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谗言似信,不可谓有诚;激盗似忠,不可谓无私。皇章关,自居忠义,而结无良哈等贼寇,卖潘城;柳大清等人,无罪而诛。闻者无不震怒,末将也不才,提十万众而三日辽阳城陷,关之头颅在此,敬奉平章大人观之。”
广宁城内,平章府里,书房的案几上放着这么一封信笺。
“谗言似信,什么意思?”
“就是说,奸人的话好像很真实,不能说他诚恳;故作激进的人好像很忠诚,不能说他没有私心。”
听了幕僚的解释,沙刘儿不屑撇嘴,道:“奸人?本帅看李荣,才是那故作激进之徒。哼,他敢去打辽阳,胆子不小!小看他了,小看他了。……”他盯着木匣子中关铎的人头看了片刻,烦躁地挥了挥手,道,“接着念。”
“辽东鞑子三分,沈阳纳哈出,辽西张居敬、世家宝,广宁则有搠思监;而尤以搠思监为甚。仆尝闻言,有识之士皆道:无广宁,则无辽阳;无辽阳,则无上都。将军之功,不可谓不高矣!将军之劳,不可谓不深也。诚可谓我辽东之砥柱,我皇宋之柱石。
“今关已死,辽东无首。末将也不才,诚惶诚恐,愿奉大人为主。悬辽阳之榻,不足以表末将之盼;书南山之竹,不足以表末将之望。”
沙刘儿听懂了大半,后半截懵懵懂懂,问道:“悬塌书竹,什么意思?”
“悬塌表示尊敬,李荣,……”幕僚偷觑沙刘儿,鼓起勇气说道,“他在邀请大人去辽阳。”
“去辽阳?”
愕然,继而大笑。好听话人人爱听,李荣言辞恳切,夸了他那么一大通,他明知不可信,到底心情好了点。他霍地站起来,转了两圈,道:“指望灌几碗迷汤,两箱宝物,就哄老子去辽阳,忒也天真。”
“大人的意思?”
“把老关的脑袋给他送回去,以为老子不识字,好哄么?老子可也听过说三分的!嘿嘿,那个关云长,这个关铎,两个关,一家子。啊?哈哈!”暂且不论辽阳,关铎被杀,李荣着实高兴。两人明争暗斗许多年,总算姓关的死在了前边。
“是,是。不过大人,说三分里,曹操可是厚葬了关云长的脑袋。”孙权杀了关羽,送脑袋给曹操,以此来转移刘备的愤怒。关羽杀过曹操的不少将领,曹操没上当,看破了孙权的险恶,反而厚葬之。
沙刘儿瞪了眼,啐了口,道:“老子没大办酒宴,传老关的脑袋于席上,出出老子多年的恶气,已经不错了。厚葬?呸!交给李荣头疼去罢。”他捋着胡须,沉吟,道,“老关也够狠的,柳大清几个人,说杀就杀。啧啧,够狠辣。李荣也够狠,平章大人呐,他就一点儿也不怕?”
沙刘儿设身处地想了会儿,不由毛骨悚然。关铎杀柳大清等人,反面无情,他沙刘儿自问也做的到。李荣不声不响,冒辽东诸雄群起而攻之的风险,一刀砍了关铎,借他沙刘儿两个胆子,也做不出来。
沙刘儿接到书信伊始,就在考虑一个问题。他斟酌再三,问道:“你们说,李荣打老关,他损失不会小。咱有机会趁火打劫没有?装着受他的邀请,骗开城门,把辽阳给抢过来?行不行?”
幕僚们面面相觑,道:“大人,咱对面可有搠思监。
“搠思监退了又退,这几个月一场仗没打。留个万把人,足够守城。”沙刘儿转来转去,反复考虑可行性。他的直觉告诉他,成功的可能性六成以上。
他分析道:“辽阳乃为大城,李荣得分兵防守。他才打了一仗,士卒不要休息么?老关的人头都没了,群龙无首之下,降军数目不会少,他还得分出军队,看管降卒。”
他拍板决定。关铎敢杀柳大清,李荣敢杀关铎,不就比胆子么?他沙刘儿就没胆子不成。
“速派信使去安丰,就说李荣犯上自立,杀了关平章,窃据辽阳。本帅义愤填膺,准备起军为平章大人报仇.
“大人三思,可得防着搠思监渔翁得利。”
“搠思监?本帅才得的线报,打辽阳的时候,几个鞑子部落死了许多人,要他补偿呢。他自保不及!”
……

……
就在潘诚动,时候面对辽阳易手,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之时,数骑快马,悄无声息地穿过了辽西两块防区之间的交接地带。
他们一路向东,风餐露宿。太阳高升,路上积雪渐融,行走殊为不易。两天后,他们近了辽阳。空空荡荡的官道上,路人逐渐增多,不时有穿着上都军服的游骑、探马经过,经过一层层的检查、盘问,入夜不久,他们入了辽阳城。
看守城门的千夫长,在看了其中一人拿出来的一块令牌后,丝毫没有犹豫,立刻打开了城门,点派两个十人队,亲自引去总管府。
总管府内,喧哗不绝。李荣正在宴请有功将士,以及新降的辽阳文武。张扬小跑着过来,附耳低言。李荣的城府磨炼得不错了,闻言之下,也是忍不住眉头扬起,差点克制不住喜悦、焦急的神色。
席上饮酒正酣。
他谁也没惊动,抽身离开。总管府不大,最里层的院落,为李荣休息、读书的所在,来人便等候此处。打发了张扬守在门外,严禁任何人走近一步,李荣快步入室,朗笑欢迎:“盼星星,盼月亮,可算盼来尊客了。”
室内有两个人,同时起身。左边一个拜倒行礼,右边一个拱手作答。

李荣一把搀起左边那人,打量右边来客,道:“恕我冒昧,不知如何称呼?”
