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茶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了几日,初雪随陈老爷去看过了后边的小院子,院子不大,但却有四间空房,外加一个厨房,徐伯一家足够住进去了,初雪非常满意,随即跟着陈老板去衙门办好地契手续等。衙门的人也都很好说话,片刻工夫也都办好了。初雪拿着手上的地契,心里美滋滋的。陈老板招出店里所有伙计,介绍新老板,初雪见了大伙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说了几句要大家同心同德,要把茶楼的生意越做越好,又说只要买力干活,绝对不会亏待了大家。有些伙计有些不安,听了初雪的话后,也都打算先安心做一段时间再看。
陈老板带着初雪到二楼雅间,见了一下本店的掌柜,这个掌柜姓王,也是跟了陈老板多年的人,已经有四、五十岁,无儿无女,听到老板要去苏州,就甘愿也去苏州,打算给他做一个管家,好度过余生,陈老板也是念旧的人,自然愿意有个信得过的帮忙管家,自是一口答应了。只是对着初雪说,希望她另找一个掌柜的,然后把帐目交割清楚,徐记本就有个徐伯做掌柜,到了新店自然就是徐伯做掌柜了,初雪也没意见,让徐伯抽了个空过来交接好了。
陈老板终于了了一庄心事,回去就收拾东西,准备在入秋之前就回苏州,初雪也就祝他一路顺风了。
这天趁着下午一个空档,初雪和徐伯商量了一下新店的事情,最后决定把茶楼再粉刷一下,添置一些必要的东西,这边的厨子现在还不知道可不可靠,就把后边小院子的厨房再改进扩大一番,专用来做新式糕点。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茶楼的股份之争,当然,徐伯自然是不争的,如果没有初雪,他们一家人早就家破人亡了。在徐记的时候,徐伯一家一个钱也拿不出来,都是初雪出的银子,所以在徐记,初雪占了七成股,徐家占了三成。买了新店后,初雪想着自己并不经常在店里帮忙,这份家业也都是徐伯一家辛苦赚来的,因此就提出新店由徐家占五成,她占五成。徐伯一听很不乐意,直道初雪的功劳不低,他们徐家不能做这忘恩负义的人,最后争来争去,最后定下来,初雪占六成,徐家占四成,仍由徐伯做掌柜,管着茶楼锁事,初雪只要时不时做些新式糕点提供给店里卖就好,初雪无奈也只好答应了。
再有一个就是店名要不要改的问题,茶楼里的客人,虽是来听书吃点心的,但都是爱茶之人,最后初雪想了个极雅致的名字,准备装修时一并改了。
店里的事定了下来,初雪也安了不少心,除了老夫人那,再店里的事以外,就日日呆在厨房,想研究出一些新式茶点,如果正是盛夏,每每在厨房一呆就是大半天,热的全身是汗,这时初雪才无比想念冰淇淋和空调,苦于无法。这江州城地处南方,冬天虽会下雪,但并不会结出很厚的冰来,为了夏季消暑,只有那些富家大户才用得起。
叶府自然也有地窖,只是初雪这样的身份如何能用得起,不觉有些泄气。突然想起在千云山上看过一本炼丹的书(道观自然会有这样的书),是一百多年前一位喜欢炼丹的道士写的,上面有提到一种硝石入水即冰,又无毒,不正好可以用来制冰吗!
初雪忙叫了绿萝来问道:“绿萝,你知道哪有卖硝石的么?”
绿萝疑惑道:“硝石?我怎么没听过的,我只知道有焰硝,是不是一样的?”
“焰硝,是不是白色或灰色的,有些透明的?”
“嗯,没错!”
初雪一拍手,乐道:“就是这个了,你知道在哪买吗?去给我买些回来,我有急用的。”
“好,下午没什么事,我就去一趟。”绿萝有些奇怪,因为焰硝是制火药的材料,难道初雪要做火药么?
