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9章 彼此都有好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环三结所部蛮人加快了前进的速度,离夏侯渊率领的勇士们越来越近。
夏侯渊提起大刀指向前方,眼睛死死的凝视着冲过来的蛮人。
他身后的勇士们,则张弓搭箭,做好了射杀敌人的准备。
双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最前面的蛮人眼看就要冲到弓箭的射程之内。
从金环三结率领蛮人前进,一直到他下令发起全面进攻,姜维都没有命令炮兵发射炮弹。
目测敌人离己方的距离,夏侯渊的脸色一片沉静。
当她确认最前面的蛮人已经冲到了弓箭的射程之内,大刀猛然向下一劈吼了一声:“放箭!”
随着夏侯渊的一声令下,他身后的蛮人纷纷松开弓弦,把箭矢射了出去。
蛮人勇士,常年在山林中狩猎,他们每一个人弓箭技艺都是十分娴熟。
箭矢飞想向半空,朝着冲过来的蛮人飞了过去。
冲锋中的金环三结所部蛮人,一个个举起盾牌遮挡在面前。
盾牌虽然是最好的防护器具,可它并不能把蛮人的整个身躯都给遮住。
当箭矢落下的时候,冲锋中的蛮人勇士还是成片的中箭倒地。
有些人起初只不过是腿上中箭,当他们倒地的时候,后面的箭矢又落了下来,把他们给射成了一只只刺猬。
离夏侯渊的阵列越来越近,冲锋中的蛮人也有一些张开弓箭,朝着夏侯渊率领的勇士们发射出箭矢。
有秩序的射箭和毫无章法的射箭,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蛮人勇士们发射的箭矢,多半都被夏侯渊身后盾牌大阵给挡住,带来的伤亡十分有限。
提着大刀,一支支箭矢从身旁飞过,夏侯渊的脸色沉静,甚至连躲也不曾躲避一下。
就在他凝望着迎面冲杀上来的蛮人时,一支羽箭朝他的面门飞了过来。
依然没有闪避,夏侯渊只是左手朝前一抓,一把给那支羽箭握到了手里。
紧紧攥着羽箭,他冷笑了一声,把箭矢丢在了地上。
蛮人越来越近,双方发射的箭矢已经不可能再给对方造成更多的困扰,如果继续保持使用弓箭射杀敌方,反倒会在敌人冲到近前的时候失去防御的能力,勇士们纷纷丢下长弓,做好了迎上去厮杀的准备。
驻马立于大阵最前面,眼看敌人快到跟前,夏侯渊高喊了一声,策马冲了出去。
在他身后列阵的勇士们,也都怒吼着扑向了敌人。
双方勇士像是两股洪流,彼此冲撞撞击着,战场上充斥着喊杀声和盾牌与盾牌、兵器与兵器,盾牌与兵器相互撞击的声响。
冲进敌方之中,夏侯渊手中的大刀左右劈砍,把一个个蛮人勇士砍翻在地。
双方混战之前,他还能远远的看到金环三结,当他与敌人缠斗在一起的时候,在他眼前到处都是攒动着的人头,哪里还能分辨出金环三结在什么位置?
挥舞大刀与金环三结所部蛮人厮杀,夏侯渊最想做的就是尽快杀出一条血路,直扑到金环三结面前,把他的项上人头给取了。
只要把金环三结给杀了,蛮人必定大乱。
即便他们有二十万大军,也不可能再给姜维所部造成困扰。
没了头领的蛮人,甚至会成为姜维所部祭刀的活牲。
夏侯渊和金环三结所部缠斗在一起,双方彼此互不相让,都想把对方尽快击破。
金环三结手下有几名蛮人洞主,想要趁着夏侯渊被勇士们缠住,从背后冲上来偷袭,被他一刀一个全都砍落马下。
夏侯渊的勇猛,对金环三结手下的蛮人来说,无疑有着极大的威慑。
厮杀了没多久,凡是夏侯渊所到的地方,蛮人纷纷散开,居然自觉的给他让出了通路。
挥舞着大刀,从蛮人之中杀了过去,夏侯渊直取战团后面的金环三结。
眼看着夏侯渊冲了过来,金环三结连忙喊道:“把他给我拦住!”
