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逆臣俯首约三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了颜天瑜的计策后,赵煦登时信心百倍,逐开始布置起来,而颜天瑜则暂时在皇宫的一处别院里住下。
第二天清早,颜天瑜在两位倾城艳色的宫女服侍下,梳洗完毕,便享用御膳房刚送来的美味佳肴,身旁服侍的两位宫女羞涩的偷看着正在用膳的颜天瑜,眼神中充满爱慕之色。
忽地,一个太监公公敲门进来道:“颜公子,打扰您用膳了,皇上请您速往御书房见他!”他对颜天瑜的态度显然十分恭敬。
颜天瑜放下手中银筷,笑道:“知道了。”
御书房内,坐在龙椅上的赵煦笑着对面前的人道:“可有留意门外多了几个小太监?”
“他们就是你准备的人手吗?”说话的正是颜天瑜。
赵煦笑道:“没错,他们是朕从皇宫布库中精挑细选的少年高手。”
颜天瑜道:“现在就等着唐傲自动上门了。”
没多久,就听到殿门外的太监高喊:“大将军唐傲晋见!!!”
唐傲果然没把赵煦放在眼里,虽然是赵煦召见他,但殿外的太监刚刚宣告他来了,还没等宣他进来,他就直接推开御书房的殿门大跨步进来,进来后也不向赵煦请安,而先是四处看了看,然后将目光停在站在赵煦身旁的颜天瑜,随即才像是想起了什么事的,一拂袖子,朗声道:“臣唐傲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煦虽然恼怒他目中无人,但形势所迫,强忍着怒气微笑道:“大将军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其实唐傲根本就没有要下跪的意思,赵煦这么说,只是给双方一个台阶下,唐傲听了赵煦的话,眯着眼睛,笑容满面地对赵煦道:“不知道皇上召见老臣所谓何事?”
赵煦见唐傲这嚣张的样子,强压下心中的怒火,面带笑容道:“大将军你来得正好,朕亲自精挑细选了八名资质不错的小太监跟朕习练武功,你是我大宋的第一猛将,可以代朕指点他们几招吗?”
唐傲听赵煦让他指点几个小太监,心里默想道:“贪玩爱闹,小孩子始终是小孩子,嘿!”嘴上说道:“皇上有兴,老臣自当效力。”
赵煦坐在龙椅上,对身旁的颜天瑜道:“宣他们进来,并吩咐外面的侍卫下去休息,不听呼召不得进来打扰我们练武。”
颜天瑜躬身道:“遵旨!”
当颜天瑜走过唐傲的时候,和他双目对视了一眼,接着回头的时候嘴角露出一丝笑容,随着殿外的八名太监进来后,颜天瑜关上殿门,道:“侍卫们感谢皇上的恩典,都退下去了。”
赵煦处事泰然道:“好,我们玩我们的,小太监,汝等得朕真传苦练多时,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大长进,故朕今日专诚请来我们朝里的第一武功高手来考证你们的实力。”接着他指着皇案上的八块金条道:“若能摔倒大将军每人赏一块金条!倘若你们八个人也打不赢一个,令朕丢脸……所有人一起斩首!”说着掷出桌上的一只茶杯。
正当唐傲犹在梦中,惊惑较加之际,八名早得御令的冒牌小太监已一簇而上将他缠住,为免人头落地,大家全都拼尽吃奶的力气,誓要把如山壮汉扳倒到地上。
颜天瑜看着坐在龙椅上镇定自若的赵煦,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唐傲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暗道:“我明白了,什么指点功夫根本全都是些鬼话,小皇帝劳师动众其实另有目的,想借今天这个机会,吐尽恶气,杀掉老子的威风!”随即运劲全身功力喝道:“哈哈……名师出低徒,皇上这群高足的本领太也不济了!让你们见识老夫的昊天罡气!”八名冒牌太监登时被唐傲爆发出的霸道气劲给震飞出去,狠狠地撞在四周的书架上口溅鲜血昏死过去。
赵煦看在眼里,眉头不由微微一皱,暗暗想道:“合八人之力竟也制服不了这厮,老匹夫果然厉害!”嘴上却冷静道:“比划才刚开始,朕最得意的弟子尚未出手,大将军的评语未免下得太早些了!”
唐傲不以为然道:“皇上还有一个徒儿?他在哪儿呢?”
