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势将找茬进行到底(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盘此话一出,大殿里刚才那些汹汹嚷闹的文官们不由得气势集体一滞,就连赵盘旁边的朱姬都忍不住轻轻扯了一下赵盘的衣角,可在我眼角斜睨之中,挑起了这场朝堂争论的吕不韦却只是若有所思的看了赵盘一眼,似乎并没有什么焦虑的神情。难道是这个老狐狸也明白过来了?
不过,赵盘却是真的明白过来了。从他刚刚主动把话题从周良身上扯回到“王在法下”的争论,就可以看得出来,他是真的明白,我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却是在保护他的大王之位。既然王在法下,王尊法以明赏罚,则大王无过,即无罚!
我这其实就是在当众宣布,只要他赵盘不犯过错,那么我就保他的王位不失!
够了,这就足够了!赵盘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在刚才心情激荡过后,冷静下来的时间里,他把事情的头绪又在脑袋里面过了一遍,这才浑身冷汗的发现,他刚才无意的真情流露,其实却恰恰是最好的手段,否则,即使我没有辞官而去,只是在未来的时间里袖手旁观,不问政事,那么等待他赵盘的大概也只有死路一条了。而现在却能够得到我的保护,他怎么能不大喜过望。在他心里,我对他王位的承诺,实在是比数千死士的捍卫更有价值的多——即使我承诺保护的只是一个看起来名不副实的空头大王,但一向受到我实用主义教育的赵盘更明白的一件事却是,只有抓在手里的牌,那才是最好的牌,要是不自量力的一味奢望着完全的王权,而至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那样的傻瓜绝不是他赵盘!
“呵呵,大王切勿着急。”我笑了笑,不再理会其他人的惊异,转身向赵盘点了一下头,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接着道:“咸阳胥吏的作为,看起来似乎同本相提议的定尊法以明赏罚毫不相干,其实不然,二者其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因法不明,赏罚不公,所以胥吏可以不尊法而行,官员可以枉法而徇;而同样的,官员之枉法,则法以私徇,胥吏之不尊,则法令不行。既徇且沮,赏罚何以为公?赏罚既不公,则文官蝇蝇,武将苟苟。文官蝇蝇,则沆瀣一气,朝政为之败坏,黎民苦之,王其无忧?武将苟苟,出则夸名,入则逐利,社稷江山,王其自任之?
“王切勿以胥吏之微末,不足以见大观。实则不然!所谓见微知著,以胥吏之风,咸阳令之事足以闻;同理以徇之,以咸阳令之风,职司之官,亦足以闻之矣!有斯司职之官,即有斯司官之相;斯相既已如此,则王委之以国任、民寄之以衣食,庶几无忧乎?”
吕不韦的眼睛越睁越大。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件事绕来绕去,到这里却绕到了他的头上,心里这个冤枉劲那就别提了。说巧不巧(其实我是有意的),我这时却还拿眼睛一个劲的往他那里猛看,搞的大殿里面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这个时候都随着我的目光,把视线一齐聚焦到了老家伙的身上,害得他挡也不是,躲也不是,不挡不躲更不是,直把一张老脸涨得通红。
可就当所有的人都以为我接下来就要向吕不韦发难的时候,我却话锋一转,道:“然为相如此,亦是身不由己。上行下效,虽以相国之尊位,当辅上以劝下,然事事皆如此,纵以舜之贤、禹之能,亦陶陶而已,而理国治政,岂陶陶其能成事哉!必奋逐其丑以正行,彰扬其义以誉德,上理君王之成事,下制百官牧兆民。此相——国也!”
嘶——
不仅是吕不韦,殿中众官无不悚然吸气,不敢置信的齐将目光又锁定到了我的身上——他们实在是猜不透我这葫芦里面到底卖的是什么药。难道我真的是被吕娘蓉的枕边风给吹糊涂了?相——国,什么意思?以相治国,还是委国于相?不过其中赋予相国前所未有的治国大权之意,却是表露无遗。王尊法以明赏罚,委国事于相国,则王在法下,法由相行,那么,相国不就成了不在其位的国君了么?

这里,我不得不感慨思维定势的造成的误解,在朝臣们看来,我这样做,实际上就是以相国代行王事,却不理解,相国与制宪之王的关系,实际上是相互牵制与合作。
眼下却没有人注意这些,而是各自目光炯炯的望着我和吕不韦,除了想猜出来我们之间是否有什么私下的交易以外,就是迅速的转动着脑筋,盘算期间的成败得失,以及自己在这件事情中的损益,就连吕不韦也是脸色变幻莫测,不知道到底在想些什么。
其实吕不韦心里的惊疑却比其他人尤甚。
来之前,闭关三天出来的莫敖同他仔细的分析了我的目的、举措,甚至是我的心理,得出的结论却是,现在实在不是能够出头跟我争锋的时候,无论如何都要念好“忍”字决。也就是说大事绝不同我争锋,但小事决不事事容让,与我的交锋,激烈而已,绝不破裂,这样才能不引起我的疑心,从而以后也更有机会发出致命一击的毒杀,毕竟,吕娘蓉始终是我的枕边人。但是,无论如何朱姬嬴政一定要保住,这是底线。
之所以这样定计,归根结底在于对我的判断,是认为我必然会严厉的打击他吕不韦的势力,并最终铲除干净,直至把吕不韦关到家里面养老为止。这是吕不韦绝对无法接受的,所以拼着以后吕娘蓉怨恨自己一世,吕不韦也要利用吕娘蓉,来铲除我。而他们只要保住了朱姬和嬴政,也就保住了权力的根基,也就有了铲除我的大义和名分,在铲除了我之后,他们也就有了复起的条件。可是如果我只是想从赵盘和朱姬手中夺权,不仅没有排挤他吕不韦的意思,反而还要同他吕不韦合作分享,虽然赵盘(也就是在他眼里的嬴政)是他的亲生儿子,他也未必不能接受这样的安排——事实上,他会很乐于眼观其成,坐而分权!
权力,还是权力!在这样前所未有的权力面前,即使是吕不韦这样的精明之人,也不由得生出了贪婪之心,也就不由得放下了戒备之意。所以,虽然吕不韦一方面变换着脸色,怀疑着我此言的真正目的何在,可另一方面呢,却不由自主的道:“左相国所言极是,明定典法,举国依止,自大王以降,谁莫不服!此诚理国只良方也。”
扑通!
几乎所有的人心里都跌了一翻,可是真正跌坐在座位上的却只有朱姬一个人。她最后的希望也就此破灭了,权力,从此真正的与她绝缘了。
“可是……”朱姬跌倒了,但其他人却站了出来,这次却是昌文君,他抢在了徐先与鹿公之前跳了出来,正要说什么,却看见了我微微的向他摇了摇头,声势不由一顿,再随着我的眼神,视线一转,正看到了跪在殿前的周良,立时明白了我的用意,连忙转口道:“可是提法虽好,却要官吏来施行。现在这……这人的冤屈尚未得雪,咸阳的徇吏乱官尚未缉拿,这再好的法令,落到了这等人的手中,那也是被败坏的下场。”
“呵呵,昌文君说的好!”我暗赞着昌文君的机灵,接口道:“官吏官吏,为国为官,为民为吏,所以,无论如何,我大秦都要有一个官吏任命的原则,那就是贪渎徇法者,绳之!现在,周良,你可以说出那个泯法欺人的犯官之名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