簇拥在金环三结身旁的蛮人勇士们,虽然惧怕夏侯渊的勇猛,可命令已经下达,别无选择的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冲了上去。
金环三结身边的勇士,个个都是精锐,仗着人数众多,他们把夏侯渊团团围住,居然让这位当世猛将一时半会也没了冲杀出去的法子。
望着正在厮杀的战场,姜维向身旁的夏侯惇吩咐:“元让将军,现在要看你的了。”
夏侯惇什么话都没有多说,他朝姜维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没过多久,一支上万人的勇士就离开主阵,迂回着包抄金环三结背后去了。
勇士们都已经分派了出去,留在姜维身边的,只是随身保护他的数百蛮族精锐。
骑在马背上,凝望着正在厮杀的战场,姜维脸色是一片沉静。
跟在姜维身旁的魏军军官凑上前,小声提醒:“将军,我们这里人数不多,还是离战场稍稍远一些比较妥当……“
“我要是离战场远了,勇士们会怎么想?”姜维头也没回,视线依旧停留在远处,对那魏军军官说道:“我就在这里,哪也不去。”
无法说服姜维退走,魏军军官只好不再吭声。
夏侯渊差点冲到金环三结面前把他吓了一身冷汗。
身旁的勇士冲上去,把夏侯渊给缠住,才让他松了口气。
还没等他把气给喘匀了,身后一个声音传来:“大王,又有一支敌人从背后杀了过来。”
听说又有敌人从背后杀来,金环三结吃了一惊,连忙扭头。
他果然看到远处出现了黑压压的一片人马。
策马冲在最前面的,是一员提着长戟的魏军猛将。
从那猛将魁梧的体格能够看出,他的武艺应该不输于夏侯渊。
已经被夏侯渊给吓破了胆子,金环三结见到这么一员猛将,哪还敢有上前迎战的心思,赶紧招呼了一声留在身旁的勇士们,策马冲向他手下勇士最密集的地方。
夏侯惇的出现,没有让金环三结退走,反打把他逼到了勇士最密集的地方。
不明就里的蛮人勇士,见自家主将上前,士气顿时为之一振,发了声喊,又朝前发起了猛攻。
*******************************************************
夏侯渊和夏侯惇分别率领一支蛮人,把金环三结团团的围在中间。
两支人马从两个方向发起进攻,很快就把金环三结所部蛮人困在了中间。
厮杀中,夏侯惇下令勇士们呈扇形包抄敌人,阻断了金环三结后撤的可能。
一直在观望着的姜维见到这一幕,向身旁的军官吩咐:“传令炮兵,朝着敌人最密集的地方开炮,不要心疼炮弹,能打多少就给我打多少出去!”
得到姜维的命令,魏军军官当即退了下去,向炮兵传达去了。
不过片刻,一直沉默着的大炮终于发出了等候已久的怒吼。
无数颗炮弹倾泻而出,从夏侯渊所部的勇士们头顶飞了过去,落进金环三结所部蛮人之中。
蛮人已经被挤成一团,随着一声声爆炸,不知多少蛮人勇士被气浪顶上了半空。
当他们落地的时候,地上有的只不过是断臂残肢和冒着袅袅青烟已经没了生命气息的躯体。
大炮发出了怒吼,攻打一夜也没能突破雷区的朵思大王心知要是再不抓紧,很可能会面临功败垂成。
他当即下令,让勇士们再次向着黄忠所部发起进攻。
与前几次一样,朵思大王手下的勇士又一次踏进了雷区。
伴随着一声声地雷的爆炸,黄忠下令让将士们把所有箭矢都给发射出去。
战场一片混乱,蛮人从两侧发起进攻,人数相对较少的姜维所部,却掌控了战场的整个主动权。
曾与孟优一同领着勇士等待伏击的董荼那坐在林子里,眺望远处正在发生的混战,他幽幽的叹息了一声。
他曾劝说孟优不要轻易发起进攻,因为他们还不是很清楚姜维所部究竟做了怎样的部署。
可孟优那时不停,毅然决然的带着一万勇士出发。
如今看来,孟优的举动除了引出暗中蛰伏的朵思大王,好像并没有任何其他的用处。
“大王,我们要不要……”董荼那望着远处的战场,留在他身旁的一名蛮人小声问了一句。
视线依旧停留在远处,董荼那向那蛮人问道:“你认为我们该做什么?”
“双方厮杀起来,我们的人好像并不占有优势。”蛮人说道:“大王是不是该带着我们上前驰援?”
