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采买新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前摆着酸梅汤,沈莹却无心再喝,如葱白般的小手托着腮,静静地想着这几日之事。顶 点
梅香站立一旁,看着沈小姐入神的模样,也不再说话,静等着小姐发声。
想了一阵,还是绕不过那个李亭。
“梅香,你天天见李亭公子,他人如何?”
“很好!”
“什么叫很好?”
“他不把我当做下人,说话都很客气,有时候还会给我端一碗冰水,甚至冰镇的绿豆汤。”
“哦?他会这样?”
“嗯。有时候还说什么‘女士优先’,端来绿豆汤,让我先喝呢。他说我是小……小美女呢。”
说到这里,梅香的小脸已经红晕一片,低下头去,不敢看沈小姐。
“他还说……他还说小姐你……”这里,声音已经低不可闻。
“他说什么?”沈莹十分好奇。
“他说你是仙女呢。”
“我说他说的对,我也说你就是仙女下凡,嘻嘻。”说着,梅香欢快地笑起来。
沈莹一下子感觉脸上滚烫滚烫的,这个李亭……倒是会哄着梅香玩闹。
“不过,昨天,黄甲要把我们最后的4000石陈米卖给他,他还说……”
“说什么……”
“他说仙女也有糊涂的时候……他一开始本不想要,可是后来,黄甲说稻花香曾经帮过他……然后他就才收了我们的陈米。”
看来,李亭早就知道今天会涨价,也给自己留有余地,只是黄甲昨天看市面上都疯了一般,也稳不住心神。
这能怪谁?
沈莹想了想道:“你以后接着去,我给你写几个纸条,你带给他,我有问题想问他。”
“好,小姐,你放心,我一定让他好好写……”
……
五天后,周边稻田里,已经开始收割,米价一直没有变,还是维持在9钱五厘一石的价格,当然这是米行的价格,真正的米店,价格已经到一两三钱的价格。
他这里,价格表做的更加细致,梅香也是天天过来,不再是收集资料,只是做当天的价格备注。
只是她这次每天都带来几个小纸条,字体写的很清秀,一股飘飘欲仙的感觉。
这不是梅香的字,是那个沈小姐的字。
上面也没什么私密,都是问一些米价的事。
李亭也写好纸条,然后跟梅香讲好,让她回去再解释给沈小姐。
“汝何以能控米价?”
“米价不是谁能控制的,米价是由供需形成的。供应就是指米市有多少米,需求就是有多少人拿着钱来买米……”
李亭从价格的形成开始讲起,梅香毕竟这一行多年,很多事只是从没想过,哪怕年纪小,李亭一点,很多事都明白过来。
“哦,原来是这样。”
“我能做的顶多是造成小范围,小市场的恐慌或者贪婪,造成一部分人做出不理性的行为。但终究,米市会回到他的基本面,就是看供需……”
问题一个个来,李亭不厌其烦地讲给梅香,梅香再回去讲解给她的小姐。
……
六月初十。
运河来了第一批新谷的船,价格比所有人想的不一样,折算成米价一两银子一石,这一下,所有人都惊呆了,这新米一下子就这么贵。
李亭当天新写一张纸条,让梅香带回去,上面写着八个字:立即买,绝不要犹豫。
李亭手里的最后钱也放出去,让高福带着去将粮船一船一船的买回来,再次租赁货栈,再次装卸。
有人犹豫,等待着更多新米的到来,这价格肯定会下去的,米市上有人有着坚定的信心,新米哪有这样的价格,简直是胡闹吗?
李亭天天看着价格行情,图像显示,价格的确是新高,而且高过以前多年最高的区域,也就是说,这样的价格将是价格飞升前的前兆。

这样的信号不买,还等什么?
运河上船只越来越多,先是无锡周边,然后苏州,常熟、昆山、太仓等等周边之地的船只往这里汇集。
但是价格一两银子一石左右,即使有调整也只是几厘上下,还有人在观望,李亭最后的几万银子,已经转化为货栈的新谷子。
收拢资金,控制价格,李亭选择在这个时候,将他的陈米抛出去,绝不让价格在这个时候飞涨上去。
9钱一石的陈米,直接抛出来,这一下,新谷子不好卖了,李亭的这些米大多还是好好的,一钱的价格,对于很多人来说,陈米也是可以接受的。
新米没有涨,可也没有下跌,李亭的陈米选择这个时候抛售,让有些久等新米,却被高价失望的商家看到希望。
20000石。
50000石。
30000石。
……
同时,李亭的采买一刻也没停,那边换来钱,直接到运河上找来新谷子,买来腾换到新空的货栈。
一边抛售陈米,一边收着新谷,李亭的操作,令整个米市眼花缭乱。
有人看着李亭的动作,拼命的吃进陈米,感谢着李亭。
有人趁机跟着李亭去买新谷,同样心里感念李亭一直压着价格。
李亭的形象对于米行还有米店,顿时高大许多。
九江的新谷子来了,安庆的新谷子也来到蓉湖之上。
当铺那边终于有一船船的资金过来,王府的东西,果然就是受欢迎。
章怀专门写来密信,说是一个叫钱谦益的老夫子,买了一个珊瑚之后,他一宣扬,当铺那里,某些处理品,一下子很多有钱人蜂拥而来。
钱谦益!
果然厉害,影响力就是不一样,不愧是东林领袖。
别管钱怎么来,船一到无锡,李亭再次把新谷子买下。
买买停停,一直买了有15天,这次买了总共将近60万石。其实谷子是约有100万石,折算成米也就60万石而已。
前面的资金,加上后来的资金,用了有五十四五万。
对于李亭,买到就是赚到,这个价格虽高达一两一石,可是跟明年的价格比,这个已经是很便宜。
虽说陈米上赚了一些钱,可是最近租赁的货栈实在太多,花销也如流水一般,几万两银子洒了出去。
六月二十五,李亭的早稻收购终于告一段落。
终于自己名下控制这么多的粮食。
再有一个晚稻,如果能够采买这么多,甚至更多,粮食问题,至少对于陈州之地,救命的粮食就有了。
采买期间,虽价格图表还在做,沈莹并没有什么问题再过来。
据梅香说,沈小姐也是忙于采买新谷子,一刻也不敢放松。
李亭刚刚结束采买三天,市场上一个炸雷般的消息传来,今年没有湖北的粮船过来。
价格当天涨了一钱,第二天,河面上的船只几乎被剩下的人强买一空。
米行价已经是一两二钱一石,米店价格已经是一两五石。
江南,已经很久没见过这样的价格,无锡城内各种传言纷扰,米市之内,也是各种风声。
李亭这样的大户,很多人都缺乏讨论的兴趣,反正这里他几乎就是那个最传奇的那个。
还有一个人,被各路传言所频频提起,那就是沈家的丫头,沈莹。
她并不算大户,却调用自己所有的资金,买了足足10万石谷,这对于一个新入行不到一年的人来说,已经堪称不得了。
更厉害的是,她出手之快,更令人事后咋舌,她比李亭的动作都快多了,不到三天,据说新谷全部入了货栈。
现在稻花香米行,已经开始售卖今年的新米。
难道,这个小丫头,也要成为一个传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