“就在你的背后!”颜天瑜趁唐傲他们缠斗的时候,暗施凌波挪移的绝世身法,悄无声息的来到他的背后,此刻正是唐傲气劲最薄弱的时候,颜天瑜内劲贯入手中的九根银针,以“金针渡****”的精妙手法分别将银针刺进他的奇经八脉,唐傲毕生的深厚内力登时消失的无影无踪,身子亦同时动弹不得。这也是他轻敌所导致的后果。
唐傲不甘心道:“你们别以为就此便可将我摆平,我唐傲身经百战……纵横沙场……天下皆知我是……打不死的!”说完他便倒了下去。
颜天瑜道:“虽然你身经百战,但还是犯下兵家大忌,因为你自大,因为你轻敌,因为你目中无人,正所谓的骄兵必败,所以你今天才会败在我们两人的手里。这是你咎由自取,怨不得人。”
待赵煦定下神来,按照他们事前商量好的对策,赵煦急宣召襄阳王及徐尚书两位大臣,两人眼见御书房中“尸骸”枕籍,遍地血污,当堂吓得他们魂飞魄散,连连磕头。
赵煦说道:“唐傲大逆不道,携刀入宫欲行刺朕,幸好祖宗保佑,得颜太傅的公子颜天瑜会同众监,力抗凶逆将其制服,如何善后,你们自个瞧着办吧!行刺之事,你们不必向外人提及,以免太后受惊,并惹来文武百官及百姓笑话。知道吗?”
“是!是!”
“是!是!”
襄阳王及徐尚书向来和唐傲不和,受其排挤已久,虽觉得事态可疑,只是幸灾乐祸更怕祸从口出,故此唯唯诺诺,谁也不敢多问,岂知他们心里所想的都在颜天瑜的意料之中。
年方四十逾岁的襄阳王赵书道:“启奏皇上,唐傲党羽众多,须得一网成擒以防再有变乱,未知皇上圣意如何?”
赵煦道:“你们速速去办!天瑜随朕到御花园走走。”
颜天瑜道:“是!”
两个人慢慢行走在遍布芬芳香气的御花园里,赵煦边走边对身旁的颜天瑜道:“你知道朕为何不杀唐傲吗?”
颜天瑜道:“唐傲党羽众多,杀了他不定会发生什么事情,但留下他的性命那就完全不同了,暂时可以牵制住唐傲的势力,给襄阳王和徐尚书去抓捕唐傲党羽的时间,再则就是小煦你宅心仁厚,纵然恨唐傲嚣张跋扈,却不愿意乱加罪名殃及无辜之人。”
赵煦笑道:“从小到大,也只有你最懂朕的心思,也只有你全心全意的帮助朕,也只有你是朕唯一的朋友。”
颜天瑜道:“别人都道做皇帝有多好,可是他们并不知道皇帝其实是这世上最孤单、最寂寞的人……他们就连一个知心朋友都没有……”
赵煦笑道:“但是朕却有你这个生死与共、有福同享的生死之交!”
颜天瑜道:“啊,我们永远是朋友!”
两个人右手互握在一起,随即放声大笑起来。
隔天御书房内,原先由于打斗而散乱不堪的御书房,早已经被太监们收拾的一干二净,书架也排列的整整齐齐,赵煦坐在庄严的龙椅上,翻开细阅王公大臣联名上奏的折子内容,眉头微皱道:“罪名竟有三十项这么多?”
站在赵煦面前的六位王公大臣之一的襄阳王道:“唐傲罪孽深重,原远远不止这三十项罪名,只是微臣们秉承圣意,会同一众王公大臣商议后,从宽究治。”
赵煦道:“唐傲虽然罪重,毕竟是顾命大臣,朕免其一死,姑且革职拘禁天牢永不释放!其余党羽则照你们所讲,一体斩决!”就如颜天瑜御花园所说的,赵煦宅心仁厚,不愿意乱加罪名殃及无辜,故破例从轻发落。
六位王公大臣纷纷下跪叩头道:“圣上宽仁,圣上圣明!”