“驰援?”董荼那终于回头看向他:“我们有多少人?”
问话的蛮人没有清点人数,而是低着头回道:“我们大约有三十多人……”
“你知道朵思大王和金环三结带了多少人?”董荼那随后又问了一句。
蛮人低着头没有回答。
他当然知道金环三结带来多少人马。
二十万大军,即便不用知道具体的人数,也能看出绝对比姜维所部多出一两倍。
而朵思大王带来的人马,看起来居然和姜维所部总人数想差不多。
孟获这次是投入了血本,只可惜,战斗刚开始,局面好像就对朵思大王和金环三结不是很有利。
提议出击的蛮人没有吭声,董荼那接着说道:“不是我不想出击,而是我根本不知道出击还有什么用处。我们这点人手,即便是冲了出去,又能做些什么?”
看向提议的蛮人身后,董荼那问道:“你愿意出去,他们愿意不愿意?”
站在稍远处的二三十名蛮人,一个个面面相觑都没有吭声。
远处炮声阵阵,地雷的爆炸声也是此起彼伏。
在场的每一个蛮人都很清楚,此时此刻要是冲杀出去,无非是去送死。
目光从其他蛮人的脸上收回,董荼那看向那个提议的蛮人:“他们好像都不太肯出去,难道你真的想要出去送死?”
“我只是心急,所以提了不该提的。”那个蛮人低着头回道:“还请大王不要计较。”
“我会不会计较并不重要。”董荼那说道:“只要你的族人没有计较就好。”
坐在山林边缘的一块石头上,董荼那说道:“我没打算出去送死,我只是在等着这场战斗如何收场。要是我们的人胜了,我是必死无疑。要是他们的人胜了,或许我还有一条活路。”
陪他留在山林里的蛮人一个个茫然不知该怎么说才好。
他们甚至不明白,董荼那为什么会冒出这么一句,自己人胜了,他是必死无疑,敌人胜了,他反倒还会有一条活路。
要是真的这样,岂不是他该巴望着自己人败的更彻底一些?
心里嘀咕着,蛮人们都没有多说话。
毕竟董荼那还是孟获手下七十二洞洞主之一。
孟获治下有大洞七十二,小洞主不计其数。
董荼那就是大洞主之一。
要是孟获不在的时候,他手下的蛮人也得称他一声大王。
当初风生水起,很得孟获重视的董荼那,只因随同兀突骨讨伐祝融不成,从那以后在孟获眼里就再也不值一提。
随着在孟获眼里的地位越来越低,董荼那对将来早已不再抱有信心。
偏偏到了这里,连曾经关系相厚的孟优居然也不再信他,削夺了他的兵权,带着一万勇士离开山林向姜维发起了进攻。
孟优的进攻如同董荼那预料的那样没能取得任何建树。
当朵思大王出现的时候,董荼那甚至有一段时间认为这场战斗会是孟获手下获取全胜。
然而随着朵思大王数次下令后撤,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董荼那知道,这场战斗,朵思大王和金环三结已经没了任何机会。
战场上炮声隆隆,地雷爆炸的巨响此起彼伏。
双方勇士喊杀阵阵,然而从气势上,姜维所部虽然人数相对较少,却要比金环三结和朵思大王所部蛮人更盛一些。
战斗还在持续着,在山林中观望的董荼那心情是十分的复杂。
金环三结和朵思大王要是胜了,他必定会被带回孟获身边。
孟优已经战死,不可能再有任何人替他说话,回到孟获那里,等着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坐在山林边缘的一块大石头上,董荼那内心在波动着。
他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一天,居然希望在战场上敌对的一方最终可以获胜……
**********************************************************
从头天晚上朵思大王发起进攻开始,战斗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午夜。
朵思大王和金环三结最终溃退了。
