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肃顺处子秀(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肃顺是和后世袁世凯一样的人物,不学而有术,善于权谋勇于任事,出手狠、稳、准。历史上肃顺在辛酉政变中失败确实是由于得罪了太多人,又有所大意而导致。
打击库兵,或者说以此为契机,彻底整顿户部银库,是肃顺出道以来第一次出手。为了能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并报答皇上的信任之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所以肃顺是经过一番精心谋划的。
库兵世家在旗人中地位很低,是靠着牺牲身体挣些辛苦钱(库兵们到了晚年都会落下大便失禁的毛病,挣钱也不容易啊!),但他们背后的势力却不容小觑。
每年几十万两银子能落入库兵自己手中的不过三分之一,剩余的都被用来打点,除了户部的各级官吏、所属旗分的旗主、都统外,更有民间的江湖中人,比如镖师和大混混之类(库兵下班回家要雇佣镖师保护或者买通混混们),所以他们这个小小的“库兵利益集团”也算是白道、黑道通吃的主。
此外,户部银库内,除了库兵能捞到黑钱以外,银库中大大小小的在编官吏同样都是捞钱的好“缺”。随便一个库大使或笔贴式什么的,每年动动嘴皮子,刁难一下各省解银子的人,就能捞到几万两。至于管库大臣,每年最少二十万两。
肃顺现在是户部堂官中唯一一位满人(汉侍郎是王茂荫),但他毕竟是新上任,自己的心腹仅有可怜的两三个。至于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拼命巴结的旗人部曹、书吏们,以肃顺的脾气自然是看不上,更不会笼络为心腹。
在打击库兵、整顿银库这件事上,肃顺在户部内部是比较孤立的,因为整个户部的官吏大部分都是这一陋规的受益者,所以一有风吹草动,自然会相互通风报信,“银库利益集团”的大佬们也会闻风而起。
不过,以前“银库利益集团”的核心利益掌握在满人尚书手里,满洲尚书是这个利益集团的最大代言人。如今没有了满洲尚书,肃顺便以满洲侍郎的身份充当起“库兵庇护者”的角色。
事实上,肃顺到任的第二天,库兵们便联名送上八千两以示孝敬,但让他们万万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位被倚为“庇护者”的人成为了真正的“库兵掘墓人”。
而且肃顺也得到了孙瑞珍“亲自坐镇大堂”的许诺,因此来自户部的干扰便基本不存在了。
除了来自户部的保护势力以外,这个利益集团背后还有各个旗分的旗主、都统们。库兵累世以窃银为生,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世家”,没有这些人的保护和默许,是很难想像的。
不过,在事情没有彻底明朗和白热化之前,无论旗主还是黑道的势力都可以无视。
因此,肃顺对于要“挖自己墙角”这件事,感到得心应手而且信心十足。
此外,肃顺的手中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他的哥哥郑亲王端华。端华此时身兼步军统领一职,为了能让肃顺立下大功自然会铆着劲往前冲。
肃顺的计划就是在得到兆华的口谕后,不走任何程序,直接由步军衙门抓人,然后封闭银库,并对这些库兵、库内书吏、管库郎中们隔离审问,拿到口供后来个满门抄斩。
话说肃顺和尚书孙瑞珍交代完后便直接带了户部的几个亲信前往银库,因为担心走漏风声,所以连协管户部的大学士祁俊藻他都没打招呼。
户部银库就位于户部的官署后面,肃顺等人几步便走到了。因为今天没有银钱进出,所以此时管库大臣和一干官员、书吏们正在打牌。
几个值班的人闲来无事就玩上两局,这也是人之常情,看到肃顺来了,大家也不慌张,管库大臣舒春首先发话了,“今天又不过堂,肃部堂怎么过来了。”舒春一边说,一边出着牌。
听完舒春的话,肃顺笑着答道,“没事就不能过来找老哥聊聊天吗,我们户部大堂可不比你们这里,实在是闷得很啊!”话没说完,几个书吏便要将自己的位置让给肃顺。舒春看肃顺仅带两个手下亲信的小官便也以为肃顺当真是来这里讨乐子的,于是说道:“我们银库就是这点好,有事办事,没事就可以随便一些,肃大人赶紧坐吧。”
肃顺的目的是为了稳住银库的这些人,尤其是舒春,于是也不推辞,就座了下来。可还没等手中的牌上齐,端华就带着人赶到了。
