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三道密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月,高卢行省。书书网 更新最快
周瑜第二战区主力和贺齐第三战区主力已经顺利的会师。
在他们会师的时候,还狠狠的还击了一下身后罗马大将威廉率领的罗马追兵。
可惜在埃及的战役之中,一败涂地败的威廉,在行军方面已经变得越发的谨慎起来,他虽然占据优势,但是并没有大军深入,在遭受伏击的时候,顺利的跳出了包围圈之外。
周瑜和贺齐没想到威廉居然这么狡猾,功亏一篑,无奈之下,唯有抓紧时间,撤出意大利行省,进入高卢行省。
威廉穷追不舍,率军向高卢行军追击。
同时高卢行省总督这时候也接到吴军战败而逃的消息,重新招募高卢兵力,利用地方支持,反击吴军在高卢的统治力。
“贺司令,这里恐怕不能继续待下去了!”
这一天,两人正在商议军情,周瑜看着贺齐,沉声说道“此战我们既然已经失败了,就必然要承受这个失败的结果,你我都清楚,主力既然都坐不住,那么高卢行省我们也坐不稳,很快罗马帝国就会围剿我们!”
“我知道!”
贺齐在听到吴军战败罗马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此战的失败,他沉声:“但是我们想要撤兵也没有这么容易,盯着我们的人太多了,稍有不慎,他们就会反扑上来,到时候就麻烦了!”
“高卢行省你并没有掌控?”周瑜想了想,道。
“哪有这么容易掌控一个罗马帝国的行省疆域,其实我们掌控了不过区区几座城池而已,只是之前我们杀了他们比较狠,所以他们没有能反击!”
贺齐道:“明面上我虽然拿下了高卢行省,但是高卢总督却没有能拿下,他现在都和我打气了游击战,以他的威势,在高卢行省各个城池都有非同一般的号召力,如果加上罗马帝国的主力,我们必败无疑!”
“那你打算如何做?”
周瑜问道。
“这也是今天我来请教你的问题!”贺齐目光锋锐如刀,看着周瑜:“不敢在这之前,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想要问一问你!”
“说!”
“陛下到底能不能杀出重围之外?”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他已经问了不下一百遍。
“我不知道!”
周瑜闻言,顿时面容变得萧冷起来:“不过我们应该相信陛下!”
“你说的对,我应该相信陛下!”
贺齐咬咬牙,重复了周瑜的话。
这个时候,他必须要去信任,去相信,相信孙权能杀出去。
“撤兵之事,如果你问我的意见,我认为应该立刻撤出高卢,不该他们反击的时间,毕竟拖得越久,他们越是能组织强大的兵力对抗我们,搞不好我们都要留在这片土地之上!”
沉寂了半响之后,周瑜才继续开口,转移话题,开始进入撤兵话题之中,道:“至于应该怎么撤,向那一个方向撤,目前我们也没有太多的选择,恐怕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不列颠行省的方向撤兵!”
“那撤兵之后,不列颠行省呢,我们要放弃吗?”贺齐问道,如果要他放弃不列颠行省这一块肥肉,他自然不是很愿意。
“不!”
周瑜摇摇头,道:“此战虽败,但是我们却没有溃败,我们还有足够的兵力和罗马帝国对抗,而且我们也需要一道屏障,不列颠就是我们最大的屏障,必须保住!”
“我明白了!”
“撤兵之前,为了防止敌军袭击,我们要做出主动袭击他们的!”周瑜提醒。
“周司令想的很周到,我现在立刻安排大军出把整个高卢行省弄得天翻地覆。”
贺齐点头。
两大司令商议之后,两军开始行动起来。
八月底,贺齐率军与威廉大军交战,周瑜率军侧翼杀出,但是威廉早有准备,在侧翼布置了兵力防御,大战下来,谁也没有讨好。
九月,就在罗马军以为吴军会在高卢和他们死拼的时候,吴军突然放弃高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北上渡过海峡,进入不列颠行省。
罗马军猝尔不及。
当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吴军已经站稳了不列颠的脚步……
******************************
这一个傍晚,秋风落叶。
色雷斯行省海岸。
大军列阵。
大军上空,飞扬这一面面金龙战旗。
“总司令,各军已经准备好了!”
“渡海!”
潘凤看着海峡对岸的拜占庭城邦,下令说道。
“诺!”
大军踏上木筏竹排,向着东岸而去。
“文和!”
