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对话市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高哲堂办公室出來。书书网 更新最快吴汉伟心情沉重。短短二十分钟的谈话。让他心里起了好几道波澜。身上也有了汗。
吴汉伟努力将这份沉重压在心底。沒事的。真的沒事。一切都会过去。尽管他这么安慰着自己。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但却也掩盖不住内心的彷徨与恐惧。以至于一回到办公室便软倒在老板椅上。感到口干。舌也燥。想喝水。拿起杯子。却喝不下去。他刚把杯子放下。板桌上的电话响了。
此刻。吴汉伟脸色更加难看。來电是市委办的段号。他似乎在思索点什么。所以沒有急着拿起。等了一会儿。铃声仍然不断。更多更快章节请到。这才拿起话筒。明知故问了一句问了句:“哪位。”
与之同时。高市长的谈话谈话内容就在这时候冒出來。新市长的态度让他感到震惊和迷惑。
电话那头迅速传來市委办副主任的声音。吴汉伟顿时一个激灵。下意识地朝门望了一眼。接而扫视了一眼四周。说:“陈主任。有什么指示呢。”他说出这样的官腔套话。似乎并沒有什么不妥。可实则。他在说出这话的时候。在他的内心之中已经进行了一次政治选择。或者说。此刻的吴汉伟已经拿定主意了。
……
而另外一边。第一时间更新高哲堂一直目送自己的秘书消失在门外。他还是忍不住皱下眉。陷入了短暂的思考。这个人。毕竟是市府办出面安排的。就算自己不喜欢。也不可能为这样一个小秘书有什么大的动作。
说起來。高哲堂对办公室安排的这位秘书并非完全的抗拒。相反。高哲堂对吴汉伟是颇有好感。这几天的接触下來。吴汉伟的表现也显示了他做为一位秘书的素质。做事头脑灵活。做事周全细致。分寸拿捏得当。就秘书工作而言。吴汉伟“做”这个字上沒有任何问題。
又过了片刻。高哲堂的眉额自然的舒展开來。心境豁然开朗。自己本來就是一个执行能力很强的人。许多事都事必躬亲。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谁出任自己的秘书。实际上也沒有太多的事可做。
当然。高哲堂决定还是考查一下吴汉伟是如何“想”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是:他是一个外來干部。在近江市沒有任何根基。加上秘书又是一个重要却级别很低的职位。要找到找一个百分之一百满意的秘书可是一个大难題。处理完一个吴汉伟。保不准还会出现其他的李汉伟、张汉伟……
对高哲堂來说。他不想过多的把时间精力花费在这般琐碎之事上面來。他是市长。一个地级市的市长。眼下很多事要处理。都是极需他去处理。就比如。接下來就是一个出席电视台“对话市长”专栏节目。
这个专栏节目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近江市经济大腾飞时候。近江市继市民热线后在电视台设立的一个专栏节目。每个星期市政府办公室派出专人二十四小时值班接听市民热线。近江市所有的市民。不管是市民。还是农民。也不管是职工还是干部。任何意见都可以提。任何问題都可以举报。
当时。市政府强调市民热线的每一条意见。更多更快章节请到。每一个问題都必须详尽记录下來。然后每个星期五傍晚。由值班的市长直接在电视台对话这些提意见的市民见面。现场回答这些问題的解决落实情况。同时由电视台现场直播。
“对话市长”专栏节目刚设立的时候。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在太受欢迎了。不止是在近江市收视率最高的一个节目。而且是附近兄弟城市。甚至是江东省内外能收到信号的十几个市区收视率极高的直播节目。
用当时近江市班子的话來说。坚决公开、透明。要把广大群众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落到实处。堂堂正正的让老百姓看得清清楚楚。谁的问題就是谁的问題。问題出在哪里就追查哪里。用事实说话。
也由此。这个节目也被广大的老百姓美誉为近江市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是一个让老百姓每期追看的节目。
从近江市政府设立这个“对话市长”的栏目。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了。虽然这个栏目至今仍然保留。可时到今天。“对话市长”早已不复当年辉煌。尤其是近几年。市政府也是从往常的大力支持的态度。变为有限支持并适当回避。
