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兵茧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
正衡自己也觉得这个计划执行的有些仓促,不过眼见着另外四座帝陵的墓门就在前方不远处,从这里即可以遥相而望,即便真的出现什么危险,四个人也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折返回来,再者说他们只是去对面做出标识而已,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甚至都不用花一刻钟的功夫,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
心中虽然这样想,可正衡还是隐约觉得有些不安。他选择的是左数第一条墓道,为了尽量阻止这种不安继续蔓延,他从一钻出裕陵的墓室后就头也不回的朝向墓道的深处走去,转眼间,身后就重又归于平静了。
走了三四十米,正衡特意停下来向回张望了一下,虽然光线暗弱,可仍旧能够看到于三刀和金不二都从裕陵墓门的破损处探出脑袋,正时刻关注着他和其余三个人的动向。见此情景,正衡心中莫名的不安立刻烟消云散,他转而回过身,继续向着前方走去。
一直没有碰到任何怪事发生,令得正衡放松下来,他一边不失jǐng觉地向前走,一边心中暗忖着这东陵到底是以何种方式运转的。他首先想到,从裕陵地宫向外望去,四条墓道可以尽收眼底,它们都是以相同的角度辐shè开来,如果另外四座墓室的情形也是这样的话,那就可以推测出,五座地宫并非是一字排开,而应该是呈现更加完美的五角星的形状排列。
难怪先前通过目测,可以感觉四条墓道虽然极为相似,可正当中的两条却比两边的略微长了一点。正衡忽然想到,这种五角星的布局,像极了道家的五行图,如果分别将五座帝陵安置在五行的位置上,就可以把他们之间的墓道,当成五行间相生相克的关系了。
正衡为自己的这个发现为之一振,进而又想试着将五座帝陵和五行具体对应起来。东陵中分别有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以及同治的惠陵,按照相生的原则,自然是以此顺序顺时针排列,再佐以上尊下卑的传统观念,顺治的孝陵应该位于这幅五行图的zhōng yāng,即为属“土”。以此推之,景陵属“金”,裕陵属“水”,定陵属“木”,惠陵属“火”,如此这般循环往复……
这虽然只是正衡的主观臆想,可如果能够加以证实的话,其意义绝对堪称巨大——先前困扰于三刀和金不二的主要问题,就在于无法从一百二十条可能的回路中找到解开“锁钥合一”的钥匙,可如果东陵真是按照五行的概念建造而成的话,那么理论上来说在一百二十条回路中,只存在五条分别以五座帝陵为起点的“相生”路线,并且这五条线路其实都在一条相同的回路上,如想验证哪条是真的“钥匙”,无论从哪座帝陵出发,要做的最多也就是绕着这条回路走上两圈而已……
先前众人所在的是乾隆的裕陵,而正衡刚好选择的是最左边的一条墓道,亦即是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行进,这样看来,对面的那座墓室理论上来说该是定陵——如果能够验证这点,或许可以从侧面证实这个五行理论,一切问题也就仍忍而解了。
正衡越想越是兴奋,忽然间意识到自己好像已经走了很长时间,怎么对面的墓门仍旧不远不近?他分明记得刚才只一两分钟的时间,就已经从裕陵走到的墓道的中段,可之后胡思乱想的这一通,又用掉的绝对不止这么一点时间,照道理说应该早就抵达目标了才对啊!
正衡一慌,忍不住回头望了眼,不出他所料,已经无法再像刚才那样看到身后的裕陵墓室,等再转过头来时,竟然连前方可能的定陵墓门也一并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正衡停在原地,努力让自己的心绪平静下来。对他来说,在墓道中经历怪事不是第一次了,只不过这次是特别的怪而已。刚才分明还能够看到墓道两端,可一转眼的功夫,竟然又都消失了,无法再看到裕陵的墓门倒还好理解,毕竟已经从中走出了这么长的时间,可怎么连前方的定陵也一并不见了踪影呢?难道是先前眼花,错把幻觉看成了墓门,实际上墓道并没有缩短,自己又像上次一样,迷失在了鬼打墙的墓道中了?
