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清明上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
正衡见此情景也是一惊,不过很快就镇定下来,再看那女尸动都不动,应该是刚才他拉那卷轴的时候,顺便把她一起带起来的。正衡只用手指略微一碰,那女尸就又重新躺回到棺材里去了
话虽如此,可如此恐怖的场景还是将石原龙泰和他的手下吓的够呛。正衡开始还在想,这群rì本人胆子实在太小,既然敢下到墓中,就应该抱定不惧鬼神的信念才对可他们从还没进的墓门的时候,就已经有所忌惮地一阵胡乱扫shè,如今更是被一具尸体吓得面容改sè,真是狗肉上不了大席。
不过正衡随即就觉得哪里不对——按照石原龙泰这帮rì本人的表现来看,可以知道他们绝对不是胆小之辈,别的不提,单说开棺摸金的手法,虽然难登大雅之堂,可也足可称为百无禁忌,完全没有惧怕一具死尸的道理。除非,在这墓室中真的有令他们感到害怕的东西,那就另当别论了。
石原龙泰自知在正衡面前表现出来的恐惧令他丢了颜面,干咳了两声借此掩饰过了尴尬,转而对着正衡伸出手来,看样子是要索要卷轴。
正衡心下不禁发笑,脸上却伪装出诧异的神情,假装不懂石原的意思。
石原龙泰无法,只好开口道:“老弟身手了得,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这份恩情兄弟rì后一定报答,还请把——那东西还给……”
“哎——”正衡一伸手拦住了石原的话,“石原先生贵为皇军大佐,小人可不敢与您乱称兄弟,不过行有行规,您既然入得这墓室当中,就应该懂这先到先得的道理?当然,如果石原先生执意要抢,我也无力反抗,只怕传出去,有损了大佐您的威名……”
正衡这倒是实话,毕竟对方人多,若是翻脸,他还真的不是他们的对手。不过他一早就摸清的石原龙泰的xìng格,此时特意给他戴了几顶高帽,就越发肯定他至少不会恃强凌弱了。至于能否保住卷轴还在其次,最起码要知道这东西到底有什么特别,这也算是正衡在心中确定的交涉底线。
石原龙泰果然毫无反驳之言,叹了口气后命令他的手下去墓外取来汽油,将这不腐的女尸烧掉。
正衡觉得焚尸的做法似有不妥,刚想出言制止,却被石原拦住并且领到墓室的角落里。正衡知道他还心有不甘,威逼不成,看来就要使出利诱的招数了。果然,石原从口袋中掏出烟盒,取了两支后递给正衡一支,再帮着正衡将烟点燃,待到两个人烟抽一半的时候,他这才冷不丁地开口道:
“老弟还记得我刚才说过,有一个天大的秘密吗?其实这个秘密就跟你手上的东西有关,如果你肯将东西给我,作为交换,我可以把这个秘密告诉你,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有时候过分的好奇心反而会让人招来杀身之祸,秘密本身或许没有什么,却并非是谁都能承受得起知道它的后果,孰轻孰重你还是自己斟酌……”
正衡觉得好笑,心想现在东西就在自己手上,若想知道它的秘密,不会自己去尝试发现,还用得着你来告诉?
石原龙泰看出了正衡的不屑,转而笑了笑道:“我还是直接告诉,这个卷轴只是一副山水画而已,不信你可以打开看看……”
既然石原龙泰这样说了,正衡也就别无顾忌,将卷轴上绑在一起的两根细绳解开,双手一抻,就势将卷轴半展开来。
只见里面真的一副古代山水画,卷首这部分可以看到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和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chūn寒料峭,却已大地回chūn。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一看就是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
正衡心中一动,不禁想到这莫不就是……
“清明上河图——”石原龙泰开口印证了他的猜测,“你们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画之首,出自北宋大家张择端的手笔,上面还有宋徽宗以及乾隆皇帝等人的签章,可以说是件跟那九龙宝剑一样的无价之宝。世间多有后人临摹的版本流传,可谁都不曾想到,真迹早就被随葬入了裕陵。可以毫不避讳的告诉你,这次我们就是为了这件东西来的,别无他求……”

正衡心想石原龙泰显然是把他当成傻子一样糊弄,又说没人知道真迹的下落,可在自己打开卷轴前,他就一早知道这是《清明上河图》了,更有甚者,石原龙泰自己也承认,他进裕陵就是为了盗取这幅古话,如此前后矛盾的说辞,不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让人如何轻易相信?