初雪一拿到焰硝就到小院子里打了盘水,试验了起来。因为如果在厨房被人看到,会被认为是妖术,而且初雪并不想让制冰的方子流传出去。
初雪倒了一些硝石到水果,用一要细棍搅了搅,粉末溶入水中,摸了摸水盘边缘,确实有些冰凉,但水面并没有结冰,初雪有些疑惑,又倒了些下去,再搅匀了,等不多久,水面真的出现了冰块,慢慢的整盘水也都变成了冰。
绿萝在旁边看得口瞪目呆,不敢相信,怎么就成了冰呢?伸手摸了摸,凉意从指尖传回大脑,绿萝一下将手缩回。初雪看到笑了起来,沾了一把冰水就往绿萝脖颈里一摸,绿萝被凉的惊跳了起来,也抓了一把摸到初雪脸上。两人闹了一阵,初雪仍去做起自己的冷饮来。毕竟是用硝石制出的冰,初雪也不敢往嘴里送,就只用冰镇着食物,也是图个凉爽。

初雪听下人说子宣在老夫人那,便端上两碗冰镇的红豆沙并几样糕点果品,送到了雅园。
子宣一看到初雪手中的托盘,就知道有好吃的,乐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初雪见了一阵好笑,见过老夫人后,将食物放在桌上。
子宣已不管那么多吃了起来,特别喜欢那一碗冰冰的红豆沙,没几下就喝个干净,嘻嘻地朝着初雪笑,道:“初雪姐姐,这个好吃,我还要!”
“这东西虽好,可是凉的,不能吃多了,乖啊!”老夫人柔声道。
“老夫人说的是,凉的东西可不能多吃了,所以今日才只备了小小一碗给老夫人和少爷尝鲜的。”老人和孩子脾胃最虚,初雪可不敢乱来,所以只用极小的碗装了两碗红豆沙。
老夫人点了点头,道:“今儿个不能再吃了,你若想吃,只能等明儿个了。”
子宣知道吃不着了,噘起嘴巴不理初雪了。初雪只好使出绝招,给小少爷讲故事了,才把他哄高兴了。
事后,老夫人问起这冰是哪来的,虽然叶府也有存冰,但不是谁都能拿到的,初雪只得一五一十的说清楚了,不然会被误会偷冰可不是小事情。老夫人听后,也觉得不错,就吩咐初雪每日制些冰,只用来镇着食物,但不要食冰就是了。
才过了七、八日,店铺已装修的差不多了,初雪找了个匠人,按时兴的式样订了一块招牌。另外在大门的侧边开了个侧门,那里不能进人,只摆上柜台,卖些外带的食物,这样就不会吵着要听书的客人。
到了六月十八这日,新店开张,引来了不少熟客捧场。众人聚在店外,吉时一到爆竹齐响,还有几个敲锣打鼓的来凑个热闹。初雪跟徐伯一起把门上招牌的红绸扯下,‘水云间’三个大字出现在眼前,门边的对联也揭开了,正是‘煮茗烟波里,淡泊水云间’。初雪从小就练书法,虽说比不上书法大家的字,但是也颇有自己的风骨,于是就写了这几字和一副对联,别说,挂在店门口也是非常合适的,正好贴和了茶楼的雅意。
店门大开,不管生客熟,一骨脑全往里间涌入,经过短暂培训的小二也打起十二分精神招待起客人。而在初雪将《封神演义》全稿交给说书先生后,自然今天就讲起正宗的原书了。新奇的故事,加上说书人的巧嘴,楼里上下一片叫好声。几个店小二往来穿梭,忙得团团转。伙计们看着店里生意火爆,也是精气儿十足,手下的工夫也不停歇。
今日店中提供的果汁、奶品全都是冰镇过的,客人齐齐惊呼凉透心脾,连带着糕点都卖的极好。当然喜茶的人也是不少,初雪特地去买了不少极品好茶,如本地最有名的云雾茶、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信阳毛峰的,只要叫得上名号的都有了,爱茶之人也就有了好去处,不时叫上三两好友在此一聚,也是人生乐事。
只是外卖部确出了小小的问题,原来有客人想买镇凉的饮品带回家去,可外面日头正炎,带回去早就热乎乎了,喝着发酸,路远的可能还会坏掉,弄得这客人想买又不好买,直问小二有什么好办法没有,小二也不知如何是好,就进去叫徐掌柜,正好初雪碰见,教给了小二一个法子,小二一听就明白,心想这女老板真是聪明。
这外卖部的小二正是原来陈老板手底下的,也是个伶俐人,名叫张光宗,店里人都叫他宗哥儿,初雪一听这名字,就乐道,说他家是不是两兄弟,分别叫光宗、耀祖的,没想到宗哥儿还真说家里就是两兄弟。
宗哥儿听了老板的主意,马上到街上找了个摆摊写字的书生,写了一张易懂的白话提示,贴在门边。大意是如何保存冰镇的果饮,蛋糕在夏日保存不易,如何保存为好,最好当天吃完云云。宗哥儿在卖的时候,怕有些客人不识字,也就一边大声吆喝,从此很多客人也知道了保存方法,都夸这家老板会做生意,光顾了茶楼之后,也带点回家给家人孩子尝尝,于是水云间的生意也是越来越好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