战场上遗留下来的,只是无数支离破碎的蛮人尸体。
姜维策马走在正在清扫的战场上,黄忠、夏侯惇和夏侯渊跟在他的身旁。
朵思大王最终还是突破了雷区,率领蛮人和黄忠厮杀在一起。
夏侯惇和夏侯渊从战斗开始,就一直与敌人厮杀,俩人的身上到处都是血污。
虽然是到了后半场才与朵思大王所部蛮人接战,黄忠身上也是染满了血污。
“三位将军都辛苦了。”与三人一同在战场上走着,姜维说道:“今日一战我们大获全胜,朵思大王和金环三结所部损耗极大,他们不可能再发起任何具有威胁的反扑。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向前挺进,让勇士们从这次出征中得到一些好处。”
“看来蛮荒地带,又将是血流成河。”黄忠淡然说了一句。
夏侯惇和夏侯渊却都没有吭声。
追随曹铄的日子已经不短,他们虽然不太认同斩尽杀绝,却也知道,姜维这么做,绝对是得到了曹铄默许。
否则姜维在蛮荒地带杀了这么多蛮人,其中还包括不知多少老弱妇孺,曹铄没有默许的话,必定是已经派人前来阻止。
既然是连曹铄都默许的事情,将军们也都不好再多说什么。
“告诉勇士们,尽快清扫战场,然后休整两天,我们继续向前。”姜维向一旁的蛮人头领吩咐。
跟在他们身后,听到姜维所说的话,蛮人头领知道过不多久就能得到许多好处,心里当然是十分欢喜。
命令才下达,他就迫不及待的领命传达去了。
没过多久,姜维的命令下达到全军,蛮人勇士们顿时发出阵阵欢呼。
出征的时候,勇士们就曾听说过,追随这位大魏来的将军,会在每一战之后得到不少好处。
可他们却没想到,好处居然来的这么快,也这么轻易。
与金环三结和朵思大王厮杀的时候,大炮和地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战斗刚开始的时候,双方还是在战场上彼此杀戮,等到大炮发出怒吼,金环三结所部蛮人当时就有些乱了。
身在战场,只要士气有所不稳,很可能会被敌人抓住破绽从而一举击破。
金环三结和朵思大王正是吃了这样的亏,所以才会被姜维所部迅速击破。
他们的部署倒是没有什么问题,要命的是在厮杀的时候,朵思大王居然出现了判断上的失误,认为姜维所部埋设的地雷只有一个或者几个方向存在。
可惜在他发起进攻之前,姜维已经判断出,他会在从一个方向突破不成的情况下,选择换另一个方向发起进攻。
每一步都被姜维猜中,从战斗还没开始,就注定了朵思大王和金环三结会在这场战事中落个失败的下场。
查看着战场,姜维向黄忠问道:“地雷有没有清理干净?”
“正在情理。”黄忠回道:“这一战我们用光了所有地雷,剩下没有爆炸的地雷,即便是从地下起了出来,也不可能再用,是不是该向主公再讨要一些?”

“不用我们讨要,主公会派人送来。”姜维很自信的说道:“虽然击破了金环三结和朵思大王,我们却没能把他们全灭,向前推进的途中,他们不可能再有成规模的反击,却会向我们发起零散战斗,给我们带来不小的恶心。几位将军从今天起,每前进一步,都得万分当心才是。”
黄忠和夏侯惇、夏侯渊仨人相互看了一眼,都没有吭声。
仨人都明白姜维的意思,彼此相互对视了一眼,也都没再说什么。
姜维所部击破朵思大王和金环三结,俩人各自领着残部撤出战场。
朵思大王所部蛮人损耗极大,跟着他撤出战场的,不过一万有余。
金环三结倒是比他好一些,二十万蛮人勇士,撤出战场后,除了那些逃散的,留在他身边的倒是还有三万余人。
俩人钻进丛林,彼此派出探子联络。
三四天以后,他们终于取得了联系。
两支人马在丛林中汇合。
才见面,金环三结就向朵思大王问道:“说好击破敌人炮阵,大王究竟在做什么?以六万勇士之众,居然没能攻破姜维的炮兵?”
“我是没能攻破。”面对金环三结的质问,朵思大王懊恼的说道:“大王带来二十万勇士,还不是被敌人给击破?”
