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足协的选择(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宁商第一次听说足协高层产生权力纷争的消息,是在国内某专业媒体的一小段文章上。 不知道是哪个大嘴巴,或别有用心的人士,将体育总局领导赞扬张祥龙在争办亚洲杯时的社交能力,并有意将足协的管理分为内外两块之说透露给了媒体。这一小段的报导,在足球已经沦为不关注运动的当时,并没有引起普通大众的瞩目。但在有心人的眼中,无疑是一条异常有价值的情报。报导刊出的当天,这则新闻便被李宁商手下专门分类信息的工作人员呈送到了李宁商的面前。
由于级别的问题,李宁商安排在足协内部的工作人员虽然嗅出了些气味,但终因没有得到确认,而没有向其汇报。这让李宁商对于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产生了质疑。在通过岳父的关系网,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之后。李宁商立刻便通过相应的渠道,对属下的相关人员发出了严厉警告。这一类型的警告在李宁商的系统中可是很少会传递的。当时亦很是令相关的下属部门紧张了一阵子。要知道,李宁商可是很好的一座靠山,若是失去了,遗憾可能只是所有可能产生的情感中,最为轻松的感情了。
由于当时的李宁商身在欧洲,他所有的精力,基本上都放在了率邻多特蒙德俱乐部争夺欧冠的赛程上,对于国内足协领导班子权力斗争的问题,便也没有放在心上。但此时阎龙的一番话,不得不令他慎重考虑起自己的站位问题。虽然此时的站位错误倒也不会影响到其未来的发展,但多多少少也会影响一些进程的速度。要知道,时间可是李宁商现在最为缺乏的物件了。
表面上看来,阎龙与张祥龙此时携手找自己谈心,仿佛二人在危难之时凝成了一股绳,一致对外。但阎龙却又在话语中隐射张祥龙种种的不利之处,将两人之间的对立明示于自己。这令李宁商有些烦恼,他有些摸不着头脑。张祥龙不是笨人,阎龙的做法虽不明显,但只要张祥龙稍稍推敲一下,必不难清楚阎龙的用心。就李宁商目前的了解,阎、张二人目前还真没有到达这样剑拔弩张的地步,阎龙此时用心何在。
退一步说,就算是因为阎龙看中了李宁商的名声和实力,认为李宁商的胜算更大,想与李宁商合作,情急之下,才做出了这样的事情。那么,李宁商选择与阎龙合作,到底是不是最好的选择。李宁商需要掌控足协,他有许多的方案需要通过足协作为平台,向国内所有的俱乐部灌输。一个听话的领导班子对于李宁商来说是极其必要的。阎龙越是表现出自己的强大,越是令李宁商产生担心。尾大不去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着玩玩的。相反张祥龙种种弱智的表现,却令李宁商产生了一定的安全感。
“阎副主席,感谢您对我如此的关心。事实上我之所以离开欧洲,回国寻求发展。便是因为发觉,单纯的走出去,利用他国的资源,为中国培养球员的想法,是片面的。足球要想强大,必须得到本国联赛强而有力的支持。联赛水平高,才能吸引外界的目光,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球员,五大联赛只能成为本国足球事业上升一个台阶的辅助力量。”
扫了一眼面前的二人,阎龙依然是一幅微笑的表情,装出一幅高深莫测的样子。而张祥龙则暂时从刚才的思考中,解脱了出来,显露出专注的模样,静静的聆听着自己的陈诉。李宁商心中清楚,足球在面前二人心目中的份量是完全不同的。
阎龙虽然将足球称之为事业,但其对待足球的态度更多的是一份工作。足协副主席的位置更多的是一个跳板,干得好,自是不用说,向上再迈一个台阶绝对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干的不好,那也没有太多的关系。反正上几任早早的就将摊子给搞滥了,自己最多拍拍**走人,也是不会有什么人鉴定他能力不够的问题。
而张祥龙则不一样。可以说他从参加工作便处在了足球的领域中。在其的脑海里,足协第一副主席已经是他最高的奋斗目标。张祥龙想将中国的足球水平搞上去。但事实是,他没有这个能力。在中国搞足球,早已不是单纯足协领导发句话,下面只需按章执行便可以了。且不说国家体委、上面各级领导的眼睛都盯在这块,就看看下面搞足球俱乐部的后台老板,私人的有徐有亮,公家的是各个国有行业部门,哪一个都不好惹,一个决定不好,惹得一身臊将会是其最轻松的结局。

