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战伐之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
正南在整件事中更多的是充当一个看客的角sè,虽然邪魔一早就提醒他要与父亲“互动”,可这番历险实在太过紧张,即便没有亲身参与其中,他也无时无刻不深感这点,哪有更多旁骛的jīng力?
然而事情发展到现在这步田地,身为高手的金不二和于三刀竟然对眼下的局势都束手无策,颇有那么点进退维谷的意味,反倒是受制于人的石原龙泰忽然爆出了个“环面”的理论,别说是正衡他们对此不甚理解,就连正南也是不知所云,只是隐约间感到,石原龙泰这个家伙绝对有所隐瞒。
虽然一时间还不能与父亲双向交流,可正南忽然间想起自己还有窥探别人思想的本事,“读心术”的能力是邪魔所赠,在此前曾被数次使用过,可以说是屡试不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他附着在正衡体内,也是依靠它才能知道父亲的暗中所想的,如果将尝试着读取别人的思想,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正南刚开始尝试,就发现事情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动用“读心术”的前提需要紧盯对方,努力将对方的思想转化成类似于语言的模式,由此达到“读取”的目的。
可问题是现在正南并非与石原龙泰直面而对,而是凡事都要借助父亲正衡的身体,在邪魔所说的“双向交流”达成前,他还无法控制父亲的身体,令他的视线在石原龙泰身上停留足够长的时间。虽然在石原龙泰抛出这套说辞后,众人都将更多的目光停留在了他的身上,可对正南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他借此读取到的,只是一些细碎的片段而已,一时间还无法将其连成一体,得出确实的结论。
尽管如此,正南还算有些收获,从石原龙泰的内心活动来看,他刚才的那番话并非信口胡诌,至少他心中认为,依靠所谓的“环面”理论,可以解决一切因能源而引发的矛盾——正南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因为“环面”本就是一种基于能量流动产生的理论,并且被少数人用以制造“永动机”上,可这种观念竟然是在此时被石原所提及,怎么看都让人觉得有些驴唇马嘴的意味。
的确,世界上很多矛盾归根结蒂都起子能源之争,别的不说,二战时rì本之所以发动侵华战争,无非是不安于弹丸之地,意图在征服中国后,掠取本土没有的资源。抛开可行xìng不提,如果真有某种能够提供无限能源的东西,或许世界就会太平了。
原子能曾被认为是继蒸汽和电能之后,最为强大的能源,可又远没达到“永动”的程度,再加上难以掌控,并未被广泛推广。刚才石原龙泰提及过**,不过听他的意思,只是说它是基于“环面”理论创造出来的,言外之意,似乎还有更加高效的获取能源的方式。此时rì本刚刚战败,世人能够知道**的存在已属不易,石原的这些构想又是从何而来?
正南忽然觉得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在心中先行否定了“永动机”的存在。现在想想,如果把石原如此热衷于获取的那个卷轴,和他刚才提出的那番理论联系起来看的话,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那个卷轴正是构造某个“永动机”的组成部分?
依靠一幅古画的轴芯,竟然可以制造北现代物理学斥为伪科学的“永动机”,这样的猜测即便是正南自己都觉得太过大胆,不过却能最好的解释前后发生的这许多事。石原龙泰一早就曾说过,有很多场战争的起源就是争夺某些类似于这个卷轴一样至关重要的东西,而后来的“环面”一说,又把这些东西物化成了“能源”,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就是卷轴可以制造能源,或者至少是能源制造者的某个部分……
当然,正南的这些猜测,都是基于石原龙泰的角度作出的,虽然在他自己看来有如痴人说梦一般不切实际,可说不定正是石原龙泰以及他背后的那些人心中所想。
原本正南对此并不太感兴趣,可转念一想,即便石原龙泰的“环面”理论并不成立,可也不能据此全盘否定了他对于众人当下处境的分析。事实是,自从大家进到东陵后,这里的确发生了很多让人难以想见的变化,如果猜得不错,这种变化正是东陵中各个帝陵在建造之初,就已经设定好的可以联动的机关所致。如果这种设置真的跟龙脉有关,而调整龙脉的关键就是破解“锁钥合一”,这中猜测倒也在情理之中,只是推动这一系列的变化的原动力,究竟是哪里来的,难道真的像石原所说,源自于东陵这个自成体系的“环面”?

