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大势已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汤守谷等人轻信了天师张元虚的鬼话,贸然出兵,结果被共和军打得大败,罗清皋阵亡,由于损失惨重,安庆已经无法坚守了,所以忠孝军只好放弃安庆,退往九江。
唐宗周闻听全军大败,只好强支病体起来指挥部队,然而,即使他来指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也只能退到九江去。好在共和军一路进攻,弹药有些不足了,因此他们暂停了进攻,扼守在安庆一带,等待英国人将新的弹药运来。
忠孝军撤退到九江之后,形势变得更加恶化了。由于失去了大片的地盘,导致厘金收入锐减,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变得不再可能,很多来自湖南、湖北、安徽等地的兵勇由于欠饷开始sāo动了起来,有的人甚至谋划进行兵变。唐宗周没有办法,只好解散了一些部队,最后只剩下了自己比较信任的七八万人,由汤守谷、方佩纶替他统率着。
虽然共和军一时没有进攻,但他们肯定会继续进攻的,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如何能阻挡共和军呢,如何能对付他们的洋枪洋炮呢?唐宗周苦恼不已。
这一天,唐宗周正在自己的房间里躺在床上看一些文件。他的身体很虚弱,坐久了都坚持不了,只能不时躺下来歇息一会儿,很多文件也只能在床上看。这时,汤守谷走了进来,他高兴对唐宗周说道:“大人,有个不大不小的好消息。咱们派出去侦伺敌情的一个小队,在安庆附近趁着黑夜伏击了一伙教匪的士兵,打死了好几个,还抢回来三条洋枪和不少子弹。你说,这是不是好消息?”
“噢,好啊,这好啊。”唐宗周因为久病而苍白的脸上泛起了一丝红晕:“能缴获洋枪最好不过了,这样咱们就可以仿制了。快,把刘铁王叫来,再叫他们把那三条洋枪拿来。”
刘铁王是唐宗周手下专门负责制造火器的一位匠人。他是安徽芜湖人,芜湖的铁画天下闻名,铁画就是铁匠艺人用铸造焊接等方法用铁制成各类图画,山水草木翎毛殿宇什么都能做出来,由此可见这些匠人们的技艺何等高超。刘铁王家世代都是做铁画的铁匠,家传的铁匠技艺远近驰名,因为他技艺太高了,所以大家都叫他“铁王”,时间一长,他本名叫什么,大家反而都不记得了。
刘铁王被唐宗周招募至麾下专门制造各类火器,唐宗周对他极为信任,心底里坚定地认为这世上就没有刘铁王造不出来的铁器。
刘铁王来了之后,那几条洋枪也被送来了。唐宗周对刘铁王说:“小刘啊,这几条洋枪是咱们刚刚缴获的,你拿去好好看一看,看看他们是怎么造出来的,然后模仿着也造一条,要是能仿造成功,我对你重重有赏,少说也要让你当个知县,听到没有?”
刘铁王忙说:“大人放心,小的这就去办。”于是,他把那三条洋枪还有子弹统统都给拿走了。
过了七八天,刘铁王一点回音都没有,唐宗周不由得焦急起来,他急忙派人去找刘铁王,问他到底仿造好了没有。
派去的人很快就回来了,说刘铁王要亲自向大人禀报。唐宗周只好让刘铁王自己来说。
刘铁王拿着洋枪来到了唐宗周的面前,汤守谷、方佩纶和钱平等人也都在。刘铁王说:“各位大人在上,唐大人,这洋枪我实在是仿造不出来啊。”
唐宗周奇怪地说:“怎么会仿造不出来?枪都交给你了,你照着做一把不就可以了吗?”
刘铁王跪在那里说道:“大人,小的开始也是这么想,但是我把洋枪仔细琢磨一番后发现真的是仿造不出来。大人您看,这是洋枪用的子弹,您看这子弹,每一发都是同样的大小,同样的形状,完全是不差毫厘,单单这一条,咱们就做不到。即使是我,要做这种子弹,也无法做到每一发都大小形状相同。而这洋枪上,不仅是子弹大小形状相同,看它各支枪的枪管、枪托、枪机都是彼此毫无差别,完全一样,这个是咱们做不到的。”
方佩纶在一旁说:“怎么会做不到呢?你看这茶杯,不都是一样的吗?用同一个模子不就能做出来吗?”
刘铁王说:“瓷器、木器的模子咱们有,可是铁器就没有这么好的模子了。而且,这洋枪的枪管是用上好的jīng钢所制,这样好的钢咱们也炼不出来,炼出来了也没法制成枪管。洋人是用什么办法把如此坚硬的jīng钢铸造成枪管的,而且铸成的枪管口径又完全一致,我思来想去说什么也搞不懂,实在是没办法仿造呀。”
钱平在一旁叹道:“我曾经听龙汉青对我讲过,他说西洋各国制造器物都用机器,机器造出来的东西就都是一模一样,毫无轩轾的。想必这洋枪就是用机器造出来的,咱们没有机器,当然就造不出来。”
汤守谷说:“嗨,何必非要和他们造的完全一样呢?你模仿得大致差不多,能把子弹打出去不就可以了吗?”
