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 仰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毕竟自己也在一天天长大。
做孩子的时光固然快乐,但一个男孩若是永远长不大,那可不是一件好事儿。
……
弘历那里,转瞬间就到了归宁之日。
所谓归宁,就是民间的回门——在这一天,皇子着蟒袍补服,陪着新婚的福晋回娘家。
福晋的父亲则要身穿朝服迎于府门外,给皇子行礼,等到接礼后,福晋母率女眷出中庭,再行礼。
按照宫中的规矩,皇子福晋归宁的时间都是有控制的,停留不能超过中午,用完午膳就必须走。
归宁是大喜事,更何况女儿高嫁的是皇阿哥,福晋家自然张宴庆祝——宴品数十桌、都由内务府提供,宗室、觉罗、八旗二品以上命妇也会参加。
热闹又盛大。
……
正是月落黄昏之时。
和归宁宴的热闹一相比,桃花坞里就显得安静多了。
弘历哥哥娶妻开府之后,桃花坞果然就留给了弘昼——这里比他自己原先的住所距离上书房更近,读书更加方便。
自然,皇阿玛过来检查他功课,也更近更方便。
这不,才短短一旬不到的时间,皇阿玛已经过来两趟了。
想到这一点,还在窗下读书的弘昼大大的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合上了书本。
他将书本扣在脸上,闭着眼向后仰在椅背上。
风里飘着的都是桂花香,甜甜蜜蜜,沁人心脾的香气,让他想到了额娘亲手做的桂花糕——冰镇过之后,配上蜂蜜的清甜味,让人口舌留香,回味无穷。
还在想着呢,院子里的太监带着九州清晏殿的人就匆匆地过来了。
进了屋子里,两个人都给弘昼阿哥跪下来,一边跪一边道:“四阿哥,万岁传四阿哥过去九州清晏殿!”
弘昼愣了一下,就想明白过来了:这多半是阿玛政务繁忙,自己抽不开身,但是又想检查小儿子的功课,问问小儿子的学问。
所以干脆让奴才过来把人叫过去。
弘昼微微咧了咧嘴角,对着九州清晏殿的人挥了挥手道:“知道了,你先回去吧,马上就过去。”
他回头看了看桌上摊着的书本,都说临时抱佛脚,但是这下,就算临时抱也来不及了。
弘昼迅速的就把这几天学的最难的一篇文章给扫视一下,又选了其中最难的一个段落,拼命背诵了好几句。
皇阿玛若是考他——总喜欢越考越难。
一路从桃花坞中穿过,花瓣飘飘洒洒地落下在人肩头,弘昼一路走着,跟在后边的小太监就过来殷勤地帮着阿哥掸着肩膀上的花瓣与落叶。
如今这里与其叫桃花坞,还不如叫桂花坞。
弘昼一边抬头欣赏美景,一边脚下步伐就走了慢了些。
然后他一抬头,就看见九州清晏殿里的太监,一边在前面引路,一边频频回头,脸色微露焦急。
他显然是怕万岁等久了,但是又不敢如何过多催促小阿哥。
弘昼微微歪了歪头,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一边走,他一边忽然就觉得:其实从前有弘历哥哥在,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毕竟有两个儿子在这里,目标分散一些,皇阿玛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稍稍有一些空闲,便三天两头地“关心”他的学业。

他都快被“关心”的吃不消了……
……
圆明园虽然地势开阔,但不像紫禁城之中布局森严,楼台亭阁,柳暗花明,宫室与宫室之间有不少捷径相互连通,再加上九州清晏殿本来就距离阿哥们的住所很近,不一会儿,弘昼就已经到了九州清晏殿前。
九州清晏算是圆明园最早就有的宫室之一,弘昼脑海中尚存着模糊的记忆——自己还很小的时候,先帝临幸圆明园,就是在九州清晏进膳的。
如今,九州清晏一直是皇阿玛的寝宫,除了皇阿玛身边亲近的太监、重臣,还有后妃宗室们,其他等闲人是不能靠近这一块区域的。
皇阿玛正在暖阁书房中看奏折,苏培盛见弘昼阿哥过来,老远的便已经一路小碎步迎接了过来,又是嘘寒问暖,又是柔声细气地一番话语,只差没把弘昼直接给背进去了。
他亲热地就引着弘晖到了大殿之中,这才去了旁边书房通传给万岁。
弘昼站在大殿之中,仰头就望着殿上悬挂着的“九州清晏”匾额。
这是皇阿玛亲手书写的墨迹,皇阿玛虽然面上不说,但十分得意,弘昼瞧了一会儿,想到弘晖哥哥曾经跨过皇阿玛的行笔“畅朗娴熟、文雅遒劲,雍容华贵,颇具大家风范。”
弘昼小小地撇了撇嘴,心中只觉得也不过如此。
夕阳的光束从窗格子之间打进来,凝神细看的时候,可以看见空气中浮动着的细小尘埃。
这匾额……真高啊!
弘昼的思想忽然就如脱缰的野马一般奔驰开了——不知道在正大光明匾背后,那份秘密立储的匣子,是不是也是藏得这么高?
他仰头盯着匾额正入神,却只听到背后一个声音沉声道:“弘昼,在看什么?”
弘昼一个激灵,刷地回过身来,才看见皇阿玛负手站在身后,面色深沉。
弘昼赶紧就请安了。
胤禛也没急着让他起来,抬头望了望匾额,重复道:“你在看什么?”
弘昼站在皇阿玛面前,微微弓腰,恭恭敬敬地就道:“皇阿玛的墨宝飘逸潇洒、庄重有骨、谋略深邃,格调非凡,儿子虽然只是站在这匾额之下,也为这雄强宏伟之气派所震撼!”
他一通彩虹屁,天花乱坠,等到说完了,就看皇阿玛脸上并没有什么波动,甚至连看都懒得看自己一眼。
他只是淡淡地挥了挥手:“跟朕进来,朕考你这几日的功课!”
苏培盛站在旁边,眼珠滴溜溜地转的都快飞出来了。
……
弘昼跟着皇阿玛进了暖阁书房之中,就看御案之上,还是和从前一样,两边都垒着高高的奏折,就跟两座小山一样,看着触目惊心。
听闻皇阿玛一天读下来的奏折重量,经常能超过二十斤。
额娘也说过,之前她去九州清晏殿见皇阿玛的时候,正好还撞见过一个笔墨小太监,将皇阿玛批完的奏折给抱出去,结果走到半路,用的奏折箱连底都被生生坠通了。
皇阿玛当时心情正烦躁,看见这情景更是糟心,眼一瞪就要把那小太监拖出去打板子。
幸亏被额娘给劝下来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