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聚险天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
正衡听夏侯水忽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立刻顺着他视线的方向望去,不禁也被吓了一跳。
只见在头顶“星光”的照耀下,墓室里虽还不至于细节尽显,可却至少现出了大概的轮廓。其面积竟然比起景陵和裕陵大了不止十倍,放眼望去,与其说是墓室,倒更像是个小型的广场一般,可谓是气场十足。并且,与由石块简单堆砌起来的房间不同,四方的墓室里地面高低起伏,该是被故意用土堆筑起来的几座微型的大山,其间更有条宽约三四米的河流蜿蜒曲折,若隐若现地盘横在大山之间……
正衡和夏侯水一起,都为眼前的景象惊住了,这哪里是清朝的孝陵,分明更像是秦始皇陵的奇异构造嘛。望着眼前的奇景,正衡甚至忍不住背诵起《史记》中对于秦始皇陵的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正衡年幼的时候,曾不下百次诵读过这段记述,这才会如此倒背如流。他一直感概于秦始皇陵的宏伟,却不想今天竟能够亲眼见识到与这段描述,至少有**分契合的实例,恍然间,就感觉好像自己身在的并非孝陵,反而更像是归属于先古秦汉的伟大建筑,其势之恢弘,绝不是明清帝陵所能具备……
正衡的jīng神刚从游离的状态中恢复过来,一个不好念头立刻涌上心头,他下意识地用衣袖掩住口鼻,刚想大声叫喊着让夏侯水也照着他的样子去做,却见夏侯水并不以为然,反倒越过他,向前又走了几步,直走到那条人造的护城河边,蹲下身,伸手在其中捞了一把,转而对着他道:
“放心,只是清水而已!”
正衡仍旧捂着嘴巴走上前去,这才发现夏侯水所言非虚,面前这条护城河水清见底,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剧毒的水银。
这个插曲令正衡颇感尴尬,一向被他取笑胆小的夏侯水竟然表现得更加沉稳,与他相比,正衡则是在太过慌乱了,他略微想了一后得出结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形,看来全都要拜《史记》中那段记载所赐,毕竟这里仍旧还是孝陵,而不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秦始皇陵……
正衡舒了口气,刚想把袖子放下,却见自远处的一座小山的拐角处的护城河面上,缓缓飘来了个方方正正而又巨大无比的东西,他定睛看了一眼,不由得头皮一紧,慌忙揪住夏侯水的衣领,把他向着远离护城河的方向拖离开来,可还没等退上多远,一不留神两个人脚下绊在一起,纷纷仰倒在了地上。
正衡自从进入到地宫后,还从未如此狼狈,夏侯水不明所以,未等从地上爬起就要先埋怨他几句,可视线一下就落在刚才正衡看到的东西上,立刻就明白了正衡为何会如此慌张了——要说起来,忽然出现的东西并不十分可怕,不过是一口巨大的石椁罢了,可问题是石椁如此厚重,竟然却是漂浮在护城河上,如果河中的不是水银的话,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象?
夏侯水这次是真的慌了手脚,连滚带爬地就往墓门的方向逃去,可越是慌张,脚下却越是失了根基,还没等爬上几步,就又一头栽在了地上,脑门“嘭”地一下撞在坚硬的地砖上,磕出了个不小的筋包。可他一手捂着脑门,一手在地上猛的一撑,总算又站直起身,却听到正衡在他后面,不急不缓地叫了声:
“别跑啦,没啥事,怪我太紧张了……”
夏侯水将信将疑地转过身,这才发现正衡早就重又回到了河边,正在亲自查验了河水的成分。他怯怯地走到正衡的身边,问这水到底是怎么回事?
正衡告诉夏侯水说,如果护城河真是由水银构成,那这墓室里早就被挥发出来的毒气充满,光凭两条腿,是逃也逃不掉的——先前他只因为突然看到有口石椁漂浮在水面,情急之下并未加以分析,后来在地上摔了一跤,反倒立时清醒了许多,冷不丁地忽然想到,之所以棺椁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并不一定就是水的问题,或许是那口棺椁根本就不是石质材料,而是在木材表面刷了层泥灰……
经正衡这么一解释,夏侯水也恍然大悟,想起他先前曾撩起过河中的液体在手,如果真是水银的话,那还不早就被毒死几次了?再者说了,清水和水银的无论质感还是重量都大不一样,若不是一时失了神智,恐怕连八岁的孩童都能分得清楚。

说话间那口棺椁随着河水的流动,暂时隐没在了当中的一座山丘后。正衡先前一直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它的行踪,可毕竟因为相距甚远,只能依稀辨认出棺椁的大体尺寸,却无法看清其上的其它细节,趁着棺椁还没再次出现,他赶紧问夏侯水对此有什么看法?