刘铁王说:“要是那样的话,咱们造出来的枪势必会比这洋枪差很多,就和咱们现在的抬枪鸟枪一样。我听说这洋枪一枪能打出去半里多地,如果咱们照猫画虎地造一个,肯定子弹打不远,就和鸟枪一样,因此与其仿造这洋枪还不如继续造咱们的抬枪鸟枪呢。”
唐宗周说:“小刘,你真的仿造不出这样的洋枪吗?”
刘铁王说:“小人无能,实在是造不出来。”
唐宗周叹息了一声:“那就算了,你下去吧。”刘铁王磕了一个头,退了下去。唐宗周向后一仰,靠在枕头上闭上眼睛一句话也不说了。
钱平小心翼翼地说:“大人,依我之见,咱们还是到广州去找洋人直接买枪炮更好一些。只要能买到几千支枪,咱们就能抵挡一阵子。”
唐宗周睁开了眼睛,对钱平说道:“你说咱们中国为什么造不出这么好的洋枪呢?咱们中国这么大,人又这么多,难道就没有一个通晓这种学问的人?”
汤守谷说:“野有遗贤,龙潜大泽,咱们耐心地寻找一番应该能够找到这类的人才。”
钱平摇摇头说:“找不到,找不到的,龙汉青跟我说过,西洋诸国强于中国,靠的是几代人慢慢积累的结果,绝不是靠某个天才一蹴而就的。他还说西洋诸国领先中华已有将近三百年,大约在前明永乐年间,中国的各项技艺还在西洋之上,但是到了明朝成化年间,有个叫做哥伦布的西洋人乘船发现了美洲大陆,从那时起西洋就渐渐开始超越中国了。到如今几百年过去了,洋人已经将中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龙汉青说,如果不赶紧奋起直追,那么再过四五十年,洋人势必会以坚船利炮强凌我中华,到那时丧师失地、丧权辱国就在所难免了。”
唐宗周咳嗽了几声,叹息着说道:“守墨啊,既是这样,那你就辛苦一趟,到广州去找洋人,跟他们买些洋枪洋炮吧。你看,你需要带多少银子去啊?”
钱平的心里也是没数,如今忠孝军内银子很是吃紧,很难拿出大笔的银子去购置大宗货物。他说:“我看我只带万把两银子去就可以了,毕竟这是生意,总要谈妥之后见货付钱,事先带大笔的银子过去也没什么用啊。”
唐宗周点点头:“也好,也好,就依你说的办。”

于是,钱平带着几个随从,带上了一万两银子,又带上唐宗周写给两广总督的信启程上路,直奔广州而去。
钱平走了之后,没过多久,共和军就又一次向着九江发起了进攻。此时,唐宗周的病情更加严重了,根本就无法办理公事了,他只好再次委托汤守谷代替他统驭全军。方佩纶和汤守谷商量了一下,决定把唐宗周转移到南昌去,这里只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以图迟滞敌军的进攻。
方佩纶对汤守谷说:“九江就交给我好了,我方某人誓与九江共存亡。”
汤守谷只好挥泪痛别了方佩纶,带着一部分人马和唐宗周转移到南昌去了。随即,共和军对九江发起了进攻。双方首先展开了一场炮战,方佩纶早已在城头布置好了上百门大炮,每门炮的重量都在千斤以上,他决心用这些火炮来打退敌人的进攻。
然而,这些千斤大炮虽然在shè程上能与英国的野战加农炮相媲美,但是威力可就差多了。最大的差距就是这些千斤大炮只能打实心弹,虽然看上去很威风,但实际杀伤效果不大;同时千斤大炮很难移动,只能固定在炮位上向着固定的区域发shè。而英国的野战炮就不同了,它们发shè的是开花弹,而且火炮可以灵活机动,随时转移阵地,这样一来,共和军在炮战上就占据了压倒xìng的优势。
共和军的炮兵首先用开花弹轰击九江城头,很快就压制住了忠孝军的火力,开花弹将城墙上端打得千疮百孔,无法立足,然后,共和军的士兵就逼近城下,用燧发枪不断地向着城上shè击,使得守城的忠孝军无法抬头,在密集火力的掩护下,共和军的士兵们开始翻越城墙。他们很快就冲上了城墙,和忠孝军展开了肉搏,由于共和军同时还有人数上的优势,结果城墙的防御很快就被突破了,共和军像cháo水一样蜂拥而入,杀进了九江。
方佩纶督促着忠孝军的士兵们拼死巷战,他自己则带着一队士兵退回到知府衙门。到了衙门里,方佩纶找到了笔墨,在大堂的墙壁上题写了一首绝命诗,然后,他就想找个地方悬梁自尽。谁知,大堂里的房梁很高,他蹬着椅子也够不着,只好另找一间屋子,好不容易找到了一间偏房,他进去把绳子系在房梁上,刚刚做好绳套,就听见外面大乱,原来是共和军已经杀进来了。他急忙把脑袋伸进了绳套,一脚蹬开了椅子,这时,几个共和军士兵已经冲进了屋子,见他自尽,便将他救了下来,然后押送到共和军主将萧天云那里。
方佩纶一见到萧天云就对他说:“我就是方佩纶,今rì战败,无话可说,唯求速死,请速速将我斩首。”