赵煦亲政时日非短,但一切大小政务实由唐傲把持,朝中上下亦只对唐傲唯命是从,如今得见众王公大臣对自己恭顺敬畏,诚惶诚恐,终于领略到为君之乐,心里别有滋味。
赵煦道:“余下之事你们自去秉公处理,诸葛先生留下,朕另有吩咐。”
当五位王公大臣依依离开御书房后,御书房内只剩下赵煦、颜天瑜和诸葛先生三人。诸葛先生乃是先帝身边第一护卫,皇城总教头,并掌管六扇门,八十万御林军无一敢逆命于他。亦因如此,奸臣叛相数度谋逆,虽然收买了不少大内高手,但慑于诸葛先生神威,未敢行事。
诸葛先生有四位门下弟子,分别为冷血、追命、铁手、无情。这些名字江湖上根据四人不同的风格、武功所取,只因太响太亮,反倒把他们原来的名字也掩盖了。人称他们四人为“四大名捕”。
赵煦问道:“干禄王府血案可有什么新的发现?”
诸葛先生道:“启禀皇上,干禄王府上下悉数被灭,无一生还,老臣已让崖馀(无情)等人去调查了。但老臣最近却得到一个消息,江湖六大门派的掌门及弟子在下明教光明顶不久后便全都不明原因的失去踪影。”
颜天瑜愕道:“什么?这怎么可能?请问诸葛先生可否知道他们失踪地点在哪里?”
诸葛先生道:“距离光明顶百余里地的草原附近。”
赵煦说道:“看来是有人要对六大门派不利,但又没有留下任何线索。”
“………”
颜天瑜突然道:“有!武当派!”
“武当派?”赵煦和诸葛先生不约而同的看着说话的颜天瑜。
颜天瑜道:“没错,六大门派中只有五位掌门失踪,如果有人真要对六大门派不利,那么他们下一个目标定是武当张真人。而且我推测他们的目的并非是对付六大门派,而是要对大宋有所不利。”
赵煦点头道:“天瑜分析的甚有道理,朕立刻加派人手调查此事!”
颜天瑜道:“不,官府最好不要涉猎其中,以免打草惊蛇,加上四个名捕另有血案要查,分不开身,还是由我暗地里调查吧。”
赵煦说道:“嗯,那朕便赐你一枚‘天子令’,见令如见朕,王公大臣及各地官府见了都得听命于你,更能持令调动当地军队,拥有了这块令牌就如同拥有了朕的权利!”说着从只金盒子里取出一枚金灿灿的龙纹令牌交于颜天瑜,令牌正面刻着“如朕亲临”四个大字。

颜天瑜接过令牌,笑道:“你不怕我拿它去胡作非为吗?”
赵煦说道:“朕自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朕对你完全信赖的证据!”
颜天瑜道:“那我回去准备一下,随即动身。”
另一边的明教秘道内,在这半个月调养中,明教各个加紧磨练,武功浅的磨刀砺剑,武功深的则练气运劲。自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以来,明教始终挨打受辱,这口怨气可实在是憋得狠了。
张无忌道:“好,杨左使,我们在地牢中关了这许多日子,也该出去散散心,活动活动筋骨了!”
杨逍问道:“我们这就出去吗?”
张无忌道:“嗯!你立即传令下去,明教弟子中伤势未愈的,无论如何不可动手,其余的便都出去,将敌人赶下光明顶!”
