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又变成大善人了(第二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一章是想赶尽杀绝吗(第一更)
ps:写在前面,等明天被屏~蔽~审~核章节出来,这章前面一部分大家会觉得和那个一样,但是这章是四千五百多字的,订阅是花两千字的钱,就是把被屏~蔽的钱扣出去了,不是多花钱了啊。
有不明白的可以在书评区问,我会再解释。以下正文:
第四百七十一章是想赶~尽~杀~绝吗(第一更)
抵~押东西套出现金的汤盎行,一手拿~猪,一手给钱。
收猪的时候在称上做了下手~脚,没有台~秤,都是杆~秤,或者说是抬~秤。
猪绑起来,用钩子钩住绳子,两个人用横杆把称抬起来,就是穿过手拎着称的地方。
秤~砣、秤~杆~子都可以改动。
一称差三十多斤。
这是因为卖猪的人还要按着九文五一斤来卖,但汤盎行给出这个价钱是因为可以欠着,现在是直接拿钱,凭什么?
凭官~府不想闹出大事,真的惹出来民~边(变化的变),当~官的从上到下,一个别想好。
事情是汤盎行引起的,虽说那个没上任的徐宝也有责任,但追究不上人家,人家正常收猪,给的价还高,百姓能得好处,没错。
你汤盎行欠着账,百姓不干了,你不解决谁解决。
汤盎行没办法,从称上找回点损失。
卖猪的人知道,他们也有办法。赶猪到卖的地方之前,给猪喂饱了。吃到猪~肚子里的食物占分量。
双方就这么互相~骗,大家还全知道。
徐宝一看。公平买卖,得了,我买的猪也不往回运了,卖你们吧,他从凤九凌那里让人帮着把猪赶到收猪的地方,卖一口可以拿二十文工钱。
卖了两天,徐宝平均一斤猪肉赚两文,因为开始的时候他给的价钱是六文,后来是七文五。综合一下,刨除费用,卖九文五,赚两文。
一头猪有三百斤上下,一头赚六百文。
先前他放在凤九凌那里四千余头,一下子赚了三千一百多贯。
凤九凌也组织自己的人手,把大猪给卖了,之前赔了六千多贯,回来一部分。
实际上他是一斤少赚半文。徐宝给他的价钱是十文,带其他条件的。
但他条件不变,还是愿意坑三个人一把。
如果仅仅是这样,徐宝的手段还算温和。但既然出手了,虎~头~蛇`尾的不好。
他又开始收小猪,四五十斤的。六七十斤的,小猪贵。十二文一斤收,同时叫过去收猪的人与散~户说。汤盎行囤积着粮食就是等着你们没粮的时候用来赚你们大钱的,你们把小猪卖了,留着母~猪~公~猪~再~下`崽儿,正好是夏粮收了后就接上了。
散~户一想也对,卖。
散~户一卖,汤盎行的人急了,别人把猪卖了就不缺粮了,自己跟着三个东主一起搞的事情那不是赔了么?
于是行里的人,偷偷把自己的猪让别人赶过去卖,九文半一斤,先回点本钱。
就在今天,张德肥三个人知道了,心情可想而知。
徐宝那边使坏,手下背后为自己捞好处,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张德肥发火摔东西,冯德柴低着头不出声,林荣城叹气。
“看样子徐宝是不会买我们的猪了。”抱着脑袋的冯德柴闷声说道。
“不买猪……不买行吗?”张德肥重复着,轻声问,随后反应过来,没什么不行的,对方是县令,拍拍~屁~股就去上任的。
想到此,他又摇头:“不对,徐宝要赚钱,把猪肉做了,放在竹筒里卖,还很贵呢,买来吃过,很香,只是不知道里面放了什么料,应该有八角、桂皮、糖、酱油,对呀,咱也学着来吧,一样卖那个罐头。”
发现了新大陆的张德肥开心起来,何必卖生猪和杀了卖~猪~肉呢,徐宝能做,自己怎就不能做,不就是炖个肉嘛,多试几次料,钱就回来了。
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他对着两个人大声说:“改行,汤盎行从明天起,开始做罐头,卖,看徐宝他怎么办。”