石原似乎看出了正衡的想法,可又不着急解释,只说想问正衡暂时借看一下这幅古画。正衡心中料想他应该不会使诈,便将卷轴交到了他的手上。可石原并未完全接过画来,卷首还是让正衡抓住,而他只是双手握住卷轴,一点点地将画全都展开来。
古画足有五米多长,待到终于全部展开后,一幅北宋京城清明时节的风景画跃然纸上,虽然墓室里光线yīn暗,可正衡仍旧被画上的景sè人物所吸引,情不自禁地连连赞叹起来。
没想到石原龙泰并没正衡一样的兴致去欣赏古画,而是等到画面完全展开后,一手扯住古画的卷尾,一手抓着绸布包裹着的卷轴,两手交错着忽然发力,立时就将古画从卷轴上撕了下来。
正衡“啊”了一声就想去阻止石原龙泰,可还是慢了半步,现在整张画与卷轴分开来,虽然不至于无法修复,可仍旧让正衡大有暴殄天物的感觉。
石原龙泰不等正衡恼怒,先于他说道:“现在古画归你,只不过是少个轴芯而已,拿到外面重新装裱一下,不会对其价值造成半点损伤。其实我真正想要的不是画,而是这个轴芯——老实说,这东西对你来说没有半点用处,老弟就当送个人情,把它给我算了……”
价值连城的古画弃之不顾,却要那不值什么钱的轴芯?石原龙泰的举动让正衡一时摸不到头脑,只觉得这事如此怪异,必定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先前石原曾经说此画关系到一个惊天的秘密,以此看来,真正重要的并非古画本身,而是画中的轴芯了。如此本末倒置的做法,倒要看看石原对此又该如何解释。
石原龙泰见正衡不置可否,忽然话锋一转道:“老弟博学多识,可曾听说过《兰亭序》被盗之事?”
正衡心下纳闷,搞不懂石原怎么会忽然由《清明上河图》跳跃到了《兰亭序》上,要说它们之间的唯一联系,就只有传闻中一直无法证实的某个说法,即《兰亭序》也被乾隆皇帝陪在了裕陵当中。可刚才石原的手下翻箱倒柜,却也没见它的出现,由此可知传闻其实并不可靠。
石原龙泰听正衡这样说,也摇摇头道:
“《兰亭序》就算真在裕陵,我对它也没半点兴趣,只想追根溯源,给你讲一段关于它的历史:《兰亭序》真迹曾被唐太宗随葬于昭陵当中,五代十国的时候军阀温韬任陕西关中北部节度使,‘在镇七年,唐帝之陵墓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昭陵自然也未能幸免。据说温韬在昭陵中找到包括《兰亭序》在内的不少王羲之的真迹,可这个军阀‘有眼无珠’,竟然把序文统统撕下丢掉,只留下了他所认为值钱的表面绣有金线的的卷轴——当然,这都是流传于后世的说法,在旁人看来温韬或许十分愚蠢,可此事正好与现在你我的情况相类似,即重要与否并非取决于世俗的观念,而在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需求,进而决定不同的东西具有不同的价值……
“不得不说世人都是愚昧的,往往无法辨认出某件东西的真实价值,以至于古往今来,多少宝物泯然于众不复出现。而其它原本并不具备什么价值的东西,却被世代传承,安全的保管——当然,极少数人也是极具智慧的,他们正是利用了这点,将真正重要的东西和被世人认为重要的东西合成一体,借此令其一直保存到了现在……
“没错,无论是以前的《兰亭序》,还是现在的《清明上河图》都是这种情况,唯一不同的是,前者的轴芯早在宋末的时候就被人带去了rì本。元朝建国后,成吉思汗曾经发起了大规模的征rì战争,只是所有战船毁于风暴,最终没能成行——现在世人皆知我们rì本一直奉宋明为中华正统,对蒙元则从未屈从,但极少有人知道,当年成吉思汗看上的并非是我们岛国的那点领土,而是他朝思暮想誓要得到的《兰亭序》的卷轴轴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