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身贱与搏命(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要说张永能从正德五年的诛杀太监的大浪潮中坚挺的活下来,那是纯粹靠的是比一些死太监能超出八条街的真本事的。除了能拍正德马屁之外,张永有着对危险的直觉感触,有着不俗的眼力见儿,有着不错的驭下能力,有非凡的见识。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对于每一件事他不会不留后手。这就是说,张永看似大大咧咧,但实际上谨小慎微步步为营。总结的说,办事小心,会拍马屁,有心计。这样一个有能力很神秘的皇帝亲信太监出了失心疯他会活的很长久。当然,后来直到嘉靖四年他才下台,这就证明了他的不俗。因此,当他看到正德面色苍白气若游丝直挺挺的躺在船上的时候,张永就明白不管怎么样,下水去找正德的人和那艘船都会是关系自己生死,万万不得大意放过。不过,等到随驾太医一路小跑前来就诊的时候,张永的心就提到嗓子眼了。这个时候,张永甚至想到了刘瑾临死前看自己的眼神,那会儿他还不懂,现在他懂了,他迟早也有那么一天的。张永叫过太医,一看,熟人。这就好办了,这位随驾太医是正德当太子的时候就从太医院指派到东宫的凌芝言凌太医。这十几年来,张永多多少少跟这位太医打过好几次交道了。他叫过凌芝言,低声吩咐道:“凌大人,看仔细了,也莫害怕。”张永相信跟了正德十几年的凌医官很有颜色,也可定能听得懂他说的话。就像凌芝言清楚眼前这位权势滔天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一样。凌芝言出声湖北医术世家,祖祖辈辈都是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杏林之人。早在弘治十一年的时候,年仅三十岁的凌芝言不知道是不是祖坟上冒青烟了,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前内阁首辅李东阳,当然那会儿李东阳虽说不是内阁首辅,但深受正德的父亲弘治的信任,便通过一定的关系,进了太医院。由于家学渊源再加上本身能力不错,李东阳便向弘治推荐了一次替弘治看病。虽说两次都没治好弘治,但弘治心里有数,知道自己身体,倒也不为难与他。便下旨让凌芝言去东宫,做了东宫一名侍讲。当然,之后,也算是平步青云一路高升,到现在的太医院院判。这里面除了有真本事之外,当然要会做人会做大明朝的官了,所以聪明才智还是有的。他当然清楚张永所说的话。不过由于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也不好当着这位大太监拍胸脯打包票了。他点了点头,才上前进到船舱。不过,一进船舱,凌芝言就傻眼了。正德被平放在船舱里的搭接上,全身衣服都湿漉漉的,眉头紧皱,面色苍白,甚至有些浮肿,脸上的皮肤都有些鸡皮疙瘩了。凌芝言心里咯噔一跳,知道他这次拿靳州凌家的一副秘方换来的青云直上的机会成了要他命的催命符了,甚至靳州凌家就此玩完都是有可能的。他偷偷地瞅了瞅在他身边一脸肃杀的张永,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上前,先是轻轻捋起正德的袖子,果然,皮肤已经出现了暗红色的斑点,虽然不太清晰,可也不至于让人看不见。他再试了试正德脖子下面的血脉,已经微不可查血脉的流动了。凌芝言直起身来,对张永轻轻摇了摇头。对于这个结果,张永说不上自己心里有什么感觉,难过有一些,可也不多;害怕,也不是;奇诡的是自己的心理竟然有了一些轻松。他准备朝站在他身边的凌芝言说些什么:“凌院判……”船舱门一暗,却是一起涌进来几个人,张永转头一瞧,却是见为首的是王守仁,便随手打发几个亲随出去守着。王守仁进前仔细的瞧了瞧正德,脸色一如既往的难看,不过他虽是正统的读书人,可也知道事情有个轻重缓急,这会儿也不是追究谁的责任的时候。他低声问道:“福王可来过?江彬呢?”张永低声道:“福王已派人去请了,江彬还未曾现身。王大人,是不是需要派人缉拿江彬?”王守仁沉吟了一下,道:“暂时还不能缉拿江彬,等福王来过了,通晓朝廷之后再说。”“不,现在就要缉拿江彬!”张永一愣,却是王守仁身后站出一个清瘦的身影,张永一瞧,不是平湖陆炳还能是谁!却是武文定张文远两人找到陆炳回来,正好碰到张永要请王守仁过来,便略作化装,跟了进来。张永一直对陆炳有着信心,这个时候看见陆炳,就知道此子定有不俗的看法。可张永还是不太明白这个时候缉拿江彬的用意。看着两位大佬不解的眼神,陆炳低声分析道:“江彬现在定在某处集结军队,他要的就是我们发现或者发出圣驾已然殡天的消息,因为这样他就有了矫诏勤王借口。由于圣驾实在张公公你陪驾的时候发生的意味,所以江彬一定会将这个弥天大谎扯到张公公你的身上,这样师出有名并且理直气壮。眼下情势非常不妙,江彬站在暗处,并且占据主动,蓄势待发,出手就是雷霆万钧不留余地。这就像下棋一样,江彬布局一场连贯整齐,环环相扣,我们仓促对弈,却又不占据优势,并且最重要的是江彬给我们已经布置好陷进,我们又不得不跳进去。