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1942》在线阅读,相关点滴

本文罗列了一些著名的《温故1942》的点评和简介等
《温故1942》全文阅读地址
冯小刚热拍《温故1942》
刘震云直言其实真不适合拍电影
“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坐在一起深入交流,要知道知心话语一句顶一万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名作家刘震云今日下午做客解放碑精典书店,与华龙网友等众多书迷面对面亲切交流,从获奖作品聊到电影改编,从个人经历谈到社会现实,无所不言、言无不尽,成为一场酣畅淋漓的交心之谈。
 
谈冯小刚:与众不同的好导演
能够与刘震云进行面对面交流,几乎是现场每一位书迷梦寐以求的机会。面对刘震云“真身”,书友们不约而同地关心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影、起正在重庆热拍的《温故1942》。对此刘震云却语出惊人,自认该作品“其实真不适合拍电影”!
“电影是豹子,文学就是大象,它们是两种奔跑速度不同的动物;电影是河流奔腾不息,那文学就是大海,不在意表面的波涛更在乎他与日月之间的深层联系;电影就像是酒店的大堂热闹非凡,而文学就像是挚友之间的促膝长谈。”刘震云评价电影与文学不能用同一种体系去相互比较和评价,但二者都需要对世界有不同态度,“冯小刚(微博)是个好导演,因为他有远见而与众不同。《温故1942》最重要的不是苦难而是面对苦难的态度、不是改编的部分而是背后的态度。”
 
谈韩寒:言辞犀利似鲁迅
 
刘震云坦言对于80后青年作家郭敬明、笛安等都十分熟悉,而当书友问到目前备受争议的青年作家韩寒,他则是幽默地“攀上”了关系:“我知道他的一部作品名叫《三重门》,其中有一章也叫‘一地鸡毛,所以我和韩寒也还是挺有缘分的。”一席玩笑话引来现场欢笑。
 
“近几年他所写的博客,说出了别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想到了别人没想到而他想到的问题,认识到别人没有认识到而他认识到的层面。”对于韩寒近来所遭遇的“代笔门”刘震云只字不提,而是直言不讳地表现出自己对韩寒的赏识,“他的言辞非常犀利,像鲁迅一样。”
 
谈母亲:身边的影响比远处大
 
作品多以男性角色为主的刘震云,在将来的作品中将会把更多的注意力倾注于女性,更首次爆料下一个作品将延续《塔埔》的故事着力塑造女性主角:“这个主角的原型就是千千万万个清纯的农村少女。她们的青春期很短,十八、九岁嫁做人妇之后便不再拥有少女的情怀。”此外,他对另一位感情很深的作品中女性角色“小林”也已经有了全新的灵感,表示很希望时隔30年之后的“老林”可以来谈谈所面临来自权利和金钱的双重压力之下的生活。
 
在所有的女性角色中,对刘震云而言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极大的女性,却是他的母亲。“我的母亲不识字,在乡村里做盐来卖,特点只有嗓子好。”但谈到母亲在自己生活中的种种,刘震云却饱含深情,“身边的影响比远处的大。我不识字的母亲、做木匠的舅舅、被认为是‘疯子的战友,对于我而言,他们的影响其实远胜过马克思、尼采和歌德。”
 
谈自己:一个自由的写作者
 
《一句顶一万句》被刘震云称作是自己“写作以来最好的一部书”,并且认为在这一本书中取得了对于自己而言极大的成功:“以前的书都是写的我刘震云想说什么,而在这本书里没有刘震云了,只有书中的人物在说话,他们每一个人在说着什么。生活中的朋友都很匆忙,只有书中的人物会永远在等你,文学存在的最大意义便是来自对于时间的挑战。”
 
然而在谈到万众瞩目的茅盾奖时,刘震云却显得淡然许多。他强调自己是一个“没有组织”的自由写作者,并将自己的获奖归功于投票:“六十多个评委进行五轮六次投票,我有一轮得到过最高票,有一轮下降至第六名。最终得奖时我母亲打来电话,说这个奖就该这么评,这是一场不会被操纵的评奖。”
 
