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灵魂写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读完夏晨溪来稿中的第一篇,香港《港九早报》编辑柳欣的心爽呆呆的,那种感觉,酽然如一阵阵清新的晨风从心底轻拂而过。
柳欣耸动着肩膀,尽量拉长腰身伸长手臂,舒服地伸了个懒腰,然后情不自禁地将纤美的中指和骨肉均称的拇指迭交,使劲一扭,啪地一声,痛痛快快地打了个响指,把那种舒爽的感觉放大到了极至。
单身独处的柳欣,此时正坐在自己公寓客厅的电脑前,她是透过电脑阅稿的。公寓半新半旧,是柳欣通过银行按揭刚买不久的二手房,公寓很小,仅有一室一厅,没有阳台,使用面积不过四十平方米。
港人习惯于用平方呎计算房屋面积,四十平方米大约为四百多平方呎。生在内地长在内地的柳欣,对港人的这一习惯很是不以为然,脑子里根深蒂固装着的还是平方米,而非平方呎。至于初到香港的内地游客,许多人心中根本就没有平方呎这个概念,看到街头或报尾的卖楼广告时,常会制造出一些黑色幽默,误将每平方呎售多少钱视为每平方米售多少钱,连声惊呼香港房价怎么会这么便宜。性急的人甚至心血来潮,刹那间萌生出在香港抓套现楼的想法,当弄清是怎么回事后,才知道自己被这该死的平方呎给忽悠了一把,很是搞笑。
柳欣穿着睡衣,赤脚趿拉着一双竹编拖鞋,头发十分凌乱,形象有些迷糊,但她的头脑却是清清爽爽的。柳欣很清楚,这股爽呆呆感觉能够生发出来,与文稿带给她的新鲜感密不可分。
稿件来自毗邻香港的深圳,是由深圳人文科学研究所的学者夏晨溪撰写的。柳欣从邮箱记录的时间得知,夏晨溪是在今天凌晨五点,才将稿件打包后发到自己的邮箱里。对方的动作很大,下了一场倾盆大雨,一古脑发来三十六篇稿,篇数之多大大超过了柳欣的预期。柳欣对夏晨溪的工作效率和遵守承诺的态度大为满意。
寄来的作品,形式以对话为主,每一篇都冠有一个标题。柳欣粗略泛览了一遍目录,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她从醒目的标题中嗅出一股浓烈的生活气息,体验到了极其真实的环境氛围,对夏晨溪笔下诸多人物的不同个性,算是有了一点粗略的却又是生动和鲜明的印象。
作品标题的作用如此明显,柳欣并不感到特别奇怪,因为柳欣发现夏晨溪在文章的组织上耍了点小聪明,选择了一条捷径。
为了在作品中强调主线,突出当事人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感触和体会,以及她们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夏晨溪直接将被访者原话中的精彩语句筛选出来,作为文章的标题,从而立马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奇效。
尽管当事人所说的那些话,都是一些民间口语,但句句都是有感而发,传递出的信息相当经典,表达的心声也很清晰,是典型的实话实说,说得很朴素,很实在,有的话甚至说得很粗俗,很直接,很尖锐,是手术刀似的语言。柳欣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与其说是夏晨溪将文章的标题取得好,还不如说是他笔下人物说出的话本来就很精彩,就很生活。
就在前天上午,柳欣焦急地联系上夏晨溪后,与他通了一次耗时不短的电话,事情也就一件,催他抓紧发稿,兑现自己的承诺。
夏晨溪的回答一点也不含糊,他当时就拍了胸口,说会利用这两天时间,将稿子再过滤一遍,然后通过网邮发给柳欣。
心系此事,今晨一觉醒来,平日将个人整洁作为第一要务的柳欣一反常态,只是胡乱地洗了一帕脸,刷了刷牙,连头发也没来得及梳理,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急匆匆地点击邮箱,想早点吃颗定心汤园。还好,夏晨溪没有食言,悬在柳欣心头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
柳欣作风劲捷,做起事来浑身充满剑气,风风火火的,工作计划一旦安排妥当,总希望毫厘不爽地提前完成,从来不拖不拉,活脱鲜灵得很。明快节奏的背后,隐藏着的是柳欣独立自主的个性,充沛的精力及能量。
柳欣与夏晨溪有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凭借经验,柳欣判定夏晨溪正在创作的最新稿件不会是应景之作。打那时起,柳欣的内心就冒出了先睹为快的急灼情绪,期待夏晨溪的作品能够在自己主编的栏目中新鲜出炉,更期待文章能吸引香港读者的眼球。
按照常理,作为一个事业心和计划性都极强的女性,在组稿和催稿中偶尔出现急躁情绪,纯属正常,不足为奇。然而这一回,柳欣焦迫情绪的萌生并非如此简单,究其原因,在于柳欣的情绪中掺杂了一些工作之外的因素,那就是柳欣对夏晨溪这个男人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她想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夏晨溪。
柳欣心里很明白,通过阅读和分析夏晨溪撰写的文章,不失为达到这个目的一条便道,她相信夏晨溪的内心世界,或多或少都会在他的作品中有所流露。
