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老舍先生的恩人——宗月大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十三。老舍先生的恩人——宗月大师
“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会有什么乐趣和意义。……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的手去入私塾那样!他是宗月大师。”
这是老舍先生一九四二年一月写的一篇悼文中的话。这位大师圆寂后出殡之时,成千上万受过他恩惠的贫民自动走上街头为之送葬,成为当时京城的一件大事。
宗月大师出身于北京的富贵之家,其房产即占西直门大街的一半,还拥有许多家店铺。“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傲人。(老舍语)”他乐善好施,救贫济困,虽最终散尽家财,出家为僧;但一生慈悲为怀,矢志不变。他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大年三十给孤寡老人送饺子,与衣服单薄的穷车夫换棉裤…。他还兴办义学,使幼年家贫不能读书的老舍走进了学堂,踏上了成材之路。
正如他的师弟所感叹的:
“世上还曾有过这样一位完完全全舍了自己,完完全全为了别人的伟人!”
有些人会说:一个和尚,也值得称为伟人吗?再说他信佛,这不是迷信吗?
宗教是一种信仰,它最初产生于人类对自然力的恐惧(恐惧宗教),而后更多的成为一种道德规范(道德宗教)。它是一种人生哲学,也是一种道德智慧。尽管在哲学的层面上,你可以批判它的“唯心主义”;但在道德层面上,它那种超越世俗的精神操守可以令所有追名逐利的“唯物主义者”汗颜。宗月大师,特里萨修女(慈善活动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就是宗教人士的伟大代表。
你可以不信仰宗教,但你没有资格去贬低它。
梁启超先生说过:“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
爱因斯坦也指出,把宗教简单地斥之为迷信是粗鲁和片面的,“你很难在造诣较深的科学家中间找到一个没有自己的宗教感情的人。”并且赞扬道:“在我看来,一个受了宗教感化的人,是一个已经尽他最大可能从自私**的镣铐里解放出来的,全神贯注地被那些超越个人价值的思想、感情和渴望所吸引住的人。”

笃信基督的俄罗斯伟大作家托尔斯泰“身为贵族,而甘于菲食敝衣,与农民为伍,自挥额上之汗,以从事劳作(李大钊语)”。托尔斯泰晚年在日记中写道:“我没有用餐,我痛苦地意识到我过的是罪恶的生活,我四周的劳动人民和他们的家人都是饥寒交迫,朝不保夕,……我很难过,十分不好意思。”
故李大钊在文章中赞道:“托尔斯泰者,近代之伟人也,举世倾仰之理想人物也。彼生于**国中,以热烈之赤诚,唱导博爱主义,传布博爱之福音于天下,……”
受宗教精神感化的宗月大师和托尔斯泰就是这样的人,他们远比现今的富豪大腕明星之流更值得崇拜。而那些巧取豪夺的黑心矿主、黑心老板和贪官污吏们,只要有他们这种精神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也够脱胎换骨的了。
所以我说:不怕你信什么,就怕什么也不信。
我甚至痴心妄想:如果现今的大款和贪官们都皈依基督或佛门——或者还不用,只须“心中有佛”;频发的矿难也就会少些,贪污受贿外逃引渡的官员也就会少些;拖欠民工工资的麻烦也就会少些,包二奶小秘的丑闻也就会少些;还有,穷奢极欲的公款挥霍也就会少些,老百姓的福利也就会多些;虚妄的诓语假话也就会少些,真正的社会公正也就会多些;还有……
不能再说了,请原谅我的罗嗦。阿弥陀佛!
今年四月,胡润2006年中国慈善榜公布。深圳的余彭年名居榜首。他共捐赠了20亿元,而他的总资产是三十亿,也就是说,他捐出了他资产的80%。
排在前十名的还有杨澜、黄如论、牛根生、李书福、赵汉青、刘志强翟美卿夫妇、杨休、李金元、朱孟依。本人孤陋寡闻,这十个人中我听说过的只有两个人——李书福和杨澜,几个原来不大为人所知的人的出现几乎让我们忘了那些如雷贯耳的名流。当然,善款能排榜而善心不应当排榜。不应当忘记,还有千千万万虽未能登榜,却也在尽自己绵力的好人们。
社会感谢他们,他们也更应当感谢社会。
因为善心无价,荣誉无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