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仇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索菲娅冰冷的双唇上完成了最后的一吻,方晓亮呆呆地目送着她被送入了冷冻室
这个冷冻室可不是市场那种只要十英镑,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普通货色,它造价不菲,几乎凝聚着现代科技的最高水准,以保证身体在冷冻期间和将来解冻时不受损伤。然而,方晓亮心中很清楚,所谓的人体冷冻技术,至少到目前为止,只不过是人们的一个美好愿望而已,虽然不排除它有成功的可能性,但这希望实在是太过渺茫,并不值得对它抱以任何的期待。
而且,更关键的一点是,或许索菲娅能够等到医学真正昌盛的那一天,但他却无法活着看到这一天了。他现在只剩下二十年的生命,而在这短短的二十年里,医学能发展到那种程度吗?
至少,方晓亮并不相信。
其实,从纯技术角度来说,索菲娅仍有一个机会“复活”,那就是克隆技术。几个月前,索菲娅已经在研究所里留下了自己完整的细胞样本,以方晓亮手中掌握的技术来看,克隆她的成功率远远高于失败的可能。
不过,没有经过任何多余的思考,方晓亮就否决了这个计划。就算克隆出一个相貌一模一样的人来,那还是索菲娅吗?
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思想,无论相貌有多么接近,无论基因有多么的相似,依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而方晓亮,他爱的是索菲娅这个人,而不是仅仅爱她的身体容貌,克隆,对方晓亮来说毫无意义。
而这也意味着,从此以后,他和索菲娅便是天人永隔,再无相见之日了。
几日几夜的煎熬,已经榨出了方晓亮的最后一点精力,他虽然还保持着清醒,却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人抱起,然后被送回了手术室。
只是在上麻药的时候,方晓亮勉力摇了摇头,阻止了医生向自己注射麻醉剂。然后,他看着医生在他胳膊上割去烂肉,看着自己的伤口被消毒,被缝合。无论是刀割还是针刺,方晓亮都感觉不到任何的痛苦,他的手臂已经麻木了,他的身体也完全麻木了,唯一还有感觉的,只有他的一颗心了。
锥心的痛楚,一阵阵地向着方晓亮袭来,而除此之外,他已经失去了全部的感觉。
虽然有莫大的悲痛和仇恨支撑,但方晓亮毕竟只是个普通的人类,他的身体可不是铁打的,还没等手术做完,他就彻底地昏迷了过去。
当方晓亮醒来时,时间已经过去了足足二十六个小时。没有理会医生的苦劝,方晓亮一言不发地回到自己在伦敦郊外的住所,把自己关进了书房内。
这一关,就是整整五天。除了接受必要的饮食,方晓亮拒绝去见任何人。他必须给自己必要的时间来接受这个事实,也必须静静地思考一些事情。
仇恨,占据了方晓亮心灵的大部分空间。他无法忘掉那个美丽善良的女生,无法忘掉她每一个娇羞的表情,每一次可爱的嗔怒,他无法忘掉两个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无法忘掉他们之间每一次的拥抱,每一次的热吻,每一句的私言密语……
方晓亮可以不在乎一切,但他无法不在乎索菲娅,也无法不在乎自己失去索菲娅。他心痛,无法用任何言语形容的心痛!
有什么样的爱,就有什么样的恨。
无论如何,他都必须杀掉那个伊桑巴德,为索菲娅报仇。
这,显然是一个极为困难的任务。如果那伊桑巴德是正常人类,那么他是美国总统也好,是恐怖组织头目也好,无论他是什么身份,无论他躲在地球的哪个角落,方晓亮都有把握将他抓到面前,千刀万剐。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钱还是能通神的。可是伊桑巴德……方晓亮至少现在还没有太好的办法去对付他。
方晓亮把自己关了这么些天,正是深知其中的难处,他必须强迫自己压下那刻苦铭心的仇恨,必须确保自己能够不被仇恨冲昏头脑,才能真正展开复仇工作。否则的话,别说复仇,恐怕他自己反而会被对方先杀死。
冷静!冷静!再冷静!