冯德柴抱着脑袋的手放下来,眼睛亮了,跟着说:“没错,学着卖,之前听说有人学了,做得不好吃,咱多多尝试,还不信赚不到钱了。”
“叫人砍竹子,哈哈哈哈~~~~我襄阳缺竹子吗?”张德肥开怀大笑。
襄阳竹子多了,比桐柏县多。
高兴的他要喊人去砍竹子,然后找人做竹筒。
结果不等他喊,有人跑进来,呼哧呼哧喘,对三个人说道:“徐宝疯了,贴~出~告~示,找人~砍竹子呢,还说所有会做竹子活计的人,他都可以安排活干。”
‘嘭’一个凳子被踢翻。“徐宝,我和你势~不~两~立。”张德肥咆哮着。
******
“再呆半个月,我回去上任,等嘟嘟,嘟嘟回了国,我要给她捉~活的各种野~味,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草稞里蹦的。”
徐宝一手拿着油纸包的煎饼果子,一手在纸上画着图,对在旁边练字的张勇说。
张勇写完一个字,看图,说道:“宝郎你画的东西真好看,桌子漂亮,能往后靠的凳子也好,还有的东西我不认识。”
徐宝勾出来一个很可爱的大~肚~子的罐子,停下笔,咬一口煎饼果子,声音模糊地说道:“嘟嘟那边都有的,我叫这里的人做,好卖钱。”
画上有收~纳~箱,有折叠的盒子。还有桌子、椅子、小几、各种各样的茶具,加上坛子、盘子、碟子什么的。很多。
有的是大宋现在就存在的,有的则是没出现的。
他忙来忙去。连饭都抽不出时间吃,别人给他烙个煎饼果子,他一边吃一边画。
结果画完了,煎饼果子还没吃完。
小豆从旁边端着碗汤过来:“宝郎,喝碗。”
等徐宝喝口汤,小豆又说道:“旁边村子里的人来了十六个,说是都有手艺的,竹蔑的活上有两下子,问我。真的一个人一天能赚一百文么,我只是说能,宝郎能吗?在京城一天能赚上一百文,都是不错的。”
“勤快就能,哪怕是他们带的徒弟,肯干,一天一百文,不难。”徐宝笃定地说道。
小豆低着头想想:“宝郎,这法子能送回村么。叫上岗村的人也多赚。”
张勇替徐宝说道:“村里的人一天赚一百文,赔~死~了,村子里哪有闲人?全让他们做竹子,别的活谁干?”
“可是干力气活的人一天也就是一百文。”小豆强调村里人收入问题。
“那你要算算他们家的孩子。还有老人,他们一个月交一贯钱,够他们孩子用吗?他们一天干的活。按宝郎的意思是比一百文多,但给一百文。其他的补在他们家人,以及他们吃穿上。”张勇又说。他懂得比小豆多。
“哦哦,对,他们天天吃好,村里还给做那个工~作~服,是钱。”
小豆恍然,在别处干活可不管吃的和衣服,真要是管了,得从工钱里扣,什么便宜给做什么。
不像村里,干活的人需要吃什么,就给做什么,天天有肉呢。

但他还有疑问:“宝郎,为啥给别的地方的人那么多工钱?”
“不多,因为他们干的活多,顺便得给本地~官~员个面子,本~地~官~员会高兴的。”徐宝笑着说道。
第四百七十二章又变成大善人了(第二更)
正如徐宝所说,本地的官员高兴。
最高兴的是襄阳的知县樊浚,他是县令,还是繁华的襄阳城的县令。
可他日子却不好过,因为襄阳是他管的县,同时也是府城,不但有县衙门,还有府衙门。
府里的人官比他大,他得听别人的。
有句俗语说得好,前生作恶,知县附郭;恶贯满盈,附郭省城。
作为府一级的地方,樊浚就是个小兵,脏活累活全他做,做不好,随时被叫去挨训斥,就在人家眼皮子底下,想做点什么坏事都不敢做。
最近因为猪的事情,樊浚被叫去府衙门三回了,当着那么多的人面,知府劈头盖脸地训,丢人不说,还的陪着笑,然后想办法解决。
眼看着汤盎行的人和桐柏县那个不上任的县令干,初时还觉得那县令太年轻,被行商的人给逼迫住,想收个猪都收不好,自己看热闹就行。
谁想到没用上多少日子,那个县令还在襄水源头的地方呆着,整个襄阳却乱了。
百姓眼看着要闹起来,汤盎行的三个东主却束手无策,那个破县令还不走,真想过去拜访一下,问问对方是什么意思,不回桐柏县,在我襄阳闹,你是哪个官呀?
