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会盟(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楚元年十月,长安城头。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长安千嶂暗,声声唤,魍魉牝谋邯郸叛。
三十万兵重登岸,烽烟滚滚来天半。亿民不改心如铁,釜薪愿,不周山下旌旗乱。”
手抚城墙垛口的我,看着城门口鱼贯而出的铁骑,嘴角不由浮现出一丝苦笑。这首我闲来无事改自主席诗词的《渔家傲》,本来是一个月前,在我听到韩晶毁约发难的时候,感慨自娱而吟。没想到韩非这个家伙,虽然说起话来不利索,但是这个智力却真不是盖的。当时他就在我身边,支着耳朵听了一遍,居然就这么记了下来,随后这首词马上以上了驰道的速度向外传播,以至于,当我亲临长安主持对赵国战事的这个时候,军队里面都已经把这首词当作鼓舞士气的战歌了。
也许是城头上的我真的有什么“王八”之气,虽然我不声不响的来到这里为先锋铁骑送行,可那当先出门的一骑铁骑却不经意间回过头来望向城墙,正与我的目光交错。
“左相国!”那员将领蓦的勒马转身,战马半身腾起,在空中旋了整整半圈,整个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显示了控马技术的精湛。但我却注意到,他两只脚下的马蹬以及马背上的高桥鞍,给他提供了很大的的借力。我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技术上的优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秦楚骑兵与李牧骑兵之间的差距。当然了,其中还有看不见的马蹄铁,这次在战场上,这些东东应该能给李牧一个大大的惊喜。
听到了那领头骑士的惊呼,整个队列的骑兵们不由自主的回头仰望,正好看见我在含笑点头,顿时齐声欢呼起来了。
“铁骑——水!”
那已经转过身面对着我的骑将身形保持纹丝不动,同时大声喝令起来。
“哗啦啦——”
仿佛一阵大风从队列里面刮过,由第一排开始,铁骑兵们身形一震,战马立时小跑着开始加速,在经过那骑将身边时,突然整整齐齐的向两边一分,如流水划过礁石一般,并且在奔驰之中自然而然的就散开成了冲锋阵型。然后,在最后一排骑兵即将越过那员骑将的时候,只听那骑将猛然暴喝一声:“止!”
“止——”
由那员骑将开始向后,每一排铁骑在勒住战马的同时,也在重复着这个命令。声浪如海潮,波涛汹涌着向远处传播,最后在声音达到了顶点的时候整支铁骑已经散布的的姿态,整整齐齐的停住在长安城外的旷野上。
“向后——转!”
那骑将暴喝着命令道:“敬礼!”
“唰——”“唰——”“唰——”……
随着一道道的声浪,上千铁骑一排排的带马转身,面对着我。然后,在最后一道声浪响起之后,顿了一顿,所有的马上骑士齐整整的挥起了握紧的右拳,在身体的右侧划过一道弧线,最后狠狠地擂到了自己的胸膛之上,形成了了一道沉闷汹涌的波涛:
“嘭——”
“秦楚骑兵第一军、左锋,列队完毕!秦楚骑兵第一军左锋领军桓奇,请左相国——阅!”
“阅尔兵姿,”我在城头之上挺直了身形,纵声喝道:“感尔兵魂!尔兵在锋,尔父在田,尔兵当先,尔母当园!国以委之,兆民临之!”
“喏!”“诺!”“诺!”……
城下桓奇在马上抱拳稽首应诺,随即带马转身,在左锋整整一千一百六十七人的齐声喝“诺”声之中,纵马穿过散开的左锋队列。随着他每越过一排铁骑,那排铁骑立刻收声转身,在他身后汇聚。终于,当他穿过了整个队列之后,整个铁骑左锋已经在他身后重新汇聚成一股钢铁洪流,跟随着他,滚滚向前方涌去。
随着骑军左锋受阅出城,后面的右锋、左卫、右卫、后军,无一不在城门外列队请阅,直到驻扎在长安城里、拥有六千多铁骑的骑兵第一军全部出城。
装备了最新的钢质板甲和马甲的六千铁骑!
