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谈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新加坡陷落了,在坚持了70天之后,由英国马来亚总司令珀西瓦尔将军指挥的、比历史上略多一些的英印马澳等组成的10余万大军向山下奉文指挥的第25军投降了;因为绝大多数人(可能包括丘吉尔在内)都不知道根本不存在什么新加坡要塞,整个30年代英国巨大的投入不过是在新加坡建设一个能够容纳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及大量陆军长期驻扎和作战补给的大基地而已,最多加上海边的一些海岸炮;而英国海军的原本计划不过是在rì本海军进攻时能抵抗35天,等待主力舰队从本土赶到;但不幸的是rì军却从是横穿马来亚数百里被英国认为大部队难以逾越的丛林杀到新加坡背后,从陆上进攻夺取了新加坡。
紧接着,由温赖特将军代理指挥的美菲军8万多人(包括美军约3万余人)在菲律宾巴丹半岛向本间雅清指挥的第14军投降(史实);原本历史上罗斯福还可以庆幸美国远东总司令麦克阿瑟上将全家幸免(罗在知道菲律宾即将不保时任命麦担任驻澳的联军总司令,使麦得以有‘理由’将全军丢给倒霉的温赖特中将,自己则带领全家连同菲佣和宠物狗乘鱼雷艇一起逃脱,史实。),但由于蝴蝶翅膀煽动,原来麦全家乘坐鱼雷艇逃跑的路线经过的荷属东印度地区已经被rì本占领,导致麦克阿瑟只能不顾他的不坐潜艇的习惯(这是史实,也是麦冒险乘坐鱼雷艇逃跑的根本原因)和巫婆的可怕预言(这是笑话了)改乘潜艇逃跑。但不幸的是麦克阿瑟全家乘坐的是那条倒霉的S176号(新型的小鲸鱼级潜艇),并不因为有麦的四颗将星压舱就能够摆脱恶运,而是和历史上一样在菲律宾南部岛屿间躲躲闪闪逃跑时被偶尔经过的rì海军旗风号和chūn风号驱逐舰发现,鲈鱼号(S176号的名称)紧急发shè的鱼雷飞的不知去向(当时美军新型潜shè鱼雷有多处严重设计和制造错误,导致太平洋战争初期多次错失良机,史实),而rì军驱逐舰的深水炸弹随即落下,水下的鲈鱼号被炸的支离破碎,失去动力、多处进水、氯气迷漫整个船舱,只能上浮投降;于是rì军欣喜若狂的抓到了麦克阿瑟上将。
就在这样一种压抑的气氛中,乌云密布(否则谁也没胆子等rì机上门啊?),美国全权代表、号称白宫第三号人物(第一第二号分别是罗斯福总统夫妇)的哈里·劳埃德·霍普金斯(军火分配委员会主席、战时生产委员会成员、总统的苏联条约起草委员会主席、总统关于租借法案的总顾问等等一大堆重要的暂时任命,但滑稽的却无一正式职务,史实)在美国驻华大使纳尔逊·詹森陪同下来到rì军很久未来轰炸的珞珈山,老蒋夫妇热情出迎。
他们谈他们的,我们谈我们的。
“欢迎,约瑟夫,我们许久未见面了!”
“亲爱的宋!”史迪威立即给我一个熊抱,和当年在美国对待我故意套关系却遭遇冷淡回应的场面大相径庭。
“恭喜晋升中将!”既然史老头作亲热状,我也随行就市拍拍他肩上崭新的三颗星。“我可记得美军高级军官晋升是很难的。”当然,这是我故作不知。
“你说的都是老黄历了。”作为长期待在中国的中国通,史迪威不自觉的用上汉语俗话,“现在的美军当中,军校毕业没两年、胡子还没刮过的毛头小子都能混个少校。”
“呵呵,战争时期,难免的。请坐。上茶。”
史迪威熟练的端起茶碗,“我们差不多有3年多没见过了吧?(抗战初期史迪威担任过美国驻华武官,史实)时间过的真快,想不到我们要在这种情况下再次见面了。”说到这里,史迪威苦笑着摇摇头,“想不到真如宋当年所言,rì本胆敢进攻美国,而且还真的能把我们打的那么惨。。。宋,你当年是怎么预料到的?”
我微笑,“这很正常啊?rì本习惯于为解决问题而创造新的问题,所谓‘要占领中国必先占领满州,要占领满州必先占领朝鲜。’既然中国无法占领,接下来自然是‘要占领中国必先占领全世界’,哈哈哈哈。”说的中美双方将领一起笑了起来。
我接着说:“而rì军有个模仿过去胜利的习惯,比如31年在东北大获成功,37年就想在华北照样再来一次;而05年他们怎么靠袭击俄国太平洋舰队大获全胜的?对rì本人而言而,自然可以再以同样的方式战胜美国太平洋舰队。”
“受教了。”史迪威再次苦笑,“宋可以分析一下太平洋局势吗?”