作者简介
 
刘震云,河南省延津县人。1987年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短篇小说《塔铺》,引起文坛注目。1988年至199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读研究生。1988年之后发表中篇小说《新兵连》、《单位》、《官场》、《一地鸡毛》等,1989年考取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
 
现为中国作协会员,已发表中、短篇小说三十多部,多次荣获各种文学奖。作品共四百多万字,曾获1987—198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月报第3届、第5届百花奖,第二届青年文学奖等多种奖项。他近年来的作品《手机》、《我叫刘跃进》等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受到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喜爱,《一句顶一万句》获2011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温故一九四二》作者:刘震云
刘震云:"写这本《温故一九四二》是为了增加民族的记性,避免灾难的重演。"
本书是刘震云酝酿创作了三年的小说。小说的叙事风格类似明清的野稗日记,语句洗练,情节简洁,叙事直接,板儿板儿的冷幽默却画龙点睛,有汪曾祺和孙犁等前辈作家遗风。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的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建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的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出一走,延宕百年。小说中所有的情节关系和人物结构,所有的社群组织和家庭和谐乃至于性欲爱情,都和人与人能不能对上话,对的话能不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纾解仇恨、化解矛盾、激发情欲有关。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
 
  在1942-1944之间,河南省发生大旱灾和蝗虫灾,饿死300多万人,但国民党政府不仅不救老百姓,连课税和女粮皆照收不误,死和活皆是老百姓自己的事,后来出现了人吃人的景象。但事实证亮,河南省并没有这样自生自灭地局部死掉,他们得救了,救他们的是开进河南灾区的日本人,日本人发放了自己的军粮给老百姓吃。《温故1942》是刘震云最看重的的一部作品。“我觉得它写得既感性又理性,是个好作品,包括它将要拍成的电影也是一个波澜壮阔、震撼人心的民族心灵史。”1942年,河南一场旱灾,死了300万人。更可怕的是,后代把这些事全忘了。中国是个特别容难遗忘的民族,这当然也和它经受的灾难太多有关系。那场灾害本来不该死那么多人,可是当发生旱灾的时合,一批人逃荒到原本荒凉的东南,饿死了。日本人进攻河南,蒋介石念把灾区甩给日本人,日本人坚持不进兵,不给蒋撤进的借口,双方军队形成了僵持,就在这僵持中,河南人一个个正下了。刘震云说他写这本书是为了少民族的记性,避免灾难的重演。 
 
 
俞悦点评:刘震云和他的《温故1942》
 
在欧洲电影节观影的间隙,朋友带来了刘震云的最新消息。从大书包中,他掏出了精美的一摞——《温故:1942》,电影文学剧本。
《温故:1942》是刘震云根据自己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早些时候,我曾听说该电影将由导演冯小刚搬上银幕。在法国使馆附近的小酒吧昏黄的灯影下,我无法细读剧本,遂拨通大师的手机。大师说,如果写得不好,是我的错;如果好,是大家的功劳。
 
瞧,这就是刘震云大师一贯的语言方式。
 
互称大师的时代
 
1999年,北京的文学圈突然流行一个称谓,就是大师。先是善意的玩笑,之后就约定俗成了,就像以前的同志,现在的先生小姐。当然,在众多的大师中,刘震云是最有资格叫大师的。这也是不言而喻的。关于刘大师,我听过一个段子。
 
说大师供职的那家报社分给他一间单独的办公室,据说他的很多作品都写自那里。大师是北京较早用电脑写作的作家。去过那间办公室的人说,刘大师的电脑桌足有两米长,显示屏在一端,刘大师和键盘在另一端,而刘大师的脸上绑着一架望远镜。当时,他对来访者粲然一笑,说:有辐射。讲段子的人临了还不忘总结,说刘大师这样的大儒,居然不是近视眼,并且保持着细腻的皮肤(虽然黝黑),都是因为有着这样科学的写作方法。
 
