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程矞采破财(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日三更,这是第二更。
新书榜还有最后一周,九哲啥也不说了,更新和质量肯定能保证,投不投票就看大家了!
对于那些入V的书,推荐票没啥用处,但对于新人新书来说,推荐票就是命啊!
希望大家收藏、推荐一个都不要忘!如果有时间就在书评区关照两句,九哲有的是精华。
…………………………………………………………………………………………
话说兆华传旨湖广总督程矞采进京,准备把他作为“肃贪筹银”的对象之一,但兆华所看过的史书上并没有记载过程矞采贪污的事迹,不过程家有钱却是一点不假。
江西新建县程氏家族有“一门三督抚”之称。长兄程矞采官至湖广总督而他的两位堂弟程楸采和程焕采也在后来分别官至安徽巡抚和江苏巡抚。程氏家族在仕途发达后就动了在家乡修建豪宅的念头。
大约从1821年开始,当时程矞采还在江南道御史任上,程氏家族的豪宅——汪山土库开始动工,这座豪宅一共建了近三十年直到1850年前后才完工。
整个建筑东西长337米,南北宽180米,占地108亩,由25幢砖木结构的青砖大瓦房组成。整幢土库高雅幽静、庄重肃穆、森严气派、琼宇辉煌。土库地势前低后高,雨爽风清、冬暖夏凉。整幢土库幢与幢相携、进与进相连、巷与巷相通,南北朝向。并排9幢,每幢五至七进(名副其实的联排别墅),每进都有通风、取光的天井。
整座土库有572个天井,1443个房间(很夸张啊!),布局科学、精巧,结构明朗、大气,雕刻简朴、精确,堪称建筑经典,后世更有“江南小朝廷”的美誉。
据说汪山土库建造其间,附近一些村子的人来这里帮工,受惠极大,不仅赚钱、赚吃喝,而且暗地里搞到了不少东西。据称有人每天都到工地上带一块石头或者一根木料回家,居然靠这些偷来的东西建成了一幢大房子!
这座超豪华的“中国古典联排别墅”以当时的造价至少要二十万两白银,但清朝时还没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所以兆华也不能以此作为贪污受贿的真凭实据来抓人。
至于程矞采本人,也算是晚清历史上的一流大人物。其出身于科甲正途,奔竞于仕途宦海,累官至封疆大吏,每每受命于危难之际。
鸦片战争时期,程矞采居官东南沿海督抚任上,尽管他与林则徐是同年挚友,历史也为他们提供了一样的历史机遇,但他并没有成为像林则徐那样的“抗英名臣”,反而是对内是个保守与对外主和的代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程矞采正当湖广总督任上,当太平军从两广北上进攻湖南和湖北两省时,他自然首当其冲,尽管他也想做清王朝的中流砥柱,但是他并没有像曾、左、李、胡等人那样因镇压太平天国而成为“中兴名臣”,反倒因围剿太平军不力而被朝廷革职拿问并发配新疆。
也许正是应为如此,官至封疆大吏的程矞采在死后才没有追封谥号与“宣付国史馆立传”之类的应有哀荣。程矞采虽然没能青史留名,但后世一本《清宫流放人物》的书却收录了他的名字,兆华就是通过这本书中仅仅七百字的介绍,才得以简单了解了这个人。
此时的程矞采在来京的路上就听说总督衙门已被裁撤,但朝廷新的任命却还没有下来。他已经从京中的故旧那里听到了皇上打算查办自己的消息,所以也就不再对新的任命报有奢望,只盼望着自己能保住晚节。

咸丰元年六月二十一日,傍晚。这已是程矞采来京后的第三天,他抵京的消息前天就已经上报到吏部。可如今两天过去了,吏部和皇上都没有传来消息。他的一些要好的同乡、同年、老部下都在这两日前来看望,却没能带来丝毫消息,都是说一些“吉人自有天象”之类的话来劝慰他。此时的程矞采正怀着烦躁不安的心情独自在驿馆中一边暗骂着弹劾他的人,一边等待着事关他后半生命运的消息,也许是吏部的文书,更可能是皇上要召见他的谕旨。
“敢问这位就是前湖广总督程矞采程大人吗?”一个打宫里来的太监细声细气地问道。
“在下正是。”
“嗯,那就对了。”说着太监便摆出宣读圣旨的架势:“前湖广总督程矞采接旨。奉皇上口谕,着程大人即克进宫面圣,钦此。”
“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程矞采谢恩完毕便站起来。身后的长随则赶忙塞给传谕太监二十两银子,跟班的小太监也得了五两。
“咱家办的是份内之事,程大人太客气了。”那传谕太监口里虽然这么一说,手却早已伸了出来。手里掂量掂量银子的分量,继续说道:“程大人如果没有什么要收拾的咱们就动身吧。”
一路上,程矞采想从太监的口中探听点什么消息,可一个传谕太监怎么能知道兆华的想法,胡诌了两句之后,程矞采便没有再问。
兆华此时正在养心殿一边批阅奏折,一边等待程矞采的到来。他之所以没在程矞采抵京的第二天马上就召见,并非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主要是因为事情太多,有些忙不过来。兆华现在大部分自己不太了解的事情都是让军机处议处,而即便这样每天晚上都累得头昏,可想而知勤政如雍正那样,得个“过劳死”再正常不过了。
“前湖广总督臣程矞采恭请皇上圣安。”
“程爱卿也算三朝老臣了,坐下和朕说话吧。”
面对皇上的和颜悦色,程矞采更加纳闷了,这皇上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
“微臣谢皇上赐坐。”
“汉口距京城两千多里,爱卿一路辛苦了。朕之所以不惜让爱卿长途跋涉来京,实在是有要紧的话要和爱卿面谈。”
兆华这么一说,程矞采越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了。他原本以为进宫后要被大批特批一顿,可现在看来竟然有些转机。
“现在国家多难,朕希望爱卿能以三朝元老、缙绅世家的身份出手帮助朕一把。不知爱卿意下如何?”兆华继续说道。
“回皇上话,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是每个臣子都应该尽的责任。但凡皇上有要微臣做的事情,微臣必当万死不辞。”程矞采娴熟地回答着兆华的话。
“爱卿久为疆臣,对于朝廷的境况应该清楚。如今户部入不敷出,银价飞涨,商民亦困顿交迫,加上南方各地灾荒、匪乱,压得朝廷喘不过起来。虽然王大臣们先后上折自愿减免俸禄,可赛大学士督师广西,每月近百万的饷银是不能少的,户部存银早已捉襟见肘,若是延误了军需,朕真是担心会动摇社稷之根基!”
兆华看了程矞采一眼,见他依然毕恭毕敬地听着,于是继续说道:“朕听说爱卿已在江西老家兴建好一所宅院,想必手中余钱尚多。能否捐些出来助朝廷一臂之力,也好为主朕排忧解难呢?”兆华绕了一大圈总算把意思挑明了。
程矞采万万没想到,皇上千里迢迢招自己进京,竟是为了吃“大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