俩人相互指责,彼此都认为过错在对方身上。
战斗开始以前,金环三结期待着朵思大王能够击破姜维所部的炮兵。
可他等了整整一夜,也没等到想要的结果。
要是他不发起进攻,凭着朵思大王一支人马,根本不可能有所建树。
在万不得已之下,他下令向姜维所部进攻。
然而朵思大王的表现却让他失望到了极点。
六万勇士,强攻只有一万人防守的炮兵阵地,居然还被打了个落花流水。
金环三结实在是无法原谅朵思大王在这一场战斗中的愚蠢指挥。
同样的,朵思大王对他也是十分不满。
朵思大王接连向姜维的炮兵发起了数次进攻,无论他选择哪个方位,勇士们都会踩到地雷。
到最后,他已经分辨不清究竟在他们眼前还有多少地雷,也弄不明白那些地雷到底一直延伸到什么地方。
越打越没底气的朵思大王,对攻破姜维炮兵的信心是越来越少。
他希望金环三结能率领蛮人突破夏侯惇和夏侯渊的防线。
战斗发展到最后,金环三结不仅没能突破防线,反倒还被大炮轰的找不到北。
也是在那个时候,朵思大王确定了这场战斗再打下去不可能出现转机,于是下令让勇士们及时撤走。
即便如此,跟着他撤离战场的勇士,人数还是只有他带来的五六分之一。
俩人相互指责,彼此都不服对方。
过了好一会,朵思大王终于先开了口:“我俩在这里相互埋怨也没什么用处,还不如想想办法,究竟该怎么办才好,总不能这样回去面见孟获大王?要是如此狼狈的回去,即便他不杀我俩,我俩也是没有脸面面对死去的勇士们。”
********************************************
朵思大王说的确实是有道理,金环三结的火气多少消了一些。
他向朵思大王问道:“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们的人还没有姜维的人多,而且我们没有大炮,没有地雷,后面该怎么和他打?”
“没有大炮也没有地雷,我们就要利用地形和他们周旋。”朵思大王说道:“四处都是山川峻岭,我们对这里的地形是十分熟悉,相反的,姜维他们对这里却是一无所知。厮杀中我也曾观望过大炮,它好像只能平着发射炮弹,很难打到高处……”
金环三结眼睛一亮。
两军厮杀的时候,他确实也发现了大炮有着这样的弊端。
可他却没有像朵思大王一样想到利用地形,让姜维所部的大炮使不上力道。
只要能让大炮起不到作用,他们或许还有一战的可能。
“你真觉得有可能获胜?”金环三结对击破姜维并不是抱着太多的信心,毕竟先前的一战已经把他打的胆气都快没了。
“获胜不太可能,但是我们可以牵制。”朵思大王说道:“姜维现在最想要的就是尽快向前推进,而我们最该做的,则是让他一步也推进不动。只要牵制住了他们,孟获大王就能再次集结起人马,向他们发起进攻。下一场战斗,谁胜谁负还未可知。”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牵制住了姜维,孟获大王一旦获胜,我俩兵败的罪过就会被他给忘了?”金环三结最担心的还是被孟获责怪。
朵思大王说道:“那是当然,不仅他会忘了,或许还会扩充我俩的部族,毕竟是我们牵制住的姜维。”
盯着朵思大王看了好一会,金环三结终于点头说道:“你说的没错,从今往后,你有什么计划,只管和我说就是。我觉得合适,就一同给办了。”
“我俩相互帮衬,应该不会再像先前那样败的凄惨。”朵思大王说道:“我还打算派出人手寻找那些失散的族人,把他们聚拢到身边,人数也不会比姜维少。虽然不一定能击破他,牵制他应该不会有太多问题。”
朵思大王和金环三结做好了牵制姜维的部署,俩人当即决定,再往后撤一些,选几处山头与姜维周旋。
姜维击破朵思大王和金环三结的消息没几天也传到了交趾。
曹铄正坐在书房里摆弄着一支箭矢。
司马懿从门外走了进来:“主公,好消息!”
“是不是姜伯约击破了蛮人大军?”头也每抬,曹铄很平淡的问了一句。
“主公已经猜到,看来我是没必要心急火燎的送消息过来。”司马懿嘿嘿一笑。
“我本以为这次来到蛮荒,或许将士们还要为出征做好准备,现在看来,姜伯约一个人就能把蛮荒地带给平了。”曹铄抬头看向司马懿,微微一笑:“仲达坐下说话。”
司马懿道了声谢,在房里坐下。
曹铄问道:“具体的战斗过程有没有送回来?”
