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作者真相之谜 1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显然,这场戏的主角是紫鹃,而紫鹃暗指十四阿哥胤祯。作者通过这场戏想要说明的是,十四阿哥才是真宝玉,才是真嗣子,才是康熙选定的接班人,雍正只不过是一个冒牌货。脂砚斋在这一回的回前批语,对此已有所暗示,他说:
作者发无量愿,欲演出真情种,性地圆光,遍示三千,遂滴泪为墨,研血成字,画一幅大慈大悲图。
“真情种”即“真嗣子”,“大慈大悲图”即“真佛”。“作者发无量愿,欲演出真情种,性地圆光,遍示三千”,说的是作者将主人公的庐山真面目,不是和盘托出,而是通过隐晦曲折的方式加以表现,非独具慧眼者,无法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
紫鹃这个名字,本身就有“帝王”和“血泪”的双重寓意。传说杜鹃鸟由帝王所化,李商隐的“望帝春心托杜鹃”,采用的就是这个说法。作者同样引用此意刻画了紫鹃这个人物,以此表明:主人公的前生是胤哥,是帝王,后生则是一只泣血的杜鹃。他的鸣叫是在诉说自己的不幸,诉说家门的不幸,诉说手足的不幸。这就是黛玉为什么既是“花魂”又是“鸟魂”的原因。“花”即花袭人,即帝王,“鸟”即紫鹃,即血泪。要知道,主人公从“花魂”到“鸟魂”的过程,就是自己证明自己的过程,自己为自己雪耻的过程,自己拯救自己的过程。它所表现的正是“观音自念观音经,求人不如求己”的智慧和勇气。
所以,黛玉在书中的定位是这样的:既是“花袭人”,又是“葬花人”;既是“珍珠”,又是“绛珠”;既是作者的“前生”,又是作者的“后生”。正因为如此,她被脂砚斋称之为“情情”。两个情一个为前世之情,一个为后世之情。然而,不管是哪种情,都是眼泪铸成,故而黛玉又是泪的化身。黛玉在《葬花吟》中唱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作者借黛玉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书的未来的担忧。
清明义的《题红楼梦》诗说: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似谶成真自不知”说的就是作者的预言不幸言中,《红楼梦》问世之后果然出现了“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后果。世人看《红楼梦》和贾瑞的眼光没有两样,除了美女,除了男欢女爱,没有看到别的,结果才子佳人的故事大行其道,成了热捧的对象,而真事被彻底埋没。所以明义发出了“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的呼唤,希望黛玉能灵魂归窍,身心合一,让宝玉走出“壅蔽”的阴影,成为名副其实的“通灵宝玉”。所以,他又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莫问金姻与玉缘,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纵使能言亦枉然。
他的意思是说,不用去追究“金玉姻缘”的结果如何,它有时是“春梦”,有时是一股青烟,变化莫测。如果石头没有灵气的话,即使能说话又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价值?没有“灵气”的石头,说出来的话都是“鬼话”,都是“荒唐言”,都是糊弄人的。明义显然希望大家看到的是真实的宝玉,而不是一个行尸走肉的“臭皮囊”。
明义是与《红楼梦》作者同时代的人,又是宗室子弟,他肯定知道作者的底细,也知道这部作品在说什么,所以才会急作者之所急,想作者之所想,愿作者之所愿。明义的《题红楼梦》绝句十二首,没有注明具体时间,学者认为“大约写在曹雪芹逝世前一二年”,也就是1760年前后。此时《红楼梦》刚刚完成五六年,没想到就遭到了曲解和误读,遭遇了“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的不幸。
4、跛足道人——作者——山林野客
毫无疑问,跛足道人是作者的象征,这个形象传递出了以下几个信息:第一,“出家人”;第二,失足者;第三,指点迷津者。出家人指的是弃官弃籍归隐山林,成为江湖野客,所以它是打引号的。失足者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意思,表示对自己行为深深的悔意。指点迷津是以过来人的身份,为后人指点迷津,以血的教训提出警告。这个形象恰恰说明,主人公出家归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史书没有记载,民间也没有这方面的传说,但《红楼梦》却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珍贵资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过去我们不知道“分身法”在人物身上的运用,往往把他们割裂开来,忽略了他们之间内在的联系,结果对人物的理解不可避免的陷入了顾此失彼,自相矛盾的怪圈。如果用过去的方式去寻找主人公出家归隐的答案,自然是难有结果。但如果换一种思维去看它,结果就大不一样了。虽说这个事实在宝玉身上没有体现,但在其他人身上却有反映,比如跛足道人,比如柳湘莲,比如惜春。他们与宝玉有着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正是这些共性让他们成为了同类,成为了“真”的代表。(未完、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