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中一年级,开制图课,这是我十分感兴趣的课程。。制图课学到了三点知识,仍然记得,有些知识且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匪浅。一是制图用具,二是图线,三是视图。
在学校里,制图用具主要是铅笔、鸭嘴笔、圆规、三角尺(30°60°和45°三角尺两种)、橡皮和刀片。
制图老师第一堂课教我们削铅笔,同学们对此不以为然,笑声四起。老师问:“谁会削铅笔?”同学们纷纷把自己削过的铅笔举起来,老师扫视一番,点了几名同学仍然把铅笔举着,其他人把手放下。老师:“他们几个人的铅芯长度、圆锥的细尖都基本合格,可以画细线。也就是说,画细线的硬铅笔的铅芯头要磨成圆锥形。同学们看看这只我削过的软铅笔,铅芯头磨成四棱柱形,笔尖的断面成为矩形,是画粗线用的。现在大家开始练习削铅笔。”教室里响起了咔叱咔叱的削铅笔芯的声音。一会功夫,同学们纷纷把削好了的铅笔交给制图老师验看;老师对我削的铅笔表示满意。
接着,老师又讲了如何使用橡皮和刀片;怎样使用鸭嘴笔;怎样使用三角尺。重点讲了大家不熟悉的鸭嘴笔。
鸭嘴笔是制图时画图线的基本的用具,笔头由两片尖刀型钢叶片如鸭嘴状相对组成,前叶片为向内稍微弯曲的弧形,有弹性,前、后叶片之间有夹缝,夹缝的宽窄由调节螺丝控制,画粗线,把夹缝放宽,画细线,把夹缝缩窄。划线时用蘸水笔蘸上墨汁后,从鸭嘴笔前、后笔叶的夹缝处滴入,不能把鸭嘴笔笔叶直接伸到墨水瓶里去蘸墨水,以保持叶片外缘干净。鸭嘴笔画出的直线粗细一致,边缘整齐。画图时笔尖应垂直所画线条,必须做到前后笔叶尖端同时接触纸面,笔干向运笔方向稍稍倾斜,运笔速度均匀,不可太快。用毕,应将叶片上的余墨擦干净,并将调节螺丝放松,避免笔叶变形。制图老师是辽南人,在讲述鸭嘴笔的时候,笔字的发音为第二声bí,而不是第三声bǐ。同学们觉得可乐,每到制图课的时候,或做制图作业的时候,总是故意把“笔”说成“鼻”。
制图老师的鼻头长得有些扁而尖。老师讲完鸭嘴笔构造和使用方法,又上了几堂课之后,一个同学问大家,是否注意了老师的鼻子。稍稍沉寂一会儿之后,一个同学轻声说出“鸭嘴鼻”三个字,逗得大家忍俊不止。此后,同学们背后经常称呼制图老师为“鸭嘴鼻”。班主任李老师知道之后,批评了大家;他说,虽然同学们没有恶意,也不许以老师的生理特点称呼老师。
圆规,在上几何课的时候经常用,我的圆规比较简陋,只能插上一个铅笔头。开制图课以后,有的同学更新了圆规,用上了大圆规。大圆规上有装有定心针的固定腿,另一条为多功能腿,有肘形关节,可装铅笔插腿、鸭嘴笔插腿,和一支延伸杆;可以画铅笔圆、墨线圆,更可以画大圆,还可以作分规用。由于大部分同学比较贫困,买不起大圆规,老师也没有强求同学们统统备有大圆规。
为了解决我的圆规不能画墨线的问题,我自己动手做了一个笔头。伪满时有一种玻璃头的蘸水笔。笔头为毛笔头的形状,笔头四周刻有S形沟纹,沟纹收拢到笔头圆珠状尖端。笔头蘸上墨水,墨水附着在沟纹中,书写时墨水顺着S形沟纹流淌到笔尖圆珠的尖端,就可以写出字来。在它的启发下,我用粗一点的铝电线做了一个圆规笔头。由于铝线较细,没有办法刻出多条S形沟纹。想来想去,试来试去,最后在磨尖了的铝线对称的两侧刻出钉字形沟纹,两侧竖沟在笔尖交汇,墨水附着于丁字沟纹中,流淌至尖部就可以画出墨线,由于沟纹容积很小,画圆时,往往没画完一圈,就要再蘸一次墨水,好在墨线比较清晰。做笔头的工艺和工具比较简单,铝线的尖是在水泥地上磨的,沟纹是用折断了的铁锯条锉、用手工刀刻,是动了细工的。同学们看到后,有些人也纷纷效仿,不过,他们的笔尖不如我的好使。
我的制图作业老师比较满意,多次受到表扬。我画的轮廓线(粗实线)准确、光滑。特别是圆角处,衔接的整洁,没有毛刺。关于图线我们初步懂得了粗实线、细实线、虚线、折线与中心线的画法和用途。
学习制图课,主要是让我们掌握投影图的识别和画法。那个时候,我们学校的教具十分缺乏,制图老师在讲投影的时候,把我们领到日光下。老师:“看见没有!地下是我的影子,影子是怎样出现的呢,是阳光照射出来的。这叫什么?这是投影现象。前人发现物体被阳光、月光或灯光照射时,在地面或墙壁上便会出现一定形状的影子;又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找出了光线、物体及其影子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总结出了科学的投影理论和方法。地面在投影理论中是什么,它是承受影子的面,一般为平面,叫投影面。日光的光线是什么,投影理论中把经过我的形体与投影面相交的光线叫投射线。我在地面上的影子是通过我的形体的投射线与投影面相交得到的图形,这就是我的形体在投影面上的影子,就叫投影。注意!我这里讲了三个概念:一个是投影面,一个是投射线,一个是投影、也就是投影面上的图形。制图学把这种将投射线通过形体,形体的影子在投影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叫投影法。我们制图,就是采用投影法。”