夏侯水惊魂初定,稍微想了一下后道:“我早就说嘛,大清朝花费那么多财力和物力,总不可能只是为了造一座空塚,看这架势,倒真是按照史上对秦始皇陵的地宫描写全盘仿造而成,棺材游离与河道之上,其意在巡视由土堆构建起的江山,千秋万代,勇士隆昌……”
正衡道:“你先前不是也说过,顺治没有被埋在孝陵里吗,现在怎么又说他向秦始皇看齐,不做吃斋念佛的和尚,而要死后也为帝王了呢?”
夏侯水干咳了几声后说:“这个,这个,其实也不矛盾,佛理讲究的就是魂灵不灭,九道轮回,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恰恰正是帝王天命所归的理论基础。出家向来都有化内化外之别,想那顺治爷必定是个想要将表面功夫做足,却又不甘舍弃荣华富贵的主儿,看看眼前这排场,恐怕自秦汉之后,就再无能够与其匹敌的了……”
正衡只觉得夏侯水真是里外两张嘴,怎么都占理,好好的佛法被他这么一解释,反倒有些不伦不类了。不过有一点他倒没有说错,眼前的孝陵如此气势磅礴,大有追赶秦皇汉武的架势。
不过据正衡所知,中国帝王修建的陵墓规制,大抵上是以唐宋为界,之前的秦汉时期,更多注重的是对陵寝地宫的建设,地面上只是加以封土和荫树,是为所谓的“覆斗式”;唐宋时是以山为陵,盛行在山中凿墓,并开始兴起在外部建立神道和享宫;而唐宋之后,尤以明清帝陵为例,则将重点转移到了地面,修建庞大的地上宫殿,而地宫无论规制还是面积,都较之前朝小了很多……
正衡先前已经进过景陵和裕陵,对定陵也曾从门缝里撇见过个大概,自然之道这几座帝陵都是按照明清帝陵所应具备的特点加以建造,唯独孝陵反其道行之,不知是不是因为顺治是满人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对于关内的陵寝规制还没掌握的关系,又或者顺治皇帝真有广大的抱负,非要合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伟业于一身,以至于在修建陵墓时,也要将秦汉和唐宋帝陵的特点兼容并包,聚天下之险于地宫中,好不气派。只怪他的子孙只学得表面功夫,地上宫殿修得富丽堂皇,可地宫却一个较之一个得寒酸……
两个人边聊边等,可就是不见那口棺材漂过山丘靠近过来。正衡向着旁边挪动了几步,踮着脚想要看个清楚,可猛然间见那口棺材重又出现,却并非继续向着靠近他们的方向而来,反而是沿着刚才来时的路线,逆向折返回去了。
夏侯水也看到了这种情况,一时间还没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只当自己满怀期待地等着细看棺椁,如今却见它又远去,不禁感到有些失望而已。然而正衡却不由地大惊失sè,急速地退后了几步,将墓室里的山川流水的布局仔细看了又看,随即自言自语般的连着道了句“怪了,真是怪了”……
夏侯水见正衡一副疑惑的神情,忙问他觉得哪里奇怪?正衡眉头紧皱,伸手指着护城河中的棺椁道
“孝陵地宫的布局依照聚险天下的规制设计,你看这山川高耸雄壮,河流蜿蜒曲折,虽是帝王死后归葬之所,却无处不透露出雄壮的阳刚之气。那口棺椁以水代路,取的是巡行天下之意,然而行路到了那座山丘的后面,先是是因为某种原因导致水路不畅,所以才会被阻隔了那么长时间,没再靠近。当然,孝陵建造的年代久远,水道难免会有所阻塞,可问题是棺椁被滞留在那里也就算了,怎么还会逆流而上?如此‘倒行逆施’,不仅触犯了帝王的忌讳,还会令整座地宫的风水格局yīn阳失调,难怪前些年大清的国运衰落,最终还是难以避免地被赶下了帝座了……”
听正衡说到这里,夏侯水忽然一拍手道:“你说孝陵的风水格局破败,可要是棺材里的不是顺治本人,而是一个女人的话,那又会如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