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六副铠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
高台上的五副铠甲显然不同于人俑那般,全由人凭空臆想出来,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正衡先前见识过了人俑身着铠甲时体现出来的无所不能,对于这种能力究竟源自于人俑自身,抑或还是铠甲的功劳,他还全无概念,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将它穿在身上,至少能够保障自身不至于溺水而死,难怪人鱼小婉会给出如此的建议了。
然而铠甲满打满算就只有五件,可包括正衡在内,却又六人之多,更别提正衡一直都没就此放弃义父和于武的打算,如果再加上一个此时不知身在何处的韩四,这样看来,铠甲的数量就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了。
正衡何等聪明,几乎立刻就想到了一副应对的方案:五副铠甲由除他之外的五个人先分别穿上,让他们沿着山洞一路前行,直到抵达位于海边的出口,然后尽快从地面折返回到东陵的地上,对下面的人加以接应。在这段时间里,他自己则想办法返回到上层墓室中去,一边找寻另外三个人的下落,一边最大限度的努力支撑,只要等到五个人回来,自上而下地开启地宫的入口,总归比从下面突破来得容易……
这个计划说不上完美,可却是当下唯一的选择。正衡不清楚人鱼所说的大cháo究竟有多汹涌,不过只要留在地宫之内,利用“虚无变实有”的原理,多支撑上几个时辰应该并非没有可能。更重要的是,失踪的那几个人,义父夏侯古就不必说了,韩四堪称正衡的铁杆兄弟,而于武的尸化也与他有些关联,因此如果六个人里非要留下一个,肩负起拯救他们的重任的话,在正衡看来,比起其他人,自己无疑是最为适合的人选。
正衡满心想着尽快行动,尽快回到上层墓室中去,不要像先前那样闲言碎语,以至将珍贵的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因此这个计划刚在心中成型,他就打算先让几个同伴穿上铠甲,最后再将想法告知他们,以免事前纠缠不清。对于自己将要留下的打算,他觉得应该不会有太多的人反对,唯独夏侯水肯定不会轻易答应,不过届时木已成舟,就由不得他来做主了。
这些想法只在正衡的脑袋里一闪,几乎是在瞬间就形成了这个计划,可他刚要付诸行动的时候,却听到小婉忽然冷不丁地道出这么一句话来,不由得愣了一下,继而又向女人求证,她所说的六副铠甲到底是什么意思?
女人“哦”了一声后回到道:“先前我没跟你提起过吗?最早高台这里一共停着六副铠甲,只不过有一副自始至终都没参与过对我们人鱼的围捕行动,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只当它是副空的铠甲而已,不像其它五副,都由厉害的角sè穿着——当然,此前我们一直当人俑是五个皇帝的尸体,直到刚才才发现,他们其实也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哥哥那张熟悉的面容让我十分惧怕,可一旦知道遇到的不过是场虚幻时,又难免产生几分失落的感觉,至亲之人到了这步田地,不能不说是极大的讽刺和悲哀……”
正衡觉得任由小婉这样跑题下去,恐怕仅剩下的两个时辰都还不够,于是赶紧打断了她的絮叨,着重强调自己想要了解的是,关于另外一副铠甲的事情。
经过正衡提醒,小婉这才意识到她的确扯得远了,收住话题后又略略想了想后,这才说:
那第六副铠甲与其余五副从外表上看来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并未和它们排列在一起,而是单dú lì于高台临近另外一边拱桥的角落上。因为惧怕人俑的关系,我们向来都是只是远观,从没有谁敢真正走到近前,所以单就铠甲本身而言,能告诉你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如果不是刚才提出让你们身穿铠甲避免溺水这个主意,我甚至都快忘了还有那副铠甲的存在了。因为那副铠甲,正是被一个人类穿在了身上,从山洞游出了地宫去的……
我们人鱼被关在暗无天rì的墓穴里,虽说时间凝滞,可仍旧用定期的cháo涨cháo落来记录着被困的时长。因此我还记得,那个男人大约是在七八十年前不动声响地闯进来的,但凡上层的五座墓室,全都被他无一落下地搜罗个遍,可却又不取一物,直到最后发现了孝陵的秘密,从通道一路下到溶洞,再经由溶洞到了这里,就再无他的半点消息了。
那个男人应该一早就知晓了我们的存在,可显然对我们并无太大的兴趣,他这一走,所有族人都当他必定是有去无回,被“五帝”杀死在地宫当中,可待到又一次cháo水落去,前去查看情形的姐妹回来报告说,高台上就只剩下了五个人俑,而那副铠甲则再也寻不到踪影了。

三百多年的时间里,除了你们这次外,就只有那个男人进到过这里,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在对那人的最终去向加以揣测,至于结论,无外乎是他穿着着铠甲,趁着退cháo的时候,从山洞离开这一种可能,虽然说不上有多离奇,可他毕竟是从“五帝”的眼皮底下逃生,难免会让我们生出几分艳羡的情愫来,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族人姐妹们纷纷死去,这事在我们的记忆中才开始逐渐淡去,若不是你问,我甚至都有些记不起来了……
听小婉说到这里,正衡的脑袋早就充满了疑问,其中最为让他费解的,就是那个男人到底是什么人?