柳欣是个一上大街便可轻易搏得行人注目礼的魅力女性,她身材高挑,双腿修长,一张从不涂脂抹粉的白净脸蛋,不惊艳,却耐看,脸上的轮廓线优雅清晰,毫不拖泥带水。巧的是,柳欣这张明净的脸与她追求明快的行事风格,颇有几分相似。
这天正好是星期六,柳欣为了能一气呵成看完夏晨溪的稿件,特意将日常工作中的杂事儿提前安排妥当,她准备抓紧这两天的休息时间,将夏晨溪的来稿看个七七八八,以便对能否采用此稿有一个大致的说法,在如何用稿上也有一个基本的设想。
柳欣虽然只看完了稿件中的第一篇,然而具有良好职业嗅觉的她已敏锐感触到,夏晨溪这家伙写的东西还行,很突出的一点就是富含个性,与香港报刊上那些反映休闲娱乐场所人与事的文章相比,迥然不同,不但语言不同,文风不同,更为重要的是角度不同,着力点不同,深度不同……
在太多的不同中,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思绪翻卷中,柳欣一时半会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她需要进一步思考,以求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作为报社的一员得力猛将,柳欣现时负责《港九早报》好几个栏目的编辑工作,什么“男欢女爱”、“爱经新编”、“性趣园”、“女人圈”、“男人特区”、“**调色盘”、“男极地带”等栏目,都是柳欣的责任田,在早报副刊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由于这些栏目均与性有关,报社同仁都喜欢开柳欣的玩笑,称她为“性学专家”、“性博士”。虽然柳欣担任栏目责任编辑的时间不长,但她毕竟吃了好些年的编辑饭,经验和直觉,都不缺乏。
正是依靠经验和直觉上的优势,加上刻苦好学的冲劲,柳欣在知己知彼上时常胜人一筹,她对香港大小报刊的风月栏目及其风格极为熟悉,对读者的需求也了解得**不离十。
熟悉,使得柳欣对份内的工作轻车熟路,驾驭自如,为此柳欣常有一种得心应手的满足感和心想事成的成就感,觉得工作上的事情顺风顺水的,没有遇到过太大的难题。然而甘蔗没有两头甜,熟悉,在给柳欣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她带来了烦恼。
一直以来,柳欣内心深处有个心结未能解开,她发现目前港报港刊的风月栏目虽然数量众多,每天发出的稿件数不胜数,但长期以来,稿件的质量却让人不敢恭维,多是应景之作,读起来轻飘飘的,没有多少分量,压不了称,且又常常表露出老框框,老调调,老套套的毛病,如同一碗冷饭炒来炒去的,难免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大同小异的感觉——

要么是发几张娱乐场所里的女性露大腿露肚脐的彩色照片,用身体的裸和露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要不然就放上几张不知从哪里偷拍来的明星艳照,暴光公众人物的个人**,尽现狗仔队的那点鸡鸣狗盗的看家本事。还有就是无病呻吟地编点老掉牙的很俗套的爱情故事,泡制出寻寻觅觅亲亲热热的过程和凄凄惨惨戚戚的结局,骗取脆弱女子的眼泪。
也有的报刊,会放上几篇专栏作家的文章,让作者以专家的口气不厌其烦地向读者讲述房事技巧,以及男人如何哄骗女性的心得体会,包括男人通过哪些手段和手腕,能够搏得女方欢心的小窍门。更多的,则是刊登一些介绍休闲娱乐场所的文章和图片,也可算作是软性广告,画面越是刺激,越是另类,图片就登得越大。
总而言之,港报港刊风月栏目的文章虽然不少,图片也不缺乏,却让柳欣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柳欣心里老是疙疙瘩瘩的,觉得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就这点写滥了的东西,发腻了的图片,就这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套路,简直就像狗熊耍扁担,翻来覆去都是老一套,别说编辑厌烦了,怕是读者也早已出现审美疲劳,厌倦不堪。只是人们的惯性和人的惰性,在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使得众多香港报刊在这些栏目的编排上始终缺乏新意,保持着一张多年不变的老面孔,不思改进,不图革新。
在文风上,在题材上,在内容上,得注入一点新的东东方能破局。柳欣的心里,这种想法已经越来越成型,也越来越炽烈,她坚持认为,虽然现代文化和现代生活实际上早就充满了性的符号,但媒体在性符号的选择和传播上,还是应该具有求新求精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责任感,不必囿于仅仅反映**的性,本能的冲动的性,还应探索体现生命本质的性,表现社会关系的性。性符号的宽泛性和延伸性是无穷无尽的,怎么形容也不过分,传媒实在无必要划地为牢,而应杀出一条血路,搏得一片新的天地。
柳欣是个喜欢上网冲浪的超级网虫,经常到论坛里灌水,发表自己的见解,更爱好和网客天南地北的聊天。柳欣将在网上聊天视为“赶集”,是在赶一个思想的集市。
