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乾坤宝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庄景的耐心很好,这是毋庸置疑的从他能独自一人跟一条蛇生活数百年而没疯了癫了或者自杀死了,就可以看得出来。瞧,他就不信那神秘者没有留下来半点痕迹,所以呢,小心翼翼地展开全方位地毯式的搜寻、查探,终于还是有所收获。
真可谓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天道酬勤!居然给庄景找到了木野口中所说的坤木宝镜!直径6厘米的圆木框,里面的方铜镜面光滑无比,背面有一个篆体“坤”字的坤木宝镜。
原来它就在山猿所挖过的土地旁边几米远的地下不足两尺深之处,而且,它跟玲珑梭一样,能够躲过神识的探视。如果不是眼睛看见它,手触摸到它,根本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难怪之前用神识搜寻时一无所获。
此时,就算没有木野太郎要找它的事,庄景也知道它绝非凡物。天底下哪里有躲得过神识探视的凡物?庄景赶紧遁入地下近100米深的地方,掏出一个四米高两米宽的小洞,布下禁制而后祭出九龙鼎,让刚收服的的山猿拿着韩铁棍守着,自己钻进鼎内研究坤木宝镜。这山猿颇有灵性,实力大约相当于练气中期修真。被庄景封印在九龙鼎,又续回手掌后,它对庄景已经是心甘情愿臣服的了。
本来在木野太郎的锦袋没看到什么宝贝时,庄景就对这坤木宝镜没太多的好奇,心想:它未必是什么好法宝,可是它竟然能无视神识的探视,这本身就是神奇得很的事情,可是它到底是什么类型的法宝,有何作用,那还得慢慢研究才行。毕竟,手头上没有相关资料。
所谓天圆地方,如果用这坤木宝镜来体现的话,这圆木框就是“天”,里边的方铜镜就是“地”。那么,它应该叫做乾坤宝镜的,为何要叫“坤木宝镜”?为何在镜背上刻的是“坤”字?“坤”代表“地”,“乾”代表“天”,是否它缺了一半,这盖在方铜镜面上的那块木框上刻的是“乾”字!
这“乾坤宝镜”倒真是有听说过——在天梓子的记载中。只可惜那是里边关于“乾坤宝镜”讲的很简单,只说是传说中的法宝,能照出一切妖魔鬼怪的原形,让它们无可遁形,还能封印它们,供宝镜主人驭使。至于怎么使用,天梓子没说,也许他根本就不知道。毕竟要知道别人炼制的法宝怎么用,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庄景基本上可以断定,这就是乾坤宝镜。但是要使用宝镜,还得要让它认主。否则,每次用它,都得耗费大量的真元和精神,还可能遭到反噬。那是非常不值得的事。
庄景试着逼出一滴血,滴在方铜镜面上。顿时这滴血就像蜘蛛网一样散开,把整个铜镜网起来,慢慢地渗透到内部。同时,庄景也开始慢慢感觉到自己跟这宝镜的联系逐渐增强,直至能全部掌握。这时,庄景的心神完全沉浸在同乾坤宝镜的联系中,没有注意到宝镜的外部也发生了变化:光滑无比的镜面变得朦胧起来,就像笼罩了一层雾,还隐约闪出一个无比深邃的混沌空间。

在感到宝镜需要真元滋养后,庄景赶紧把它收进体内,让它待在紫府之中,慢慢恢复。
要知道,每一件法宝都需要不断地用真元滋养、温养,才能够在使用它时发挥出应有的威力。如果一件法宝荒废得太久,它就会逐渐变差,最后甚至报废。只有有着合适能量的滋养、温养,它方能保持原有的威力,甚至变得更强。
一个小时后,庄景心满意足地迈出九龙鼎,祭出闪烁着迷人光芒的乾坤宝镜,双手打着印诀,叱道:“乾坤显妙法,宝镜封万物!”山猿直愣愣地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封印到乾坤宝镜里去了。
经过祭炼,庄景知道宝镜内空间如今是空空如也,正缺乏妖魔鬼怪去填充。所以才急着把山猿给封进去。其实把山猿封进宝镜里,对宝镜和山猿都有益处。山猿可以在宝镜空间的特殊环境中慢慢成长,而宝镜也能够吸收山猿散发的一些能量。它们的这种关系相当于是植物和动物的一种关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而动物的呼吸需要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植物和动物各取所需,彼此都得到好处。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这宝镜少了个盖,就是那块上面刻着“乾”字的圆木,那个盖也是宝镜的重要部分,它是隔绝宝镜空间和外号联系的大门。没了它,宝镜所封印的妖魔鬼怪可以自由进出,连宝镜主人也难以阻拦。
不过庄景想到一招下策:先把宝镜放在九龙鼎里面。这样九龙鼎就成了宝镜空间跟外界联系的门,或者说,九龙鼎是大屋,宝镜空间则是大屋里边的另一间大屋。他懒得随随便便炼制一个盖,因为他想找找原本的那个盖。而且要炼制一个跟得上原来的也非常不容易,至少庄景知道自己暂时没有能力炼制出来。
有了乾坤宝镜,庄景是恨不得马上到妖魔窝里去,封印千把个妖怪来填宝镜的肚子。据说这乾坤宝镜可是非常的不简单,能够封印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个妖魔鬼怪的。至于为什么是九五之教,这里边的学问可就大了。不过单这个数目已经是大得足以让庄景笑得合不拢嘴。不说别的,如果庄景带上两千个封印在宝镜里血族亲王级的妖怪,估计就可以横扫教廷了,问题是:去哪里找来两个血族亲王级的妖怪?
不过,庄景也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地吃,高楼要一层一层地建。他也不指望有了乾坤宝镜,马上就能跟教廷正面抗衡。毕竟一是自己自身的实力还不够;二是太招人注意,让别人知道乾坤宝镜在自己手上,说不准又会生出多少祸害来呢。低调,低调。只有低调的人才不容易让人注意。就像在学校,有几个老师能记住那些学习不高不低、交际不多不少,各方面都普普通通的学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