“总司令!”
“总参谋长和关中军团返回没有。”
潘凤低声的问道。
第一战区突围的这一路太难走了,一座城一座城的打出来,击溃了无数敌军,杀灭了不知道多少罗马人,才走到的色雷斯行省。
色雷斯行省总督班尼迪亚当初是第一个投诚吴军的总督。
然而也是让第一战区差点被困死覆灭在罗马大帝之上的狠人。
吴军第一战区历经九死一生才从潘诺尼亚杀出来,刚刚进入了色雷斯行省,就让班尼迪亚给伏击,班尼迪亚以民为兵,主动出击,杀了吴军一个措手不及。
若非诸葛亮反应迅速,带领关中军团占据了有利地形,那一场战役他们将会被一群暴民给冲垮。
接下来诸葛亮利用关中军团和班尼迪亚周转于色雷斯行省。
主力得到掩护,很快就撤离色雷斯行省。
“应该快了!”
贾诩低声的道:“总司令,我们要相信关中军团!”
“并非本司令不愿意相信总参谋长和关中军团,这一路上你也清楚,我们是什么环境,连番激战,早已疲惫不堪,应对数十万暴乱之民,他们能不能逃出来,我没信心!”
潘凤苦笑。
这一战他们输得太惨了。
客场失利,一路逃喘,数十万大军的行军,虽然没有什么主力在追击,但是被无边无际的骚扰之下,他们也疲于应对,在这一片疆域,他们吃了大亏了。
“我相信总参谋长!”贾诩目光微眯,眼眸之中爆出一抹神采。
诸葛亮。
当得起孙权的一句评价,其智近乎妖。
这一路上,诸葛亮在战场上花样式的应对,以最短的时间,最简略的方案,攻破一座一座的城池,打通一道道关隘,,即使是自认不凡的贾诩都不得不佩服。
“哒哒哒!!!!!”
突然沉重的脚步声不断的响起。
“禀报!”
“说!”
“总参谋长和关中军团顺利返回!”斥候来报。
“好!”
潘凤大笑。
很快诸葛亮和张策马而上,跳下马背,俯首行礼:“诸葛亮(张)拜见总司令!”
“看到你们能顺利返回,本司令很高兴!”潘凤扶起二人。

此时此刻的诸葛亮已经没有的那种风度翩翩的气质,反而发丝凌乱,胡须遭乱,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路高狂野的杀气:“这一次算是侥幸,只是可惜,老天爷给了我们机会,我却不能把握机会,干掉班尼迪亚这头白眼狼!”
断后的这一战波涛起伏。
抓住了一个机会反击,可是最后还是吃了败仗,没有能击溃班尼迪亚的暴民大军。
“总参谋长,这不是你的错,是我没有及时领会你的命令,导致没有能把我机会。
“算了!”
潘凤打断了他们的对话,道:“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你们速速上船,我来掩护你们!”
“总司令!”
“快!”
“诺!”
两人领命而去,大军迅速渡河。
紧跟着,潘凤带着断后兵马,在追兵的追击之下,抱着滚木强渡海峡而过……
第一战区迅速返回拜占庭城邦。
……
九月中旬,迎着秋日的凉爽,鞠义马超大军在周泰的海鹰军团舰队护送之下,从海域逃离了希腊行省。
九月下旬,大军抵达拜占庭城邦,会师第一战区。
……
天权八年,十月,吴军战败罗马的消息传回了朝廷。
同时,大吴皇帝孙权兵败自尽的消息,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也开始在中原大地之上蔓延起来了,导致整个朝廷都开始人心煌煌起来了……
************************************
海上。
“死了!”
“他们都死了!”
“我败了吗,我不甘心!”
“不,我没有失败!”
一艘楼船的船舱之中,青年从噩梦之中苏醒过来,浑身的冷汗如雨。
“陛下!”
一个武将从船舱外面匆忙走进来,他看着青年浑身冷汗,问:“你又做噩梦了,不如我让华佗先生来看看!”
“子龙,朕没事!”
