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北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望着保定陆军军官军校残破的校舍,傅作义长叹,“少年时在此为强国而学,然昔rì辉煌已成遗址,六千男儿(保定军校累计六千毕业生)二十年内战耻!何rì雪?”
“就在今岁!”
“借贤弟吉言!”
“我却不希望我猜对,毕竟三、五年之后再战与国有利。”
“可惜时不我待。”傅作义摇头,“再往北就是29军的地盘了,我不想见宋明轩他们,我的副官和jǐng卫班会护送贤弟去北平,贤弟保重!”
“宜生兄也保重!这是我设想的几种阵地防御战时的大炮兵工事构筑法,请宜生兄转交晋绥军炮兵部队。”我又轻声加了句,“小心,别当舒民(李生达)第二,留待抗战军兴。”
和傅作义挥手告别,我思前想后还是没告诉他今年5月的变故,但愿一切如故,至于那个替死鬼杨效欧,就随他去吧!(37年5月,荣鸿胪在晋祠宴请保定同学,因只有傅作义系从绥远远道而来,为客,荣请傅上座,傅以有保定学长在座为由,再三推辞不就,后随意抢坐了杨孝欧的座位,杨因在座都是保定同学,也就不拘礼节坐了上座,结果杨宴毕回家后猝死,死后脸面发黑,疑为中毒;正在太原的傅作义闻之,化名登上太原飞北平的客机逃走,从此再未见阎锡山。)
南苑,第29军军部。
“子安贤弟!这位是宋太太吧?两位远道而来,明轩有失远迎!”
初次见面,宋哲元到是自来熟啊?军人向政客的转型期!云雁很快就被一群官太太七嘴八舌簇拥走了,而我只好和29军头头脑脑们一一寒喧,除秦德纯在南京打过招呼外,还都是初次见面。好在俺年纪虽小但辈份高啊!
“捷三兄(佟麟阁,字捷三,29军副军长)。。。绍文兄别来无恙(秦德纯,字绍文,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长)。。。介人兄(张维藩,字介人,29军参谋长、总参议)。。。迎之兄(冯治安,字迎之,29军37师师长)。。。舜臣兄(赵登禹,字舜臣,29军132师师长)。。。彩庭兄(郑大章,号彩庭,29军骑9师师长),呵呵呵!”
宋哲元见我笑,不由问:“贤弟何故发笑?”
“小弟只想请教一下,彩庭兄当年在归德若。。。耿光先生可是心有余悸啊!”(30年5月中原大战时郑大章率西北军骑兵袭击zhōng yāng军后方,一举突入归德机场击溃jǐng卫摧毁战机12架后撤退;但不知此时蒋介石偕参谋长杨杰等赴前线指挥,专列正停留在归德近郊之朱集车站,只有少量卫队;若郑率部进攻,则蒋、杨肯定是非俘即亡的下场。)
“哈哈哈哈!”
“请问荩忱兄(张自忠,字荩忱,29军38师师长)和子亮兄(刘汝明,字子亮,29军143师师长)何在?”
宋哲元答:“荩忱还在天津,子亮陪德国顾问正在来北平路上,大约都是大后rì到,子安夫妇先小住几rì如何?”
“也好,弟妹路上也疲倦了。绍文兄,还请你这父母官帮我查一个人,也叫郑大章,呵呵,和彩庭兄同名,是个留法归国效力的学者。”
秦德纯也笑了:“呵呵,正好前一阵我们谈起过此人!因为和彩庭同名,所以记住了;他在严慕光(严济慈,字慕光,国立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那里工作,一查就知道。”
赵登禹走过来看着我说:“听说宋先生还兼着兵工署副署长?”
看周围静下来,莫非来呕气的?我平静一下心情回答:“是的。”
“宋先生莫非不知道这里已是国防前线?”
“知道。”
“那兵工署为什么只给我们29军发了点手雷,也就是大点的手榴弹就对付了?去年答应给我们的战防炮在哪里?”
“这不由兵工署决定,兵工署只负责武器弹药生产,分配权在军政部;这点我想将军也清楚。”
“可宋先生你还是军委会的高参!是你提议把给我们的战防炮挪用到锡澄线上去了吧?”
这么快他们就知道了?我一惊,随即笑着说:“不错,是我提议,委员长批准的。”
佟麟阁插言:“请宋先生解释一下!”
