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特别作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体生理解剖课,给我们传授了许多新知识,对我们自己的身体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当时老师并没有把人体的八大系统都讲到。现在记得的,主要讲了嘴、咽、食管、胃、小肠直到大肠这一套器官,能够把食物消化、吸收的消化系统;鼻子、喉、气管和肺这些器官,把新鲜空气吸进来、把二氧化碳呼出去的呼吸系统;能够使人站立、活动、行走的骨骼、关节、肌肉等的运动系统。这些吃饭、喘气的系统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经常体验得到的。而我最感兴趣的是很难看得见、很难摸得着,不受主观意识支配,自己无法控制的主宰人体全身的神经系统和能够把营养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把人体中的废物排除体外的循环系统。
神经系统具备对人体的指挥和控制功能。它是由脑和脊髓以及分布在全身的神经组成。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指挥中心”,它由头骨保护;脊髓是司令部的“办事机关”,由脊椎骨保护。可见,脑和脊髓对于人体来说是何等重要。老师说人的脑袋瓜子越大越聪明。列宁、爱因斯坦、诸葛亮的头颅比我们常人的脑袋都要大得多,所以他们才能比一般人聪明。
下课后,同学们比脑袋,我的脑袋比较小。就寝的时候我想:怪不得俄文单词我总是背不下来,原来是大脑比其他同学小!过了几天,我又想,有一些脑袋比我大的同学,平时学习成绩、回答问题也不比我强呀!其他同学也有与我相同的想法,为此,晚自习的时候大家关于脑袋大小的问题争论不休。有的同学说:“光脑袋瓜子大不行,大脑皮层面积大小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对!大脑皮层的褶皱越多,面积就越大,就越聪明。”“不对!大脑体积大不行,主要看质量,脑髓的密度越高,越聪明。”这种争论是没有结论的。
循环系统是以心脏为中心,以血管为管道,具有运输人体内物质的功能。心脏是一架永无休止的泵,它把血液泵进大动脉、小动脉、流进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再回到静脉,回到心脏。心脏连续不断地收缩、舒张,血液周而复始地在人体内流淌,不分昼夜,没有休假。老师讲,人体内的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与周围神经、特别是神经末梢一样,在一个人的身体内,除了头发、手指甲、脚趾甲等等,血管和神经无处不在,这样,才能够保证人体全身各个部位营养充沛,不存废物,感觉灵敏。课后,一个同学问课代表:“人的身体里到处都是神经,神经能有多长?”课代表:“不知道。”一个父亲是医院大夫的同学说:“我知道!我爹说人身上的神经比孙悟空在天上翻一个跟头还长。”“啊!十万八千里!”又有同学问道:“血管能有多长?”一个同学:“有血管的地方就有神经,有神经的地方就有血管,我估计血管得儿和神经一样长。”大夫的儿子:“还真让你说对了。我爹说,血管比神经长一些,十万公里。在地球上能够缠绕两圈半。”
老师讲到呼吸与横膈膜的关系的时候,一个同学提出问题,他问道:“我们在小学的时候,上体育课,老师让同学们挺胸吸气,不许鼓肚子吸气。他说鼓肚子吸气就把空气吸到肚子里了。是这样吗?”老师:“挺胸吸气,含胸呼出空气,这是对的。但是,鼓肚子吸气,空气是不是会进到肚子里去?那么,为什么吸气时肚子会鼓起来呢?谁回答!”学习委员捅了捅课代表,课代表说:“空气是不会吸进肚子里去的。肚子鼓是肺里吸进空气,横膈膜下沉,肚子就鼓起来了。”一个同学:“不对!空气是吸进肚子里去了。我有一次上学把书落家里了,我急急忙忙往回跑,累得我张大嘴喘粗气,跑到家,肚子疼。我妈说是风灌到肚子里,呛着了。”另一个同学:“对对!我也呛着过。也是张嘴跑,累的。”另一个同学:“是!我们小时候在家,大人都不让张嘴跑,怕灌一肚子风。”老师:“你们说的呛着了,肚子疼;那都是有条件的:一是着急、二是跑得快、三是累的。跑得快、累,身体里的氧气就不够用了,就得大口大口喘气;至于你肚子疼,那是平时缺乏锻炼,身体内脏适应不了造成的。但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张嘴吸气就会把空气吸到肚子里去呢?这里有学问。(有的同学问是什么学问?)我们在讲神经的时候,讲了人的大脑会思维,会记忆。老师讲的学问你们都会记在大脑之中。