这个穿着龙纹锦袍的青年就是孙权。
而这个武将,就是死里逃生的孙权。
当初在海岛之上,孙权的确是万念俱灰,渡过海峡之后,却没有能拼的一丝的希望,海鹰军团终究没有能及时接应他。
可是就当他绝望的时候,一个他怎么也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第四战区总司令,赵云。
如果说谁最不可能营救孙权的,这应该是赵云了。
不是赵云不忠,他对孙权的忠心是家喻户晓的,而是他所处的位置根本就是鞭长莫及。
赵云的战场在南部。
和孙权的战场可是隔了一个地中海。
所以孙权从来没有奢望赵云能出现。
但是最后赵云就是出现了。
他不知道赵云是如何做到的,但是他知道一点,骷髅军团如今仅存不足五万将士。
一路北上,他们最少历经十战,每一战都惨烈无比,骷髅军团早已经撑不住了,就算是吕蒙都有些心灰意冷了,但是赵云凭借着自己的绝世武力和人格魅力,硬生生的带着他们闯上来了。
他们先是去了意大利海峡,得知大军已经突围,立刻向东进击。
虽然之前并没有传递命令给他们,但是老天爷就是安排的这么准,他们最后还是及时的出现在了绝望的孙权面前,成为了他们最后的救命草。
“陛下,你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了,还是让华佗先生给你看看!”
“他不是来看了吗!”
孙权擦擦汗水,自从大难不死,死里逃生之后,他几乎天天做噩梦,仿佛回到了那个刚刚降临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不安的心情无时不刻的充斥他的心灵。
华佗为他诊断过,这是心病还须心药医。
他是因为在战场上的失败,导致的精神紧张。
他也知道自己的问题,但是吕布的死给他的打击太大了,想要一时三刻的跨过去,很艰难。
“陛下……”
“现在我们到哪里了?”
孙权打断了赵云的话。
“埃及!”
赵云叹了一口气,没有多说,开始汇报起来了:“骷髅军团已经按照陛下的指示,降落军旗,以商队名誉,从埃及的海峡,正在进入南海!”
“现在是十月了吧!”
“十月八日!”
“朝廷这时候也应该乱套了!”孙权苦笑。
“刚刚才从外面收回来一些消息,鞠义司令和马超司令他们从希腊突围,返回拜占庭城堡,汇合的第一战区,还带回来的一个消息,罗马人给陛下立了一块石碑,所以……”
“所以他们认为,朕已经死了!”孙权抬头,目光从船舱的小窗户看出去,看着外面波涛壮阔的海浪,道:“朕有时候都在想,朕应该死了!”
“陛下万万不要说这些话,你乃是天子,大吴皇朝的至尊,怎会死!”赵云坚定的道:“想杀陛下,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哪里,必须要踏过我赵子龙的尸体!”
“呵呵,当初在辽东的时候,朕以卑劣的手段得子龙投诚,乃是朕此生做过最英明的事情!”
孙权笑了笑,苍白的面容之上还是有一丝的欣慰的,能得赵子龙,是他此生的幸运。
赵云已经三次救他于水火之间。
第一次是寿春城。
第二次是东海。
这是第三次。
在孙权几乎溃死的时候,出现的总是他。
他不仅仅只是一个强大的武将,忠心不二的忠将,还是一个福将,孙权的副将。
“陛下,还有一件事情可能需要你决断!”
“说!”
“朝廷现在很乱,似乎出现了……”
“一个皇帝死了,一个朝廷可没有完,他们需要一个继承皇位的人!”孙权淡然的道:“有人已经迫不及待了吗?”
“陛下明鉴!”
赵云拱手:“末将认为,此事应该把陛下还活着的消息传出去,以稳朝政!”
“他们会相信吗?”孙权冷笑。
当孙权的死讯传回去,有人质疑,有人高兴,也有人会确信。
水已经弄混了,除非他出现在朝廷之上,不然无法安稳这个人心了,所以现在他什么都不想做,就想让看看他们的表演。
攘外必须安内。
他虽败了。
但是他孙权依旧没有放弃对罗马帝国的野心。
他必须要利用这一次战败,彻底的整理一下朝政,为他下一次出兵做好最坚实的基础。
“那陛下的意思?”
“让他们闹!”
孙权坐在案桌上,提笔书信,连写三封信函,然后递给赵云:“想办法,以最秘密的渠道,最快的速度,送出去!”
朝廷可以乱。
但是军队不能乱。
他还是做出了一些措施。
“遵命!”
赵云领命,但是赵云还是有些担心:“陛下,那朝廷我们就不管了吗?”
“看戏吧!”
孙权平静的道:“朕很想知道,没有孙仲谋的朝廷,能不能稳得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