对于这个“市长对话”栏目节目近江市市委市政府并不是沒有考虑过取消。第一时间更新就在前两天的市长办公会上。就有人向高哲堂进言撤销。
在市长办公会上。分管农业和农村、金融工作的副市长宁国兴就昂扬激情、表情丰富的直言:“……在倍受诟责的政府行为中。吃喝的挥霍是一个巨大的靶子。实际上。会议的浪费却往往被忽略。看问題的人。常常因为召开一个会议不必额外付钱。便相信会议成本为零。但他们忘记了。参与会议的人在整个社会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时间。按照他们的价值进行计算。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额。当然我也不是一竿子打一船人。实在上。很多会议也是必要的。政府的职能。有很多时候就是通过各种名目的会议。大大小小的会议发挥出來。形成作用。进而影响到整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当时。高哲堂本能地觉得。宁兴国的声情并茂的发言中肯定有比较丰富的含义。
果然。宁兴国环视与会者。继而目光落在常务副市长的身上。继续侃侃而谈:“可是也有很多不必要的会议。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对话市长”这样的会议。我觉得就沒有存在的价值了。大家想一想一位市长、副市长。他们对一座城市的价值。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应该不低一位年薪千万的企业总经理。那么他的单位时间价值。应该在每小时一万元以上。以此类推。一个简单的“对话市长”。在市政府机会成本就可能接近十万元以上。一年五十二周。那可是整整的的五百多万……”
话毕。与会小半人随即附和。
接着发言的是国土局局长舒秉山。他的发言似乎是无棱两可的态度。可认真的听來。其目的性极强。他是这样说的:“是啊。是啊。宁国市长这一番话让我有不少感触。自年初的时候。从中央到省委、到我们市里。都提出了开短会。务实效。力戒空话套话。可是我们近江市在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步伐“对话市长”在当下的局势看來。和省委年初的改进政府机关的工作作风文件精神不相适应。也不适合我们当下政府实际情况……”
对于这种谬论的附和。高哲堂很好理解。无非也就是权力磁场起了作用。可让高哲堂费解的是作为组织的中级干部。竟然可以对中央文件精神曲解成这样的调子。不过更让让他感到震撼和迷惑的是如今已经沦为鸡肋般的的电视台栏目为何让这磁场中的人此般谨慎。
在市长办公会上的一边倒的架势。让高哲堂顿时感到压力巨增。腹背受敌。再一次意识到。他过低的估计了近江市班子的复杂。
不过。还好这仅仅是一场市长的办公会。而非市委常委会。最后高哲堂还是力排众议。以“稳”为基调。把“对话市长”这个栏目暂时保留了下來。也就是因为那一次市长办公会。才有高哲堂有马上上“对话市长”栏目的想法。
当高哲堂坐上栏目专访的凳子上。内心震撼和迷惑豁然开朗。对话的市民提出的问題越來越严峻。越來越尖锐。群众对那些鸡毛蒜皮的杂事小事早已经不敢兴趣了。也沒有人再大庭广众之下提出那些让人讥笑和反感的问題。群众的意见开始往一些大的问題上集中。比如领导**问題。干部作风问題。机构调整的问題。失业率增长的问題和教育系统改革、医疗改革的问題上來。还有就是权力机关的三乱问題……
这也难怪“对话市长”让不少干部坐立不安。
当晚。高哲堂六点过一刻便准时來到了录播现场。主持“对话市长”这节目播报的叫白静。是一名二十出头。青春美丽。声音温和甜美。举止端庄优雅。十分迷人的女主播。不过脸上的天真稚气却似乎并沒有彻底抹去。
这名女主播的问題可与其甜美的声线不成比例。简单的套话完毕便马上直奔主題:“有市民对城西拆迁征地的事情提出了疑惑。城西周边农户和居民认为拆迁补偿款太低。每亩农田补偿两万多。不到三万元……”
高哲堂用温和的眼神望着白静。白静似乎受到了鼓励继续往下说。“可据我们所知现在周边地价拍卖起价都在一百多万元每亩;周边居民住房每平米补偿不到两千元。可现在周边房价最低也在三千元以上。这两项补偿标准明显是不合理的。一个农户家里有几亩地被征。拿到近十來万征地补偿费。看起來是很大一笔钱。可是他们却从此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去了谋生的手段。家里还有老人要赡养。孩子要上学。这十來万元钱明显是杯水车薪。就这个方面。我们想请高市长您谈一谈这一方面的问題……”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