大师的工作室很远,去过的人并不多,加之大师并未出来证伪,所以这段子流传很广。
 
狗儿Make
 
一说起爱犬,刘大师一点儿也不低调——Make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主儿。两次牢狱之灾使那狗儿颇有一点儿英雄气概。事实上,它的确是为了爱情才入狱的。
 
那天Make去女朋友家度周末。女朋友的主人准备了好些好吃的,两个小家伙吃一肚歪,一会儿是追逐打闹,一会儿是耳鬓厮磨,煞是开心。女朋友的主人见Make乐不思家的样子,就做主让它留下过夜。深夜时分,女主人怕两个小家伙不消化,便带它们出去散步。一上街,Make就被捕了。谁让Make是农村户口呢。奇怪的是,别的狗一见警察就害怕,而Make见了警察就像见了亲人一般。
 
刘大师去接Make的时候,心都要碎了。临时监狱设在昌平。上千条狗,白花花的一片,要辨认出Make谈何容易。刘大师一面走一面叫着爱犬的名字。那狗儿先是有点儿怕,后来终于醒悟是主人来了,顿时从角落里挺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出来。这样的事发生了两次,经历过磨难的Make反而成熟了,见了警察也没有以前那样亲了。反倒是女朋友的主人经常向别人夸耀,被110带走,全世界的狗也没有过。
 
狗是回来了,却给刘大师留一病根,他就是想不通,农村户口的人可以在城市的大街上散步,为什么农村户口的狗就不能呢。
 
无害的和公益的
 
中国有句古话:文若其人。这话用在大师刘震云身上大大地不通。他的小说叙事,阴暗而冷漠,阴得有点儿玩世不恭,冷漠得有点儿自虐和变态。从成名作《塔铺》之后,他的小说基调就是残酷。残酷地把每个人都曾经经历却因无力改变而默认而麻木的状态刨开给你看,仿佛一位外科大夫。在这一点上,中国当代作家只有余华可以与之并论。
 
朋友圈里,刘大师是著名的好人缘。遇到知心朋友,他的话很多,而且没有一句是说错的。他对谁都挺客气,甭管是炸油饼的大爷还是邻家的保姆。当然,这反映了他狡猾的一面。但这不关他的事,生活就是这样教育他的。他几乎不会伤害到别人,相反,每个人都能从他那里得到鼓励。一位记者曾感慨地说,他不认识刘大师,但呼过他。他呼德很好,很有礼貌地告诉记者他正在开车,不能接受采访。说这话的同时,该记者还举了另一位知名作家的例子,以证明刘大师的好。那位倒是回了传呼,但已是一个月以后了。不同的是,后者很认真地接受了采访。
 
有时候,刘大师会略略地傻气,但恰到好处,令人顿生亲近之感。在冯小刚的贺岁电影《甲方乙方》中,刘大师客串一个为爱情伤脑筋的大龄青年,一出场就爆了棚,抢了职业演员的戏份儿。朋友们说,就算是所有文学刊物和报纸都关了张,刘大师也不会饿肚皮。他那一只高一只低的白色西装裤腿儿和中分的汉奸头能毙了所有笑星。
 
朋友们说,刘大师是无害的和公益的,而我还隐约觉得,他的身上有着某种不被召回的部分。
 
阳光一缕
 
由于被拍成电视剧,《一地鸡毛》的知阅率更高一些。但相信大多数的读者并不知道,它最初的名字是《阳光一缕》。
 
刘震云曾说过:虽然生活是非常乏味无情冷酷的,但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还是充满着许多乐趣的,尽管这种乐趣特别灰色。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玩笑特别悲凉,但大家彼此都是哈哈一笑就过去了。就个人的写作而言,从我写作的愿望来说,像《一地鸡毛》、《单位》这类小说绝不是对人的嘲讽对人的漠不关心,而正是我发现了生活中一缕阳光的时候,才开始写的。
 
大师是那种特能琢磨特能从细节发现事情本质的人。我的一位朋友,恰好是刘大师的街坊。他家紧挨着菜市场,得以看到大师每天买菜的全部过程。他总是从街的一端开始,逐摊选购,挑得约好,却并不急于拿走。直到从街的那一端回来,才逐一付账拿货。每天的两次横穿菜市,给了大师生活的乐趣。与其说是买菜,倒不如说是买素材。
 
