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分流 求收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祸胎,就应该扼杀在襁褓中。
再不济,也要祸水外引,以邻为壑,周晓峰绝不会介意友邦近邻们都去做世界大同的天国美梦。
想当年,聪明的rì耳曼人就曾经将某个伟大思想输入到贫苦动荡的俄罗斯,并帮助某位伟人建立了崭新的国家。在其后的数十年,俄罗斯人民享受到了天国的无上幸福.....
直至后世周晓峰所生活的时代,依然还能感受到那种幸福的温度。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这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希望石达开能够不负所望,率领着天国将士,到西北,到中亚,乃至到中东建立起一个举国无私,人人平等,天下大同的政权吧。
周晓峰不由得想起了强大的金王朝,那个人人歌颂伟大领袖,百姓幸福美满的伟大国家。
即便是吃不饱,穿不暖,那也都是美帝的罪证!
.....
“入了湘军,我们是可以过上温饱无忧的好rì子,可是天下还是满人的天下,富人的天下,我们穷苦人还是没有出头之rì啊!”
不同的声音总是存在的,尤其是投降过来的太平军战士,在他们眼中,满清以及做了满清官兵的原本都是‘阎罗妖’,吃人的世道并不因为他们转变了阵营而改变。
清醒着是痛苦的,而找不到希望更让人苦闷。
“自己和家人能过上好rì子,你管那么多呢?”
“少说几句吧,小心被人告发你有反叛的念头。”
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当兵?
这是许多新兵起过的念头,而湘军中的诉苦大会过后,各个基础部队内部也会有谈心会,一些有不同想法的战士往往会被军中的文书找过去谈心,然后,有些人被调走了.....
.....
休整一个月,拿了许多明的暗的好处,也该有所表示了。
如今湘军和粤军等同一体,无论是军制、服装、旗号、待遇等等都是一样待遇。
四万余兵勇,都是按五五编制,五人为一伍,五五为一队,五队为一哨,五哨为一营,五营为一旅,五旅为一师,人数在一万五千人左右,现在差不多三个师的兵力。
银子和权力的诱惑委实动人心,湖南各地以致是更远的广东福建都有许多人踊跃参加团练,首选当然是湘军和粤军。只在新宁一地,江忠源兄弟数人就招募了一个新兵旅。
在乱世能吃饱饭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兵源根本就不缺,涟水大营的选拔标准虽然越来越严格,仍然挡不住来应征的民壮。
湘军待遇好,也导致了许多人托关系想要来走后门,周晓峰虽然不大管事,却也不胜其烦。
.....
“大帅,小弟为你介绍,这位是彭玉麟,这位是刘长佑,都有大才,不知能不能入您的法眼。”
委托曾家兄弟介绍熟人入军是周晓峰早就打算好的,别人介绍过来的,他可能要叫人好好甄别,曾家介绍过来的,大多不会推辞,大小给个职位,面子给的很足。
每每曾家兄弟推荐的人才经过测试真正有才,立刻会授予新兵营哨长、营官之职,打发到涟水大营接受训练,即便是才华并不出众,也给予伍长、队正等小官当当。
曾家兄弟自觉特有面子,不仅是经常被周晓峰表扬鼓励,想要走他们关系的老兄更是极力拍马,令他们好不得意,感觉人生从未如此风光。
不知不觉间,曾家的故旧,甚至部分曾国藩本人在官场、士林中的关系,都被一个个拉了过去。
不趁着现在挖墙脚,更待何时?!
这rì晚间,曾国潢又带来了两位好友过来见周晓峰,听到这两个名字,他不由得眼睛一亮,等了这么久,总算带来了几位熟知名字的大将。
原本湘军中有江忠源、胡林翼、塔齐布、左宗棠、杨载福(岳斌)、彭玉麟、刘长佑、李续宜、曾国荃、刘蓉、刘坤一、蒋益沣、刘岳昭、刘锦棠重要将领,以及后来成为淮军首领的李鸿章等,都是一时人物,后来官至总督、巡抚等大员,独挡一面。
现在江忠源、塔齐布、左宗棠、曾国荃基本算是纳入了帐下,胡林翼在湖北当官,其他人还没有冒出来,他也不好刻意去找,如今有两位未来的大将送上门来,叫他如何不喜?!
“彭兄、刘兄,快快请坐!”
周晓峰现在习惯了高居上位,现在一派求贤若渴的表现,令以往籍籍无名的彭、刘二人份外感动。
“不知道两位老兄有何打算?”
“但凭大帅安排!”
.....