又是鬼打墙?不对,绝对没有这么简单。如果仅是正衡一个人眼花出现幻觉还可以解释,可先前众人分明都看到了四条墓道和尽头的四道墓门,并且四个人分别走进了不同的墓道里,以此看来,四条墓道应该是确实存在的东西,只不过比他原先凭借目测所确定的长度要长上不少,至于对面时隐时现的墓门,该是某种类似于海市蜃楼一般的设置,虽然堪称神奇,可要想在墓道中实现这样的效果,应该也并不困难……

正衡虽然这样想着,可心中也自知这个解释很难自圆其说,这事如此古怪,如果再结合先前发生的那些事一起来看的话,更像是自己又一次迷失在了墓道当中——难道这条墓道可长可短,亦或是身在其中的人会对时间的概念模糊不清?先前只顾着一门心思地赶路,如果真是这种情况,倒要来验证一番了。
正衡颠了颠手中的石块,转而侧身走到墓道一边的墙壁下,在上面写了个大大的“壹”字,然后回到原地,继续向着定陵的方向前进,只不过边走边小心计算着脚下的步数,并且努力控制自己的速度维持在一秒一步的频率上。按照他的想法,只需走上特定的步数,然后再在墙壁上留下记号,反身回去查验,就可以知道大体上自己已经走出多远,再与先前的速度和所用时间进行对比,就知道到底是墓道变长,还是自己对时间的观念有所偏差了……
如此验证并不需要走出太远,正衡初步选定三十步,算下来应该走了一百尺左右,现在只要再在墙上写下一个“贰”字,就算完成了对于这段距离的标识了。然后他尽可以随意走回到“壹”和“贰”的当中位置,将身体背靠在对面的墙上,再看看这段距离实际上有多长。如果真有一百尺之多,那说明并无太大的问题,可一旦两者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那就只能说明并非是墓道太长,而是他根本就没有走出过多远了……
正衡走近墓道的墙壁,抬起手来刚想在上面写字,却见上面好像早就有了什么东西,他满腹狐疑,赶紧将手电的光束照在上面,立时就吃了一惊,只见上面不是别的,而是他刚刚写下的那个大大的“壹”字……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正衡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走了那三十步后,竟然还停留在原来的地方,根本就每前进得分毫。
正手足无措间,正衡感到“壹”字的边上好像有东西动了一下,他将手电向着那边移动了一点,由于站得太近,冷不丁地被吓了一跳,连连向后退了几步,站定后再仔细看时,这才发现墙壁上的竟然是一具尸体。
墙壁上是个一人多高的凹槽,深度大概一尺有余,死尸刚好镶嵌其间,被尘垢和蛛网包裹在当中,好像结茧的蚕蛹一般,透过其间仍可以看到他身着满清步兵的铠甲,身体暴露在外面的部分半是腐烂后风干的样子,这还不算完,正衡向后这么一退,手电的光束照亮了更大的范围,他这才发现原来不止有一具尸体,而是在左右两边的墙壁每隔一丈左右就有一个相互对应的凹槽,这些凹槽一字排开,各有尸体镶嵌其中,沿着墓道的方向一直延伸到了手电照shè不到的地方,乍看上去还颇为壮观。
这样的场面说不上有多恐怖,却给人以几分古怪的感觉。正衡禁不住想,先前不可能没有注意到墓道里还有这许多尸体,除非这些凹槽是刚刚出现的,不过里面的尸体都是满清士兵的打扮,这点于情于理都有些说不过去。要知道自秦始皇以来,用活人兵士殉葬的帝陵就极其少见,更别说无论正史还是野史当中,也都没有听说过东陵建造时有过这样的陪葬。
不过眼见为实,这许多尸体就在面前,由不得正衡不信,他只是心下狐疑,刚才视线的余光好像看到尸体动了一下,想着难不成是这些腐尸也要变成僵尸的先兆,便重又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想要查看个究竟。
光束照在尸体上,折shè出若干条亮线,正衡这才发现当中的蛛网上,有只巴掌大小的红头蜘蛛,刚才大概是它在移动,害得他吓了一跳。
虚惊一场,可也算是了无发现,正衡无奈的叹了口气,转而向着边上挪动了几步,又将手电照向另外一个凹槽,可还没等他站定,凹槽当中的尸体忽然冷不丁地一抖,随即自当中跳了下来,伸开双臂,伴着“哗啦哗啦”的铠甲声响,直朝他扑了过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