刘大师把临睡前的一点儿时间都花在了经书上,像《圣经》、《古兰经》、《佛经》、《扎哈尔经》、《山海经》都是他的枕边书。大概是因为上述书籍中神话故事很多,而神话常常是文学的源头。除此之外,《离骚》、《史记》、《白氏长庆集》也是他经常翻阅的作品。刘大师认为写作对于作家是个一生修炼的过程。如果你只是把写作当成急功近利、吃饭的手段和追求名利的东西,你就永远不可能接近它。就像足球,不在乎中国队是否进入世界杯,而在于你打进世界杯之后,在赛场上能否同意大利、巴西、德国这些国家的足球实力、技巧、精神面貌、气势相抗衡,它是一种综合了各个层面的较量。中国文学能否让世界文学感到惊喜,这需要我们几代作家的努力。瞧,这个超级球迷从足球中也能领悟写作的深意。刘大师说,许多作家都很自信,而他不行,所以要加倍努力把小说写好。
 
 
 
《北京日报》2001年11月2日
 
 
《温故1942》点评
  1993年,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发表。刊登后,立刻有人批评:刘震云创作懒散,用不同的材料拼凑小说。而《温故一九四二》结尾处耸人听闻的结论,更是极大地挑战了人们的道德神经与民族情感。   有读者普遍反映《温故一九四二》故事过于惨烈,但刘震云不这么认为,“这本书是喜剧,不是悲剧。它最大的震撼不是三百万人死了,而是三百万人死后我们对事件的态度。我们河南人在临死时总会为世界留下最后的幽默,比如我要死时可能会想起邱华栋:老邱是两天前死的,我值了。   世上所有的悲剧都经不起推敲,悲剧之中,一地喜剧。《温故一九四二》引起我震动的,不是这场悲剧,而是各种层面错位之间出现的幽默。”
 
在日华人女作家刘燕子翻译的中国作家刘震云作品《温故一九四二》(监修:竹内实),近日由福冈的出版社中国书店出版发行。曾因掀起“新写实主义”潮流、并因担任冯小刚电影《手机》编剧的刘震云表示:“在中日关系处于非常冷淡的时期,我的小说能在日本发行,具有深刻的意义。”   据日本华人周报报道,《温故一九四二》以1942年抗日战争中的河南大饥荒为背景,在那场饥荒中,当地农民饿死300万人,3000余万人逃亡。出身河南的刘震云经过实地调查和对老人的采访,创作了这部纪实色彩强烈的小说,也记述了侵华日军向受难中国农民提供救济粮食的史实。这部小说于1993年发表,目前在中国再版,并可能将被导演冯小刚拍摄成电影。   刘震云表示,这部小说的用意决不是要美化抗日战争中日军的侵略行为,而是要通过中国农民的粮食被中国军队夺走,反而由日本侵略军“返还”的奇怪现象,来揭示战争的愚蠢荒谬。他还指出,这部小说也有助于读者理解中国的现代历史进程,因为蒋介石政权的失败原因正在于他无论是抗战还是内战中,都忽视了尊重农民的必要性。   翻译《温故一九四二》的刘燕子女士是湖南人,曾获大阪教育大学硕士和大阪市立大学大学院教育学博士前期学位,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中日文化交流事业,不仅翻译介绍了很多日本文艺作品和资讯在中国发表,也将一些中国文艺作品翻译成日语子在日本发行。2000年,她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在日华人文学爱好者以及部分日本友人联手创办了中日文双语文学杂志《蓝》,并担任主编之一,在中日两国文化界乃至世界汉学界都产生了广泛影响,更为在日华人社群的文化发展添加了可贵的色彩。此外,刘燕子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中日友好事业,曾为揭露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历史的东史郎先生担任翻译。 [1]
 
