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军歌更嘹亮(第四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章两更第二更,半个小时后替换
张勇没有丝毫放心的样子,嘟囔:“他家怎么知道干豆腐的?”
“因为他们不傻,咱们的干豆腐上面有印儿,跟豆腐上面的印是一样的,与豆干上面的印儿也是相同的,稍微一琢磨,就能猜出来,混京城的果然实力雄厚。”
徐宝解释下原因,又不得不承认,能在汴梁里玩的各个买卖家都不一般,自己卖了两次,刚刚火起来,还未等出多少货呢,人家已经进行仿制研究。
张勇脸色煞白,他头一次遇到这等事情,村子里刚刚找个赚钱的行当,还不等赚几个钱,别人也要搀和进来,怎么办?
“怎么办?这可怎么办?他,他们欺负人,他们见不得别人好,我们村里……”张勇说着说着眼圈红了。
徐宝瞪他一眼:“你要干什么?哭,哭有用吗?你去跪着求他们,看看他们会不会放你一马?等哪一天你见我一夜白头后你再这样,嗯,车来了,四辆车,你去迎,东西给我。”
徐宝教训完张勇,伸手接过自己的文具箱,站在那里等待,‘啪’的一声,扇子打开,空白的,翻一面,还是空白。
空白的也摇,羽扇有的地方就是白的,摇起来风呼呼的,果然凉爽,也或许是秋天的早上本身就凉。
四辆车到地方,每辆车上一个赶车的,再无旁人,张广又来了。张大水没到。
徐宝觉得这样很好,否则张大水过来的话应该要给自己道歉。不如现在这样,等着来的人再回去时。让来人递个话,就说自己罚张大水干什么什么活,这下就给张大水留下脸面,算是自己为对方着想。
对方要是认罚,事情就揭过,还死扛着不配合,以后不带他玩儿。
张屹上前:“宝郎,东西来了,一万六千串儿。昨晚卷时酱不够了,有人半夜跑去临村借的酱。”
徐宝面色平静地轻轻点头,看向合作过的那群人。
张屹和张广发现徐宝的态度跟昨天不一样,昨天还是平易近人的,今天感觉有了距离,是因为衣服吗?
倒是张勇心情好了许多,不像方才那般慌。
徐宝也不想如此,但他知道自己若是不表现漠然点,村里人听说有人仿制干豆腐会怕。村子里面对汴梁城里的人时会自觉矮三分。
不像原来那个村里的人,谁能让他们觉得不如人?
如是想着,他转向等着批发的人,问:“今天要多少?”
对面众人看领头的。这人看车,四辆车,便伸出手比画:“六千串儿。先给钱。”
说完他向旁边看一眼,那边有人递过来十锭五两的银子。这是五十两。
不等徐宝问,对方又说道:“三万六千钱。折的是九成银,按全银八百一十五文计,得四十八两五钱八分九厘,给凑个整,五十两。”
意思是说银子不纯,九成的,所以要按纯银扣。
实际上现在的冶金技术九成银就很好了,只是对方要找个说法,因为有时候官银都不到九成。
徐宝看着银子,只取了八锭,另外两锭没拿。

见他这个样子,村子里的人心都在滴血,那是钱,钱啊。
对面的头头不解:“这个……”
“今天你们卖豆卷,给我加两句话。”徐宝提要求。
“什么话?”
“千载开封飘豆香,豆香正宗出上岗。”徐宝说出要让对方喊的话。
“成!”对方点头答应,一群人就跟着反复念‘千载开封飘豆香,豆香正宗出上岗。’
一直念熟,保证不会忘,才纷纷取了干豆腐卷离开,到各处去卖。
徐宝转过身把银子递给张广,吩咐:“拿着,空车去拉大豆,其他的跟我到于家店。张勇你推车随我大哥去收钱。”
众人看着他把钱给了也没敢说什么,来时里正又一次强调,到地方要听话,听小宝的话,谁不听话回来打断腿。
腾出两辆车去拉豆子,拉完就不用来了,直接回村,剩下两辆车跟着徐宝来到于家店。
于戬早早便等着,还有于栋侯也在,他是个敢赌的人,因为一个对联就买了很多螃蟹,也不怕卖不出去砸手里。
看样子他暂时还没赌输,徐宝过来时有人排队买螃蟹,还有人另外排成一队等着,队伍里的人边等边问干豆腐卷什么时候来。
于栋侯和侄子见徐宝到来,松了口气,连忙让人接货,然后泡到鸡汤里,给另一队等着的人送。
徐宝拉着于戬到旁边说话:“于兄,今天的豆卷四文钱一串儿,到了明天就没有了。”
“宝郎,怎么?”于戬着急,他以为徐宝不愿意卖给他。
“明天你自己卷,一斤干豆腐二十文,能卷出十串来,你省了钱,我也省了工夫,过些日子可能还会更便宜,要按照同行给的价定。”
徐宝没绕圈子,直接说出原因。
“东市的韩家豆腐坊?”于戬配合着问一句,然后跟着说:“宝郎你放心,就算他家白给我,我也不要,我只买你的,所以……”
“总是要按照行规来,但我的价钱不会低于他家,附近可有学堂?要那种不是大户人家孩子去学的学堂。”徐宝话题一转,问起旁的。
“有,顺着这条街往东走,走出去三百步左转,进去后一直走到头儿,有一个童蒙院,说是院,其实只有三个教识字的,附近家中不是很富裕的孩子会去那学,当院的山长叫王戈。”
于戬不知道徐宝问这个是要做什么,但还是给出了地点,以及书院管事的人的姓名。
徐宝点点头:“今天你要多少串儿?”
话题又跳到了正事上,于戬想也不想便说:“有多少就要多少。”
徐宝摇头:“我有一万串,你卖不掉的,我给你五千,卖螃蟹搭不过来就单独卖豆卷,十文一串儿保证有人买。”
于戬想了下,点头:“行,我给你换成银子。”
“不必,有铜钱我就要铜钱,我带着车来的。”徐宝指指驴车和骡车,很有底气地说道。
于戬答应,回去提铜钱,一百多斤就放到了车上。
徐宝挥手告别,对张屹和张广说道:“跟我去书院。”(未完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