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控诉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官军之所以数败,非是长毛人众势强,亦非敌我智愚悬殊,而在于军法不肃,谋之不臧.....破贼之策,当严法令,撤提镇,汰弁兵,明赏罚,戒浪战,察地势,严约束,宽胁从。”
江忠源在书房中奋笔疾书,写着他多年平叛的经验总结。
自从向荣被夺职,鲍起豹‘病退’,在湘绿营原本的三提督便只剩下一个苏布通阿,如今张亮基自领了湖南提督的职务,而江忠源则暂领着广西提督,因为‘长沙大捷’被联名保举,他这个护理提督转正也不过是迟早而已。
清军不讲地利,军纪涣散,将领又好争权夺利,互相拆台,导致经常坐失良机。
蓑衣渡一战,清军四面合围,本是全歼太平军的良机,因为各部配合不力,导致洪杨二人率残部突围。长沙解围后,因为益阳临资口该守不守瞬间易主。岳州城陵矾该争不争,以致丢了战略要地之后被太平军轻松破城。
正是绿营的糜烂,使太平军多次处死地而复生,终成今rì燎原之势,武昌连连告急,看来要第一次失去一座省城了。
绿营八旗兵勇暮气沉沉,积重难返,对此,他深有感受,深思熟虑多rì,终于总结出了八条军略。然而想到要被当政者接受他的主张,简直比登天还难,不由得丢下笔,将新写出的条陈撕碎,喟然长叹。
“变革绿营军制,涉及到的各方面利益太多了,看来平乱还是只能靠民团了。好在,还有一支湘军,还有一个周晓峰。”
以团练身份接管绿营,面对一个烂摊子,真是难为他了。接管了部分向荣旧部之后,那帮兵油子让他头都大了三圈。
“明rì还是找周帅要些教官过来吧。”
.....
“杀!”
“杀!”
“杀!”
城南湘军大营中,依旧是震天的喊杀声,数万兵士进行着rì复一rì枯燥的cāo练。
此刻大营中已经没有了俘虏营,那两万余战俘和万余妇孺不少人都已经在湖南各地安置了,或者打发路费回乡了,因为闹事而被砍头的寥寥无几。剩下的,便是想留下来当兵吃粮的青壮,亦有数千之众,加上向荣所部挑选出来的两千多人,新兵上万。
乱世xìng命贱如狗,普通民众所求的不过是穿衣吃饭,老百姓实在,知道在乱世之中什么最重要。与其饿死,不如一刀一枪博取富贵,拼得一家饱暖。
经历了大半月的热闹,能找到对象的基本上都匆匆把喜事办完了,那数千太平军女营倒有一半人成了湘军军属。
连rì的喜庆,也令军营中多了一股祥和之气,加上军中待遇好,同袍之间没有绿营这些老式军队中的陋习,也没有太平军那般严苛的军法,新加入的太平军俘虏与被吞并进来的绿营兵竟然也慢慢相处和睦起来,军心渐渐安定。
昭山湾一战论功行赏,许多湘粤两军的‘老兵’都分到了不少的赏银,更有许多成家的战士分得了一份田产。有了盼头,军中士气大涨,每rì的cāo练鲜有人应付了事,个个憋足了劲。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练好基本功,打仗心不慌,打个大胜仗,有钱有地有老婆!”
有钱有地有老婆!
这就是大多数人的梦想,谁不想活得滋润一点?谁不想多挣一点银子,田产,还有女人?!
.....
近一个月的cāo练和休整,也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思想教育’,这又是一个新词。反反复复灌输的,就是周晓峰所思所想的理念,剔除了部分太激烈的思想后,便印刷成小册子由各级军官向下传达。
“中国曾经是最伟大的国家!”
“我们有着辉煌的历史!”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我们有着最先进的文化!”
“我们有四万三千万同胞,整个世界人口每三个人就至少能有一个华人。华人强大起来,世界都要为之颤抖。”
“国家强大起来,我们都可以做世界一等国民。”
“我们的始祖名叫伏羲、黄帝、炎帝。”
“.....”
“团结才有力量!”
“公平,就是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强者支配一切!”
一本薄薄的启蒙读本,不过是几十句话加上一些小故事,其中没有一句话提到满清,当然也没有一句话提到要造反。
潜移默化,这是在洗脑!
周晓峰现在不指望属下士兵们明白多少大道理,建立起模模糊糊的是非观念,基本的价值判断。 等有一天这些教条式的理念深入人心,这些士兵就会为信念而战。
“老子生来不一般,一把钢刀闯九边。天生一副好身板,能抗能打我当先!”
“老子生来不一般,四海兄弟在身边。忽然一怒发冲冠,冲锋陷阵我当先!”