有良知的新闻媒体对一九四二年发生在河南那场大灾荒的披露,打破了蒋介石的全盘布局,他对三千万人民生命的漠视,最终失去了所有的人民。   一九四三年,在美国《时代》周刊驻华记者白修德看来,这是他人生中的转折之年,也是“所有记忆中最为刻骨铭心”的一年。此前,他是蒋介石忠实的拥趸,称其为“团结的象征,人民的偶像”,他认为“中国想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必须在极权统治下再坚持一段时期才能成熟地步入民主社会”,并为此不遗余力地高调赞扬中国军队,呼吁美国对华援助;此后,他对蒋介石的评价变为:“这畜生……牺牲了无数个中国生命,我为此痛惜不已。”   这一年,心灵遭受重击,导致巨大转变的绝不止白修德一个人。这一切源于此年二月重庆《大公报》刊载的一篇报道。回忆起这篇报道,晚年白修德说:“一九四二年是大旱之年,我们在重庆得知,河南的农民正在濒临死亡。”   一九四二年冬,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二十四岁的天津小伙张高峰,刚从武汉大学政治系毕业,就被《大公报》派往河南担任战地记者。从陕西入河南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陇海路上河南灾民成千成万逃亡陕西……火车载着男男女女像人山一样,沿途遗弃子女者日有所闻,失足毙命,更为常事……”   到了昔日繁华的洛阳街头,跃入张高峰眼帘的是更加悲惨的景象,到处都是“苍老而无生气的乞丐”,“他们伸出来的手,尽是一根根的血管;你再看他们全身,会误以为是一张生理骨干挂图”,这些苍老的乞丐“一个个迈着踉跄步子,叫不应,哭无泪,无声无响的饿毙街头”。     1942年河南大饥荒历史照片
离开洛阳继续南行,“一路上的村庄,十室九空了”,饿狗畏缩着尾巴,“在村口绕来绕去找不到食物……吃起了自己主人的饿殍”。   在叶县,他看到当地老百姓吃的是花生皮、榆树皮、一种毒性很强的野草“霉花”、甚至是干柴……所有人的脸都是浮肿的,鼻孔与眼角发黑,手脚麻痛。物价已经涨到不可理喻的程度,许多人被迫卖掉自己的年轻妻子或女儿去做娼妓,而卖一口人,还换不回四斗粮食……   “先生,官家什么时候放粮呢?”一个小孩子问张高峰。   “月内就放”,张高峰只能用谎言安慰他。这谎言让灾民们“绝望了的眼睛又发出了希望的光”,但“希望究竟是希望,时间久了,他们那饿陷了的眼眶又埋葬了所有的希望。”   如果说天灾带给张高峰的是无比悲痛,让他出离愤怒的则是随处可见的人祸:拿着柳条抽打灾民的警察、强逼纳粮的地方政府、不知所踪的赈灾款项、自欺欺人的官方说辞……   于是他奋笔疾书,把此行所见所闻写成一篇六千字的报道,
 
摘录自《温故1942》
    
有良知的新闻媒体对一九四二年发生在河南那场大灾荒的披露,打破了蒋介石的全盘布局,他对三千万人民生命的漠视,最终失去了所有的人民。   
 
一九四三年,在美国《时代》周刊驻华记者白修德看来,这是他人生中的转折之年,也是“所有记忆中最为刻骨铭心”的一年。此前,他是蒋介石忠实的拥趸,称其为“团结的象征,人民的偶像”,他认为“中国想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必须在极权统治下再坚持一段时期才能成熟地步入民主社会”,并为此不遗余力地高调赞扬中国军队,呼吁美国对华援助;此后,他对蒋介石的评价变为:“这畜生……牺牲了无数个中国生命,我为此痛惜不已。”   这一年,心灵遭受重击,导致巨大转变的绝不止白修德一个人。这一切源于此年二月重庆《大公报》刊载的一篇报道。回忆起这篇报道,晚年白修德说:“一九四二年是大旱之年,我们在重庆得知,河南的农民正在濒临死亡。”   
 