“锡澄线将作为绝对国防线,绝对不容有失;而华北这里我们有节节抵抗的余地,重要xìng只能放在锡澄线之后。”
“那这里我们靠什么来对付敌人的战车?就你们给的那些手雷?”
看来又有人在挑拨离间?“国力衰微,zhōng yāng也没有办法,和几年前相比,能有这些手雷就已经是进步了,至少在近距离上炸毁敌军战车是绰绰有余的。而且zhōng yāng还会在三个月内给你们提供一个炮兵营,装备我自己工厂生产的120重迫击炮作为补偿,全新的轻便速shè炮,xìng能远比你们的旧式山野炮优越。”我也干脆直说了,“如果你们只知道前者而不知道后者的话,我只能说你们的内线已经被其它派系收买了。”

“真的吗?”
“我保证!即使再有人扣留,我也可以直接供给你们!”
“既然贤弟说到如此地步,我们也不好再说什么,三个月后拭目以待吧!”
北方的冬天还是不怎么适应,早起。法肯豪森一行既然还未至,我和云雁则带着随从杀奔‘国立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严济慈先生打过招呼后转‘镭学研究所’???看着瘦弱的郑大章站在破败的三间平房前,怎么像后世的草台班子?
“是大章兄吧?我叫宋子安,从南京来,这是你的一位同行和笔友,我的好友兰花女士委托我带给你的信。”我拿出兰花姐的信。
看郑大章低头看信,我转向他身边一位青年,“这位贤弟是否是杨承宗先生?”
“是我。”望着杨承宗不屈的神情,我心中感叹,这就是60年代初把中国含量只有几万分之一的贫铀矿,自力更生提纯到只含几万分一杂质的纯铀的人,原子弹工程真正不可缺少的专家!不过此时还只是刚大学毕业不久的青年学生;我转而再看教出他的真正的老师,郑大章,居里夫人的高徒,法国国家理化博士(史实),正激动的颤抖着读兰花姐的信。
“老师,您这什么了?”
“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
“怎么样?想不想去看看?”我说的怎么像怪叔叔?“咳咳!”
“当然,当然要去!”郑大章冷静了一下,“请问你们是?”
“宋子安,兵工署副署长,军委会高参,这是我夫人,也是兰花女士的妹妹。”
“郑先生,战争很快就要爆发,北平即将是前线了,为国为民,我姐希望你们能南下参加她们的研究工作,去创造一个‘神话’。”
“小杨,你说怎么样?”
杨承宗也急促的看过信,“兰花女士说的有许多我还不懂,但我看到了希望!老师,应该由你决定。”
“这里一摊子?”
“我们帮你搬,费用我们来,慕光先生那里我们去善后,这是路费。”
“我同意!我去晚滨那里,去找慕光兄辞行,你们赶紧收拾,愿意跟我们南下的一起走。”
看着他们手忙脚乱开始行动,我和云雁相对一笑,我对从南京一路紧跟的几位说了:“几位不知是侍从室还是特务处的朋友,怎么样?反正北平是最后一站了,等顾问来后我们就回南京,几位是否可去帮帮他们,送他们连人带东西去上饶我厂子里?事关国家,非我个人私事。”
“没问题,夫人要他们一切听先生的;何况委员长也关照过这位郑先生(史实)。”
“那好。”见他们分派去跟郑大章他们后,我笑着说:“亲爱的雁,让我们游览一次běi jīng城吧!”
仗着29军副官处及不知道什么部门‘随从’的赫赫威名,我横扫了前世记忆中的京城各景点,‘又’留下了我和雁的留影,只不过这次是黑白的。
故宫。兴致勃勃的我们逛完三大殿后,一踏进乾清门就看到大群人正匆忙打包搬运中华民族的愧宝,我们的心情一下子暗淡下来。回想这些代表中华民族历史的珍宝,而后十多年间流离失所,从běi jīng到南京、从南京到chóng qìng、最后从上海远赴台北的历程。我长叹。。。
“子安,我们走吧!”雁竟然哭了。
看着难得流泪的云雁及悲愤的大家,“好吧,我们回去,备战!”
七七事变前29军编成及部署
冯治安37师驻西苑,辖109、110、111、独25旅
张自忠38师驻天津,辖112、113、114、独26旅
赵登禹132师驻河间,辖1、2、独27、独28旅
刘汝明143师驻张家口,辖1、2旅及2个保安旅
郑大章骑9师驻南苑,辖3个团
29军直属特务旅、教导团驻南苑;独29旅驻北苑;
石友三冀北保安队(4个团)驻黄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