守卫银库的都是上三旗选出来的兵丁,大多也是认识郑亲王的,所以端华一到就赶忙打千行礼。
“奴才等问郑亲王安。”带头的兵丁道。
“本王大臣奉皇上口谕前来办事,大家都各司其职不要乱走动,省得为奸人所乘。”端华按照提前准备好的台词吩咐了一句。

兵丁齐声道。
说话间,端华便带人走了进来,而舒春也听到外面的动静,主动迎了出来。
“原来是郑亲王驾到,奴才有失远迎,请王爷恕罪。”舒春虽然是管库大臣,可说到底他只不过是上三旗的一个普通满人,又无功名在身,全凭按规矩贿赂才得到这个位置,所以在端华面前还得自称奴才。
“本王大臣奉皇上口谕,请舒大人和银库的管库诸人均到步军统领衙门走一趟。”端华拱手向右上方行礼,做出一副“奉皇上口谕”的样子,一字一句地对舒春说道。
舒春马上一怔,他本就觉得肃顺来得蹊跷,这下便稍微明白怎么回事了。心道,去步军统领衙门能有什么好事,肃六刚才根本不是有心玩牌,只不过是为了稳住自己,不行,说什么也不能跟他们去。
打定主意后,舒春说道:“户部银库乃朝廷重地,奴才奉皇上钦命看守银库不敢擅离职守,若银库真在奴才走后出事,怕是王爷也不好交代。还请王爷稍微宽限一下,待接替奴才的人来了,奴才再去也不迟。”
舒春还算临阵不慌,急中生智想出这样一个缓兵之计,至于剩下的那些郎中、库书们早吓得唯唯诺诺不敢抬头了。
“银库内自有肃顺带人看管、外面的看守官兵仍然各司其位,谅不会出什么差错,若果真出了什么事,盖由本王一人承担,于尔等无干。”
端华说出这样的狠话,那意思明摆着就是“不带你走誓不罢休”了。
听到端华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舒春也彻底明白了到步军统领衙门去,必然是九死一生。所以,与其被动挨打,倒不如趁着现在还没有抓自己,放开手脚反抗到底。
打定主意后,舒春突然正色道:“郑王爷,奴才乃皇上钦命,若无皇上手诏,请恕奴才不能擅离职守。”
舒春已经看破端华他们没有皇上的诏书,仅仅有口谕,所以大着胆子以“皇上钦命不能擅离职守”为藉口,要求端华拿出圣旨。
端华一看舒春是打算死活不走,也不再客气,说道:“捉拿你一个小小的管库大臣何须皇上拟旨,本王大臣奉了皇上的口谕,难道还会骗你不成。”
“若无圣旨,请恕奴才不能前往,若郑王爷非要带奴才前往,奴才只能以死捍卫皇上之重托。”端华发狠,没想到舒春更狠,说话间,舒春就拿出了刀子,准备一旦动武就拔刀自杀。
舒春其实就是吓唬一下端华和肃顺,并非真想“以死捍卫皇上重托”。不过就凭他敢在端华面前动刀子,这胆子可真不是一般的大。
端华也看出舒春是在吓唬自己,可他不能冒这个风险啊。舒春如果真的死在这里,这么多人看着,事情一传出去,那就是逼死大臣的罪名。最关键的是端华确实没有圣旨,而只是奉了口谕,就算事情闹大了,端华也只能自己背着,而不能把皇上供出来。
至于说肃顺为什么不请一道圣旨,其实肃顺知道就算请旨也请不下来,所以只能以皇上口谕行事。因为肃顺占在兆华的角度考虑,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就拟旨抓人,如果事情办好了倒没什么,办砸了,皇上是要丧失威信的。因为这种听信风言风语抓人的伎俩不应该是被视为道德完美、万民楷模的皇帝所应该采用的。
肃顺很清楚,如果自己请了圣旨却出了差错,那么今生今世就永无出头之日,但是如果只奉个口谕,即便办砸了,最多肃顺和端华以“矫诏”的罪名,把责任担下来,矫诏虽然是大罪,但只要“情有可原”总是有办法开复的。
当然这是最不好的情况,肃顺认为有他和端华出马,只要说出皇上的口谕,没什么办不成的。他万万没有想到,平时看起来唯唯诺诺的舒春竟然有如此胆量和见识。
就在双方僵持的节骨眼上,肃顺身后的两个跟班之一,户部笔贴士陈士杰站了出来。
他先背对舒春对肃顺使了个眼色,然后对着端华和舒春两人说道:“郑亲王不要着急、舒大人也请息怒,这里归根到底是户部的地方,郑王爷要抓人卑职觉得还是把孙部堂请来,当面解释一下比较妥当。若郑亲王只凭借皇上口谕,却说不出罪名也拿不出证据,难免让人心中不服。”
端华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肃顺发话了:“那你去请孙部堂来,快去快回。”
舒春看了一眼身着七品官服的陈士杰,虽然不认识,但知道是户部的人,于是眼睛一亮,也跟着说道:“快去请孙部堂前来定夺。”
孙部堂到底来了没有,陈士杰玩的又是什么高招,请看下回分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