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堂时光之象牙塔·良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好的老师不是人,是由人演绎的生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觉得人生是一部大书,于是我看着别人的生活,关注着自己的内心感受,觉得图书馆里的书,也都是人写出来的,他们经历了生活,用他们的角度写出来,我去读而且接受了,那么就算是强加给我一种思想,我拒绝。于是大学一年级我没有踏进侨总图书馆半步。
生活是个老师,他教给我的永远是最新鲜的东西,我必须是一个特别有悟性的学生才能够领会他的意图,我必须会自己总结,才能够学得深刻,我必须时刻端正自己的态度,才不至于误解他,不至于误解这个世界,不至于误解和我一样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有时候,我是个聪明的学生,有时候我也愚蠢得一塌糊涂。但是只要我不放弃从师于他,他便不会遗弃我。
走着看着感受着,我却发现自己离生活越来越远了,一个人的人生能有多么丰富呢?一个人的内心能天生多少内容呢?即使生命的过客们让我做了免费的观众,看着别人的风花雪月,看着别人的喜怒哀怨,可是我们到底能够懂得多少,到底能够收获多少呢?我不再自负了,我走进了那些由作者们描述的世界里去了。
文学是我的老师,文学里的生活为我展开了丰富的图景。在这里,只要我愿意,我可以回到人类的儿童时期,奇妙的幻想,人类永恒的主题:智慧、情,我可以出现在贵妇人的舞会上,也可以寄居在巴黎中心的大象肚子里,我一时之间可以挥金如土,转瞬便身无分文了。我有情有义时为知己者死,我无情无义时抛妻弃子,一瞬我成功了成了万人瞩目的对象,突然我失败了成了人们砸臭鸡蛋的对象。我经历大起大落,经历生死,我就这样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许是虚幻的世界,但是所有的世界里都有这些东西,与现实很好的结合,我想我还是获益匪浅的。
然后我才遇到了真正的由人充当的良师。他们同时出现,让我猝不及防,是生活给我的奖赏吧。
大学读了2年的时候,我已经有些厌倦了,我总是感觉是在浪费生命,遇不到可以给予我更加丰富的营养的人,也没有什么人能够指引我走一条更加光明的道路。迷茫、迷惘,怅然若失,希望能够走出大学,进入社会中去,宁愿接受风雨的洗礼,在生活的风口浪尖承受折磨,也不愿躲在避风港里郁闷颓废。总是觉得自己空有理想,却是没有什么用武之地,觉得是一些没来由的东西束缚了自己的手脚。生命想出走,灵魂想出走,只是我改变不了一切的惯例,我根本就没有资格,不成熟,不知道自己该主动地去寻找精神的寄托处,不知道好好地去利用去珍惜当时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便利条件,只是在抱怨抱怨。
懒散上课,因为没有抱有多少希望。
却碰到了一个有很多想法的老师,碰到了一个有很多才情的老师,碰到了一个有着脉脉温情的老师。
有想法的老师,其实只是给我们讲“两课”的,他讲世界政治与经济。我感觉自己被营养被滋润了,是因为他从来也不会去照搬教材上那些我们都已经读过一百八十遍的既成理论或事实,每一次课他都能给我们注入新鲜的东西。他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讲出来也不怕我们一百几十号人笑话。其实对于这个世界,在听这个老师讲之前,我是很糊涂的,除了学过一些历史之外,对于现在的一切都不怎么关心了,自己的世界太乱太芜杂,自己整不明白自己,也就无心去关注除了自己以外的东西。其实对自己过度关注,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患得患失的,只能徒增烦恼,把自己囚禁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都忘记了自己也可以参与更广阔的世界,也可以演绎很多精彩,即使做不了主角。
是这个老师说人要有宽广的胸怀,中国地大物博,不与小不点国家计较自然有其道理嘛!只有国土小的国家才动不动说自己是什么大什么什么帝国,那是一种民族自卑感,要用一种虚无的口号来弥补心灵的缺失。
