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五行?六行?真“气”死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会?”
我再次把杯中的酒水一口干(注意是干,第四声——太恨这个时代的酒水混合物了)掉,再恨恨的看了一眼已经空了的铜樽,这才抬起头来,却看到了屋里众人一脸问号的望着我。呃,对不起,忘了,这个时代的人还没开会这个说法。好吧好吧,让我说句他们能听懂的话吧,免得他们对我太崇拜了。
“开者,广开言路,尽可能多的让人们参加进来(就是多拉人下水的意思),集思广议。正所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多人计谋则可相互拾遗补缺,善莫大焉;会者,聚会、领会、通会。上不凌下,下不欺上,上下一心,心领神会,汇聚一堂,堂堂正正,正襟危坐,坐地分赃……呃,不对,坐山观虎斗,呃,这个也不是,是什么……对了,坐而论道!道、道不同互补相谋,谋国之臣人尽其用……”
嘿嘿,后世喜欢开会的可别扁偶,谁叫这时候还没人知道“开会”是什么意思呢,可不就由着咱哥们白呼了么!
“不妥,不妥!”韩非先生又发表不同见解了:“听项大夫所言,似乎是让国君同臣子们一同商量国家大事,这岂不是降低了国君的身份了么?不妥,君失其尊,臣失其敬,君臣失度,君不君臣不臣,有失法度!”
切,没想到主张世异则事异的韩非子,骨子里居然也是这样的食古不化,什么君君臣臣的东西都让他讲出来了。不过,也难怪,自春秋时代以来,君臣失宜,上下不尊的现象比较普遍,也是君权最为衰落的时期。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根本上就是加强君主集权的立法思想,所以,他的所谓的法,其实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法律,不是经过民主讨论的社会契约,而是国家君主的一言堂。虽然,法家思想对于结束春秋以来长达几百年的战乱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不得不遗憾的承认,也正是从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开始,中国走上了君权、官僚、家长制的路线,民主思想,渐渐的离我们越来越远,最后,在汉武帝和董仲舒的手中,完全断绝了。
当下我冷眼看着韩非,在他说完之后,我只说了两个字:“标准!”

Kao,忘了,这个词他们也不懂。
“韩非先生,”我并没有立刻解释,而是问韩非道:“假如把你的学说,公示于天下,让所有的人都知道理解你的意思,可是所有的人都反对,只有一个人同意,你还愿意将你的学说施行于天下吗?”
“这个……”韩非心道,我没这么惨吧。
“再假如说,”我并不需要他的回答,继续问了下去:“你的学说,全天下的人都认为很好,可以施行,可是只有一个人不同意,你说你的学术应不应该施行于天下?”
“当然应该!”这次回答的倒挺快。
“那么,”看到这家伙跳进了陷阱,我开始盖井盖了:“现在的问题是,在第一种情况下,同意你的学说的人是国君,而后一种情况下,反对你的也是国君,那么,你该怎么办呢?”
“我……我……”哎,怎么又结巴了!
知道你不好回答,因为这涉及到了你自己的学说,当然你会有私心。
“这样吧,”我继续道:“假如这不是你的学说,而是别人的学说,你又会怎么看待这种事呢?”
“我……我……”难看了吧,就知道你会很难看。不过就算你再难看,忍着不回答,别人也自知道你的想法了。
“所以,我们才需要有一个标准。”我开始总结陈词了:“事可事不可,不能以一个人的看法为最终的决断,而要以大多数人的看法为判断标准,并且,只要是大多数人决定了的事情,所有的人都要不遗余力的做下去,不能因为自己不同意就阳奉阴违,暗中阻挠。这个原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这个原则制定的法律,才是能让国家长治久安的法律,也就是判断国民是非的标准。
“至于韩非先生担心的君臣失度,由这种受到大多数人制定的法律保护的君主,不同样也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吗?同那些只受到臣子表面的恭敬的君主相比,这样的君主才真正能够万世不朽吧!
“所以,从这个方面上讲,我所说的法律,并不同于韩非先生的公法。相比较而言,韩非先生所说的公法,才是一种独夫寡人的私法,是以一人之志,凌驾于众人之上的私法。以这种‘公法’治理国家,又怎么能禁止其他公卿大夫自己的私法呢?这岂不是只许国君放火,不许人民点灯嘛?也就是说,国君想怎么做都是对的,哪怕他要放火烧掉别人的房子,可是,如果国君不同意的话,其他人连晚上都不能点灯。这样的国家,又怎么能民安国泰呢?这样的国家,谁又不想让自己也当上国君呢?只要能当上国君,自己就成了绝对真理,那么自己的篡位也就是绝对正确的了,所以才会有‘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不合理现象,这也就是鼓励大家都去当国君,都去篡位!这样的君君臣臣,难道才是君臣不失其度吗?
“所以才要确定一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才要以这个原则制定一部国家的根本**,行之以条文,释之以法官,执行以法警,监督以检察,问对于全民。这样的法律规定的君主,才是全民的君主,才不用自称为寡人独夫,而可为国民之元首。”
嘿嘿,头疼去吧您哪,这些东西看起来很了不起,可是现在却绝无施行的可能。再说了,咱哥们也就是跟韩老先生斗斗嘴玩儿,顺便也投纪美眉之所好。上次的过三关,第三关虽然没说出来,可咱也知道,不就是治国之论么,现在咱也算是给续上了不是。所以,我接下来又接上了一句在别看来有些没头没尾的话:“不知纪姑娘认为,在下这一关可算过否?”