“老子生来不一般,铁血大旗立中间。脚踏九州八千里,横行天下我当先!”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是当rì寇十二等人赴死时唱的壮歌和河西之战楚勇濒临绝境时所唱的悲歌,如今都成了cāo练闲暇时各营飙歌时常用的节目。当然有时也少不了周晓峰传自后世稍加改编的曲子,反正也没人跟他来争版权。

“东西南北中,我们来当兵。五湖四海到一起呀,咱们都是亲弟兄!南腔北调一支歌,咿呀呀荷嘿.....”
“三军将士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军歌嘹亮,意气飞扬。
.....
“我韦昌辉曾经倾家荡产支持洪杨二人,我为天国出生入死,大小数十仗,仅仅是一次失利,受伤被俘,只因为我没有以死尽忠,全家四十多口,就被点了天灯,统统杀光了,惨无人道啊!”
校场上,每隔几rì就会休息一晚不用紧急集合,而这样的rì子在平时点兵的高台上便会架上电喇叭,让苦大仇深的各地士兵上台演讲。
这是某党的成功法宝,诉苦大会。
如今韦昌辉也是苦主,自从他的三十多位‘王娘’和几名子女被烧死,他就已经和太平天国彻底决裂了。妻妾可以再找,儿女却都是自己的骨肉,如此深仇大恨,早已让他对以往的天国事业深恶痛绝了。
有这位前北王六千岁现身说法,效果那是相当好,尤其是那些跟他留下来投靠湘军的原右军将士,对主帅的悲惨遭遇简直是感同身受。
“太平天国,实实在在是一场噩梦,简直就是邪魔歪道!”
太平军军法太严苛,往rì在军中不觉得,反正上上下下都是过苦rì子,除了诸王,在军法面前都得忍着。
可此时到了湘军中,在俘虏营的良好待遇,一rì三餐饱饭,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尊重与平等,宽容的俘虏政策。再到入了湘军中之后的高工资高福利,赏罚分明,机会均等,竟然就如同太平军所宣传的天国一样,幸福生活在招手。
对比在太平军中所经历过的,吃不饱,穿不暖,颠沛流离,许多人仿佛是突然间幡然醒悟。
“邪教真可怕!”
.....
其实太平天国的可怕之处就在于,进来了就别想出去,一人犯法,全家受过。
以往那种全家入教的裹挟政策,令太平军战士生不起反叛之心,也没有人敢对太平王的金口玉言有丝毫的怀疑。
现在环境不同,言者无罪,大家的胆子也就大起来了,痛陈昨rì之非。
“长官,我也要揭发!”
随着一个个将士上台,对太平天国,对拜上帝教的认识开始清楚起来。
太平天国之祸,首在杀人。
洪秀全一个‘三家村’土塾师,科场失意,转以‘拜上帝会’之名于聚众起义,企图建立一个‘小天堂’。狂热信徒们追随造反被逼上梁山,化宗教信仰为政治力量,终至酿成死人无数的悲剧。
用“死人无数”来形容这场悲剧,一点也不夸张。
太平军过境,沿途居民往往或被杀,或自殉,或被掳,死亡过半。幸存者避祸入深山,或者远走他乡,田地民不得耕种,数十里无人烟。
在湖南短短半年,战前两千多万人,死亡近两百万,逃亡数百万,全境动荡。大多数人是在逃往深山后死于饥饿,但直接死于太平军之手的男女及儿童数量也极大。
太平军狂飙所至,庐舍为墟,遍地瓦砾,满目疮痍,残破萧条,一片凄凉。
一场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中国人口锐减上亿,经济数十年衰落。
怎一个惨字了得!
.....
其次便是制度不公,空喊天下大同的口号,却从没有实施过。
洪杨等人宣扬的“男子皆兄弟,女子皆姐妹,”,实际上却是“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严”,君臣上下之间称呼、服饰、舆马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官员朝见天王时必须下跪三呼万岁,见王爵则要下跪三呼千岁。
等级之森严,不下于满清。
按天国制度,诸王可以妻妾成群,而下层将士和百姓却必须严格禁yù,家庭被撤散,夫妻分住,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也犯天条,要受严惩。
所谓“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主有所运用”,等于是剥夺了所有人的私有财产,经济上的依附,造成了人身上的依附。
即便想要离开,连路费都不会有,这一点跟传销组织太像了。
“跟着洪秀全,过的简直就是猪狗不如的rì子!”
.....
“往rì的同袍,今天的对手,只怕会比从前的敌人还要凶悍些吧。”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很容易受环境影响,天天被灌输新的理念,慢慢就会从抗拒,容忍转变为接受。
经过一个月的不断强调,‘太平天国是邪教’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而四万多名将士也整合起来,体力、技能和士气都达到了最佳状态。
“是时候出兵了!”
.....
下节预告:分流
ar_left15 fb fred">赶快看看作者的推荐作品

野鹤的书恶搞中颇有内涵,可以品味一番。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