回到教室,制图老师拿出一个只有三个面的粉笔盒:底、和与底相连接的相邻的两个帮。老师:“投影法分为平行投影法和中心投影法,我们学习的是最常使用的平行多面正投影法,画出的图叫多面正投影图。
制图老师:“我手中拿的半个粉笔盒,一共是三个投影面,我们分别称它们为甲投影面、乙投影面、丙投影面。为了同学们便于理解,我们把粉笔盒放大。甲投影面是教室的有黑板这面墙,乙投影面是地板,丙投影面是同学们右侧的墙。如果我们在教室中间半空中放一个正面为正方形、侧面为60°30°直角三角形,底为长方形的五面体机器零件;有一束平行的光线分别从零件的前方、上方、左侧方射向甲面、乙面、丙面三个方向,这样,在两面的墙上、地板上就会出现三个投影;甲投影面的投影是正方形,乙投影面的投影是长方形,丙投影面为直角三角形。这就是三面正投影,这种方法叫正投影法。它是投射线相互平行并且与投影面垂直的投影法。
“我现在把粉笔盒底和帮的连线剪开,把底向下铺开,把帮向右铺开,形成三个投影面,乙面在甲面之下,丙面在甲面右侧;我把它画到黑板上。”
制图老师在甲投影面里画了一个正方形,在乙投影面里画了一个长方形,在丙投影面里画了一个60°30°三角形。制图老师在画图的时候,令甲图与丙图横线对齐,令甲图与乙图竖线对齐。然后,把三个投影面的边线统统擦掉。
制图老师:“大家注意看黑板!现在黑板上的投影图就是我方才所说的五面体形体的三面正投影图。在甲投影面位置的正方形叫主视图,在乙投影面位置的长方形叫俯视图,在丙投影面位置的三角形叫左视图。用正投影法绘制的多面正投影图能够准确、完整地画出形体的形状和结构,能够准确标出图形的尺寸。主视图标注的是形体上下、左右各个方向的高度尺寸和长度尺寸;俯视图标注的是形体左右、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左视图标注的是形体上下、前后方向的高度尺寸和宽度尺寸。”制图老师拿着教鞭在黑板的三个视图上左划一下,右划一下,让同学们掌握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形状与在图纸中的位置。
制图老师:“现在我们要了解度量几何形体时的几个概念,就是什么是高、长、宽。主视图与左视图的上下为高,主视图与俯视图左右为长,俯视图与左视图前后为宽。大家看我在黑板上画的图!主视图、俯视图中相应投影横边的长度相等,并且对正;主视图、左视图中相应投影的竖边高度相等,并且平齐;俯视图竖线、左视图横线的宽度相等。同学们今后画图或看图中要记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画法口诀。”
之后的制图课老师反复讲解三个视图的方向和度量关系,老师说,这是初学制图课的基础。熟练的掌握这些关系,只有一个办法:多多练习画图!所以,制图课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画图。对此,我的兴趣极浓。
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制图方法的记忆,制图老师在作图之前经常提问。老师:“现在我提问!是关于三个视图边线与实物形体的界面方向的关系。第一个问题,主视图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与形体的上下左右是什么关系?谁回答!”几个同学没有站起来,就齐声喊道:一致的关系!老师:“好!第二个问题,俯视图的上方、下方和实物形体是什么关系?”一个同学:“一致的关系!”另一个同学:“错!俯视图左右方向与实物形体的左右方向一致;俯视图的上边线是实物形体的后面,下边是前方。”老师:“第二个同学说得对。左右一致,上后下前。现在提问第三个问题,左视图的上下方向与实物形体是什么关系?”还是那个同学抢着说:“上后下前!”引起同学们哄堂大笑。另一个同学:“上下与实物形体的上下一致。左边是形体的后方,右边是形体的前方。”老师:“一些同学可能口头叙述说不清,画图的时候画得可能还是正确的。同学们要学会把制图的过程,用语言有次序的、准确的表达清楚。这就是学好理科必须打好语文的基础的缘由。”
制图课上了一个学期,大部分时间是作图。通过这门课程,要求同学们能够掌握一定的识图、画图的初步知识。尽管课时不多,对我上大习金属工艺学,很有帮助。特别是毕业以后,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自己做点“木匠活”,画个“设计图”,真的有了用场。就是退休以后,定做点厨房、卫生间的设施,我画的草图还“博得”了厂家的赞赏,授予“工程师”的美誉。
(2009年8月1日16:52:01)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