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胜男:借“芈月”眼睛看历史

蒋胜男2000年开始上网写作,是最早的一批网络作家,可以说,她是中国整个网络小说发展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流浪的蛤蟆:小学就看了 //@佘惠敏:[good]十几年前就开始看你的小说了,加油!
芈月传:网络小说背后的成名路

《芈月传》——郑晓龙执导,孙俪主演,还未开播,网络搜索量已达百万。为何未播先火?首先,原著小说本身是热门IP,但也不可否认,网友的热情一定程度上出自于《甄嬛传》的移情效应。
网友把最知名的网络作家称为“大神”,看起来,《芈月传》小说及剧本作者蒋胜男一夜“封神”,仿佛一切都得益于她被郑晓龙选中。
事实上,从没有一夜封神的奇迹,这条路蒋胜男足足走了15年。
中国网络小说发展史的亲历者
蒋胜男2000年开始上网写作,是最早的一批网络作家,可以说,她是中国整个网络小说发展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她最初在一个叫做“清韵书院”的BBS上写作,这个网站现在已不存在。早期的许多网络作者都曾在那里“贴文”,比如江南、沧月、今何在,等。在那个年代,上网的人尚且不多,在网上玩文学的更是小众,很多人不能持久,因为写小说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在当时不仅没有稿酬,作者还要倒贴买电脑的“巨资”和网费。不仅是没有名利,常常连基本的署名权都难以保证,辛苦写出的文章,一转眼就被盗版,或盗转,经常连书名和作者名都被转丢了,或者是改头换面。
蒋胜男说:“我们完完全全是出于对文学的喜好。自己写,然后互相看,互相评论,那个时候没想过有什么名和利,最大的幸福在于对文学的爱好上有人同行,只要今天写出来的东西有人能看到,有共鸣,就很开心了。”
十五年前的那点星星之火,如今已成燎原之势。数据显示,中国手机阅读活跃用户4.9亿,其中网络小说占了全部阅读门类的60%,手机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4.4%。预计在2015年网络文学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70亿元。
然而,大时代的新生作者和读者,却常常怀念过去。在网络文学稀缺的时代,作家读者抱团取暖,好创意、好文字很快就被发现的。而现在,每一部作品都是沧海一粟,要找到对的读者,变得难上加难。蒋胜男鼓励年轻作家:“网络时代,你只要有才华就不怕被埋没。因为只要有一个人点赞,就有十个人会跟着去看,如果你真的是好的话,这十个人点赞,就会再有一百个人看到。哪怕十个人中只有两三个人说好,但它的传播量仍然是惊人的。只要是良心作,都会有自来水去安利。”
从传统戏曲与影视剧一脉相承
许多网络作家都有一段与文学毫不相干的前传,唐家三少原是IT企业员工,2003年,因IT行业泡沫经济的影响,被裁员失业在家,而后开始创作网络小说。江南于北大化学系毕业,留学美国名校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师从质谱科学代表人物Michaeln L·Gross学美国质谱科学,读到博士。蒋胜男的人生也曾有过"神转折",她原本学的财会,在温州卫生局做行政工作,业余时间写网络小说,在古诗词学习班里被一位研究戏曲的老先生看中,2004年到艺术研究所做专职的戏曲编剧。
戏曲编剧的经验,对蒋胜男的小说创作影响很大,这也成为她做影视剧的优势,“所有的戏曲类型、戏曲冲突我都熟悉,而事实上现在的影视剧和古代戏剧是衔接的,现在的侦破剧,是过去的公案剧;现在的婆婆妈妈剧,就是过去“秦香莲”之类;而武侠,就是从《火烧红莲寺》这样的戏剧开始的。中国人的审美眼光上千年没变过,戏剧应该是最早的类型化写作。”《芈月传》中的人物对白颇有古韵,也得益于蒋胜男戏剧编剧的基本功。
网络作家生存状态亟需改善
“网络写手”这个曾经被贬低、被损害的人群,日渐成为文学主流。蒋胜男所在的浙江省,在全国最先成立网络作家协会。麦家为名誉主席,曹启文任主席,夏烈、流潋紫、傅晨舟、沧月、曹三公子、烽火戏诸侯、天蚕土豆、陆琪、燕垒生、蒋胜男任副主席。此名单,足以说明浙江省网络文学繁荣程度。任副主席的“大神”们没有具体的工作,算是形象代言人,蒋胜男将网络作协形容为“网络作家们的娘家”,把单打独斗的网络作家们聚在一起,有个联络点,求助站。
网络小说作家,一个生活在分裂世界的群体。网络小说本身充斥着帝王、总裁、神仙、侠客们的故事,而网络作家本身也看似“神话”,唐家三少从宅男变作家富豪榜首富,2015入选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年收入上千万的网络作家大有人在,已经不再是新闻了。网络作家真的是互联网时代的“神”吗?
蒋胜男看来,任何一个行业,当它有这样多的从业人员,而其中的行业顶尖人员获得这样的收入,一点也不奇怪的。只是因为作家属于文化的群体,被媒体关注较多,于是成为一个话题。而媒体却往往选择性地关注大家喜闻乐见的神话,而网络作家最底层的一部分人,常常被忽略。作家稿费征税20%,月收入800元起征,而普通行业则是3500元起征。原先制定政策时认为所有的作家都在体制内有工资,稿费属于额外收入,而现在稿费已经变成许多作家的主营收入,蒋胜男呼吁提高起征门槛,与普通工人相当。