杨逍出去传令,秘道中登时欢声雷动。
众人进秘道时是从杨不悔闺房的通道而入,这次出去,走的却是侧门,以便通往后山。当日颜天瑜也是从这里与众人道别的,张无忌运功推开阻门巨石,待众人走尽后,又将巨石推上。
众人出得秘道,生怕惊动敌人,连咳嗽之声也是半点全无。
张无忌站在一块大石之上。月光泻将下来,只见天鹰教人众排在西首宾位,天微、紫微、天市三堂,神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五坛,各有统率,整整齐齐的排着。
东首是明教五旗:锐金、巨木、洪水、烈火、厚上,各旗正副掌旗使率领本旗弟兄,分五行方位站定。
中间是杨逍属下天、地、风、雷四门门主所统的光明顶众教。那天字门所属是中原男子教众;地字门所属是女子教众:风字门是释家道家等出家人;雷字门则是西域番邦人氏的教众。
虽然连日激战,五旗四门无不伤残甚众,但人人个个精神振奋。青翼蝠王韋一笑及冷谦、周颠等五散人站在张无忌身后护卫。人人肃静,只候张无忌令下。
张无忌道:“敌人来攻本教重地,我们虽要善罢亦已不得,但本人实不愿多伤人命,务希各位体念此意。天鹰教由殷教主率领,自西攻击。五行旗由巨木旗掌旗使闻苍松总领,自东攻击。杨左使率领天字门、地字门,启北攻击。五散人率领风字门、雷字门,自南攻击。韦蝠王与我居中策应。”
众人一齐躬身应命。
张无忌左手一挥,低声道:“去吧!”四队教众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包围光明顶。
张无忌向韋一笑道:“蝠王,我们从秘道出去,攻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韋一笑大喜道:“妙极!”两人又重回秘道,从杨不悔闺房的人口处钻了出来。
过不多时,说不得和周颠两人并肩先至,已从南方攻到,冲入人群中有如砍瓜切菜般杀了起来。紧跟着殷天正、杨逍、五行旗人众齐齐到达,大呼酣斗,犹似虎入羊群一般。
夺得光明顶的本有巫山帮、海沙帮等十余个大小帮会,眼见光明顶烧成一片废墟,明教人众没一个漏网,只道已然大获全胜。巨鲸帮等一大半帮会这几日都已纷纷下山,光明顶上只剩下神拳帮、三江帮、巫山帮、五凤刀四个帮会门派。明教教众突然间杀将出来,这四个门派中虽也有若干好手,却怎会是杨逍、殷天正等人的对手,不到一顿饭功夫,已死伤大半。
张无忌现身而出,朗声道:“明教高手此刻聚会光明顶。诸大帮会门派听好了,再斗无益,一齐抛下兵刃投降,饶你们不死,并送你们下山!”
神拳门、三江帮、巫山帮、五凤刀中的好手已死伤大半,余下的眼见敌人大集,均无斗志,纷纷抛下兵刃投降。二十余名悍勇之徒兀自顽抗,片刻间便已尸横就地。
这半个月中,巫山帮等人众已在山顶搭了若干茅棚暂行栖身,当下巨木旗下教众又再砍伐树木,搭盖茅舍。地字门下的女教众忙着烧水煮饭。
光明顶上烧起熊熊大火,感谢明尊圣火佑护。
殷天正站起身来,大声道:“天鹰教教下各人听着:本教和明教同气连枝,本是一脉。二十余年前,本人和明教伙伴不和,这才自立门户。眼下明教由张少侠出任教主,人人捐弃旧怨,群策群力。‘天鹰教’这个名字,打从今日起,再也没有‘天鹰教’,大伙都是明教的教众,我们人人听张教主的分派号令。要是哪个不服,快快给我滚下山去吧!”
天鹰教教众欢声雷动,都道:“天鹰教源出明教,现今是返本归宗。我们大伙都入明教,那是何等的美事!殷教主和张教主是家人至亲,听哪一位教主的号令都是一样!”
殷天正大声道:“打从今日起只有张教主,哪个再叫我一声‘殷教主’,便是犯上叛逆!”
张无忌道:“天鹰教和明教分而复和,真是天大的喜事。只是在下迫于情势暂摄教主之位。此刻大敌已除,我们正该重推教主,教中有这许多英雄豪杰,无忌年轻识浅,何敢居长?”
周颠大声道:“教主,我们为了这教主之位,闹得四分五裂,好容易个个都信服了你,你若再推辞,那你另派一个人出来当教主吧!哼哼!不论是谁我周颠首先不服。要我周颠当吧,别人可又不服!”
彭莹玉道:“教主,倘若你不肯担此重任,明教又再回到了自相残杀、大起内哄的老路上,难道到那时候又来求你搭救不成?”
张无忌心想:“他们说的也是实情,当此情势,我难以袖手不顾……可是这个教主我确是既不会做……又不想做……”于是朗声说道:“承蒙大家如此垂爱,无忌不敢推辞暂摄教主重任,只是有三件事要请各位允可,否则无忌宁死不肯再担当!”
众人纷纷叫道:“教主有令,莫说是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们也自当遵从,不敢有违!不知是哪三件,请教主示下吧!”
张无忌道:“第一件,本教给人目为邪魔外道,虽说是教外之人不明本教真相。但本教教众人数多了,难免良莠不齐,亦有不肖门下残害无辜。所以这第一件事,是从今开始,从本人以下人人须严守教规,为善去恶、行侠仗义。本教兄弟之间务须亲爱互助,切戒自相争斗!”