纪嫣然一双美目眨也不眨的看着我,像是在看那什么什么似的,好一会儿,直到我都开始心虚胆怯,要承认这些都是我从后世到处一鳞半爪懵来的了,她小姑娘才点了点头,却并不多言,只是又狠狠的剜了我一眼,这才把脸转开。

呼——我心惊肉跳,她不会看出我是穿越来的了吧,怎么这么看我呢?偶害霸妮……
“项大夫此言虽好,但却未免太一厢情愿了……”
这是谁的东西又露出来了?以前都在哪儿呆着呢,怎么偶好像从来就没看到你呀,是不是太小了,所以才不被人……
扭头这么一找,却原来是一个身量高颀(外表看起来还……一定是内在小),相格清奇,两眼深邃,闪动著智者的光芒,看去有若神仙的——老神棍!
“这位是精通天人感应术的邹衍先生。”看到我茫然的样子,纪嫣然连忙介绍道。
噢,知道,还真是一个老神棍!
“项大夫的话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著眼点仍是在人事之上,岂知人事之上还有天道,国之兴衰,实逃不出五德流转的支配,只有深明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之理者,才能把握天道的运转……”
“哈哈哈哈……”我大笑不止,跟我玩神秘主义,天道,我看你是自己不能人道吧!
“项大夫为何发笑?”老神棍一点也不保持神仙的风度,我这才笑几声,他就抗议了。
“你是个老神棍……呃,不,是老神仙?”我问道。
“胡闹!”老神仙怒道。
“呵呵,既然你不是神仙,你又怎么就知道天道?或者说,你又凭什么断定天之道就是五行相克呢?再或者说,就算天之道是五行相克的话(反正也跟我们没关系,天道么,又不是人道),又有谁授权给你,让你判断别人是否符合五行相克的天道呢?”
“废话!”邹老神仙不屑一顾的样子:“这五行相克的理论是我老人家发明的,符不符合,我当然能够……”
嘿嘿,怎么不说下去了?感觉有点不那么……嘿嘿了吧!
“噢——,原来五行相克的天之道是您老人家发——明的!失敬失敬,”我大惊小怪着,突然冷冷地说:“一家之言!”
“你——”邹神仙恼怒我给他设陷阱,可这也不能怪我呀,眼睛长在你身上,没看见,凭什么就怪我呀!不过都这样了,他居然还想狡辩:“虽然是我发明的,可是,这也是我窥破了天之道才能发明的!”
“嗯。”我老僧入定一般的闭上了眼睛,下一秒,在别人还没弄清楚我要做什么之前,我就睁开了眼(没耐心久装),大义凛然的道:“就在刚才,我突然窥破了天之道,天之道告诉我说,上次邹先生偷看的太匆忙了,还有一行没看到,现在要邹先生给补上!”
“呵呵呵呵……”见我这样胡闹的样子,有人已经开始笑起来了。哼哼,我记住了,笑的人中就有善柔和魏粲,别人咱治不了,阿柔你这丫头,咱还治不了你么!
可是最受不了别人笑的,却是邹忌那老家伙。你看他这会儿,脸已经红的象关公了——呃,对不起,又说错了,关公他老人家现在还是负数呢。
“呵呵,”纪嫣然也微笑道:“项大夫,你怎么能跟邹老先生开这样的玩笑呢!”
“谁说我在开玩笑!”我愤愤不平的说:“怎么邹老先生可以随时偷看天道,我却不能看一眼吗?难道这天道是被邹老先生包养起来了不成?再说了,你们又没有听我说这漏掉的一行是什么,就认为我在开玩笑,这样不是太武断了吗?”
“那好,你倒说说看你的那一行是什么!”邹老先生已经快被我气糊涂了。
“气!”
“?”邹老先生一时没明白过来,愣了一下才道:“好了,只要你说的有道理,不是胡闹的话,我不生气!”
“呵呵,多谢老先生宽宏大量。”我冲着老家伙轻轻一礼,看到老家伙面容似乎有点缓和,却又道:“不过我已经把那一行说出来了,那就是——气!”
“气?”老家伙这下真有些发愣了:“你是说元气吗?”
不只是邹忌,别人也同样不解,我为什么把一个道德的范畴拿来跟五行并列。
“什么元气!”我当然不以为然:“难道你把其他五行都叫做元金、元木什么的吗?气就是气,我们呼吸的东西!”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气”这个东西一直以来都是把它神秘化了,甚至干脆被看成了一种精神体,而把它真正当成一个东西看的人那是王充,东汉人,两三百年之后才得出生呢。
“我们呼吸的东西……”
“对,就是这个气!试问,这气,对我们来讲,难道不比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重要吗?金木水火土,对我们虽然重要,可却都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其中的任一个都可被替代,唯独‘气’是无法被替代的。不信,那你就不要呼吸看看。”
果然是不能替代的,没一个人愿意放弃呼吸。
“再说了,气还有很多作用,虽然我们看不到它,但是我们却经常用到它。”我举起一支蜡烛,呼的一下把它吹灭,然后向众人示意了一圈,再接着道:“就像我们可以感觉到的风,其实就是气的流动。气,它实际上充满了这个世界(关于这些常识性的东西,如果都写出来的话那就太乏味了,所以就)……
“难道……”邹老神仙不是不通事理的人,听我洋洋洒洒的说了这么一大通,却挑不出什么毛病(都是能感觉到的,之不过要是没有人提出来的话,却不会注意到),当下也开始有些动摇了,只不过不好意思公开承认罢了。
可是,我看着他的样子,不禁又有些发毛,他别真的听我一番胡说八道,把五行学说改成了流行学说了。不过,我偷笑着,貌似这个气,它怎么也加不进五行中去吧。他老人家要真的去做这种傻事的话,估计最终他会被“气”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