这个老师有意无意地向我们传达了很多良好的信息,他说生命是短暂的,但是如果能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别人,那么就延长了生命的外延。我举双手赞同,于是就接受了它,有时候也想想能不能也增加一下自己生命的外延呢?也许一辈子也难成气候,也许此时此刻我的生命已经增长线条了。

这个老师,是个好的引导者,虽然只有半个学期的师生缘,我受益良多,如果不是对他研究的方向不怎么感冒,当时真的想考他的研究生。
有才情的老师是教外国文学的。第一次见面第一段开场白,文采斐扬,我感觉这个老师有点意思。这个老师确实是有意思,他不按照文学史上的章节向学生灌输知识,每一次课,每一个标题都是很新颖,引人遐想,引人入胜。每一个问题都能看出是经过深度思考而得出的比较直观的准确解答。
他的生活是很有情调的,我觉得,然而他说的是苦行僧似的。每天不是在家里就是在书店,如果都不是,那么就是在这两点间的路上。他的家乡是浙江,对越剧情有独钟,弘扬家乡文化,一个热爱家乡的人,“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展歌喉,性情中人,我喜欢。
既然是良师,当然是对我有指导意义的人。他引领我走过希腊文化的长廊,带我走进浪漫主义文学的殿堂,诗话的语言、洒脱的个性,思想中的闪光点,给我很多启发。他也曾指点过我们去读一些什么样的作品,这样就使我节省了许多流连在书架旁的时间。他看得出我的忧伤郁闷,开导过我。也只有在他的课上,我不会做其它的事情,因为我足够尊重他!
润物细无声的良师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可能是知遇之恩吧。一路走来,都是朋友们不弃,对我依然欣赏,经常会给我很多信心和勇气,我才能过得比较开心,身体还算比较健康。老师的出现,多多少少让我有些受宠若惊,当然了,他肯定我,只是说我的文字还是需要经营的,我接受了但是我好像没有改。
毕业论文本来是学术范围的东西,而我就任性地写了一篇散文,一万多字的散文。如果换做其他老师一定火冒三丈,然后杀死它。然而这个老师却容忍了我,并且推荐我的论文为优秀毕业论文。把我的一篇散文推荐给广电班拍摄电视散文,且刻了光盘送给我留作纪念。
这个老师是个男老师,但是他身上有一种温婉的气质,感觉很亲切,说话的语调也随和,我觉得说话就应该是那样的,稳重、亲切、柔和,在个性塑造上他给了我一些影响。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人生这么长的路上行走,茫茫人海中,有多少老师呢?从每一个人身上都能或多或少地学到什么,都能得到或大或小的启发。所以高傲的人要学着谦卑,自负的人要学着容纳,肯定自己的时候不要贬低别人,发现别人的优点的时候不要嫉妒,见贤思齐,或许是更可取的态度。
我觉得每个人从生命开始形成的时候就是在不断学习中,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已经在感受爸爸妈妈给自己营造的世界,降临到世界中了,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视觉的听觉的感觉的,一切一切。从始至终,人生都在教育我们,世界在教育我们,现实在教育我们,我们自己有点思想,有点判断力,选择了自己需要的,淘汰了自己厌弃的。在自己行走的途中,可能师从几个人,这些人也许影响自己一生,也许到了一定时候我们会与他们背道而驰,而又接受了另外的人作为老师,如此反复,一直到跟这个世界告别。
我现在仅仅走过25个春秋,我对自己曾经遇到过的可以为师的人,我能说的能做的仅仅是感谢,感谢他们曾经那么无私地关怀过我,给予我的哪怕是微小的帮助。不管是教育工作者还是与我同行的学生、朋友,我都铭刻在心,也许我能够付诸笔端的不过几个人,但是我从来都不敢真正的忘记那些指导、知遇之恩!
最后感谢一下生活,感谢一下造物者,它们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看到了太阳,得到了这么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