“送信回来的是姜伯约身边亲随。”司马懿说道:“他当时就在姜伯约身旁,也没参与战斗,整个战斗过程都被他看在了眼里。”
“姜伯约身边的亲随。”曹铄点头:“那他肯定是看的仔细。”
他随后又对司马懿说道:“仲达把具体的战斗过程给我说说。”
司马懿答应了,把姜维如何应对金环三结和朵思大王的过程给说了。
听说姜维把所有地雷全都用来防御敌人对炮阵的突袭,曹铄说道:“姜伯约这次可是大手笔,他很随意的就把地雷全都给用完,也不想想地雷的造价究竟有多高。”
“我也觉得姜伯约这次耗费实在是太大了些。”司马懿回道:“地雷一旦埋到地下,即便给起了出来,也不可能再用。那些没有炸了的地雷,只能眼睁睁的给扔了。”
“姜伯约胜了这一战,后面还不知道会有多少蛮人死在他的手中。”曹铄撇了撇嘴:“等到击破南蛮,也该让他歇一歇了。”
“主公说的是。”司马懿先是应了一声,随后向曹铄问道:“敢问主公,等到击破孟获,我们下一步还要打谁?”
“蛮人不过是个开场。”曹铄淡然回道:“我们得了交州、益州,这里与蛮荒之地毗邻。既然蛮人也是个祸患,倒不如先征服了他们,然后北上。”
“我曾见过管将军。”司马懿说道:“他也曾告诉过我,在海外也有一些小岛,其上生活着不少茹毛饮血的蛮人。管将军也曾向我询问,主公以后有没有打算征服那些小岛?”
“区区小岛,征服与不征服并没有什么要紧。”曹铄当然知道司马懿说的那些小岛,生活在小岛上的蛮人,在两千多年以后,多半会和中原捣乱。
灭了他们,曹铄当然乐意。
只是他却不认为这个时候的南海,有必要大动干戈派出大军前去讨伐。
表示了不认为需要大动干戈,曹铄对司马懿说道:“你派个人去一趟夷州,告诉管将军,要他率领南海海军讨伐那些海岛。至于岛上的居民,女人都给带走,男人全部屠戮。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海岛之上,不留任何士兵驻守。”
“打下来以后不留人驻守?”司马懿问道:“万一……”
他本来是想问,万一有其他势力把海岛拿下,该怎么处置。
可是话到了嘴边,却又被他给咽了回去。
南海附近根本没有像样的势力,即便是与南海相距不远的身毒国,想要夺取这些海岛,也没有足够强大的海军。
海岛上留不留人驻守,好像并没有那么重要。
司马懿没把话说下去,曹铄拿起手中的那支箭矢,向他问道:“仲达,你认为我能不能在箭矢上绑起炸药,要是能够绑起,将士们只要把箭矢发射出去,就能给敌人带去不小的死伤。虽然不能像大炮那样轰击城墙,可它却可以大范围的杀伤敌人。”
“主公奇思妙想,一旦认为可以做,必定是能做出来的。”司马懿回道:“这个世上,只怕再没有人比主公更加了解炸药。”
“炸药没有出现以前,确实是没人比我更了解,可它既然出现了,早晚会有人比我更加了解。”曹铄说道:“我们在研制火器的进度上,还得加快才行。”
司马懿当然相信曹铄说的这些没错。
一样东西面世以前,确实是很少有人了解,
可它一旦面世,被世人熟知之后,就会有人专门去研究他。
说不定后来研究火药的人,在最终的造诣上,还真能超出最先发现它的人……
***************************************
姜维猜测的没错,他率领蛮人勇士们在原地驻扎了十多天,果然等到从交趾来的队伍。
护送数十辆大车来到的,是上千名魏军将士。
率领这些将士的,正是天下第一猛将吕布。
吕布如今已经上了年纪,虽然勇武过人,却不像年轻时那样霸气外溢。
尤其是他胯下那匹赤兔马。
当年董卓赠送赤兔给吕布的时候,他还是正值壮年。
历经多年,赤兔马也已经老了,脚力远远不及早年。
要是换成别人,或许已经把赤兔给换了,可吕布居然是个念旧的人,虽然赤兔老迈,他还是不舍得更换坐骑,已然是骑乘着它追随曹铄征伐天下。
来到军中,吕布翻身下马,姜维带着黄忠、夏侯惇、夏侯渊等人迎了上来。
“吕将军!”来到吕布面前,姜维躬身一礼。
吕布坦然一笑,回礼说道:“主公听说伯约把所有地雷都给用了,特意吩咐我再送一万颗地雷过来,请伯约务必把孟获给拿下。”
“一万颗?”姜维一愣:“哪需要用那么多……”
“上回伯约可是一次用了将近七千颗。”吕布笑着说道:“主公说了,只要能击破孟获,无论伯约用了多少地雷,他都会让人送过来。”
只猜到曹铄会派人送地雷过来,姜维却没想到给他送地雷的居然会是吕布。
见到吕布的时候,姜维已经想象到送来的地雷数量不会少。
他只是没有想到,曹铄居然会一次送来一万颗。
地雷造价昂贵,而且只有蓬莱出产。
不说造价,只说从蓬莱运送到南蛮耗费的川资,就不是一笔小数目。
真正大手笔的并不是姜维,而是曹铄……
吕布转达了曹铄要他说的话,姜维嘿嘿一笑说道:“上回用那么多地雷,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要是地形没这么空旷,我也用不着许多,三两千可应该足够。”
“提起地形,我倒想起主公要我向伯约问的一句话。”吕布压低了声音,向姜维问道:“他要我问伯约,是不是故意选择这样的地形与敌对阵?”