与收入相比,更亟需关心的是网络作家健康问题。网络写作是高强度工作,而作者多为自由职业者,医保、体检常常被忽略。今年9月,网络作家贼道三痴因肝部肿瘤病逝,读者十分惋惜。蒋胜男希望各地网络作协能够组织当地作家集体体检,并不需要财政拨款,而是提供帮助,蒋胜男说:“医院大家都害怕,自己去哪里体检,检查什么项目,大家都有点茫然,或者逃避。作家处于创作的压力中,是不愿停下来的,你叫我去医院里头排队,会觉得很麻烦。如果网络作协或网站能够组织大家定时定点做检查,非常有益,我们可以自费,但需要被提醒和倡导。”
采访实录 从历史人物的角度看历史
腾讯文化:历史小说借助特定历史情景,再现人类活动的轨迹和思维方式,你曾说过,研究史料发现宣太后芈月一生与商鞅变法、胡服骑射、滥竽充数、完璧归赵等许多历史事件时间重合。你如何将芈月代入这些历史事件?如何用芈月的视角和思维方式重新解读它们?
蒋胜男:这个写作方法,我最早在创作《凤霸九天》时开始使用。先在这个时间段选定一个人物作为主角,然后把他一生从出生到死亡的时间点列出来,制成一个表,跟他所处的年代对应起来,我把那个年代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放入主角的时间表,看哪些事件是他能够直接参与的,哪些事件可作为背景,他生前和死后的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可以做为远背景。
比如我写《芈月传》,芈月出生时楚国楚威王是什么样的背景?正好是商鞅变法结束之后,是楚国扩张进行到最强盛的时候。而胡服骑射,燕昭王的黄金台,六国兵困函谷关,这些事情正好都是在芈月活着的时候发生。这些事件有的不是她亲眼目睹,亲身参与的,但是她可以听到这个消息,并作为同时代的人对这个事件加以分析。这可能是跟我们现代的学者解读得不一样,因为我们文学中写一段历史,不是站在后世的角度,而是历史人物在当时这个事件的判断,必须是从他的知识体系中去判断这件事情。比如商鞅变法,跟周厉王最早变法的内容是一脉承接的关系,为什么之前失败?所以《芈月传》里的人物会说:先秦时代,我们的历史是怎么样,从历史的分析,种种。我写那个时代的人,人物不仅仅是具有他那个时代的思想,还要通晓他的时代之前所有的事情。
我写作历史题材会尽量去代入,但不是所谓的机械式代入,我们不能一看到古代就是男尊女卑。因为一个时代有它的规矩,同样也有挣脱规矩的人,我首先定位他是一个人,然后定位他所接受到的知识决定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芈月生长在宫廷当中,接受的就是古代宫廷士大夫的教育,她小时候有一点男孩子的性格,不仅仅学过女孩子的东西,也学了一部分男孩子的东西。这让她的思维异于当时一部分女性的思维方式,所以她能够从幕后走到台前,做一个争霸天下的太后,做一个女的执政者。
历史剧不能“古代人以现代为鉴”
腾讯文化:历史小说虽是客观呈现史实,但隐匿着作者的主观话语,作者本人对历史的态度、话语、写作立场。作家会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历史,比如高阳热衷于写帝王的韵事,而二月河从政治的角度审视皇帝。你的个人倾向是?
蒋胜男:我的倾向是不用后世的政治眼光去分析他。我们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就是历史人物在这个阶段所做出来的决定,必须是他根据过去的知识来分析。他在这个历史转折口做决定的时候,并不知道怎么是对,怎么是错。这只有后世才能对他评判。但是你可以知道他的心理轨迹,面临一个历史选择的关头,我们可以参照他处理事件的逻辑力和方法,而不是知识,后世的知识是强加不到前世身上去的,但是前世的逻辑思维方式是可以为后世所参照的,这是以史为鉴。我们现在很多历史小说,不是现代人以史为鉴,而是古代人以现代为鉴,这是蛮拧了。这样做出来的东西不能成为鉴证,变成了历史功利主义。
比如秦统一了,六国灭亡了,不能因此认为秦所做的都是对的,六国所做的都是错的,因为每一个时代都有一拨精英,或维护或推翻都是站在他的时代去做。我们不能简单笼统的认为谁胜利了谁就是对的,将来历史走到你必须选择的关口时,你必须参照过去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仅仅是胜利者思维方式,因为看似相同的事情,可能应该有不同的价值跟过去,人不能两次迈进同一条河里面。
被误读的“完璧归赵”
腾讯文化:《芈月传》中有无实例,你从特别的视角解读历史事件?
蒋胜男:比如“完璧归赵”我们宣扬的是蔺相如的机智,“将相和”也是在拔高蔺相如,说廉颇的军功不如蔺相如的外交手段。但是事实上,我们知道列国的形势最终还是由军事决定,只是在军事相抗衡的前提下,外交手段才可以取得胜利,即所谓的弱国无外交。但《战国策》是文人记录的,不自觉地夸大文人言词的力量。所以“完璧归赵”以后不久赵国长平之战大败,就是因为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导致整个国家的大败。