盗墓贼?
这或许是唯一可能的猜测,问题是七八十年前还是大清王朝的天下,虽然帝国已经无可避免地走向没落,但对皇陵的守卫却不可能如此松懈,以至于一个盗墓贼都能单枪匹马地闯入的地步。
再者说了,听小婉的介绍,那个男人在上层墓室中虽然百般搜罗,却又好像对金银财宝并不感兴趣,到头来只是穿着件铠甲离开,这样不为求财而来的盗墓贼倒也少见。
正衡一向自恃清高,可见到《清明上河图》和九龙宝剑这等宝物,也会不由得眼睛放光,由此观之,那男人十有**是怀揣着特别的目的而来,就像石原龙泰只对卷轴情有独钟的追求一样,至于他所要何物,以及最后是否得手,单从小婉的简单叙述中,暂且无法加以推测了……
正衡原本已经以为揭开了大部分谜题的真相,不成想又横生枝节,冒出了第六副铠甲这档子往事。满打满算,东陵一共也就只有五座帝陵,五副铠甲与之形成对应,刚好符合葬制的要求,可显然当初将铠甲置于此处的人并不这样人为,偏偏要多放下一副,不知到底是何用意?
正衡想到这里,忽然伸手在自己的额头上狠狠地拍了一下——他分明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很大的错误,竟然企图将铠甲的数量与东陵中帝陵的数量等同起来,不说是谬以千里,至少也是本末倒置了。
眼下众人所在的这处地宫,应该是最早修建于东陵的地下建筑,差不多与孝陵同时,因此,铠甲无论有五副,亦或是六副之数,都必定是一早就被放置在了高台上,而在彼时,谁又知道后世将会有几位皇帝埋在东陵?由此说来,帝陵与铠甲在数量上,或许本来就不存有任何关联,非要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只不过是自己先入为主的思想作怪罢了……
正衡继而又想到,如果非要说两者之间可能存有联系,也可能是在东陵建造之初,就计划着将来至少要埋葬六位皇帝,所以才会安放了六副铠甲,到后来两个数字无法契合,那就另当别论了。
想到这里,正衡在心中暗算了一下:清朝前后一共有十二位皇帝,其中五位葬于东陵,四位葬于西陵,而在满人入关前,曾以盛京为都城,因此努尔哈赤被葬在沈阳以东的福陵,皇太极则被葬在沈阳以北的昭陵里,再加上一个仍旧健在的末代皇帝溥仪,正合这十二之数。
想来,如果不是大清国势衰微,革命之声四起的话,说不定末代皇帝最终也会被葬在东陵当中,如此正好对应上了那副无主的铠甲,当然,这一切只是毫无意义的假设罢了,永远无法再成为现实,再说传闻中铠甲一共有十三副之多,又与十二位帝王不相符合了。
十二?十三?
正衡纠结于这些数字,越发感觉头痛yù裂起来。冷不丁地忽然联想起早几rì在北平时,曾和众人参加的那个聚会。
那次聚会的幕后策划川岛芳子,正是一向自诩为前朝的格格,在rì本人的协助下,她一直致力于协助末代皇帝溥仪复国。如今靠山已倒,她却仍旧滞留在京城里,更加有恃无恐地组织人手盗掘自己祖宗陵墓,这样的举动,即便对于这个以狠辣著称于世的女人来说,于情于理都似乎存有说不通的地方。
先前曾有人做过猜测,说她并非真心想要盗墓,而是意图借住旁人之手,来调整他们满清龙脉的风水,可正衡一直都没搞明白,让他们这样一群成分复杂的人进入地宫,除了肆意破坏外,还能起到什么别的作用。直到此时,他才恍然大悟,心想川岛芳子或许并不是要他们改善龙脉,而是真真切切地想让人帮她盗掘祖陵,至于她想要的东西,既不是金银珠宝,也不是古文字画,而是——
眼前这五副铠甲?!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