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大地震回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十四。大地震回忆
今天是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使我又回忆起三十年前那个恐怖的夜晚…
那时我在密云,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夜里,剧烈的晃动把我和同屋的人惊醒。“地震!地震!”听得屋外面有人在喊,我们也不自主地跟着大喊。人们惊慌地奔到院子里,大地还在抖动,人如同在公共汽车上一样摇摇晃晃;我扶住一棵树,看见夜色中整排的平房如打摆子一样在抽搐,在扭动,发出喀喀嚓嚓的声音;还有一种隆隆的深沉的声音,是从遥远的地底下发出,从脚下传至全身,像是来自地狱的低吼。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我感觉不到是几分钟还是几十分钟,觉得每一刻都无限的漫长,甚至希望每一刻都是无限,因为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地震终于停止,我们也终于知道发生地震的地方是唐山,北京只不过是有“强烈震感”而已。但人人都能够感觉到,让北京有如此可怕震感的唐山大地震是怎样的不堪设想的大灾难。但那时还是以革命为主调的年代,于是我们拒绝了一切外援,于是战天斗地的凯歌频传;在越来越好而且不是小好的革命形势下,我们甚至“不大清楚”到底死了多少人……

现在终于清楚了,有二十多万人死于这次“突如其来”的灾难。
二十多万人不能同日同时生,却在同日同时死,人类为自然力的殉难是何等的惨烈,又是何等的悲壮!我校工宣队的师傅说,他们的石灰厂与唐山有经常的业务往来,几位师傅到唐山出差,二十七日晚到达,当夜遇难;而换班的师傅,二十七日返京,居然逃过了一劫。让人不禁感叹:冥冥之中,竟有这样离奇的生死安排!
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这是一句很富哲理的话。是啊!死如长眠,生如清醒,也如梦境。是如清醒的生活,还是如梦境的生活,是生者可以选择的;可对于死者,就无法选择了,这是幸还是不幸呢?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这二十多万生命的代价毕竟换来了一些理性的反思,现在,人们对自然灾难的预警和应对已更合乎人性,更体现出了生命的价值。
愿唐山死难者的灵魂安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