所以,只要先发制人,打乱他的布局即可稍作缓冲,并且也说不定能找到机会,一击即中。”王守仁张永两人略作思索,问道:“可我们应该如何先发出手?”陆炳咳咳一声,低声道:“两位大人,眼下江彬等的就是圣驾殡天的消息,他好矫诏勤王,举兵叛乱。可是若是圣驾没有殡天呢?”张永王守仁心头大震,齐齐对视一眼。两位都是聪明人,知道陆炳说的是什么意思,可假冒圣驾并不是戏文里说的那么简单的,这以后要是查出来,那是要诛九族的。陆炳其实心里也在奇怪,正史中正德落水之后并没有立即死去,而是拖到正德十六年五月才死了的啊!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才会出现这种诡异?他在进来看了一眼正德之后,就在思索,所以才会想出这种替身的办法。可要是这样一来,岂不是他陆炳在弥补历史的缺省?至于眼前两位大佬能不能用这个办法,踏实一点都不担心的,因为张永其实私心最大,他知道江彬勤王要杀的第一个人就是他;而王守仁是心怀百姓的圣人,他知道一旦江彬举兵叛乱,江南甚至整个大明百姓都说不定会遭受战火灾害。所以当这两位大佬最看重的重叠交织的时候,陆炳的替身假冒圣驾那就是最好的办法。陆炳心里坏笑,脸上表情不变,低低的道:“两位大人,此时机密,我们三人知道,可是福王一会儿肯定就来了。当然,圣驾肯定走不到京城里的,如果能快刀斩乱麻一举拿下江彬……”王守仁张永两人都清楚陆炳的意思,趁着此时即刻让替身上场,并且瞒过福王之后,立刻下旨缉拿江彬,拿下江彬之后,可随便找个有头,让替身下场再进京也不迟。要说这个计划也不是没有可执行性,唯一要担心的就是能不能快速拿下江彬。不过这个王守仁倒是一点都不担心,到时候先是给江彬按个矫诏罔上意图谋反的罪名,就能让他的手下走掉一半,再在适当的时候安排圣驾现身,以王守仁的军事能力拿住江彬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王守仁和张永两人略一思索,便点了点头,低声道:“可这个冒充,嗯,这个替身怕是有些难找吧?”陆炳心里坏笑一声,低声道:“不一定要长的非常像,因为陛下曾落水,受了惊吓,不便行动,只要远处看起来有些像就行了。这样一来,在这里找还是能找上的。不过,张公公这几天到时要吃力些,一定要寸步不离的守护圣驾。嗯,福王来了之后,不要让圣驾露面,只需要应几声就可以了,并且让福王出面宣读圣旨,直接缉拿逆贼江彬。”张永这会儿在一思索,这办法简直绝了,只需要在假皇上身边守上几天,拿住江彬,一切都解脱了。便急急点了点头,对王守仁低声道:“王大人,咱家看还是趁此机会赶紧找个替身,圣驾移到行宫就好了。”王守仁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陆炳,点了点头。陆炳对着张永低声道:“张公公,千万看紧了。”便也跟着王守仁装作王守仁的亲随士兵一起出去了。脱了身之后不久,柳正扬悄悄混到陆炳身边耳语:“从京城里来了一位大人物,姓杨。”陆炳第一反应就是杨廷和,又再一想,杨廷和不可能这个时候来的。那就是另为一个大人物了。“杨一清?”柳正扬点了点头,又低声道:“公子,老爷陪着的也是京城里来的一位,据说与杨次辅有姻亲。”陆炳知道安陆的人叫的王爷就是兴献王,他奇怪的是据他所知,正德末年名臣能臣辈出,可与后来的嘉靖皇帝有姻亲的貌似没有啊?还从京里来?要是王守仁在这里,一定吃惊不已,因为柳正扬说的此人正是他的顶头上司,曾任兵部尚书的王琼王大人。要说这位王琼王大人,就有一些娱乐性了,在八虎为患京城的时候,这位王大人也曾拍过刘瑾的马屁,可那会儿刘瑾眼高于顶,没有瞧上这位王大人。而这位王大人便走关系搭上了三边总制杨一清,与杨一清竟然成了儿女亲家。再后来,刘瑾要搞杨一清,结果被杨一清搞下去了,杨一清看着这位亲家王琼王大人还算不错,顺便推了一把,嗯,王大人上位了。再有这位王大人很有先见之明,及冠时长辈给他一个字:德方,后来他嫌不好听,自己给自己改了一个:德华,不错吧。再有就是他一生最耀眼的三件功绩中的最好的一件了---提拔王守仁。事实上,后世早就明白了,若不是王守仁,宁王叛乱早就祸乱了正德一朝,说不定大明朝的历史就要改了。当然王守仁的上位与王琼这位德华大哥是有直接的关系的。而陆松陪着京里来的王琼,那是因为远在安陆的兴献王指定王府詹佥事陆松陪着过来的。无论兴献王多么看重陆炳或者陆松一族,可对于一把火烧了自己布局的陆炳,心里多少有些膈应的,再者王琼也算是朝廷重臣了,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的到来,对于兴献王在南京、扬州乃至江南的布局也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的。也是应为这些原因,兴献王朱元衍让陆松陪着过来,见上几个人,顺便在适当的时机浑水摸鱼。当然,兴献王这个时候还未曾将小小年纪的陆炳放在眼里,不料,就是他眼中略有机敏的陆炳竟然再次巧妙打乱他的布局,令他手忙脚乱,差点功败垂成。不过,有高手的出现,拨乱反正,还是将差点失控的失态给拉了回来。那么,此人是谁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