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剧评 (五 终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话至第八话
依次放出的魔鬼是:
第六话愤怒,第七话,死亡,第八话,爱(?)
愤怒使人失去理智,或者说,愤怒即是因为失去理智才会表现出的一种行为。
当人愤怒的时候,他会做些什么?
愤怒之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应该说是完全超出可以预期的范围。
人常常以会思考的动物自居,而根据前因后果,推理预测事情的发展过程,更是人所自傲的与动物区别开来的鸿沟。
可是愤怒之后,人会做出什么事情来,这就很难说清楚了。
因为这是在常理以外的,不太符合推理所需条件的一种情绪,一项条件,一种心态。
也是一个很有挑衅意味的魔鬼。
被愤怒附体的人,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我不清楚,因为之前就说过了,无法预测。
而剧中所展现出的行为是,杀人。
终于被治愈的爱美,回到家里,却依旧被当作累赘。
而作为第一个潘多拉实验品的小白鼠,政府却决定放弃她。
这一切都是因为,真正指示爱美杀人的,是厚生劳动省大臣的第一秘书。
这个道貌岸然的政客,是爱美的**常客,而被杀掉的人,正是因为知道了爱美和他的事情,拿此事要挟他,才会被他杀死。
于是整件事情,终于联系起来了。
何以一开始,政府就会知悉爱美的存在。
至此答案终于揭晓。
而爱美也正是因为跟第一秘书的关系,被视为应该实验完成后抛弃的小白鼠。
潘多拉开始发便当,于是第七个魔鬼,被快递给一个个剧情需要而死亡的人。
第一个死掉的是绿川,铃木的恩师,心脏病发,拒绝大黑田的治疗,心肌梗塞而死。
而本可以去救他的铃木,因为要关注潘多拉研制的实验过程,拒绝离开实验室去救人。
铃木的性格转变,剧情安排得太突然,所以感觉还是很奇怪。
而铃木自己的解释,也让人觉得难以信服。
铃木的说法,是他终于醒悟了。
那么,醒悟之后,就应该冷血到,连自己的恩师性命都不去救嘛?
难道研制潘多拉,不正是为了更多人能够从癌症病魔的手中逃脱,以谋求更多的幸福嘛?
那么为了潘多拉,就可以去放弃拯救其他的病人,这样,真的是一个医生应该做的嘛?
而之后铃木的表现,更叫人大跌眼镜。
在向政府高官的潘多拉研发报告会上,他提出了三点要求。
第一,是把大黑田排除出潘多拉的研发团队。
第二,是让他自己来操控整个研发机构。
第三,则是由他来选择使用潘多拉的人群。
他选择的,是十五岁以下的儿童,这正是小白鼠爱美那一群人。
理由呢,因为儿童是国家的希望,在出生率已经负增长的当今社会,让儿童活下去,无疑是延续希望,最好的方法。
可是这和政府的目的相背离了。
政府,以内阁总理为代表,希望的是,把潘多拉这样新药,应用在能够支付得起这昂贵医疗费用的人身上。
以及那些患了癌症,却又如此贪婪得渴望活下去,继续自己政治生命的政客身上。
不过这里不得不说,总理也患了癌症,厚生劳动省大臣也患了癌症,的场警官也患了癌症,爱美也患了癌症。
癌症似乎还没有那么普及吧,呃,吐槽一下。
当然作为一部戏剧,这样的安排,是剧情需要。
当总理要求铃木把潘多拉给他使用的时候,铃木的回答是,稍微考虑一下。
这简直就是婉转的拒绝了。
当个人的利益和政府的利益冲突的时候,我想,真正要让政府向你妥协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于是,第二个领到便当的,是爱美。
没有被癌症折磨而亡的她,本可以继续享受自己的花样年华,却最终被人为的犯罪,被理事长的车,撞死了。
受到爱美之死刺激的铃木,在爱美的病榻边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在母亲身边,看着母亲撒手人寰的情形。
终于,铃木疯了。
是真疯还是假疯?这个怕是也有争议。
几乎所有人都怀疑铃木是装疯卖傻。
不过我愿意相信,他的确是受了太多的刺激。
十几年的癌症研究,就要成功。
却突然有这样那样的变故,人人都想分一杯羹,人人都想把研究所得的巨大利益据为己有。
有时候,疯一下,也是好的。

疯,其实也可以解释为,是对外界大量刺激做出的应变,只不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应变罢了。
