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作者真相之谜 1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柳湘莲和宝玉不仅情投意合,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的朋友——秦钟。“秦钟”即“情种”,是“情”的象征。他们的统一性正是通过这个“情”加以体现的。柳湘莲无情鞭笞呆霸王薛蟠的举动,与贾政无情笞挞宝玉的行为直接对应,其性质都是“父亲”教训“儿子”,只不过训人者和被训者调换了位置,体现的正是一报还一报的因果关系。柳湘莲在尤三姐自刎之后,幡然醒悟,“悬崖撒手”,遁入空门,成了“来无迹,去无踪”的出家人,与道士成为同路。这恰恰反映了宝玉的结局和归宿。
惜春的画册和判词都表明,看破红尘的她,毅然选择了出家当尼姑,与青灯古佛相依相伴。对她来说,昔日的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侯门贵府的锦衣玉食,难留其青云之志。可以说,惜春的出家,是宝玉出家的直接反映,惜春的任性和坚持,是宝玉矢志不渝态度的体现。
当然,在宝玉身上,这方面的证据更加突出。他与钗黛合一的判词,不仅暗示了其归隐的结局,而且还说出了其归隐的动机和目的。这个判词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
前面说过,这个判词除了隐薛、林二人的名字外,还包含“冠”和“带”这两样东西。“冠”是“皇冠”,“带”是玉带,前者指皇位,后者指嗣位。同时,“玉带”还是出入朝廷的达官贵人身份的象征。那么,“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指的又是什么意思呢?它指的正是归隐山林的意思。林中挂玉带意味着主人公放弃了爵位仕途,放弃了荣华富贵,甚至放弃了高贵的族籍,独自归隐山林,成为了一个江湖野客。“金簪”是皇冠的象征,是真龙天子的标志,雪里埋金簪,就是把自己奉诏继位的真相埋在雪中,等待“昭雪”的那一天。
“可叹停机德”是作者借用乐羊子妻的故事来表明自己不愿“半途而废”的决心。所谓“半途而废”,指的是被篡位者取而代之,让他的嗣子经历在历史上消失的无影无踪。“堪怜咏絮才”则是借用谢道韫的故事,表明自己有能力让这个历史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还自己,也还历史一个清白。
柳絮是雪的别称,传说:谢道韫叔父谢安对雪吟诗说道:“白雪纷纷何所似?”。谢道韫的哥哥谢朗回答说:“撒盐空中差可似”。谢道韫却回答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大为赞赏,遂传为文坛佳话,雪即柳絮,柳絮即雪,也因此深入人心。判词中的“雪”既有昭雪之意,又有清白之意,而它正是主人公出家归隐的动机和目的。
其实,宝钗和黛玉本身就是“山林”的意思,黛玉是“林”,宝钗是“山”,而“山林”体现的正是《红楼梦》的创作背景。这个判词的配画是“两株枯木”和“一堆雪”。这是什么意思呢?它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作者归隐的原因。“两株枯木”和“一堆雪”表明,这是一个天寒地冻的季节,春天尚未到来,环境依然严酷,因而书的创作必须在秘密的状态下进行,而归隐“山林”就成了必然的选择。二是表达了作者的期盼。“枯木”虽然不是春天,但它蕴含着春天的希望。只要气候适宜,“枯木”就能开花结果,冰雪也会随之融化,“昭雪”不就指日可待了吗?这副配图,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对真相大白于天下充满期待。很显然,这个判词不仅隐藏着主人公归隐的原因、动机和目的,更寄托了他对未来希望和期待。
主人公作为出家人的形象,不仅反映在跛足道人身上,还反映在“秋爽斋”的陈设、联对和挂画当中。“烟霞闲骨骼,泉石野生涯”,这副对联就是其出家生活的真实写照。从中我们仿佛看到了“骨格不凡,丰神迥别”的出家人的身影;仿佛看到了他走在烟雨蒙蒙中的坚实脚步,仿佛看到了其面对未来,充满自信的豁达心态。其实,探春的结社贴,向我们直接展示了这一背景,她说:
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

这些旁征博引的文字,并非是在故弄玄虚,而是在影射书的创作地点和背景。很显然,这是一个远离闹市的隐居之地,而且参与者人数众多,非一人所为,否则“竖词坛”、“开吟社”之说就毫无意义。不过,这个问题不是这一章的重点,笔者在后面的章节会专门讨论。
探春的画册和判词,同样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江湖生涯的一面。她的画册的内容是这样的:
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画中在海上迎风前行的女子不是别人,正是探春。看得出,她一面在行船,一面在哭泣,似乎有说不尽的哀伤,道不完的悲痛,但又不知向谁去倾诉,只好把一腔泪水洒向无边无际的大海,洒向高远辽阔的天空,洒向无法预测的未来。这是一个庙堂之人闯荡江湖的真实写照,她要把自己的情,把自己的痛,把自己的恨带向远方,带给后人,带给未来。与这副图相匹配的判词是这样写的:
才字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清明涕送”直接道出了其“掩面泣涕”的原因。“清明”就是“元春”,“东风”是“知音”。这句话说的是,她在江湖上为“元春”送行,其“泪”如一江春水,流淌不尽。“东风”与“元春”看似只有一梦之遥,但能否相遇,却要看缘分和时机。“一梦遥”中的“梦”,指的就是《红楼梦》。也就是说,主人公江湖行船,其“清明涕送”的目的能否实现,在于其“梦”最终能否被理解和被认识。
作者之所以要以“跛足道人”的形象示人,并不是因为其有“一足高来一足低”的生理缺陷,而是这个形象最能反映其无法释怀的悔恨之心,最能体现其对这段历史的深刻反思。其实他的真相就是青埂峰下的那个“骨格不凡”的道士。他自称神仙是因为在他的眼里,大千世界只不过是悲喜梦幻而已,他早已摆脱了妄念尘俗,以超然淡定的心态来看待曾经发生的一切和即将发生的一切。所以,他谈论石头的悲欢离合,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谈论别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其实,石头就是他的前生,石头的经历和遭遇就是他自己的经历遭遇。所谓“一把辛酸泪”,既来自作者,来自主人公,也来自于他,因为他们是同一个人,只不过身份不同罢了。
我们看到,他有时候“骨骼不凡,丰神迥别”,有时候“疯疯颠颠”、蓬头垢面。然而,不管怎么变化,都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真”,所以作者把代表书和作者的僧道称之为“双真”。其实,在跛足道人的身上,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其藏而不露、大智若愚、韬光养晦、坚定不移的智慧和勇气。以“拙”示人是他的生存之道,也是这部作品的生存之道,但“拙”的背后是高深莫测是不畏艰难,是勇往直前。这就是跛足道人带给我们的启示。
这一章不仅揭示了主人公、作者和批书人是康熙皇子胤祯的真相,还考证出了主人公出家归隐的结局。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十四阿哥胤祯最终走上了一条出家归隐的路,在清贫中度过了他的余生。你可能会说:胤祯(允禵)的一生清史稿中有明确记载,其生平事迹都有据可考,哪来的出家归隐之说呢?这显然与官史的记载完全不符,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
的确,我们解读《红楼梦》必须尊重历史,不能有半点的想当然,更不能异想天开。但这并不等于说《红楼梦》说的不是事实,要知道,官史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可靠。胤祯的出家毕竟涉及到了皇家的声誉和脸面,涉及到如何对待这段不光彩段的历史等一系列问题,所以隐瞒也许是最佳选择。关于这个问题,后面的章节会专门探讨,这里不再展开。(第九卷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