这是我攒了数年的家底了。这次我将他们一次性的拿了出手,就是要给赵国、以至于天下人一个惊喜,告诉他们,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李牧的铁骑名扬天下,但是,他们却不是真正的铁骑,他们连马蹄铁都没有,又怎么能算的上铁骑呢?铁骑,只是对李牧骑兵战斗力的称呼罢了。就是说,李牧的骑兵,象铁一样强悍!可是这一次,我却要让李牧尝一尝真正的钢铁骑兵的滋味。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让这天下不再纷乱,让后世的汉民族、现在的华夏,尽早的一统,屹立!

为了这个目标,这次我不惜将李牧手下的那只英雄的铁骑,绞杀成齑粉!
看着最后一亮运载辎重的马车除了城门,乌卓向我抱拳躬身,道:“左相国,大将军乌卓、将军乌言舒、参军尉缭,请求出城!”
乌卓是这次征赵的骑兵主将,而乌言舒则是铁骑统领。半个月前,李牧率军围攻长安的时候,乌卓亲自率领铁骑驰援长安同李牧的骑兵交锋。当时不了解铁骑威力的李牧骑兵着实吃了一个大亏,在与铁骑的对冲之中大败亏输,三万骑兵,愣是被六千铁骑压着打了一个上午。所谓一力降十会,不论李牧怎样变阵,面对着用钢铁武装到了牙齿的铁骑,在长安城外的旷野上,李牧在丢下了五六千战死的骑兵和数千匹战马之后,率领着剩下的两万多骑兵和五万步兵黯然撤退。这次由于韩晶突然背约而获得的最好的进攻长安的机会,就这样丧失了。同样的,李牧的围城打援,歼灭原来驰援的秦楚骑兵的计划,也泡了汤。
乌卓也没有追击。
他知道,同歼灭李牧相比,守住长安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里有着我太多的心血了。这里不仅仅是我根据地,它更是我要在这个野蛮时代传播先进文明的火炬之源。
而且,乌卓也知道,他现在不需要冒险,我已经带领着共计三十万的秦楚军队从西、南两个方面度过了河水,向邯郸进逼,同时魏国在龙阳君的主持下、韩国在韩闯的主持下、甚者齐国燕国的军队也分别在后胜和徐夷则的率领下,开始向赵国的边境集结。虽然现在还不清楚燕齐两国的用意,但从近十几年来的情形来看,燕齐这两国可从来都是想占赵国的便宜的。至于魏、韩两国么,那就跟不用想了,因为他们已经公开亮出了救援长安的旗号。仅这三国的军队加起来,就已经超过了四十五万,而现在举赵国之民能战者,也不超过四十万。
更何况,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随着我的各种奢侈品、日用品的源源涌入,特别是后来《物权令》在赵国各地被各阶层的人士传播,现在赵国除了那些因为长平之战而把秦国恨到了骨子里的人之外,鲜有人愿意与秦国一战。等到秦楚两国合并、秦王、楚王各去“王”的称号、并以元老院呃名义开始了清丈土地、鼓励手工业、放宽商贾的各项政策之后,秦楚,这个新兴的国家,已经成了赵国普通百姓心中最向往的地方了。
除了已经众叛亲离的韩晶之外,赵国也就只有一些害怕利益受到损害的王室之人还对我抱有敌意吧。
所以,在明眼人看来,随着韩晶背约,赵国的覆灭也只是迟早的事情了。乌卓当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就更愿意以堂堂正正之师,堂堂正正的击败李牧这个被我推崇备至的名将了。再所以,当他已经以六千铁骑堂堂正正的击败了李牧的三万骑兵之后,不愿意冒险追击,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他可没有忘记当我第一眼看到沙盘上长安的态势是说的一句话:“李牧这是想围城打援呀!”
但是李牧毕竟没有算到真正的铁骑的威力——一个人再具有智慧,他也难以算到他从来不曾想到过的事物的特性呀——所以被乌卓亲帅的六千铁骑突破外围,直抵长安城下,并给他好好的上了一课。然而我却知道,虽然李牧咋一接触铁骑会吃大亏,可以他的智慧,一定很快就会看到铁骑的弱点来。所以我在乌卓临行前特意嘱咐过他:“此去一战,李牧一定会明白,他想攻破长安的图谋是不可能实现的了,但是,他围城打援的图谋却并非没有可能,所以,你一定不要被胜利所迷惑,要小心,李牧一向善于示敌以弱、出其不意。”
乌卓果然稳稳的控制住了局势,等到了我的主力到来。现在,该是我们出击邀战的时刻了。
李牧,将是我必须越过的一道坎!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