众人躬身说道:“正该如此!”
张无忌道:“第二件事,说来比较为难。本教和中原各派结怨己深,双方门人弟子互有杀伤。但我希望各位既往不咎,前嫌尽释,不再去和各门派寻仇。”众人听了,心头都是气忿不平,良久无人答话。
说不得道:“即使我们不去寻仇,若各派却再来向我们惹事生非呢?”
张无忌道:“那时再随机应变,要是对方一再苦苦相逼,我们自也不能束手待毙!”
铁冠道人道:“好吧!反正我们的性命都是教主救的,教主要我们怎样,那我们便怎样!那第三件事又是什么?”
张无忌道:“第三件事,乃是依据前教主阳顶天的遗命而来。阳前教主遗书中提及由金毛狮王谢逊暂摄教主一职,再由觅回圣火令之人接任第三十四代教主之位!我们如今就前赴海外,迎归金毛狮王,然后便由他代替我摄行教主,再设法寻回圣火令!”
众人听了,不由得面面相觑,均想:“群龙无首数十年,好容易得了位智勇双全、仁义豪侠的教主。日后倘是本教一个碌碌无能之徒无意中拾得圣火令,难道竟由他来当教主?”
杨逍道:“阳前教主的遗言写于二十余年之前,其时世局与现今已然大不相同。金毛狮王自是要去迎接的,圣火令也是要寻觅的,但若由旁人担任教主,实难像教主你一样令我们全体上下心悦诚服……”
张无忌坚执阳前教主的遗命决不可违。众人虽拗他不过,但心里都均想道:“金毛狮王只怕早已死了,圣火令失落将近百年,哪里还找得到?且听他的,将来若是有变,再作道理。”
张无忌道:“本教眼前第一件大事,是去迎归金毛狮王谢法王。此行非本人亲去不可的,有哪一位愿与本人同去?”
众人一齐站起身来,道:“属下愿追随教主,同赴海外!”
张无忌初负重任,自知才识俱无,处分大事必难妥善,于是低声和杨逍商议了一会,才朗声说道:“前往海外的人手不必太多,这样吧,请杨左使率领天地风雷四门留镇光明顶,重建总坛。金木水火士五旗分赴各地,招集本教分散了的人众,传谕我们适才约定的三件事。请外公和舅父率领天鹰旗,探听是否尚有敌人意欲跟本教为难,再欲寻访光明右使和紫衫龙王两位的下落。韦蝠王请分别前往六大派掌门人居处,说明本教止战修好之意,就算不能化敌为友,也当止息干戈。这件事甚不易办,但韦蝠王大才,定能克建殊功。至于赴海外迎接谢法王之事,则由本人和五散人同去。”
杨不悔道:“爹,女儿也想到海外去瞧瞧满海冰山的风光!”
杨逍微笑道:“你向教主求去,爹爹可作不了主。”杨不悔撅起了小嘴,却不作声。
张无忌微微一笑,想起数年前护送杨不悔上光明顶时,一路上她总是缠着自己要说故事,自己曾将冰火岛上诸般奇景,以及白熊、海豹、怪鱼等各种珍异动物说给她听,这当儿她便想亲自去看看了,道:“不悔妹妹,海外之行甚多凶险,你若不怕,杨左使又放心你去,那么杨左使和你一起随我到海外去吧。”
杨不悔拍手道:“爹,我们都跟无忌哥哥……不,跟教主去!”杨逍并不答话,望着张无忌,听他示下。
张无忌道:“既是如此,偏劳冷先生留镇光明顶,天地风雷四门,暂归冷先生统率。”
冷谦道:“是!”
周颠拍手顿足,大叫道:“妙极!妙极!”
说不得道:“周兄,妙什么?”
周颠道:“教主如此倚重冷谦,那是我们五散人的面子。再说,大海茫茫,不知要坐几天几夜的海船,多了杨左使父女,谈谈说说,何等快活。我要是和人斗嘴吵闹,也有杨左使做对手。倘若同着冷谦,只不过多了一块不开口的木头罢了!”众人齐声大笑。
冷谦既不生气,也不发笑,便似没有听到一般。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