军事力量还是决定因素,而不是策士的力量,当赵国衰亡的时候,你在出十个八个的苏秦、张仪、蔺相如都改变不了局面,最终还是要将军去定胜负,最终在沙场决战的是廉颇、白起。
女性视角解读历史上的“神转折”
腾讯文化:通常认为男作家更善于处理历史题材,在你看来女性研究历史、写历史小说的优势、劣势在哪些方面?
蒋胜男:对于我来说,这好比过去的男性统治者比例很大,但是不能因此说女性不懂政治,它只是一个比例问题。在过去,从事写书的知识阶层以男性作家居多,从事历史写作的更是男性作家居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性别差异、知识鸿沟都在消除,我们相信会出来越来越多优秀的女性作家,她无论写现代题材,还是历史题材,都会呈现出大势来。
如果说性别优势的话,我觉得女性作家可能更多从情感上去分析历史,因为历史有时候并不是机械的。我记得以前说过经济学是不能用理论去衡量的,因为你还要看到人在情感的非理性驱动下,会对经济大事造成更大的影响。如果从情感上考虑的话,你就会发现历史上有很多的神转折都可以用非理性解读。
身体写作成为主流是一种堕落
腾讯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女性写作都曾一度被狭隘地等同于身体写作,与躯体和欲望联系。当代文学是身体写作的“重灾区”,但事实上,就女性题材而言,都市小说比历史小说更能够避开身体,现代女性成为社会中的独立角色,有丰富的个体经验可以书写,无需局限于身体。反倒历史中的女性,是男权社会的依附,许多事情都需要借助男女关系去达成。很多实权女性的生平记载,绕不开床底之事,武则天、慈禧、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历史上的宣太后同样如此,你如何看待古代女性被迫或自愿的将身体作为手段?你在作品中如何处理?
蒋胜男:其实绕不开就别绕了,没必要绕也不用忌讳,因为男欢女爱本身就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现象,我们过去写历代帝国的那种作品,也绕不开男欢女爱的事。
身体写作是一个流派,但是我没怎注意,因为我自己原来看的古代小说较多,我开始写作以后,网络女作家在这方面没有倾向。
其实早期像丁玲写《莎菲女士日记》时,这可能本身就是一个小流派,小存在,和主流写作并行不悖。但是把它变成主体写作,而且在进入这个主体以后,当代小说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这是不是有所联系?我认为这是创作方面的一种堕落,我不认为身体写作是一种堕落,我也不认为这个流派是一种堕落,但是它成为女性写作的主流,成为大趋势出现的时候它就是一种堕落。
说到历史人物,事实上每个人都会有丈夫或妻子,在两性之间完全可以正常的面对。因为在古代男尊女卑的情况下,女性要借助男女关系去达成目的,这是客观的存在。但是能够真正走上高位的女性,这点对她来说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们的智慧和能力,她们在男人的世界去驾驭群臣、将军、百姓的时候,不是靠这个。
芈月的时代十分开放
腾讯文化:宣太后芈月,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韩襄王派尚靳出使秦国,尚靳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说秦国派兵救援韩国。而宣太后不同意派兵,她召见尚靳对他说:“当年我服侍秦惠文王时,大王把大腿压在我的身上,我感到身体疲倦不能承受。而他把整个身体都压在我身上时,我却并不感觉到重,这是因为这样对我比较舒服……”可见宣太后对男女之事是非常开放的,那么当时的社会风气是什么样子?她说这样的话算出格吗?
蒋胜男:我觉得她对男女之事是一种很坦然的态度,使臣尚靳用“唇亡齿寒”的比喻,而她用男女之事的比喻,任何一种比喻都很正常。
这在当时不算出格,因为先秦时候大家的精神面貌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太多都很开放,不仅仅是男女之事这种东西,你看杨朱的那种言论,他可以公然把人类最自私的思维方式作为一家的学说,“拔一毛利天下”的事他都不愿意,这在道德层面是更出格的。所以当时百家争鸣就是在于人类的思维方式可得探索到所有的极限,再反馈到社会上去。因为那个时候是一种朝生不知暮死的状态,我今天早上还活着,但我不知道晚上会不会死,那么我的思维就可以往最极限的方面去想,因为我不怕死,不怕人问责我,也不怕背负任何道德的枷锁。
那个大争之势的时候,我们现在想起来是热血沸腾,事实上是人命不如狗,我随时都可能死去,那我活着的这一分钟,我沉醉于我,我的思维可以随时放纵到无极限。(文/王姝蕲)

187



蒋胜男最新消息

蒋胜男相关新闻
近期小说界新闻
作家圈
小说新闻分类
新书
作家圈
书评
推书
电子书
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