一九四二年冬,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二十四岁的天津小伙张高峰,刚从武汉大学政治系毕业,就被《大公报》派往河南担任战地记者。从陕西入河南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陇海路上河南灾民成千成万逃亡陕西……火车载着男男女女像人山一样,沿途遗弃子女者日有所闻,失足毙命,更为常事……”   到了昔日繁华的洛阳街头,跃入张高峰眼帘的是更加悲惨的景象,到处都是“苍老而无生气的乞丐”,“他们伸出来的手,尽是一根根的血管;你再看他们全身,会误以为是一张生理骨干挂图”,这些苍老的乞丐“一个个迈着踉跄步子,叫不应,哭无泪,无声无响的饿毙街头”。   
离开洛阳继续南行,“一路上的村庄,十室九空了”,饿狗畏缩着尾巴,“在村口绕来绕去找不到食物……吃起了自己主人的饿殍”。   
在叶县,他看到当地老百姓吃的是花生皮、榆树皮、一种毒性很强的野草“霉花”、甚至是干柴……所有人的脸都是浮肿的,鼻孔与眼角发黑,手脚麻痛。物价已经涨到不可理喻的程度,许多人被迫卖掉自己的年轻妻子或女儿去做娼妓,而卖一口人,还换不回四斗粮食……   “先生,官家什么时候放粮呢?”一个小孩子问张高峰。   “月内就放”,张高峰只能用谎言安慰他。这谎言让灾民们“绝望了的眼睛又发出了希望的光”,但“希望究竟是希望,时间久了,他们那饿陷了的眼眶又埋葬了所有的希望。”   如果说天灾带给张高峰的是无比悲痛,让他出离愤怒的则是随处可见的人祸:拿着柳条抽打灾民的警察、强逼纳粮的地方政府、不知所踪的赈灾款项、自欺欺人的官方说辞……   
 
于是他奋笔疾书,把此行所见所闻写成一篇六千字的报道,发表于一九四三年二月一日的《大公报》。这篇报道最初的题目叫《饥饿的河南》,张高峰愤怒地指出:“灾旱的河南,吃树皮的人民,直到今天还忙着纳粮!”   张高峰的报道,题目被谨慎的编辑改为不温不火的《豫灾实录》,但仍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次日,社长王芸生亲自撰写社评《看重庆,念中原!》,将矛头直指当政者。他将逼灾民纳粮的官员比作“石壕吏”,更提出质问:中央宣称的赈灾款项为何迟迟未能到位?政府既然可以“无条件征发一切物资来分配分售”,为何不征发既得利益集团资产用于救灾,却对灾民敲骨吸髓“照纳国课”?王芸生还引援了一条政府喉舌中央社发自河南的消息:“豫省三十一年度之征实征购,虽在灾情严重下,进行亦颇顺利……征购情形极为良好,各地人民均罄其所有,贡献国家。”对这冠冕堂皇的欺世之言,王芸生评论到:“罄其所有”四个字,实出诸血泪之笔!   
 
这前后一通讯一社评,惹得蒋介石勃然大怒。二月二日晚,他下令《大公报》停刊三天。不仅如此,三月初,尚在河南的张高峰被国民党豫西警备司令部逮捕,并遭刑讯。王芸生为此去找蒋介石秘书陈布雷询问究竟,陈布雷告诉他:“委员长根本不相信河南有灾,说是省政府虚报灾情……严令河南的征实不得延缓。”     
《大公报》被停刊激怒了一向为蒋介石说好话的美国记者白修德。白修德决定和他的朋友,《泰晤士报》记者哈里森·福尔曼一起奔赴河南,看看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和张高峰一样儿,这两个外国人被河南修罗地狱般的场面震呆了:无穷无尽的难民队伍,随时因寒冷、饥饿或精疲力竭而倒下;寻找一切可以吞咽的东西来吃的饥民,因此而失去生命;一群群恢复了狼性的野狗,肆无忌惮地吞噬着死尸……最触目惊心的,母亲将自己的孩子煮了吃,父亲将自己孩子煮了吃……有的家庭,把所有的东西卖完换得最后一顿饱饭吃,然后全家自杀……   “没有人真正了解河南大灾的严重程度。官僚机构一层层掩盖着灾荒的真相……”和张高峰一样,白修德出离愤怒:这个政府非但不作为,而且变本加厉盘剥灾民。军队征走了农民的所有粮食,仓库里堆满了吃空额剩余的粮食,军官们便通过黑市倒卖这些粮食中饱私囊。教会和清廉的官员,却要花高价从黑市上买来粮食用于赈灾。当一九四二年秋收税粮征齐之后,政府才伪善地宣布免除河南一九四三年征税。   
 