“当然。贵国海军现在已经失去一半主力舰只,新造大舰加上训练估计要到44年初才能补充损失;换句话说在此之前,rì军依仗海军优势可以想打哪里就打哪里;贵军只有防御及游击xìng质的反击可为。”
“不错。”
“俄国虽然保住了莫斯科,但很大程度上是凭借严冬的帮忙;且德国虽有损失但未伤大的元气,反而是俄军损失极为惨重,最大的重兵集团南方方面军已经溃不成军;虽然俄国人力补充还没问题,但合格的军官和军士损失却无法迅速弥补,而且俄国的军工生产即使加上贵国的部分帮忙也难以很快恢复元气。何况北大西洋上还有德国的潜艇,凭借先进的技术和战术,已经打的你们叫苦不迭了吧?”

“还不是拜你所赐?”史迪威忍不住反击。
“还不是拜你们当年不肯便宜点卖给我们军火所赐?”我也满不在乎的回应。
随即,双方不由得再次大笑,只是笑声中大多数人难免有点苦涩的味道。
笑过之后,史迪威再问:“听说宋现在在中国有‘大神’之称,不知是否能预测我的来意?”
“无非是美国出物资走南大西洋、印度洋到印度西海岸,而后走陆路从印度东北部经缅甸北部进入中国;中国出人马对东南亚陆上及侵占中国本土的rì军展开反击。以牵制rì军,使美国有时间完成总动员,执行所谓先欧后亚的战略?”我直截了当回答了。
“果然瞒不过宋!”
“这是明摆着的,没什么希奇。问题在于美国有多少有效物资能适时到达**手中?”
“怎么讲?”
“俄军需要美国的大量物资才能维持作战,英军需要,美军自己也需要,加上越来越多的德国远洋潜艇投入南大西洋,甚至rì本海军深入印度洋:还要加上官僚主义及英国的牵制,我看不会有多少有效物资到达中国的。而缺乏美国援助的有效武器装备,中**队大规模反攻只是幻想。”
美军将校们交换一下眼神,还是史迪威发问:“可是在你指挥下,中**队之前的反攻成果巨大。”
知道他们会在这个问题责难,我潇洒的拿出一叠图表,“诸位请看,从战术(美军把战役和战术混称战术)上讲,**之前除几次小型攻势外,大的战役全部是防守反击而非进攻所得,这是抗战开始后**所有战役简表。”等他们看了一阵,我又拿出几张图表分发:“从重装备上讲,**初期采用欧美武器到后来采用俄国武器,虽然数量上处于劣势但质量上并不落后,加上**将领指挥得当才能取得相当的成功。。。而现在,随着rì军零式一式战斗机大批投入战场。”说到这里,我双手一摊,“相信你们也遭受到相同挫折了吧?”
美军将校们又讨论一阵,不得不同意我的观点。
沉默后许久,还是史迪威问到:“宋一定有办法对吗?”
“当然,不过还是需要美国的大力支持。”
“力所能及的范围,我保证我尽力说动马歇尔将军。”
“我以为,以美国的科学技术,一种甚至两种基本压倒零式及后续rì军战斗机的先进战斗机已经在研发过程当中,是吧?”见史迪威点头,我继续说到:“那么我估计明年下半年这种先进战斗机就可以大规模生产了。”
“不错,但我们等不到那个时候。”
“所以我们要找在此之间的暂时替代品,我以为P40战斗机和3英寸(76.2毫米)高shè炮是合理的基本选择;当然,如需要大进攻还能获得大胜,还需要重型轰炸机。”
“就这两样?”准备应对我刁难、却发现我只提出这两样美军现有的普通武器的美军将校一起发问。
“不错,先用这两样。以后再用贵国正在研制的新式战斗机,还有更大口径的高shè炮替代;当然,还有比B17更好的重型轰炸机。”
“宋,可以详细讲解一下吗?”
“当然,零式战斗机虽然高速且异常灵活机动,但贵军还是高估了rì军的战斗机战力,因为rì海军航空队讲究jīng兵政策,贵军前一阶段遭遇的是少有的jīng锐飞行员,而零式战斗机这种放弃防御拼火力和机动的战斗机正好适合少数jīng英发挥(史实);只要小编队配合得当,虽然机动能力远远不如,但速度相当的战斗机只要拥有密集的轻火力及坚实的机体是可以与之一战的,P40战斗机就是一种。至于具体战术。。。”我看看在座的美陆军航空队(不要跟我说美国空军,47年前不存在这种东东),笑笑,“你们可以请教陈纳德上校。(史实,历史上就是陈纳德首先提出以P40多机夹击零式战斗机的战术的。)”
“那重型高shè炮呢?”
“**并不缺乏轻型高shè炮,而压制火炮甚至坦克,显然在空中劣势下难以发挥,我只能用重型高炮代替,以兼作防空,除榴弹外还要准备反坦克炮弹。并且最终大胜,还是需要美军出动重型轰炸机实施长期的战略轰炸。当然,我希望在2-3年后中国也能获得一定数量的重型轰炸机。”
“没问题,我会知会马歇尔将军,尽快并大量提供P40战斗机和3寸高炮,希望宋将军能凭此再次取得大胜。”
“不要半途被英国佬截留即可,否则我们不会履行诺言。”
“你放心。”
“以英国佬的习惯,我很不放心;我可不希望亲自去向英国佬讨债,相信你们也不希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