“近rì我军就要北上,出征之前,把工作安排一下,先征询一下大家的意见,左大人,你来说吧。”
周晓峰目视左宗棠,后者如今被保举了同知衔在军中效力,相当于湘军的参谋长,也算是军中的大人物,他身上的‘周记’烙印是怎么洗也洗不掉了。

老左倒也干脆,横下了一条心跟周晓峰干,对他那些忤逆不道的言行已经视若不见了,安下心来要在周晓峰阵营中有所作为,这个月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果然不愧是‘今亮’。
首先他是废止了周晓峰想要推行的什么班排连名称,改为大家比较熟悉的伍、队、哨的编制,其后各个地方的团丁按照籍贯编为营、旅,例如江忠源的‘新宁旅’,周义成的‘梅山旅’,许大力的‘安化旅’.....
老乡关系,保证了语言沟通上的畅通无阻,也容易齐心合力有效协同,在这样的基础上将太平军俘虏,绿营兵混入各营各旅,保证了湘军各基本战斗部队的主体凝聚力,然后再慢慢吸纳融合新增力量。
为了增强控制,又将周晓峰带来的部分老兵打散到各级担任骨干,再安排受过突击培训的一些读书人到基层部队担任文书,相当于后世的指导员。这些读书人大多是出身贫苦,功名不得意的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新思想.....
至于三八纪律神马的,也被他改得面目全非,却也颇为实用。
老左制定出的许多方案、条例,与周晓峰所知后世军队制定多有相近之处,却又切合当下的实情。
“当下我军关键之处在三地,一为武昌、一为长沙、一为涟水大营。是以,各位将领需要有人北上出征,需要有人留守长沙居中策应,还要有人负责新兵遴选、cāo练和rì常管理。大家先谈谈想法,我与大帅再最后决定。”
这有点是先填志愿然后相应安排工作了,有点mín zhǔ集中制的味道。
“末将愿随大帅北上!”
韦昌辉第一个站出来,他现在与杨秀清可谓是结下了血海深仇,往rì的情分,早就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军中制度改革,他配合周晓峰整编太平军降兵有功,作为奖励,如今他也是一位旅帅了。
“好,你算一个!”
“我去!”
“末将愿往!”
黎老三、江忠源等人纷纷出列,而周义成很自觉地表示留在长沙,至于郭嵩焘,因为保举做了宝庆知府,自然是去湘中,涟水大营的总教练之职则是落在了黄麒英头上。
.....
“周郎,我也要回湘南去了。”
苏三娘跟在周晓峰身边许久,到底是放心不下自己的数千手下,尤其是那些女军战士,虽然近段时间有许多姐妹成了家,还是留下了近千女子在她的麾下。
因为苏三娘改变了太平军男女不得结婚不得同居的约束,军中显得和谐了许多,她的威信更是无人可比。
“玉娘,你的身子,才两个月受不受得了?”
“我现在身体好着呢,不信我们再比试一下....”
想到比试,她不由得又想起了当初两人相识的情景,俏脸飞红。
“反正没有关系啦,我现在比以前功夫强多了。”
“那可是我的功劳!”
滋润了这一个月,苏三娘和谭家姐妹都比从前美艳了许多,体质远好过以往,这倒确实是周晓峰的功劳了。
“死鬼!臭家伙!啊.....别闹了,外面还有客人呢。”
“嗯.....娘子,说正经的,这次回衡阳,顺路帮我到湘乡办件事,如此如此.....”
“一个小小文官,这还不容易嘛?唔.....”
临别**,自不可对人言。
.....
咸丰二年十一月下旬,湘乡守制官员曾某家中遭劫,该员失踪。
受害人资料:
曾国藩(1811-1872年),男,汉族,湖南双峰县人(时为长沙府湘乡县),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出身地主家庭,父曾麟书,有田产,不事耕种,醉心功名,然童试17次皆不第,以设馆授徒为业。
曾国藩幼从父学。道光十三年(1833)入县学为秀才。
履历: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同年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列为优等。
翌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同年中举人。此后赴京会试,一再落榜。十八年,始中第三十八名贡士,旋赴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选翰林院庶吉士。
曾某自此供职京师,结交穆彰阿、倭仁及唐鉴等。二十七年任四川乡试正考官,二十八年升侍读,后年升侍讲学士。
二十七年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二十九年任礼部右侍郎,旋兼兵部右侍郎。三十年兼署工部右侍郎。
咸丰二年(1852)兼署吏部左侍郎。
是年十月,因母丧丁忧在家。
.....
下节预告:大劫案
ar_left15 fb fred">赶快看看作者的推荐作品

野鹤的书恶搞中颇有内涵,可以品味一番。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