正南联想起先前在北海的经历,王保保的“流宫”堪称气势恢弘,可推动它运转了数百年的动力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源自贝加尔湖的cháo汐流动。清东陵比起北海流宫来不知要大了多少倍,以此观之,非要有超乎寻常的动力,才能够促成它的这一变化了。
正南想到这里有些混乱,他认为石原龙泰的理论一些方面太过牵强,可另一方面又有些道理,难以取舍,最重要的是,即便他的说法成立,可也没有提出任何具体的解决方案出来,“锁钥合一”仍旧摆在那里,如果非要通过破解它才能触发所谓的“环面动力”的话,对于父亲和金不二等人来说,这理解起来尚且有一定的难度,更不要说顺利达成了……
话分两头,正当众人都无计可施的时候,忽然听到墓道里传来“轰隆隆”的响声,犹如打雷一般由远及近。于家两兄弟立刻蹦到墓门口向外张望,可除了一片漆黑外什么都看不到。于三刀显然早就预料到了这点,只是原地趴下,侧着脑袋将一只耳朵贴在地砖上,闭上眼睛用心倾听起来……
正衡知道,依着于三刀的本事,肯定早就jīng通于寻龙诀了,“望、闻、问、切”四法是高手寻龙点穴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夫,可不是字面表现出的那么简单。就拿“闻”字诀来说,不止要听人所能听,还要闻人所不闻。究其根本,闻的最终目的则是“辨”,正所谓微风细雨之涌动,气息脉络之张弛,世人多知道笼统听来,却很难一一辨析,殊不知这一闻一辨,道行的高低立判……
于三刀听了一会儿,站起身来,却不急着说些什么,只顾着排掉身上的尘土,待到金不二问他听到什么时,他才没头没脑地答了句:“皆是战伐之声,大凶啊!”
于三刀的话虽然古怪,正衡却碰巧知道它的出处,邱延翰所著的寻龙著作《天机素》中有言:“山川作福之气,上大下小,远尔则有,近尔则无,或有钟鼓破竹和乐之声者吉,战伐之声者凶”,说的就是凭借声音判断吉凶的方法,实乃寻龙点穴的上乘功夫。只不过于三刀此时引经据典地道出这么一句话来,不知到底有何深意?
于三刀见正衡这么快就道出了“战伐之声”的出处,心中颇有不快,故意碎碎地念叨道:
“龙来十里,气高一丈,龙来百里,气高十丈。气正,则脉从中落而穴正;气偏,则脉从侧落而穴偏。干龙雄健高大,支气卑小清弱,是故辨气高低,识龙长短,别山强弱,究气旺衰。初吐一线,上结华盖,如旃冕重旒,五sè备俱,似龙蟠,似云腾者,曰龙气,帝王之地。初吐一线,终盘宝盖,五sè俱备,轻清上浮,有纹不杂,如宝塔,如摇旌,如幛幡,耀rì烛星者,为异气,神仙之地。大抵类禽者出文,类兽者出武,白黑之气多武而凶,红赤之气多文而吉。盖凡yīn阳二宅气数旺盛之地,入其乡,则是其禽哭繁衍,草木畅茂,风气和暖,山谷腾辉,水深土厚,景sè清奇,晨昏子半之时,祥光掩映,淑气灿煌,哄哄然如蜂哄蜜,如风吹火,此旺盛之气也,寂寞萧条即退矣。但山川作福之气,上大下小,远尔则有,近尔则无,或有钟鼓破竹和乐之声者吉,战伐之声者凶……”
正衡听出于三刀是有意卖弄,故意将《天机素》截取了几段复述出来,以示他的学问广博。不过在正衡看来此举太过华而不实,既然自己能够道出《天机素》来,即便是通篇背诵下来又有何难?只不过现在众人被困于此,他才不想与于三刀一争高低罢了。
不过转念一想,于三刀似乎还另有它意,虽然原文不是他的著作,可单单这几段被引用出来,不得不让人产生诸多联想。《天机素》表面上看讲的是龙脉所具备的诸多特征,可当中又将“龙气”加以分明归类,引申出吉凶有别、文武相异的观点,直到最后忽然出现的“战伐之声”,则显得有些突兀,以至于无法与前文紧密衔接了……
于三刀深谙寻龙点穴知道,刚才那一听必然是有所发现,“战伐之声”虽然从他口中说出,让不明就里的人多少都感到有些平淡无奇,可正衡分明知道,很快要有大事发生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