左边那个介绍:“禀告将军,这一位别里虎台,乃最得搠思监大人重用的。”原来,来客两位,左边人为李荣派去搠思监营中的信使;右边人为搠思监派来与邓舍面谈的使者。
“久仰大名,久仰大名。”
自派了人联系搠思监,李荣下过番功夫,凡搠思监信任、重用的人,皆有所闻。这别里虎台,起了个蒙古名字,实为色目人。生的卷头发、绿眼睛,深眼窝,高鼻子。有元一代,当高官儿的色目人极多,论等级,他们仅次蒙古人,居汉人之上。李荣见得多了,也并不奇怪。
别里虎台汉话说的不错,谦虚道:“区区薄名,何及将军威震辽东?”
“我算甚么东西,威震辽东非左丞大人不可!”李荣请他入座,道,“快快请坐。”亲手倒了茶水,放在两人面前,“上封信,大半月没见左丞大人回,哈哈,何其姗姗来迟也。”
李荣口中的左丞大人,说的就是搠思监,他现为蒙元辽阳行省左丞相。
别里虎台笑道:“将军的信,收是收到了,左丞大人也想赶紧和将军联系上。只不过,将军也知道,先有辽阳战事,后有大雪封路,哎呀,……道路阻隔,消息不通。故此,本官来得晚了。”
“对的,对的。”李荣点头,表示理解,他叹了口气,“战火纷纷,受到涂炭的可尽是生灵百姓。我曾听一位贤者这样说过,‘戈戈不休,而我民也何罪’?我心有戚戚然也。”
两个人对答如流,没一个说实话。
李荣舍岂会不知,别里虎台为何早不来,晚不来,辽阳一易手,他就来?说白了,得辽阳前,上都远在塞外,关辽东局面何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搠思监懒得理他。
别里虎台也不会真的就以为,李荣信了他的托词,相信他来晚是真的因为大雪封路。看他满口的忧国忧民,看起来心系百姓,真耶?假耶?真也好,假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搠思监想要的,李荣给不给得了。
“将军身处贼中,心忧百姓。左丞大人看过将军的信后,说过一句话。”
“甚么话?”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上都李荣,岂非红贼中之青莲乎?”
“不敢当,不敢当。左丞大人谬赞了。”
别里虎台正色道:“将军身在曹营心在汉,一片忠心,尤为可嘉。左丞大人的话,本官十分赞同。”
身在曹营心在汉,说的不错,李荣没再谦让,含笑道:“左丞大人派尊使来,不知我那信中讲到的事儿?”
李荣前后给搠思监送去了两封密信,第一封拉关系,第二封才送去不久。别里虎台道:“将军所求,无非要左丞大人做点配合,给沙刘儿些压力,使得他无力东顾。左丞大人答应了,将军为国尽忠,这点分内事,我军该做的。”
“如此,多谢左丞大人。”
“不过,有件事儿,左丞大人不明。”
“请讲。”
“将军既然得了辽阳,贼渠关铎已死,为何不趁胜追击,一鼓作气,拿下潘沙刘二,献首京都,请圣上看看将军的忠勇之心呢?将军设若再克广宁、辽西,立下大功劳,娘娘在圣上那边儿,也好为将军说话不是?三公之位,不足挂齿。……将军以为,对么?”
李荣连连称是。他道:“尊使讲的极对,实不相瞒,我也正有此想。奈何有个难处,有劳尊使指教。”
“请讲。”
“广宁.辽西红贼,总计十万余众。区区我辽阳人马,兵微将寡,才克辽阳,实已为强弩之末,要是明攻,没有左丞大人的协助,万难功成。假如左丞大人愿意出军的话,我请为先锋。”
李荣讲的有些夸大,但的确实际情况。
凭借他一人之力,对付大宁、沙刘二基本没可能,他请求搠思监帮忙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对搠思监来说,。别里虎台道:“地远,怕是没有余力。”
李荣皱了眉头,想了片刻,道:单只左丞大人与我,也好,有八成把握。”
本不待理会,没料他拿了辽阳,搠思监的心思又活泛了。李荣真心与否,空口白牙不好判断,不如试上一试。就算他是假的,眼前的形势,也非要逼他成真不可!
别里虎台道:“哈哈,英雄所见略同,左丞大人也这么以为。只要我军尽其十万东进,然后将军用辽阳、上都军马西行,便如两个铁锤,夹在中间的沙刘二,必为齑粉矣。……说到盖州,将军可知高家奴现在何处?”
李荣心头咯噔一跳,道:“不知。”斜了带别里虎台前来的那信使一眼,这等重要的消息,居然没有探查出来。
“便在我军营中。”
李荣打个哈哈,道:“噢?是么?”
“先前大约与将军有些误会,左丞大人听高将军说了。将军既然弃暗投明,便是同殿称臣。冤家宜解不宜结,本官厚颜,替高将军做个说客。化干戈为玉帛,不亦乐乎。将军意下如何?”
“化干戈为玉帛?古之美事。”
“然则,将军准备何时,迎高将军回来盖州?”
这,才是搠思监想要的。
没有高家奴回去盖州,看住李荣
侧翼,他绝不会贸然与邓舍联手。李荣同意,皆大欢喜。李荣拒绝,他就主动后撤,给以足够的距离,好叫沙柳二放心大胆地麾军辽阳。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