姜维一愣,错愕的看着吕布:“主公有没有说为什么这样问?”
“当然说了。”吕布笑着回道:“伯约只要回答我,是或者不是。”
“主公还真是料断如神。”姜维摇头笑道:“我选择这样的地形,是料定朵思大王会在一次出击不成的情况下变换进攻方向,要是选择狭窄的地方,朵思大王就不用尝试那么多次……”
“其实主公要我问你这句话的时候,还让我带了另一句话。”吕布说道:“主公说了,幸亏这次遇见的是朵思大王,假如来的是董荼那,只怕伯约的计策是不可能达成。”
姜维点头:“董荼那我倒是见过两回,那人要是能决定战场局势,他必定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困扰……”
“所以……”吕布嘿嘿一笑,声音压的更低,对姜维说道:“我半道上给你捞来了一个人,你要不要见一见?”
吕布突然说他半道上捞来了一个人,姜维也被闹的不太明白。
疑惑的看着吕布,姜维问道:“吕将军带来的是什么人?”
“见了就知道。”吕布吩咐身后的卫士:“把人带来。”
姜维和黄忠、夏侯惇、夏侯渊等人相互看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不解。
卫士离去后不久,带过来一个人。
此人一身蛮人装扮,由于低着头,并不能看清他的面相。
要是俘虏,吕布一定会把他五花大绑,然而吕布兵没有那么做。
来到姜维面前的这个人,就像是吕布的座上宾一样,只不过神色好似有些颓丧。
他走过来的时候,姜维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虽然此人低着头,可姜维却从他的身形看出好像就是董荼那。
“董荼那大王,把头抬起来吧。”吕布随后说的一句话,印证了姜维的猜测。
站在姜维面前的董荼那抬起了头,向他行了个深深的蛮人礼:“董荼那见过姜将军!”
“大王怎么和吕将军在一起?”姜维疑惑的打量着他:“你不是应该和孟优一同领兵?”
“孟优不肯听从我的劝阻,一意孤行,非要向将军所部发起进攻。”董荼那回道:“他当天是削夺了我的兵权,把我手下的勇士全都给带走。将军与金环三结和朵思大王交战的时候,我一直在远处观战。朵思大王屡次变换进攻的方位,我就知道他绝对不可能成事。等到他们败退,我本来打算投效将军,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和将军说,又担心将军见疑,只好远远跟随。直到遇见吕将军,我才现身求见……”
“这么说是你自己要投效我们?”姜维问道:“能不能给我一个理由?”
“朵思大王和金环三结兵败,他俩回去顶多被孟获训斥。”董荼那说道:“可我屡次败于将军之手,孟优与我一同出征,他死在了战场上,我却可以全身而退,难道将军还认为孟获不会杀我?”
“你来投效,只为自保?”姜维又问了一句。
“确实是。”董荼那很诚实的回道:“我确实是想着自保,可对于将军来说,我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用处。我求活命,将军则可以利用我尽快击破孟获。彼此都有好处,将军应该不会不慎重考虑。”
PS:为了保证以后更新给力,不再出现一天更新两千字的情况。从今天起,我会把五章两千字的章节合并成一章一万字的大章更新。每两千字之间有隔离符,方便大家看书。并且要说明一下,阅文收费是根据字数来的,万字大章相当于五章两千字的小章,所以大家不要奇怪为什么突然章节贵了,因为字数不一样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