老师讲得正确,你们会把正确的学问记在大脑之中,老师讲错了,你们就会把错误的东西记在大脑之中。那么你们觉得吸气时肚子鼓胀,是空气进到肚子里去了,又是怎么回事呢?老师给你们讲两个‘名词’,一个叫‘错觉’,一个叫‘误导’。小时候听人家讲吊死鬼,晚上看见破房子里有嘀里嘟噜的东西就以为是鬼,就害怕,这就会使你的思维出毛病。你们在小学的老师告诉你们用嘴吸气就会把空气吸到肚子里,这些,都是‘误导’。另外,看电影的时候,我们有时会看见向前走的车轮子向后转。你们小时候跑急了、累得张口喘了,肚子疼了,以为是空气进到肚子里去了,进而认为用嘴吸气,空气就会吸到肚子里去,这些,都是错觉。错觉也是我们的思维对外界或我们自身的一种感知,这种感知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感觉成为与实际完全不相符的事物。误导是我们接受外界错误的知识,使我们的大脑形成了错误的思维。”课后,几个同学议论:人体解剖老师真有学问。

由于对神经系统情有独钟,在做暑假作业时,我独出心裁,用纸浆和纸绳做了一个大脑、脊髓和31对脊神经的模型。
我把破旧的杂志、报纸撕碎,用水泡了一个星期;捣烂后,形成了细腻、粘稠的纸浆,挤去水分后,纸浆的可塑性很好。我参照课本上的脑图形,抟塑了两个馒头大小的两半大脑,合在一起后,在大脑后下方做了一个鸡蛋大小的小脑。我用手把大脑表面捏压光滑之后,又用我们家里的长把汤勺的勺尖在平滑的大脑表面刻出大脑褶皱。做好了之后,我把大脑拿到老杨家碾坊的碾盘上晾干。
麻烦的事情是做脊髓和脊神经。仓房里装破烂的木箱子里有一卷纸绳,帮了我的大忙。
我用六根纸绳、把每两根纸绳为一股编成一个大约60厘米的长辫。
我把纸绳按40厘米左右的长度剪了31根,然后把脊神经中的颈、胸、腰、荐、尾五组神经分别染上不同颜色。颈神经8条纸绳染成红色,胸神经12条染成黄色,腰神经5条染成蓝色,骶神经5条染成绿色,尾神经1条染成紫色。
把作为脊髓的长辫分成30等分,然后按着颈、胸、腰、荐、尾的上下次序把染了颜色的纸绳逐一穿进长辫的隙缝之中,在长辫两侧形成31对20厘米左右长的神经。
之后,用纸浆涂抹到长辫上,掩饰了长辫的人字纹。之后,又依照神经的所在位置把脊髓也染成了与神经相同的颜色。
最后工序是再用一块鸭蛋那么大小的纸浆捏成一个脑干,把大脑与脊髓连接起来。当我去碾坊取大脑的时候,亮在那里的大脑没了踪影,不知去向。在碾坊周边找了一阵子,没有找到。好在纸浆还有剩余,只得重新又做一个。我把做好了的大脑刚刚放到碾盘上,赵顺的大黄狗摇着尾巴,高高兴兴地跑了过来,一对狗眼睛看了看我,然后就死盯着碾盘上的大脑。我恍然大悟,原来,我的大脑让这个狗东西叼走了。我骂了它一句,准备找东西打它,见此情景,大黄狗不紧不慢地向赵顺家后院跑去。大黄狗一直跑到赵顺家牛圈的牛槽子底下。我一眼就看到了我的大脑,大脑已经让大黄狗咬得支离破碎。
赵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到牛圈,知道情况之后,对着狗**踢了两脚,大黄狗吓得钻到墙角,装出一副可怜样。
我的暑假作业拿到学校以后,受到同学、老师的好评。一个同学查看了脊髓上神经的数量,之后,他问:“脊柱上的脊骨是颈、胸、腰、荐、尾,七、十二、五、五、四;为什么颈神经八对,比颈骨多一个,尾骨四块,尾神经只有一对?”大家都摇头。课代表:“问问老师吧。”后来老师也说解答不了。
我的另一个假期特别作业,是宣传爱国卫生运动时,我画了一副连环画。我画的是一套绦虫病传染的过程。第一幅,绦虫在人体内寄生的状态。画面是人体腹部从十二指肠直到大肠的肠腔纵向剖面、以及寄宿其中的从头至尾的一条绦虫的示意图。绦虫头节上的吸盘吸附在十二指肠壁上,头节较细,没有分节,以后是幼节、成节和孕节,带状图形由细变粗,分节也越来越清晰。第二幅是一个患绦虫病的病人随地大小便;第三幅是一头猪在吃有绦虫孕节的大便;第四幅是猪吃了绦虫病人粪便里含绦虫卵的孕节后在猪体内由卵到幼虫到囊虫的形成过程。在画面上勾画了三个圆圈,第一个圈,猪胃肠里的绦虫卵孵化成幼虫;第二个圈,幼虫穿过肠壁进入血管进到猪身体各部分肌肉;第三个圈,猪身体各部位长满囊虫。三个圈之间按顺序以箭头连接。第五幅是杀猪的场面。放大的猪肉块上布满囊虫。第六幅是一个人吃刚刚屠宰后、没有煮熟的带有囊虫的猪肉;第七幅是吃带囊虫的猪肉的人得了绦虫病,面黄肌瘦。第八幅是警告猪要圈养,人不要随地大小便,不吃长豆的猪肉。我又画了一个封面,标题是美术字《讲卫生,预防绦虫病》。我把八幅图画连同封面封底粘在一起,折叠成一册。自己十分满意。我自己翻看到绦虫病人随地大小便、猪吃粪便的画面时,自言自语:“臭!臭!真臭!”奶奶听到后,莫名其妙地问道:“闻着什么味了?什么臭?我怎么没闻着!”我不免哈哈大笑起来。
(2008年10月18日11:54:52)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