萧天云哼了一声:“方佩纶,你杀害了我们共和军多少将士?现在却想死个痛快,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方佩纶的心中一凛,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凌迟、车裂等酷刑的画面,事到如今,他也无可奈何了,只好态度强硬地对萧天云说:“既然如此,就请随意,方某若是皱一皱眉头,就算不得好汉。”
萧天云说:“你要是想死,还得耐心等几天,我们龙总统早有谕令,凡是抓到像你这样的清廷高官,都要送到南京去,依法审判,然后处决。因此,还是得请你到南京去逛一逛,欣赏一下秦淮河的软红十丈吧。”
方佩纶见自己将被献俘阙下,心中便暗暗地打定了绝食而死的念头,他冷笑道:“你等休要自以为胜券在握,我大清二百余年的江山,仁泽深厚,能人众多,你们这等草寇迟早都要人头落地的。”
萧天云不再答话,挥挥手令人将方佩纶押下去好生看管。然后,他整顿军马,继续向着南昌发起了进攻。
在南昌的汤守谷见萧天云杀来,便急忙派人将重病之中的唐宗周送到赣州去躲避,他自己指挥着人马亲自迎战萧天云,经过一场激战,南昌失守,汤守谷带着万余残兵狼狈不堪地逃往了赣州。这时,唐宗周的忠孝军只剩下了不足三万残兵败将了。
嘉庆皇帝见唐宗周已经不堪大用,这时便变了脸sè,下旨切责唐宗周丧师失地,颟顸误国,撤去了他两江总督的职务,拔去双眼花翎,只是让他挂了一个江西布政使的头衔,命令他戴罪立功。
有道是墙倒众人推、鼓破众人捶,唐宗周兵败失势后,朝中很快就有人对他群起而攻之,不断有人上奏章弹劾他,说他劳师糜饷,说他志大才疏,说他拥兵自重,甚至有人说他私通南京。虽然嘉庆帝并没有满足这些人的要求,将唐宗周下狱治罪,但是如此肆意的攻讦也足以让唐宗周心力交瘁了。
此时,唐宗周已经有些呼天不应叫地不灵了,他自己身处赣州,赣州这个地方距离湖南、福建、广东都不算远,这些地方都可以给予他有效的支援。但是如今这三省的官员们都不再搭理唐宗周,根本不肯给予他一丝一毫的援助。唐宗周困居在赣州这么一个小地方,无法搞到更多的财源,想重新扩充军队也做不到,只能坐等共和军打上门来。
唐宗周的病已经很重了,然而钱平来了一封信,让他的病更重了。钱平在信中说:他到了广州打算寻找洋人,联系购买军火的事,但是到了这里一看才知道,现在广州已经很少有洋人来了,洋人的商船都到上海去了。在广州,洋人要受到十三行的盘剥,受到清廷官员的敲诈,做生意很困难,但是在上海,洋人可以与中国人zì yóu贸易,十分便利,获利丰厚,因此,洋人都去了上海。钱平在广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位来自法国的贸易代表,他和这个法国人商谈,想请他们供应军火,但是法国人说想买军火可以,你们必须开放通商,允许我们zì yóu传教,还要割让给我们一些土地以便殖民,这些你们能做到吗?
钱平当然无权答应这些事,因此购买军火的事就没有能够谈成。钱平在信中说,他先去辅佐龙汉青,后来又投奔唐宗周,结果都没有能够帮上什么忙,让他感到很惭愧,因此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人,根本就不适合出来做事,还是隐居起来的好。钱平在信中最后说道:他已经决定从此退隐山林,不再过问世事,唐宗周交给他的那一万两银子,他留下自己用了,对此感到非常抱歉,希望唐宗周今后能够转危为安,重整旗鼓,但他自己是不会再出来帮忙了。
看了钱平的信,唐宗周又气又急,呕血不止,他叹息着对汤守谷说:“这就叫树倒猢狲散啊,唉,皓若啊,你要是有更好的去处,你也走吧,我不会怪你的。”
汤守谷说:“汤某蒙大人知遇之恩,粉身难保,绝不会做这种无耻勾当的。大人,你还是静心养病,军务之事有我呢。”
唐宗周说:“龙汉青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汤守谷说:“萧天云统率着十余万人马,正沿着赣江南下,向着咱们杀过来了,现在已经攻下了吉安,离咱们这里也没有多远了。”
唐宗周叹口气说:“龙汉青不把我赶尽杀绝他是不会安枕的,实在不行咱们就撤到广东去吧。”
正在这时,有人进来禀报:“禀报大人,出大事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