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随感四则:好动物与好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随感四则:好动物与好人
1.理论结合实际
电影频道,有一位“专家”解读斯皮尔伯格电影“大白鲨”中的政治含义:人遭受恐怖袭击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事。
专家就是专家,你看人家多会理论结合实际!
2. 何来“霸气”
中国人似乎很崇拜霸气。
美国产的越野车“Road master”(Buick)译为“路霸”,其实连“路王”的意思都没有,何来“路霸”?还让人联想到“车匪路霸”,感觉怪怪的。难道当初是不知道这“路霸”跟“车匪”有点子关系?
一名拉京胡的演员也在采访中沾沾自喜地夸耀:“人家都说我的琴拉得有霸气!”那意思大概不过是“阳刚之气”或“大气”而已,却也要“霸气”一下。
3.愿望
看电视真是教育人哪!俺觉着清朝那会儿的干部队伍真是满不错的,逮个贪官就杀头!
别的甭说了,俺们大伙儿就是盼着多点雍正乾隆那样的好干部领导咱们改革开放反腐倡廉,怎么着也比俺们村俺们县的那些干部强多了去了!

4.好动物与好人
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有句话很深刻:“人是一种动物。他可以是好的动物,也可以是坏的动物,这取决于他自己的选择。”
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过是一种“圆颅方趾横目睿心”的社会化动物而已,做好的动物才能做好人。好人并不是没有动物性(本性),好人能把动物性转化为人性。由动物性到人性的转化,其实只隔着“理性”这薄薄的一层“纸”。
比如饮水,仅渴而求饮为动物性。
知何为可饮,何为不可饮,讲究如何饮,乃是人性。
比如求偶,遇异性而求媾为动物性。
知何为可求,何为不可求,讲究如何求,乃是人性。
比如爱子,只知舔犊护子为动物性。
知何为爱之,何为害之,能通情达理乃是人性。
这动物性与人性之间的“选择”,说来容易做来难;因为人一辈子要做的事,也不过是“选择”而已。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