不过今天樊浚开心。
“快,城里本官亲自官,你们到外面,找百姓,告诉他们,会蔑活的人报名,一天最少赚一百文,还有竹子,有力气的去砍竹子。”
樊浚指挥着县衙门里的人,他甚至亲自站到了街上,旁边有人举着木板,上面贴了写有字的告示。
还有人大声念告示,主要强调的是一天最少赚一百文。
一天一百文,放在京城,可以叫一家三口吃上肉了,虽说不多,但总归能见到荤腥。
襄阳是繁华,然,再繁华也比不上京城。
作为县令,樊浚还是有些本事的。
他知道如果很多人能一天赚一百文,衙门的收入也会增加,先不说徐宝做出来的东西卖给本地要交税,只说赚到钱的百姓,也得在襄阳花,对他来说就是好事儿。
所以他亲自上阵,他不相信徐宝敢在这个事情上骗人,真骗了。徐宝的县令就别想再当了。
“樊县令,你。你这是在做什么呢?”在樊浚努力帮着宣传的时候,张德肥哭丧着个脸赶过来。向他问道。
张德肥在本地还是有点势力的,加上另外三个东住,能影响一部分事情,现在虽说凤九凌不参加了,但加上冯德柴和林荣城,依旧能保持影响力。
樊浚平时当然少不了与他们打交道,可是现在一见到他们三个,心情又突然变得不好了。
他心中对三个人怨念颇深。
在他看来,你们既然是做买卖的。就老老实实做买卖,你们跟一个县令斗什么?
你们要是有那两下子,还会是个做买卖的吗?你们不是早当县令或知府了?
你们以为县令那么好当的?说人家徐宝才十四岁就当县令,看人家年幼,想欺负人家?那你们怎么不想想,他十四岁是怎么当上县令的呢?
不服是吧?看,结果如何?你们就给我惹事儿吧,徐宝多好个人啊,帮着本地人找活干。多赚钱。
樊浚眼下便是这种想法,再是之前看着三个人跟徐宝作对,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了。
“为百姓找活做。”于是他冷个脸说。
“樊县令,你找活......你可能还不晓得。我们也正想找手艺好的蔑匠干活呢,赚钱的,到时不但能还上抵押东西的钱。还能赚一大笔,现在都被......被别人拉去了。我们找不到人手。”
张德肥忍着对县令的不满,说出来关于自己利益的事情。
“哦?”樊浚诧异一声。问:“你们有赚钱的法子?说来听听。”
他倒是觉得不错,怎么说对方是‘自己’人,能赚了钱,把抵押的那个还上,会少很多麻烦。
张德肥露出得意的笑容,说道:“回樊县令的话,你看,我们有养猪,还不少呢,直接卖是不行的,但我们可以把猪做成竹筒罐头,卖更高的价,买的人很多呢。”
樊浚的面色又沉下来了,他很想唾对方一脸唾沫。
闹了半天,你们赚钱的方法还是从人家徐宝那里学来的,你们不是厉害吗?不是瞧不起人吗?那人家玩剩下的你们还玩什么?
他压住怒气,问:“既然如此,本官定当为尔等做主,只不知一个蔑匠一天是否最少可得一百文?”
“樊县令说笑了,蔑匠一天能赚一百文,谁还做别的,全去学着当蔑匠了,五十文,是顶了天的。”张德肥又笑着说。
樊浚开始变脸,从刚才的冷,到现在的铁青。
旁边的冯德柴还附和着呢:“没错,做个竹蔑的活,编个篓又能值几个钱?一天能编多少?五十文,真是顶天了,何况咱襄州竹子多,干这行的人也多,东西做出来,能不能卖出去还两说呢。”
“既然干扎行的那么多,你们还不去找人做,跑到我这里作甚?”樊浚从牙缝里挤出来一句话。
“还不是徐宝,他招人,骗人,说一天最少赚一百文,樊县令你信吗?他是不想让我们找到人啊。”张德肥愤愤道。
“我信,等他真给不出钱,本官自然与他有说法,你们......还是......忙去吧。”樊浚不愿与三个人多言了。
他心说,如果徐宝没这两下子,你们会学徐宝做竹筒罐头?现在你们看到竹筒罐头赚钱了,徐宝未做之前,你们谁做过?
“可是......”张德肥还要再争取下。
“本官忙着呢。”樊浚袖子一甩,向旁边走两步,不再理会三人。
三个人愣在那里,互相看看,无奈地摇摇头,转身离去。
没过多久,他们三个也找人吆喝。
“蔑匠活,一天最少一百五十文,只要二十个,人满为止,一天一百五十文,不是一百文,只要二十个。”
他们没办法,只能提高价格,但是还不敢像收猪那样放开了收,被坑过一次,长记性了。
******
很快消息传到徐宝这里。
徐宝正指挥人建围栏,竹子的,在山坡下建,有的是山坡上,把树都给圈里了。
他要让人抓野~物,有的野~物脾气大,你给它抓了,关笼子里,它不吃不喝。
所以建了围栏,放进去,再把其他的活物扔进去给野~兽吃,大家不围观,野~兽就吃了。
鸟类的还好办,真脾气大不吃,那就捏着嘴往里灌,像养鹅要做鹅肝那种灌食的方法。
“宝郎,他们又抬高价钱雇蔑匠,要不要想个辙?”张勇把消息带来,问道。
“不想,再动手就把人往死里~逼~了,我是善人,大善人。”徐宝悲天悯人般地说道。(未完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