在柳欣看来,聊天室里,对话者最为重要的交换,是交换彼此的思想、观点和意识,如若双方都有可交换的东西在手,同时又都觉得对方有料值得自己交换,才聊得下去,进而才有可能聊出质量聊出品位,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即使那些纯粹为了找对象找情人而上网的网友,也得通过交换思想方有可能引起共鸣,拉近距离。
柳欣相当看重网聊能够交换思想这一功能,所以她聊天有个特点,喜欢与脑瓜子有料的陌生网客海侃,从而达到与更多的风格不同思维各异的男男女女交换思想的目的,她觉得只有这样,接触面才会宽,收获才会大,有可能经常吸收到崭新的甚至是相当独特的看法,从而有助于活跃自己的思路,开阔自己的眼界。至于网客有料无料,柳欣觉得只要与对方聊上几句,足可作出准确判断。
久而久之,潜移默化,柳欣平时思考问题时,也粘染上了喜好网络语言的习惯,比如东东、拍砖头、青蛙、恐龙、大虾、小白、猪头、菜鸟什么的,柳欣经常可以做到随口而出,随思而涌。
在柳欣看来,《港九早报》副刊中许多栏目急需注入的新东东,应该是港报港刊目前普遍缺乏的东东,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若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必能为报社副刊注入一股新风,为报社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一个制高点。
然而,这些栏目里到底缺的是什么东东呢?对此柳欣一时还拿不大稳,踩不大实在,她不止十次八次地问过自己,却一直未能得出明确的结论。可是今天,柳欣却有一种踏破靴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觉,这感觉让她欣喜,让她兴奋,她觉得自己已经幸运地与苦苦索求的结论拥抱上了——
“我靠!夏晨溪的写法接近客观的新闻体,描写的是活生生的人,他把休闲娱乐场里的那些工作人员写活了,他笔下的那些小人物有血有肉,全都粘满了地气,是生活在真实环境中的真实人物,是恩格斯所说的有着自己鲜明个性的‘那一个’,而不是仅仅依靠作者想像力东拼西凑出来的、太过虚假苍白的人物。
“夏晨溪就像一个游侠,在生活的角落中执着地游走,精心细致地撷取素材,写出的文章有充足的第一手素材支撑,反映的是边缘人的真情实感和她们的真实经历及其真实想法,写出了她们的喜怒哀乐,绝对不像是在胡编乱造,胡编乱造的东西难免会有太多硬伤,这些硬伤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察觉到,更别说编辑了。而且,那种东西也不可能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生动的生活细节。
“靠!靠!我靠!文学是人学,这话对极了,文学作品就是要写人,要深深地潜入人性的幽暗通道,写出人的内心世界,描绘出人及人生的千姿百态。把人物写活!给灵魂**,这才是关键的关键。
“只要把人写活,文章就有了内容有了生气,就鲜活了,与生活贴近了,就拉近了作品与现实的距离,给人以真实感和存在感。读这样的文章,犹如漫游在灵魂的原野,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接收到许多新鲜的气息,有助于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是的,夏晨溪思考的出发点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对于那些与休闲娱乐场所沾边的边缘人,不能简单地将她们概念化和符号化,仅仅视她们为供人们寻欢作乐的工具,而应该首先把她们当作人来看待,当作我们的姐妹来反映,要写出她们生存的艰辛,写出她们选择的原因,写出她们立体的生活面,写出她们心灵深处纷繁的想法。
“老夏呀老夏,你可真聪明啊,你的文笔并不怎么样,比我柳欣强不到哪里去,也许还不如我呢,可你舍得从深度上发掘题材,能够站在不歧视她们的角度,去了解她们的现实环境和精神世界,你也就得到了可观的回报,因为你老兄手头捏有那么多绝非属于大路货的素材,真正有价值的,正是这些素材,而不是你的文笔。”
柳欣放任思路畅想着。
此时的柳欣,心中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在弥漫,这感觉如同迷路多日的千军万马,在幽谷狭地中左冲右突无数个回合依旧找不到北时,不经意间,却发现身边有个理想的出口,顿时眼前一亮,高举大旗腾冲而出。转眼间,呼啦啦的队伍由幽暗的谷地驰入无边无际一马平川,风景这边独好。
“好个夏晨溪,我得谢谢你!”心情劲靓的柳欣大叫了一声,叫得有点含糊不清。她明白是什么原因,于是“呸”的一声,将含在嘴中嚼咬多时的绿箭牌口香糖吐出了窗外。她使的劲很大,似在吐出一块压抑得胸闷的石头。
旋即,柳欣意识到自己违规了,在香港,高空抛物要是被发现了,会被重重罚款。柳欣淘气地咧开红唇笑了笑,吐了吐舌头,小心翼翼地朝窗外望了望,没觉得有什么动静,才得意洋洋地对着镜子扮了个鬼脸,活像一个天真的孩子。
此时此刻,谁也看不出来,这位心情欢愉充满活力的柳欣,明年就满三十五岁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