的时候自地宫中涌出黄泥水来,迫不得已的放弃了。看来他是心有不甘,这次直接奔这来了。不过既然是六路人马,为何唯独孙殿英至此,曹沝原本就没有进陵的打算倒可排除在外,其他人怎么也不见踪影?
放眼望去,偌大个景陵里只散落着十数个村民,正费力地撬动着陵前的唐陵碑林。孙殿英二话不说,掏出手枪,一瞬间就将那些人全部撂倒在地上,然后摆摆手,示意手下跟着他直往北走,顺次越过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拱桥、望柱、石像生、下马碑、神厨库、牌楼门、神道碑亭、二柱门和台石五供,直接走进了方城和宝城之间的小院内。
正南心想孙殿英不愧是轻车熟路,很多人都知道地宫隐藏在宝顶之下,可若是在宝顶内挖掘,绝对无法突破坚固的墙壁,最快捷的方法是找寻地宫入口。明清帝陵宝城和方城之间的这个小院称为月牙城,亦即俗称的“哑巴院”,而清陵地宫同明陵地宫相比更加简单的地方,就是入口都备案制就在月牙城内琉璃照壁下线正中处。清陵地宫异常坚固,要想盗掘进去谈何容易。孙殿英这次可算是二进宫了,自然之道这个不宣的机密,倒也省去了大家不少周折,只是刚才被他枪毙的那几个百姓,最后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真是冤枉至极……
孙殿英异常兴奋,可还是耐着xìng子,命人小心翼翼的去打开琉璃照壁下的入口,自己则站开三丈有余,看样子是怕从入口处跑出什么怪物一样。
随着“咔咔”的响动,地宫入口被如愿打开了,眼前露出一条直通地下的石阶,传闻中的机关或者泥石涌都没有出现,异乎寻常的平静的反倒更有几分吓人。孙殿英叫人递过手电,打开来向下照了几下,随即命令韩四带着几个人走在前面为他开路,剩下的守在地宫入口,遇有外人一律格杀勿论。被委以开路的几个工兵面露难sè,可又不敢违抗命令,只好尾随着正衡和韩四,悻悻地迈步下到了石阶上。
据正衡估计,由入口到地宫的这段石阶至多也就只有六七十米的长度,十余个人各自持有美式的军用手电,早就把周围照的通亮,可四下里除了他们细碎的脚步声外,寂静得让人心中起毛。好在一路上并未遇到别的意外,当所有人都站定在地宫中时,有几个人甚至如释重负般的吐了口气。
正南去清东陵参观过多次,记得曾听导游说过,相比明代帝陵七道石门,前殿中殿后殿左、右配殿,三条隧道的规模,清代帝陵明显小很多,只分为九券四门的布局:九券分别是隧道券、闪当券、罩门券、头道门洞券、明堂券、二道门洞券、穿堂券、三道门洞券和金券,其中罩门券、名堂券和金券上方建有琉璃瓦屋顶;四个石门分别是罩门、头道门、二道门和三道门,而皇帝的的棺椁就被安排在四道门后的金券之下。当然,他去的时候所有的券门都是敞开的,游人可以沿着石阶一路直走到金券下,而今墓门紧闭,仰头倒是能够看到隧道券和闪当券的建筑结构,不过相比起在电灯照shè下的情景,此时的地宫倒是显得更加空旷和肃杀,让人自心底产生不寒而栗的感觉。
当然,对于正南来说,这还真算不上什么——清代帝陵无论在建制还是防盗手段上,较之前朝的都大为逊sè,甚至无法与他曾经去过的北海流宫的设计之jīng巧相提并论。正南甚至忽然想到,或许正因如此,明清两朝的帝陵才会多被盗掘,如此看来,古人在对陵寝的设计上,其创造力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而逐渐地退化了——无论如何,眼前的景陵虽归为康熙皇帝的陵寝,怎么看都并没有太多的花头可言,应该是笔手到擒来的买卖……
孙殿英哪有心思欣赏jīng美的券门,立刻下令让工兵将炸药贴在第一道罩门上,可还没等韩四奉命行动,自从进入陵园后一直不发一言的正衡忽然拦在了他们的面前,转而对孙殿英道:
“大帅,这里不是裕陵,千万不能使用炸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