方晓亮一遍一遍地告诫自己。现实并不是热血漫画,并不是依靠一腔热血就能成事的。指望自己小宇宙爆发,那还不如指望仇人自己发急病死掉,或者干脆躲进深山,和仇人比一比命长,让老天去干掉他。

只不过,别人能用这种办法,方晓亮却是不行。要比命长,四十岁就是极限寿命的他,能比得过谁去?何况对方还是传说中千年不老万年不死的怪物。
而且,就算是比命长比赢了,那又如何?方晓亮可不认为这能给他带来什么复仇的快感,相反,如果有可能,方晓亮还想亲手干掉仇人。他并不完全排斥雇凶杀人,但相比之下,无疑是自己动手更能解心头之痛。
然而,若是自己动手,又能怎么做呢?
方晓亮凝视着对面墙壁上的电脑投影,不禁泛起一丝苦笑。
墙上投影显示的数据,是一次全数字模拟对抗战的结果,一场一万人对抗一个人的现代化“战争”。
模拟战的一方,是那个令方晓亮恨之入骨的伊桑巴德,而另一方则是方晓亮请的雇佣军——整整一万名训练有素、武装到牙齿的新时代士兵。双方交战的战场则设定成没有边际,也没有任何障碍物的平原。
战斗的结果,是雇佣军获胜。在付出将近四千人的代价下,卫队成功地将伊桑巴德包围住,并利用铺天盖地的火力将他淹没。
这是方晓亮设定的数千次模拟战中结果最好的一次。
这种模拟战争结果的准确性必然是有限的。这倒不是受计算机硬件的限制,方晓亮使用的虽然只是台普通的家用电脑,但整个计算过程,可不是在他的电脑上进行的,而是通过网络,把计算需求提交到德国的尤里希研究中心,利用那儿的三台超级计算机进行运算。方晓亮的电脑只是最后用来显示一下回馈的结果而已。
不过,关键的问题在于,影响计算结果准确性的初始条件,方晓亮得不到最准确的数据。
方晓亮非常清楚雇佣军能有的武器配备和战斗力,但他对伊桑巴德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根本不知道这吸血鬼的速度、耐力和防御强度等项目的极限在哪儿,只能依据已经他表现出来的那些能力,进行一个大致的估算。
这必然导致计算结果的失真。好在方晓亮也没有想过要得到多么准确的结论,他只是想要一个初步的判断而已。
几千次模拟战的结果,让方晓亮略略有些寒心。就算是伊桑巴德的实际能力有可能被极大低估的情况下,他依旧取得了多数情况下的胜利,只有在双方正面野战,而且战场地形比较简单的情况下,雇佣军才能占据绝对的优势,但只要地形复杂一些,比如设定在繁华的都市中,那么胜负之势顿时会逆转。而且,即使是在平原野战,假如伊桑巴德不是傻得要来硬碰硬,而是玩一些游击战的手段,那么他依旧能有七成左右的胜率。
而这些模拟计算的依据,都只是伊桑巴德已知的能力,他是否还隐藏了实力,是否还有什么穿墙、隐身、易容之类特殊的能力,伦敦是否还有别的吸血鬼,甚至更厉害的吸血鬼……这些,方晓亮现在还无从得知。很显然,即使只有伊桑巴德一个人,只要他打定主意逃跑,别说是一个家族势力,就算是国家机器开动,出动正规军,以举国兵力围剿,也是留不住他的可能居多。
当然,如果方晓亮真的不顾一切,就象他当时恐吓伊桑巴德的那样,先查到他的大致位置,然后扔下几十枚核弹,哪怕是当量较小的普通原子弹,方晓亮相信足够伊桑巴德喝上一壶了。只不过,搭上千万人口甚至上亿人口来为自己报仇,这样的事情,方晓亮是做不出的,何况要报仇,也未必需要用到这最后的手段。
作为一名科研学生,方晓亮一直有这么一个信条——某个难题之所以没有解决,并不是因为它没有答案,只不过答案暂时还没有被人找到。
前人做不到的事,不等于今天的人也做不到,常规办法无法消灭的敌人,不等于任何办法都消灭不了。
方晓亮深信,在自己和伊桑巴德之间,死的一定是那个吸血鬼。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