当人受到的刺激没有办法用平常的心态和方法来应对,那么这种状态反应到外部表现,就有可能转化为“疯”
人不疯魔不成活。
其实,疯了,倒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对疯子,你不能用平常的方式来跟他相处。
而铃木疯得也很彻底,他不说话,或者,说他傻了,也可以。
你是疯儿我是傻,不是嘛?呵呵,疯和傻,相辅相成,相依为命。
而其后领到便当的,是厚生劳动省大臣,和他的第一秘书。
眼看秘密败露,而潘多拉也得不到手,秘书选择了先杀死大臣,然后自杀。
然后照以前一样,为大臣拟一份文件。
只不过不同的是,这次的文件,是一封道歉信,也是一封遗书。
选择切腹,是日本武士道精神中,视为对自己荣誉和名声,一种很好的方式。
死,也要死的有价值,有尊严。
虽然我并不待见切腹,更何况,秘书和大臣选择的是喝毒酒自杀的方式。
秘书死前把大臣叫做哥哥那一幕,我承认我被雷到了。
就像是在鲁鲁修中,皇帝叫v.v哥哥一样,雷啊。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潘多拉。
自杀,其实是一种逃避人生的方式吧。
也曾经想过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人生的低谷,灰暗,见不到希望。
终究还是胆小,没有选择自杀,这一现在看来,相当懦弱的行为。
也许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或者长期压抑着这样一种想法吧。
那么我想,至少你没有选择去死,就现在看来,还是正确的。
因为至少还有明天。
还有希望。
还有潘多拉。
还有潘多拉魔盒中没有放出的那样东西。
爱。
疯而复醒的铃木,选择了和潘多拉,和多年研究的实验室,一起葬送火海。
疯是一种解脱,**也是。
终究他还是没有能够解脱。
厚生劳动省大臣死了,有人接班。
大黑田成了大学校长,诚实的,廉洁的大学校长。
小夜子从爱美和绿川老师的死亡阴影中走了出来,继续和记者男友的甜蜜。
小夜子曾经在铃木疯掉的那段时间,把铃木比作潘多拉的母亲,把自己比作潘多拉的父亲。
因为孕育一个生命,需要男女一起共同努力。
而究竟潘多拉的魔盒,是谁打开的呢?
可以说是铃木,也可以说是小夜子,也可以说是,所有,对那魔盒中的秘密,垂涎不已,欲罢不能的贪婪的人类。
这是一部有深刻涵义的剧,它试图探讨很多问题。
很多在哲学史上,至今仍然争论不休的,永恒的话题。
举凡贪婪,暴虐,愤怒,陷阱,死亡,都是人类与生俱来,便困惑不已,并时常为之战栗和迷茫的原罪吧。
而这些问题,这些哲学思辨中永远会被提及的概念,远远不是一部八集的八个小时的日剧,所能解说清楚的。
可以说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这些问题的答案。
当学会思考,学会阅读,学会与人交往,与人相处,却看到更多罪恶,更多伪善,更多虚情假意,更多人间悲剧。
懵懂的时代,我们说自己很无知。
而自以为满腹经纶,无所不知的时候,又发现,我们还是很无知。
这个世界的秘密,是永远也解不完。
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
也许,我们只要知道自己是谁,已经很不容易了。
可是,我们真的知道自己是谁么?
好吧我不擅长哲学,我也不会数学,这个问题,留待诸位慢慢思考了。
在整部剧的最后,记者男友把这一切的争端和冲突,归结于人类对那没有被从潘多拉魔盒中放出的,爱的追求和争夺。
也许,这样的解释,可以满足一部分人吧。
而这也是日剧常用的总结方式。
我不知道要怎么结束这样一篇剧评,我带着看故事的心态去观赏,最后却不得不陷入对它庞大复杂的哲学命题的思考。
也许有些人会看得很痛苦,的确,看到后面我也有些痛苦。
更多的人,如果只是当故事看,那么我想,你是幸运的。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说不得,说不得,一切说不得。
就这样,结束整部潘多拉的剧评吧。
期待诸位同好的评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