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二日,白修德的报道《等待收成》刊发在美国《时代》周刊。   《等待收成》在美国引起了轰动,也带给蒋介石前所未有的舆论
 
 
《温故1942》书评
 
重读笔记:再次被刘震云老师的《温故1942》震撼!
 
看了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
早些年就听说冯小刚想把这拍成电影,于是在书店里看到人民文学新出了一版就买来看看。看了才知道原来不是个小说,更不是个故事(当然也许有人可以把这看成个故事)。温故1942,不过是个报告样的东西。1942年蒋委员长住在重庆,宋美龄正在访美,**被围困在延安,二次世界大战正在欧洲火拼,斯大林格勒正被德军围城,侵华日军刚拿下了中条山。
这一年里世界发生了许多大事,发生的这许多大事将会改变世界,使我们成为今天的我们。然而温故1942的时候我才知道在这许多大事之下,河南正在发生饥慌。大灾之年,千里绝收,饿殍遍野,易妻女,人相食。有两千万河南同胞正活在生死的边缘,而其中的三百万河南饥民饿死就在这个热闹得天翻地覆的年景里。于是,不管这个1942再怎么发生多大的事来改变整个世界,一切都与他们无关了。
但这还不是最有意思的故事。最有意思的故事是在这一年里国民gov没有拯救河南的同胞,洋人的人道主义救不了我们那么多垂死的同胞,**主义者还没有能力拯救自己,于是最有意思的事情这才发生。1943年,日本人来了,侵略者来了,他们开放军粮——赈灾。河南的同胞活了下来,虽然他们成为亡国奴,虽然两千万中已经死去了三百万。1944年日军在河南进行总攻前的扫荡,其中无数的河南同胞成为日军的支前劳力,有将近五万中国军队被当地百姓缴械。仅六万日军三个星期内就歼灭了河南境内所有中国军队三十万人。
河南沦陷。
河南战役开始前,美国记者白修德采访一名中国军官强烈抨击当年中国gov在河南救灾问题上的无动于衷与军队长期对当地百姓的横征暴敛,军官说:老百姓死光了,土地还是中国人的,军队死光了,日本人就会接管整个中国。
《温故一九四二》的最后刘震云抛出一个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到底改如何评论那些做了汉奸的河南同胞们。是要做饿死的中国鬼,还是做不饿死的亡国奴。作者给出了他自己明确的看法。
他选择后者。
也许活下去永远要比为什么活下去更重要。
但作者本人也叙述了灾民逃慌的方向。在能够逃离的灾民离开河南时,逃慌的队伍不是北上奔向更为富裕的东北地区而是辗转西进入比较贫困的山西、陕西。为什么呢。因为东三省已经被日军占据,所有的灾民都不愿奔敌而去。
温故1942,面对历史的时候现在的我只有唏嘘感叹。却没了自己的观点,如果是我遇见那么个时代又当怎么样。想来想去无非只能是随波逐流,遇死则死。因为大时代中没有小人物的命运。
 
相关链接:1942年,触目惊心河南大饥荒图
 
之一  http://tiantaihe123.blog.163.com/blog/static/60916509200991805044190/
 
之二 http://tiantaihe123.blog.163.com/blog/static/60916509200992305953427/
 
之三  http://tiantaihe123.blog.163.com/blog/static/6091650920099231284881/
 
1944年河南百姓为何帮日军枪杀活埋政府军
 
http://tiantaihe123.blog.163.com/blog/static/609165092011193145580/
 

187



刘震云最新消息

刘震云相关新闻
近期小说界新闻
作家圈
小说新闻分类
新书
作家圈
书评
推书
电子书
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