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由“禁吐”到“限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一.由“禁吐”到“限吐”
北京的爆竹由禁放到限放,传统的力量可见。谁都明白,禁改限,是禁不了才改的限。
还有一个“禁”一直在遭遇挑战,就是禁止随地吐痰。
“禁吐”的年头比禁放的时间长得多,成效似乎甚微;非但没禁了“吐”,“吐”却在与时俱进。
开车上路,你常能看见从车里向外吐痰的人。“文明”点的,在等红绿灯时打开车门吐一口,豪爽的,在行驶中摇开车窗就向外喷。为此,在车多的二三环我车窗紧闭,以防止“飞痰”。你看,从长袍马褂摇摇摆摆地吐到西服革履气宇轩昂地吐;从走着吐到骑车吐,再到开捷达奥迪奔驰吐,体现了时代的进步。若将来有一天私人飞机进入寻常百姓家,从小飞机上也必定会飞出“天痰”,你信不信?
在公园里,吐痰更是一景。在公园溜弯,你老远就能听到一老者“哼——”“哈——”的清嗓子,然后“啪!”的一声,清脆而响亮,这是畅快淋漓式;而年轻人则不然,身不摇头不动,就能极快地几乎无声地吐出一米开外,那是气功不凡式。

有人说我们丢了传统,我看不然。有些传统如随地吐痰,那是如影随行,能“以不变应付万变,以万变保不变。”想丢也丢不了。
由此看来,这吐痰也得由“禁吐”到“限吐”不可。否则还真是没办法。
至于如何的“限吐”,本人的拙见一是在公共场所设“吐痰处”,不妨叫“谈话(痰化)间”?——就别叫“洗手间”了。然后再生产一种高科技的能吸收痰的“吐吐袋”(暂定名),可供经常需要的人使用;做得精致漂亮些,挂在脖子上那种,请明星或超女作代言人,还能按编号抽大奖。同步播放电视公益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吐吐袋’!”——动画小人儿边吐边跳。再请著名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如“第七日”的)佩挂“吐吐袋”真情亮相:“今天,你吐了吗?”
我觉得肯定行,说不定还能成为流行的新时尚呢。
别以为我是在开玩笑,真的。
要是哪个商家独具慧眼,肯用我的创意,功德无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