李宁商望了望墙壁上悬挂着的电子钟,他接着说道:“事实上,我这次回来之前,特意聘请了一批欧洲的足球专家,赶到国内,针对目前国内的足球体制,做了一些分析及方案,今天的时间也不早了,若两位领导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找个时间,坐下来,细细的聊一聊。”
李宁商清楚,自己的这份报告写的好不好,对于面前的二人并没有太多的关系,国外专家调研,提意见的事情,足协早就不知道干了多少次,向来是雷声大、雨点小。倒不是说那些专家无用,提不出好的点子,只是这些点子一旦放到国内的赛场内后,便变的一文不名起来,根本没有办法去执行。他们在乎的是自己这个人,俗话说的好,擒贼先擒王。徐有亮那个山大王他们是没什么能量去动一动了。扶持或拉拢另一个洞大王,与其搞对抗,拉平衡,才是现在最为切实可行的方案。当然,二人都希望自己才是那个实际的合作者,这样,自己才能取得最大的利益。而李宁商亦想通过二人后期跟进的态度,决定最终的合作对象。
“好!”阎龙亦望了一眼钟表,见时间不早,他笑着说道:“那我们专门找个时间,好好的聊一聊。”
礼貌的看了看身边的张祥龙,见对方亦是点头同意,阎龙站起了身来,说道:“时间不早了,相信那些俱乐部的老总肯定也是等的不耐烦了,我们还是先到楼下的餐厅吧。”本来今晚的谈话主要的目的便是确认李宁商的态度。通过对话,他们已能明确的感到,对方与徐有亮在某些意见上的分歧。这便足够了,至于之后合作的细节,三方都需要有一个时间,去调整一下。
李宁商的位置理所当然的被安排到了与足协领导一桌的主桌,随便扫了一眼桌上的铭牌,上面写的都是各个俱乐部的名字,大连陶瓷、北京中信与去年中超联赛的冠军俱乐部,山东泰水俱乐部的名字。
李宁商并没有立刻坐入座位中,而是站立在座位旁边与作陪的工作人员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当其听到门外传来嘈杂的声音时,便立刻向作陪的人点头告饶,随即面含微笑,望向了门口的方向。
徐有亮与阎龙笑着,仿佛在交流些什么。二人走在了众人的最前方。而张祥龙紧紧的跟在了二人之后,一边与身边的俱乐部老总谈笑风声,一边支着个耳朵,小心的偷听着前面二人谈话的内容。在其的身旁与身后,则是各个俱乐部的老板和老总。众人三三两两的走在一起,或小声交流,或放声大笑。对于他们来说,每次足协召开会议,可都是一次良好的交流机会,平时大家最多通通电话,此时能够面对面的交流一下,把平时电话中不能解决的事物,拿出来说一下,把对接下来联赛的想法表达一下,寻求相互的支持与谅解。中国的足球向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虽然现在球迷不关注了,少了一方面的压力,但任何一个国内的俱乐部都与地方政府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联系,政府一旦盯的紧了,自己又无能力达到上面目标的话,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便成为了一种必要。
冲着徐有亮礼貌了笑了笑,李宁商的耳边忽然响起了一声熟悉的喊声,“李少,见你一面可还是真难啊!”
李宁商愣了愣,关于“李少”的叫法对于他来说只存在于一个圈子,那便是自己第一次从伦敦回国时,在北京经胡诗沁介绍认识的一帮权贵的子弟。他立刻反应了过来,一边回身张开了双臂,一边笑着叫道:“荣少,没想到你竟然跑来参加足协的会议,实在太令人意外了。”与荣志坚亲切的抱了抱,李宁商轻声的在对方的耳边轻声的说道:“我俩多久没见了,抽空可得好好的聚聚,昨天我还听到手下的人告诉我,你在深圳公干呢。”
“昨晚赶回来的。”结束了拥抱,两人的手又握在了一块,荣志坚回应道:“我一得到你要参加足协会议的消息,便安排好了回来的行程。上次和你聊过天之后,我向老爷子申请了管理足球俱乐部的差事。明天晚上你方便不,我有些事想向你请教一下。”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